西医东渐与近代宁波护理教育的发展

2022-08-23 02:13孙善根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华美宁波护士

刘 丹,孙善根,张 帆

(1.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2.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3.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保卫处,浙江 宁波 315100)

发生在明末清初并且延续到近代,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而展开的西方科技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西学东渐。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由于西方医学在病理、解剖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为开拓传教事业,传教士率先将先进的医学传入中国,他们开办医院,设立医学院校,创办报刊,编译大量医学书籍,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并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过程,又称为西医东渐。作为西医的一个分支,护理学由此进入中国。近代宁波护理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护理学校的创办上,1925 年宁波华美高级护士学校成立,1932 年宁波县立中心医院(现宁波市第一医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成立,1947 年慈溪私立保黎医院附设保黎高级护士执业学校成立。学校数量较少,其中华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历史最为悠久,且教学要求严格,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代表了近代宁波护理教育的最高水平。本研究以近代宁波华美高级护士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该校招生、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史实,探讨西医东渐下宁波近代护理教育的发展情况。

一、西医东渐与宁波华美医院的成立

(一)西医东渐

西方传教事业始于16 世纪,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环境动荡,且传统儒学深入人心,西方传教事业进展缓慢。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另辟蹊径,改变传教策略,试图通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打开传教大门。前期主要集中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医学方面成效不大。19 世纪初,随着西方“种牛痘术”引入中国,以其奇佳的疗效,深受中国人欢迎,从而替代了中国沿用已久的“人痘法”,西医从此在中国站稳了脚跟。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随着西方医学的发展,医学传教逐渐成为主流。一方面因为西医疗效明显、服用便捷,另一方面因为当时教会医院对穷人多有减免医药费之举,因此深受底层民众欢迎。由底层民众开始,西医逐渐波及中上层人士并最终为大众接受。如1839 年,作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就到美国传教士伯驾开设的眼科医局治疗疝气,并且觉得治疗效果不错。

此后,施医传教成为传教士开拓传教事业的有效途径。在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先后开设了西医诊所和教会医院。有学者统计:“鸦片战争以后至1920 年以前,来我国行医的传教士有563人。到1935年,我国各地的教会医院达330 所。”[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宁波作为第一批通商口岸,是西方传教士重点涌入的地区,开设了数量众多的教会医院。

(二)宁波华美医院的成立

1843 年,美国基督教浸礼会派玛高温(Daniel Jerome Macgowan,1814—1893)到宁波传教。此时中英鸦片战争结束不久,作为医学博士的玛高温,深知中国人对洋人的仇视态度,于是利用医术开始宁波传教事业。他于城北郊开设了宁波第一家西医诊所——浸礼老医局,虽然规模较小,但为华美医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847 年,美国传教士白保罗(Stephen Paul Barchet,1843—1909)接替玛高温,将诊所迁至北门外姚江边,增建男、女病房,改名为“大美浸礼会医院”,成为我国最早开办的教会医院之一。迁建后的医院环境优越,“背城面江,风景绝胜,有益于卫生养病”①。

1889 年,白保罗离职,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加拿大人兰雅谷(John S Grant,1861—1927)担任大美浸礼会医院院长,在他的努力下,华美医院得到了快速发展。1915 年,面对服务了26 年、蒸蒸日上的医院,为彰显中美合作的意向,兰雅谷将大美浸礼会医院改为“华美医院”。在1920 年前后,随着病人增多,华美医院进行了扩建,并购入西方先进的医疗器械,成为当时浙江省医疗水平最先进的医院之一,医院大楼竣工后还被印作明信片广为发行,可见当时影响力之大。

此后,由传教士创办的医院在宁波接踵而起,如英国圣公会创办的仁泽医院、美国长老会创办的惠爱医局,英国循道公会创办的体生医院等[2]。早期医生及护士均由教会派驻而来,教会医院的创办推动了近代护理业在华的产生与发展。

二、宁波华美护士职业学校的成立与近代宁波护理教育的发展

(一)宁波华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的成立

由于华美医院规模扩展和声誉日升,来院诊疗病人日渐增多,由此护理工作量也逐年增加。为解决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一方面,国外教会增派来华护理人员,另一方面,部分医院开始着手创办护士培训学校,培养本土护理人员。

1914 年,华美医院护士施美士(Harrietn Smith)奉命创办护士学校,开始培训护士,这是华美医院附设护士学校的起源。1925 年,正式成立宁波私立华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首任正、副校长为美国人施美士、文爱美[3]。该校为宁波历史上第一所从事护理教育的学校,是宁波近代护理教育的开端。宁波沦陷后,护校在医院掩护之下,销声匿迹,故得免于日伪侵扰。抗战胜利后,1946 年2 月8 日奉教育厅指令章字第1050 号准予恢复。1947年国民政府考选委员会《全国公立及己立案之私立医药护助学校清册》载其校名为“浙江鄞县私立华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②。1952 年秋与浙江省宁波医院卫生学校合并成立浙江省宁波卫生学校③。此后该校历经多次变更,现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迄今仍是宁波市一所卫生健康双领域发展的高校,继续承担着护理教育的重任。

(二)宁波华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教育情况

作为诞生于近代中国的西式护士学校,宁波华美医院附设护士学校的办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近代护理教育初创时期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招生。华美护校每年分春秋两班招生,招生人数以医院需要而定。春秋两班后期合二为一,都在同一时期毕业。初期男、女生均招,后期只招收女生。报名资格初期多为同等学力,1931 年起招收初中毕业生,同等学力者也可以报考。

护校选拔学生条件较为严格。学生要参加文化课考试和体检,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化学和物理。因为是英文教学,华美护校还专门加试英语口语,以考察学生的英文程度[4]。考试、体检及格后为预录取,还须观察6 个月才能成为正式学生。新生入学需付学费、保证费、损失费、书籍费以及6 个月膳食费④。前期招生人数均较少,直至1930 年护校搬入华美医院住院部新大楼后才条件逐步改善,学员逐渐增加(表1)。

表1 宁波华美高级护士学校护士专业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2.修业年限。护校学制为三年半(试读六个月,肄业三年),分春、秋二季招生。前六个月是试读,主要考查学生是否适合护士职业。试读期内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如公共卫生学、解剖生理学等。试读期满后,学生要参加文化考试和体检,两者均合格后举行“戴冠礼”才能成为正式学生。试读期内学生要自付餐费,试读不合格者退学,合格者则能免学费、书费及伙食费,并发给校服。

3.课程设置。护校课程、教材、考试均依照教育部颁发有关标准组织实施,学生学习的科目,“第一年有解剖生理学、护士历史、护士伦理学、溶液论、英文、个人卫生、药物学、细菌学、寄生虫学。第二年开设内科学、传染病学、儿科学、外科学、妇科学、产科学、眼科学、五官科学、营养学、公共卫生学、手术室技术操作。理论方面有:内、外、儿、五官、妇产、传染病各科、药物学、解剖生理学、细菌学”。两年内读完各科,75 分及格,成绩等级为:A+、A、A-、B+、B、B-、C+、C、C-、D+、D、D-。第三年全日制顶岗实习。

华美护校还设有麻醉科,实际操作有外籍护士长在旁指导。因此学生在手术中有多面手的能力,这也是学生受各大医院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20 世纪四十年代,又增设护理心理学,进一步扩大护生的知识面,扎实打好知识基础,从而增强竞争能力。

4.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护校注重“学理与实习并重,注重学生个性与操行,并期贯彻护士伦理”。⑤教学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突出了实践学科的特点。另外,华美护校从开办之初即用英文教学,因为早期教师均为美籍教师,“在当时的华美医院和护校,英语是必修课。医院的医嘱、病程记录和检查报告、护士交班记录等,全用英文书写。医生查房和平时的简单会话也都习惯讲英语,每个护生都有各自的英文名字,用于签名和称呼。在这样的环境下,学英语也成了学生们的头等大事”[5]。这样就使学生打下了深厚的英文功底。

5.实践教学。华美护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尤其注重利用医院资源开展教学工作。医院和学校各有自己的职能和职权,但不是两家,这种“一而二”“二而一”的独特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这种关系为华美护校的教学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学校的专业课程,如内、外、妇产、五官科等,一般都由医院的医师担任教师,这些医师不仅因为他们的学识,而且因为他们的临床经验,使他们的授课具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学生学习主要科目,如伦理学、个人卫生、护士历史、护理学,考试合格后,即可在病房实习。第一次实际操作时,必须有护士长或老师在旁,护士长或老师认可后,即在学生手册签上姓名和日期。

学生还参与医院公共卫生宣传工作。华美医院开辟卫生所,地址为孝闻街原祠堂。所谓卫生所,不是医疗机构,而是公共卫生宣传、教育和监督机构,内有护士长一级的经过公共卫生训练的专职人员。当时护校学生实习公共卫生,有专职人员带领去工厂挂钩;去学校给中、小学生上公共卫生课,开展沙眼防治工作;学生去工厂,宣传公共卫生,讲解防治季节性疾病的措施,检查工作场所的整洁。

总之,学校和医院“一而二”“二而一”的特殊关系,使学生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和更大的实习空间,从而提高实习操作能力,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有利于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迅速成为业务骨干。

三、宁波华美高级护士学校护理教育的特点

(一)精英教育理念

作为宁波近代第一所护理学校,华美护校与同期其他护士学校一样,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小班化招生,教学严格,淘汰率高。

1925—1955 年间共计31 届学生,毕业生总共302 人,其中第二、三届毕业生只有1人。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护校在学生学业考核上较为严格。“护士专业学生的学业成绩,一般以75 分为及格分;但符殊的,如《药物学》的‘溶液论’,则以100 分为及格,因为那时候很多注射药物为片剂,要溶解后方可注射,而且当时如吗啡、阿托品、士的年等药物也是常用……药物的剂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所谓‘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差错。”由于护校美籍校长施美士、文爱美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1925 年8 月1 日还曾闹过学生集体离院风潮[6]。经过三年半学习和实践,学生须参加护校组织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后还须参加全国护士会考,会考合格后才能毕业及获得毕业证书⑤。

在时局动荡的战乱时期,华美护校仍然秉持认真教学,严格训练的传统,保质保量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932 年,学生朱旭东荣列全国护士会考第一名。1935 年,学生聂夔君又荣列全国护士会考第一名[7]。1946 年,学生护士会考成绩居浙江省首位,因此得到当时浙江省教育厅、中央教育部嘉奖,学校被列为“浙江省优良职业学校”,并获得全国优良职业学校奖励金⑤。

时任华美护校校长倪素琴曾回忆说:“华美护校的毕业生之所以能以专业知识扎实、技术全面、工作负责而获得好口碑,这完全是华美护校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学和训练的结果。”[8]

护校毕业生因为学识扎实,深受全国各大医院欢迎。1948 年韩碧玲在报告中提到:“各毕业生中,曾在外埠服务,惟时常来校拜访,一见母校,喜形于色,询诸工作,并皆有优良之表现云尔。”⑥当时华美护校的毕业生十分抢手,为全国很多大医院首选,如上海、杭州、北京、南京等,有的医院手术室由华美护校毕业生任护士长。[4]当然被华美医院自己留下从事护理、教学或管理工作者更是有之,成为护理骨干人才,比如上文所言之朱旭东毕业留校后就曾任护校校长及医院护士长等职,倪素琴毕业后历任护校教员、教务长、校长、医院护士长等职。20 世纪50 年代,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李兰炎同志来宁波检查工作时,曾高度评价:华美护校在我们国家是名校[8]。

(二)重视临床实践

除了理论学习,学校也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模拟护理实践后仍须于华美医院接受兼职护士锻炼,检验所学课程[9]。前两年为半天上课半天工作。各病区除一名护士长为毕业护士,其余均系学生,按班级分工。各项护理必先按操作规程在示教室练习熟练后,方可对病人实际操作,且首次还得须经老师亲临鉴定,签字认可。到第三年,学生须驻院轮流值夜班,以两个月为期。

1937 年底抗日期间,宁波时局紧张,教导主任倪素琴带领学生20 余人去上海同仁第二医院实习,并设立分校,在上海招收学生数人。解放战争期间,校舍被炸,校长倪素琴带领学生20 余人迁至奉化西坞继续上课,课业结束考试完毕后,到上海联系实习和就业。后得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院的支持,在那里安排实习,实习期满留院工作。学生在医院实习都得到了领导及护士的好评,认为学生工作规范,一丝不苟,时时巡视病房,服务优良,并选派两名同学去北京协和医院工作。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护士职业应有的机警、沉着和应变能力。

(三)重视人文修养

华美护校的高标准、严要求,不仅表现在学业、技术上,而且表现在职业道德和情操上,更表现在语言、行为等具体细节上,从而作为职业规范的一个方面的内容,简括起来就是四个字:轻、柔、稳、快。轻,就是说话轻,操作轻。柔,就是态度温和,语言文明。稳,就是做事稳重,不毛躁。快,就是处理利落,不拖延。“稳”和“快”是互补的,稳不拖沓,快不草率。

学校还开设了护士伦理学等人文类课程,制订了护士执业道德标准,包含品德修养和礼仪仪表等。对病人讲仁慈博爱、高度负责,严格执行医嘱和操作规程,务必使病人在舒适的环境中获得优质服务。尊敬师长、听从教诲、注重礼貌,如同行时应主动让步、开门、招呼请安等。个人形象上要求干净整洁,并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如不得外宿,包括休息天每晚七时前到校签到;客人不得带入寝室、教室等地(仅限于会客室会客)等有关方面的规定,不胜枚举[5]。

(四)注重典礼仪式教育

华美护校每年有两个重要典礼:加冕典礼和毕业典礼,两个典礼搞得都很隆重。一是加冕典礼。学生入校六个月后,理论和实践课程都及格者方能参加;加冕,其实是一种职业精神的教育和熏陶,通过神圣的加冕典礼,使学生感受到“冕”(即护士工作)的神圣和崇高,这个“冕”又是荣誉的象征,是对努力者的一种肯定。所以,加冕实质上是一种激励机制。二是毕业典礼,每年定于南丁格尔的生日——5 月12 日(即国际护士节)举行毕业典礼。华美护校之所以把南丁格尔的生日作为毕业庆典日,主要是告诉学生,我们都是南丁格尔——世界护士之母的继承者;希望将来的护士们,能高举南丁格尔的大旗——慈爱、忠诚和奉献精神,沿着先辈的足迹,投身到救死扶伤的不平凡的事业中去[5]。

四、结语

宁波华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开启了宁波近代护理教育的先河,为宁波乃至江浙地区培养了大量护理专业精英人才。其引入西方护理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为当今护理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要求严格,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实操技能和英语学习,同时通过“护士伦理学”“心理学”等课程可以发现,华美护校已经注意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当代护理教育经过长足发展,部分护理院校为追求办学规模,盲目扩招,护理专业动辄数千人;培养理念多定位于技能型人才,忽视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对护理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近代华美护士学校的做法对当今护理专业也是有益的借鉴。

首先,精英人才能够带动学科发展。精英教育主要表现在两大层面:教育质量和教育数量。当前,国内诸多护理院校的招生数高达千人,在招生规模庞大的趋势下,是否更应该关注自身教育的不足之处?本、专科教育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如果没有长远发展理念,仅仅着眼于短期需求,则必然无法准确把握未来的人才需求变化,且与教育发展规律相悖,即使培养的学生规模较为宏观,但多为泛泛之辈,而非护理领域的精英。精英教育更体现在教育质量上,这就要求对培养高学历护士给予充分的重视。纵观近三十年来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历程,虽然发展迅猛,但社会并未对护理教育形成充分的认知,对其定位依旧有所偏颇,甚至存在着大量的质疑观点,即认为没有培养高学历护士的必要,对护士的要求也仅仅局限于基本功的层面。显然,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只有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加强科研素质,丰富临床经验,护士才能够引领学科创新发展。创新是发展的基石,否则,护士的工作也将仅仅停留于低级的劳动,甚至沦为“医生的腿”。因此,要想推动高等护理教育发展,就必须推动全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识进行改观,对这个专业给予充分的重视与肯定。

其次,护理教育的两大重要环节为临床见习和实习。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其中尤以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较为突出,社会普遍认为其临床实践能力偏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较为教条。基于上述因素,国内高等护理教育相关院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护理实践教学,推动学生“早临床、多临床”,这不仅可帮助学生理实结合,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学生由学校到临床做好过渡。在此过程中,应该合理把控理论课与临床实践的“度”,协调两种课程的比例,使不同层次的护理教育有所区别。除此之外,还要重点关注临床教育工作,对带教教师加强培训,学校与临床保持密切的互动,二者共同参与教学任务和评价体系的设计制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临床工作、护理技能、职业精神等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再次,华美护士学校已经注意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实际上,近代中国护理教育虽然未能形成统一的教育机制和教学体系,各个护理院校课程不一,但是不少学校都开设了人文课程,尤其是护理历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前辈事迹的学习,感受护理精神,为护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当代中国护理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它的认识和定位已经从以前单纯的理科分支转变为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护士为患者提供的不仅仅是专业性技术服务,还要在沟通中为患者提供医生所不能给予的人文关怀,这就需要多元化知识的积累。”[9]因此,护理教育要继续增加人文社科知识比重,这不仅是护理专业的学习基础,更能让学生从中外护理前辈的优秀事迹中了解护理的曲折发展历程,从而对护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职业信念。

注释

①摘自《宁波华美医院缘起》,收藏于宁波市档案馆,全宗号: 008。

②摘自《护校报告事项》,收藏于宁波市档案馆,编号: 306-1-32。

③摘自《浙江省宁波卫生学校全宗介绍》,收藏于宁波市档案馆,全宗号: 335。

④摘自宁波市教育委员会于1989 年编撰的《宁波校史集》第287页。

⑤护校《报告事项》云: “学生会考举办之演变与过去之情形: 本校学生会考事项向由中国护士学会举办有年,凡会考及格者发给证书,手续简便,迨至卅五年第二学期,奉省教育厅训令,奉教育部令,单独举办全国护生会考,仰遵照办理等。因本校奉经遵令参加会考,结果成绩颇佳,嗣奉教育厅嘉奖,谓本校成绩为全省冠,惟嗣凡会考事宜皆归教育部径转教育厅办理。本校列为本省优良职业学校之一: 查本校业经教育厅之检定为本省优良职业学校六校中之一校,将获得蒋委员长拔发全国优良职业学校之奖励金。”参见《报告事项》,宁波市档案馆,编号: 306-1-32;《宁波华美医院三十七年度工作报告》,宁波市档案馆,编号:306-1-34。

⑥摘自《宁波华美医院三十七年工作报告》,收藏于宁波市档案馆,编号: 306-134。

猜你喜欢
华美宁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谱华美乐章 孕绿苑风采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华丽』『华美』『华贵』
上官婉儿:华美绽放,凄艳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