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治疗初现曙光

2022-08-25 09:05王敏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8期
关键词:单链双链单抗

●王敏

目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显著改善,唯独三阴性乳腺癌疗效不佳。可喜的是,随着PARP抑制剂和戈沙妥珠单抗的出现,三阴性乳腺癌治疗已初显曙光。

三阴性乳腺癌为何更凶险

乳腺癌病理检测有3个指标最重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根据这3个指标检查结果的不同组合,乳腺癌分为不同的型,常见的有3种:①激素反应型—ER或PR受体阳性;②癌基因表达型—Her-2高表达(Her-2強阳性);③三阴型—ER、PR和Her-2均为阴性。

抗癌药物要发挥作用,必须在肿瘤细胞上找到作用的“靶子”(药物靶点)。三阴型乳腺癌由于缺乏ER、PR和HER-2,让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均无效,患者往往只有化疗“一条路”。而化疗毒性比较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吋,正常细胞也受到伤害。相当一部分患者承受不了化疗的毒副作用带来的痛苦,且因“盲目”化疗容易产生耐药,3年内的复发率高达40%~50%,一旦发生远处转移则几乎不可治愈。

更为瞩目的是,三阴性乳腺癌在亚洲年轻女性群体中占比较高,占乳腺癌15%~20%。正因为如此,三阴性乳腺癌堪称最“毒”的乳腺癌,是乳腺癌治疗中的一道难题。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以较小代价换来三阴性乳腺癌较好疗效?目前临床研究发现了两个比较成功的方向:一个是PARP抑制剂;二是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

PARP抑制剂用“合成致死”机制治疗癌症

我们机体发育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DNA损伤,若损伤得不到正确修复,则可能引发细胞凋亡。正常情况下,体内有对应的修复团队,包括DNA单链和双链修复。

DNA单链损伤依赖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修复,双链损伤则依赖于同源重组(HRR)修复。参与HRR修复的蛋白非常之多,BRCA1/2最著名。BRCA1/2基因突变称之为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

基因分析发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携带了BRCA基因突变,其细胞DNA双链损伤修复存在缺陷,基因组出现不稳定性状态,容易接受特定治疗。如果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肿瘤患者,再使用PARP抑制剂,使细胞DNA单链修复也出现障碍,则会促进癌细胞死亡。

这种使DNA损伤两种修复途径(DNA单链修复与双链修复)均出现障碍,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方法,就是“合成致死”作用机制。(正常细胞因无BRCA1/2突变,使用PARP,DNA不会合成致死)

PARP抑制剂欧美上市的药物目前有三个:奥拉帕尼、尼拉帕尼及芦卡帕利;中国大陆上市的有两个,奥拉帕尼(利普卓)与尼拉帕尼。

ADC类药物戈沙妥珠单抗

三阴性乳腺癌不表达HER2,因此,研究者正在开发可替代的靶点。在探索Trop-2(一种在乳腺癌中过度表达的跨膜糖蛋白)相关靶点的过程中,戈沙妥珠单抗应运而生。

Trop-2(人滋养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在正常组织中表达很低或几乎没有,而在多种肿瘤中表达明显升高,其中乳腺癌高达78%,三阴性乳腺癌高达95%。

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govitecan)是针对Trop-2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结构包括一个人源化Trop-2抗体,一个SN-38有效载荷,和一个可水解连接子。既有抗体药物的高特异性,也有细胞毒药物的高活性。

戈沙妥珠单抗的特点在于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高度特异性与Trop-2抗原相结合,将SN-38载荷中的细胞毒药物(伊利替康的活性代谢物)带到癌细胞区域释放出来,起到精准杀伤癌细胞的作用。在提高药效的同时,可减少对非靶标细胞的毒副作用,可谓一石二鸟。

猜你喜欢
单链双链单抗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考虑微观变形特征的水凝胶均匀和非均匀溶胀分析及其影响参数研究1)
昆虫共生细菌活体制造双链RNA
基于保证服务模型的集群式供应链优化配置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发现真菌多组分环状单链DNA病毒(2020.4.7 中国农业科学院)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高职思政课“双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高职思政课“双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