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2-08-26 06:39
智库时代 2022年30期
关键词:思政专业课程

赵 瑾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的报告中提出:“课程改革亮点频出,推出了一大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的体系正在形成。”这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在公开的正式讲话中第一次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1]所有教师都要承担价值引导的育人职责,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2]。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开设在大一新生的第一学期,入校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刚刚经历过高考,对现实社会还不太了解,对国际形势还不甚明白,在这一门课中,让其感受通信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使其明白我国在通信领域所做的不懈努力,让他们从入校就培养其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世界观。

一、课程思政建设理念

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对通信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探索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素质和技能培养的“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有机结合”的育人机制。通过企业调研与岗位能力分析,本专业学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要求。作为专业基础课,除了树立好的知识目标完成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提高学生的素质目标,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来提高学生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与价值。课程思政强调的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各类课程隐含的思政教育功能,将专业技能培养与价值观培育相结合,消除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脱节的现象[3]

二、课程思政内容设计

职业院校的教学课程体系往往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更好培养企业所最需求的人才,那么必须充分调研企业的实际现状,将“双主体”的角色充分发挥出来,通过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专业技能基础课程模块和岗位技能课程模块,通过职业特点分析,构建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在讲授通信技术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使学生认识通信技术在当代社会及国防领域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当前通信行业形势,让同学们跟通信的距离进一步靠近,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人才。

(一)课程内容设计

随着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正在推进5G网络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通信专业应该围绕“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战略,以做好“为行业发展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为行业人才发展服务”的工作出发。《现代通信技术》对于通信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每一章主讲一个通信技术方向。通过在每个章节的内容中结合专业技术的发展历史,融入思政内容,培养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力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课程思政”的课程开发,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

德育元素。将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合理充分地贯穿在授课过程中,例如移动通信的发展史,5G移动通信究竟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全世界都要重点建设?数据通信的不安全性与华为公司成为美国商务部黑名单之间的关系,再比如部队为什么要使用已经退出市场的程控交换设备而不使用商用的软交换设备,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等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知识自然地衔接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发自内心地认同与接受。推行“12345”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全面实施“一个目标”“两种途径”“三观提升”“四种实践教学方式”“五个教学模块”的课程教学。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经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种途径,通过全网构建、虚拟仿真、参观学习、社会调研四种实践教学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邀请企业专家进行培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比赛、亲临现网诊断分析问题、邀请行业大师开设讲坛五个教学模块,实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提升。

(二)强化教师影响力

师资队伍以应用型、双能型和实践性教师为主;更多采用案例、实景体验等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环境以实践教学或模拟实践教学环境为主;教学评价采通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考核标准等。

(三)打造教学实践平台

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课堂与生活有机结合,把教学实践打造成德育融合的重要基地。通过有线电话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物联网的“多网”支撑,给多课程融合的综合实训教学环境提供基础,通过“一训”中的职业技能理实一体化实训、职业素质综合实训课程和企业顶岗实习给学生们提供充分的实训操作培训平台,锻炼学生的设备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选拔出学生参加通信行业竞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通过“两赛”的锻炼,进一步提升技术专业水平,将最新的竞赛现状指导相关课程建设,紧跟最新的通信技术发展,达到“赛指导课,紧跟前沿”的目的。

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实施

(一)课程建设标准优化

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融合思政教育的元素。学生可以更快适应最新的技术发展,达到岗位技能的最新需求,打开格局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发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具备解决专业技术领域发展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介绍具体知识点的思政内容引入,见表1

表1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映射

四、结束语

本课程通过基础知识传授,教师言传身教,角色体验,现场场景体会等教学方式,从中国通信的变化过程体会祖国的强大,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不同系统的电话通信设备了解电话通信的安全性,增强对平常通信安全的信心。通过了解数据通信过程,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从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历史,体会中国国力日益强盛,增强学生对国家的信心。通过国家对光宽带建设的过程,意识到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鼓励学生投身国家建设,为国家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成功建立,了解卫星通信在国家军事、民用上的重要地位。从三网融合的进展,体会国家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的努力。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思政专业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