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教师劳动素养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1710名职前教师实证调查数据

2022-09-02 07:04高欣秀宁本涛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劳动素养教育

高欣秀,宁本涛

(1.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2.兰州城市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问题提出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意见》进一步指出,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20年3月27日,第1版。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也明确提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同时指出,大中小学生劳动素养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内容。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1年10月15日。

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他们在未来教书育人历程中对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因此,测评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对于深入、有效落实《意见》与《纲要》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回顾

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个体的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亦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进入新时代,学者对劳动素养的内涵有了更深入和丰富的理解。

梳理已有研究对劳动素养内涵的解释发现,学者倾向于从多维角度诠释劳动素养,认为劳动素养是个体劳动品格与能力的综合体现。比如,关颖认为,“劳动素养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观念、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的综合体现”。①关颖:《劳动素养,孩子一生的财富》,《人民政协报》2018年5月2日,第11版。檀传宝指出,劳动素养是指经过生活和教育活动形成的与劳动有关的人的素养,包括劳动的价值观(态度)、劳动的知识与能力等维度。②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2期,第82-84页。曹飞从个体内部心理品质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劳动素养的结构,并将其划分为知识观念技能、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三个维度,强调劳动素养的培养离不开通过长期实践所达成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③曹飞:《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探析》,《劳动教育评论》2020年第1期,第42-45页。

当然,也有研究指出,劳动素养在我国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短板,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④党刘栓:《论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教育》,《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第109-113页。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备更高水平的劳动素养,他们的劳动价值观不仅直接影响其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关系到其走向工作岗位以后的价值取向、就业倾向、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精神特质。⑤刘向兵,李珂:《论当代大学生劳动情怀的培养》,《教育与研究》2017年第4期,第84页。因此,学者对大学生劳动素养概念的界定表现出其独特的内涵与外延。邵长威将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概念界定为:大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积极主动的劳动意识,具有良好的热爱劳动的心态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仅能够扎实开展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脑力与体力实践活动,而且能够根据条件变化创造性地开展活动。⑥邵长威:《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的途径探索》,《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第98-100页。王正青等人认为,大学生劳动素养是指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教育与生活中形成的与劳动有关的个人素养,包括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以及创新劳动,同时拟定了大学生劳动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劳动素养进行实践评估。⑦王正青,刘涛,杜娇阳,罗昆,刘许,何泽坤:《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测评模型构建与测度研究》,《现代教育管理》2021年第6期,第81-89页。

综观已有研究,诸多学者对劳动素养的内涵及其结构维度做了深入解读,且以思辨类研究居多,但鲜有研究对劳动素养进行量化测评,特别是对作为职前教师的师范生劳动素养的量化测评。本研究试图构建职前教师劳动素养测评模型,并进行具体的量化测评。

三、研究设计与过程

本研究为华东师范大学五育融合研究中心研究项目内容之一,研究中心的专家对研究工具的修订、调查对象的选取等研究过程均进行了严格把关。

1.研究工具

本研究基于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以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四个结构维度作为一级测评指标,再对每个维度进行操作性定义,进一步确立二级测评指标,共编制了43项测评题目,初步拟定“职前教师劳动素养测评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并邀请相关专家对所编辑的题目进行论证。各测评指标题目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法分别赋值为1到5,最后的测评得分越高,表示被试的劳动素养水平越高。

为保证问卷的信效度,本研究首先选择甘肃省L高校的500名职前教师作为被试实施初测,回收有效问卷446份,有效回收率为89.2%。通过整理问卷测量结果进行项目分析,计算各题目的区分度,将所有相关不显著的题目,以及虽然相关显著但是相关系数低于0.30的12项题目予以删除。删掉题目后,由于总分发生了变化,再次测算各题与总分的相关度。结果表明,各题项与问卷总体的相关均大于0.40,且相关显著。对修订后的问卷调查数据选取一半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KMO系数为0.918,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4989.966,显著性为0.000,以上指标均表明该测量问卷适合进行因素分析。为了验证问卷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对另一半问卷调查数据又继续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剩余32个评测题项的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目对所属因子的路径系数均达显著,各因子间的相关较高,但尚未超过0.95,无须合并维度。卡方自由度比(χ/df)为1.96,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3,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32,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要求。

通过对初测问卷的修订,最后得到了32个题项的二级测评指标(见表1),其中关于劳动观念维度有7个题项,关于劳动能力维度有8个题项,关于劳动精神有7个题项,关于劳动习惯和品质有10个题项,另外包含职前教师性别、年级、学校类别、学科专业门类以及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的12个问题,形成了最终的“职前教师劳动素养测评问卷”。

表1 职前教师劳动素养测评指标

(续表)

2.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江苏、山东、甘肃、上海等省市共选取了6所不同类别、层次的师范院校,包括“985、211、双一流高校”“普通一本高校”“普通二本高校”和“大专院校”。从这6所师范院校中随机抽取1836名职前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710份,有效回收率为93.14%。其中,男生占24%(有410人),女生占76%(有1300人);“985、211、双一流院校”学生占3.82%(有65人),“普通一本院校”学生占8.55%(有146人),“普通二本院校”学生占72.09%(有1233人),“大专院校”学生占15.55%(有266人);哲学类专业学生占1.55%(有27人),法学类专业学生占1.64%(有28人),教育学类专业学生占46.27%(有791人),文学类专业学生占9.09%(有155人),历史学类专业学生占2.36%(有40人),理学类专业学生占26.18%(有448人),工学类专业学生占3.55%(有61人),管理学类专业学生占1.91%(有33人),艺术学类专业学生占7.45%(有127人);家庭所在地在城市的学生占19.09%(有326人),在县城的学生占19.18%(有328人),在乡镇的学生占15.82%(有271人),在乡村的学生占45.91%(有785人)。

最后,对1710名样本职前教师开展的正式调查测评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得到克隆巴赫α系数值为0.913,表明此次使用的测评问卷信度较高。本研究工具在前期经过了专家论证和修订,能够保证测评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3.测评模型构建

本研究采用定量统计法分别计算四个一级测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显示,四项一级指标中选择“有些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的累积比例均大于67%,充分说明这四项一级指标能够有效反映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水平。按照从1到5的赋值,计算得到“有些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的权重分别为0.25(3/12)、0.33(4/12)和0.42(5/12)。最后,分别计算每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见表2)。

表2 样本对劳动素养指标体系符合程度评价结果(N=1710)

得出计算职前教师劳动素养测评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Y表示职前教师劳动素养,X1表示劳动观念,X2表示劳动能力,X3表示劳动精神,X4表示劳动习惯和品质。

4.研究发现

(1)职前教师劳动素养的整体水平

依据上文得出的劳动素养计算公式,对调查数据进行测算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职前教师劳动素养的整体平均得分为4.15,标准差为0.52,说明职前教师的整体劳动素养水平较高。分别对四项一级测评指标计算得分发现,职前教师劳动观念维度劳动素养得分最高(Xˉ=4.38,S=0.46),劳动精神维度得分次之(Xˉ=4.26,S=0.51),劳动品质与习惯维度再次之(Xˉ=4.02,S=0.59),劳动能力维度的得分最低(Xˉ=3.94,S=0.53)。可以看出,职前教师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习惯素养较强,而劳动能力素养相对偏弱。

(2)职前教师的创新劳动意识

在此次调查中,职前教师关于“具有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指标的测评得分均值为4.06,而且他们对劳动概念的理解也更为宽泛,63.09%的职前教师表示,劳动除了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外,还应该包含创造性劳动。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统计数据已反映出职前教师在主观上认识到了创新劳动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创新劳动实践中发现,87.6%的职前教师并没有参与过任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及相关项目的申报。

(3)职前教师劳动素养的组群差异

(续表)

统计分析职前教师劳动素养的组群差异,可以发现:在性别、家庭所在地、学校类别、学科类别等变量的不同取值上,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具体表现为:

表3 职前教师劳动素养组群差异分析统计结果

其一,女生的劳动素养显著高于男生。尤其在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两个维度上,女生的劳动素养明显高于男生。

其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职前教师劳动素养最高,乡镇次之,县城再次之,城市最低。来自乡村的职前教师,其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素养明显高于家庭地理位置在其他地域的职前教师。

其三,从学校类别来看,职前教师劳动素养从高往低的排序是“大专(高职)院校”“普通二本院校”“普通一本高校”“985、211、双一流高校”。这说明,所在学校层次越低的职前教师反而劳动素养越高。

其四,从学科类别来看,自然学科类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高于人文学科类专业,艺术学科类专业最低,并且在四个维度的劳动素养水平均表现出这一特点。

(4)职前教师劳动素养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进一步对影响职前教师劳动素养的因素做了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所就读的师范院校类型”“家庭所在地”“学校是否开设劳动课程”“学校是否定期组织劳动实践活动”等变量都与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水平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影响(见表4)。从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所有自变量中,“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所就读的师范院校类型”“家庭所在地”等因素对高校职前教师劳动素养水平的影响较大。

表4 职前教师劳动素养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四、研究结论

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整体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创新劳动意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职前教师在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品质与习惯维度的劳动素养整体较高,但是劳动能力素养相对薄弱。这说明职前教师能够深刻领会劳动的价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但是具体的劳动实践不足。

第二,职前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创新劳动意识,但他们的创新劳动能力较弱,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偏低。叶澜曾经指出,“教师是知识的创造者,教师劳动具有创造的特性”。①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6页。对高校职前教师而言,具备优良的创新服务意识是发展未来教育事业、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的内在张力。

第三,职前教师劳动素养在性别、家庭所在地、所在学校类型、学科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首先,女生的劳动素养显著高于男生。由于女生在生活习惯上比较喜爱整洁,因此,在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培养出了较好的劳动品质与习惯。其次,根据家庭所在地的不同,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以乡村地区最高,并以乡镇、县城、城市依次降低。说明现代化科技水平的发展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参与劳动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对劳动素养的培养。再次,学校层次水平高的职前教师,其劳动素养反而显著低于学校层次水平低的职前教师。这充分反映出高层次水平的师范院校,由于录取成绩要求更高,考入的学生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参与劳动实践。最后,自然学科类专业的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显著高于人文社科类专业,艺术学科类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最低。自然学科类专业动手实践的机会明显要多于人文社科,而艺术类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艺,日常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涉及劳动实践的环节偏少。

第四,“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所就读的师范院校类型”“家庭所在地”“学校是否开设劳动课程”“学校是否定期组织劳动实践活动”等因素对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水平都会产生影响,其中前四项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强。这充分说明,要提高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水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努力才能实现。

五、对策建议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明确把“劳”写入党的教育方针,而劳动素养是我国劳动教育的重要成果体现。师范生作为职前教师,肩负着为未来培养中小学生的神圣使命,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是实现其自身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更是为将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条件。进入新时代,要树立“大劳动教育”观,协同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劳动教育②夏永庚,崔佳丽:《实施“大劳动教育”:现实诉求、基本逻辑与路径选择》,《当代教育论坛》2020年第6期,第28-34页。,努力提升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水平。

1.学校层面

第一,组织学校相关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学习国家劳动教育的指导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成立专门的劳动教育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聘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组建由导师带队指导的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申报校级、省级以及国家级职前教师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探索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有效融合的实践育人模式,提升职前教师的创新劳动能力。

第二,把劳动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有组织、有计划、系统性地进行职前教师劳动素养教育。尤其要为职前教师开设与教学岗位相符的劳动教育课程,比如,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教学环节作为职前教师的必修学分,从而提升职前教师的教学技能。此次调查数据显示,60.82%的职前教师表示,学校目前还没有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

第三,积极组织职前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陈宝生曾指出:“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要求面对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学会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塑造自己,提升自身素养。”①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人民日报》2020年3月30日,第12版。开展丰富的实践课程,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②孙会平,宁本涛:《五育融合视野下劳动教育的中国经验与未来展望》,《教育科学》2020年第1期,第29-34页。调查发现,23.82%的职前教师表示,所在学校没有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下乡支教、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职前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习得满足生活与生产需要的最基本的劳动知识与技能。

第四,将劳动素养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积极引导职前教师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一方面,职前教师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刻理解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人”“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观点,努力提高他们参加劳动实践、提升劳动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政治理论的学习,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能够引导职前教师树立“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培养积极踊跃的劳动意识,内植劳动精神。

第五,建立科学的劳动素养评价方案,对职前教师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首先,师范院校应研发劳动素养监测评价平台,收集职前教师课内外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数据,建立评价模型,让职前教师从自己的劳动记录数据中不断强化热爱劳动的价值理念。其次,要将劳动素养考核成绩纳入学校评优、奖学金评定、学生干部选拔、推荐免试研究生等的必备条件,并且要将考核结果作为毕业依据之一,以体现对职前教师劳动素养的重视。最后,在评价方式上,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建立教师、同伴、家长、服务对象、实习单位等他评方式,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2.社会层面

第一,丰富和拓展劳动实践场所,实现基本条件保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满足学校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特别是充分利用实习、见习学校的设施设备,为职前教师劳动实践提供服务;推动师范院校充分利用校内学习、生活有关场所,逐步建好配齐劳动技术实践教室、实训基地,丰富劳动教育资源。

第二,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协同配合。中央及地方政府要合理加大对师范院校劳动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负责劳动教育工作的内设机构和岗位职责,研究制订劳动教育工作专项规划,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第三,建立劳动素养教育督导评估与激励机制。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师范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督查。把职前教师劳动素养测评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完善督导办法。对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学生劳动实践组织的有序性、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保障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督查和指导。督导结果要向社会公开,作为衡量师范院校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也作为对被督导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其次,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激励机制。在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励中,将劳动教育教学成果纳入评奖范围,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依托有关专业组织、教科研机构等开展劳动教育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实践创新的潜能和动力。积极协调新闻媒体传播“劳动光荣、劳动幸福”的价值观,大力宣传劳动教育先进学校、先进个人。

3.家庭层面

家庭要培育辛勤劳动的家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优良品德。孩子在家期间,家长应鼓励孩子从小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孩子掌握必备的生活劳动技能。家长要培养孩子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及集体合作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父母都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教导孩子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劳动品质。孩子在校期间,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敦促孩子培养必备的集体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积极参加公益服务、下乡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职前教师的劳动素养。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