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复述单元有效提高学生复述能力

2022-09-05 09:17董瑞平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课文教材方法

董瑞平 刘 鑫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其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它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中必备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训练点按照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方式有机地分配到各册乃至各单元中,教学目标更加明晰,成为一线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但是以往很多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没有将教学知识与学生需求有效融合起来,语文教学存在唯语文要素化、形式固定、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阻碍了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如何深入解读单元教学目标,掌控好单元讲解重心,合理优化教学策略,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序提高复述能力,是课堂设计、教学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春季教材(以下简称“三下教材”)第八单元为例,探讨复述单元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思考。

一、系统解读教材编排, 精确定位单元目标

通过研读教材可以发现,三下教材第八单元主要是以展示故事为主题,整个单元编排了四则故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和《方帽子店》是精读故事,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学习“复述”的方法,《漏》和《枣核》是略读课文,力求使学生在阅读文章中掌握略读技巧,能够运用个人语言阐述故事来龙去脉和中心思想。这个单元注重“讲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习作的要求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写童话故事”。

对于语文阅读而言,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字词理解能力,能够根据字词变化总结作者思想感情。良好的理解能力是对文本内容的归纳、概括,也是解读、领悟、完成问题的基础;“复述”是理解、删改、归纳、吸收、表达信息的完整过程,是重要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二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要想精确把握住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目标,需要把单元作为一个教学整体进行总体设计。这要求教师具备宏观思维,纵向联系年段、全册教学目标,横向结合单元教学资源,统筹解读单元内容,整体把握知识能力结构,关注单元语文要素的关联性。

(一)“瞻前顾后”, 定位单元教学的着力点

在新课标中,对复述能力的要求贯穿整个小学低中高段,三年级是“详细复述”、四年级是“简要复述”,五六年级则以“创造性复述”的形式出现。

相比其他版本而言,统编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多个单元都出现了与复述有关的文章,呈现出系统性和递进性的特点。从一年级的“说出课文大意”、二年级的“讲故事”,到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概括文章”,再到五六年级“创新阐述”,整套教材循序渐进地对小学生复述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具体到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中,每个课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学生呈现不同难度的文章,对学生的复述要求也是由简到难。不同年级不同单元对学生的复述要求也不尽相同,尤其三下教材第八单元要求学生“探索故事主线,复述故事”,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要求“了解故事情节,简述故事梗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要求学生“自主探索文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通过系统分析教材,能够从全局出发掌握教材设计的特点。教师在今后组织教学时,也可以根据教材设置规律制定讲课目标,精确定位单元教学的起点和重点。不同年级不同单元对学生复述能力的要求是逐步递增的,对复述方法的锻炼也分别有不同的侧重点。三下教材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较高要求,需要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写作结构,从中探索故事发展脉络,学会运用个人语言讲解故事内容。扎实落实好这一教学重点,可以为接下来四年级简要复述和五、六年级创造性复述打好基础。

(二)纵横联结, 创设系统教学的切入点

在三下教材的第八单元中,单元内的各部分内容相辅相成,综合形成了以复述为主要能力训练的有机整体。在导语板块中,概述了每个课时的文章内容和学生学习要求,需要学生“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创编童话故事”。而单元课文则更从不同方面对复述这一语文要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朗诵的方式,借助表格复述故事,《方帽子店》要求“复述故事中感觉最有趣的部分”,《漏》 要求“默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枣核》则要求“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续编故事”。在“口语交际”的“趣味故事会”中,提出了“运用学到的方法讲故事,聚精会神听故事”的要求,其实也是对复述能力进行方法和习惯的培养。而“语文园地”则对复述能力和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并有针对性地学习转述。最终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则是对整个单元学到的内容提供综合性运用的平台。

另外,每个课时教学目标都不同,单元编排的四篇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对复述提出了要求,“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板块也与复述有关。“交流平台”则明确了复述的要求和方法。整个单元,虽然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指导学生复述方法、培养学生复述能力的目标是相同的。

本单元是统编教材第一个“复述教学单元”,但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复述,在低年级段很多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基础。明确了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扩充教学资源,重新整合规划,寻找合适的教学切入点,降低教学难度。

一是合理调整教学次序。二年级学生已经尝试过“借助提示复述课文、讲故事”,对复述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没有明确的认识。本单元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交流平台”,明确了复述的三个基本内容,也是学习复述的三个抓手:第一个告诉学生什么是复述,明确了复述不是背诵课文;第二个是指导方法,在二年级已经接触过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内化已经掌握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迁移运用;第三个则进一步提示学生尝试运用,强调方法的学以致用。这三个抓手紧密相连,层层递进。“语文园地”在教材编排中处于课文之后,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可以把它放在课文教学之前,既总结了之前的学习成果,又为本单元教学做了铺垫,是一个合适的教学切入点。

二是适度扩充教学资源。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长课文,当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独立阅读文章时,学生容易出现阅读思维混乱的问题。另外,小学阶段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如果让学生复述长篇故事,容易出现重点把握不准的问题。这时教师不妨适度扩充教学资源,把二年级已经熟悉的课文拿过来作为过渡教学。这不但降低了教学难度,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此时再顺势而为进行长课文的阅读教学,教学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二、聚焦语文要素, 切实培养语文能力

(一)聚焦语文要素, 明确能力培养的提高点

相比其他阶段学生而言,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应将学生放到教学中心位置,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既要符合教材的编排特点,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起点,这样才能有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低年级对复述概念的渗透和练习,学生已经具备基础概括能力,也掌握了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一些方法。教师在组织三下教材第八单元教学时,可以在学生现有学习基础上明确教学要求。统编教材中提出的语文要素都是抽象化的概念,而语文要素的教学也常常不能深入,缺少具体、细化的要求。小学生对语文要素的了解程度较低,没有具体解决问题的手段,难以迁移运用。要把这种模糊的概念真正变成解决问题的手段,教学设计必须扎实细致,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内,可以把“复述”这个概念细化为几个具体的、可检测的要求。

第一,复述要有顺序。单元编排的四篇课文基本上都是故事,而且都有某一故事情节反复出现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帮助学生有顺序地复述。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的故事顺序是四季变化的时间顺序(见表1),《漏》则是地点变化的空间顺序,这些都有顺序复述的抓手。学生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后,再借助表格、示意图、关键词这些他们已经熟悉的方法有序复述,就会大大降低复述难度,使自己的复述顺序清楚、条理分明。

表1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文内容时间顺序表格

第二,复述要有方法。统编教材整个小学阶段对复述的方法指导是系统、连续并上下承接的[1]。二年级开始引导学生借助提示、关键词句或插图、示意图尝试复述,三年级通过对故事的理解详细复述,四年级是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简要复述,高年级段则要求创造性复述。本单元“交流平台”中指出,复述要用自己的话讲,按照顺序,不遗漏重要情节。结合单元导读页中的要求,教师应立足单元教学要求设置讲课模式,力求学生在听课中能够精准掌握故事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

例如在设计《漏》时,就可以角色为线索,以故事发展为顺序绘制示意图,方便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更简单地进行复述。故事发生的地点从“老婆婆的家”到“逃走的路上”再到“歪脖子树”……这一路上老虎和贼分别想了什么,做了什么。当示意图绘制好后,学生对复述也已胸有成竹了。

学生参照示意图,结合故事发生地点的变化进行复述,可以大大降低复述长篇故事的难度。学习方法和练习效果清晰可见,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也有了依据,学习效果更加清晰明确。

第三,复述要说清楚。表达清楚是小学中年级阶段在表达方面的重点要求,复述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因此也应着重追求说清楚。落实到本单元的教学中,对说清楚的要求有两点,一是要准确掌握故事中的重要情节,不能遗漏重要的故事情节;二是要有一定顺序,不能让故事情节脱节,影响听众理解。而如何做到这两点,除了以上列举的使用表格、绘制示意图的方法外,教师还应及时引导学生参与分享学习体会,使语文要素向语文能力的转化落到实处。

(二)读写结合, 寻找阅读表达的交汇点

读写结合对学生听课质量具有积极作用,通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转化,更容易触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激发他们语言能力的开发。小学习作教学应该把握整体,抓住“读写相融”的交汇点,教学中可以将习作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

第一,以写促阅读理解。本单元既编排了精读课文,也编排了略读课文。精读课文指导学生习得方法,略读课文则帮助学生迁移运用。其中《方帽子店》在课后布置了“复述课文中最有趣的部分”的任务,《枣核》则布置了“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续编故事”的任务,需要学生在了解复述技巧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学习方式寻找问题处理方法。在处理这两个课后任务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练笔活动,让学生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身对故事内容的看法,激发他们的语言能力[2]。而写作的内容又可以为复述故事助力,为增强学生复述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以读拓展写作思维。本单元的习作是“这样想象真有趣”,由于三年级学生写作经验较少,大多数学生无法运用文字表达想象过程,在描述中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表的方式,为学生详细讲解这个单元每个课时的文章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和结局。在写作中,大多数学生无法准确撰写故事起因。教师可以在讲解每个课时文章时,让学生明白起因往往是“矛盾”的发生。

用宏观的系统分析,精确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创新优化教学设计,整合重构教材内容,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单元语文要素,深入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最终使学生形成必备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课文教材方法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