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研究碎片化与书法学科的独立

2022-09-06 06:25方波
大学书法 2022年4期
关键词:书法史前人研究者

⊙ 方波

个案研究类图书书影

书法史研究碎片化问题背后,指向的是书法艺术的独立、书法学科的独立问题。

在当代学术体系中,书法学科尚未能真正独立。书法史研究还没有形成立足于书法艺术本身的系统的研究方法,仍处在模仿与借鉴阶段,依赖于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甚至照搬。但书法史研究的对象和材料又与其他学科类别不同,很难直接全盘移植。当前书法史研究的处境,正是书法本身地位的反映。书法独立地位的不明确,带来书法史研究目标的不明确、研究方法的拼凑与不成熟,带来思维模式和研究视野上的局限,有时过于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细节,缺乏思辨与阐发,造成对材料的认知与使用、对知识的理解与诠释的碎片化以及简单弥合这些碎片的百衲状态。

当代艺术史包括书法史的研究者都有一个心结,就是渴望获得与其他学科平等对话的地位,这种心理也会促使研究碎片化问题的凸显。这涉及书法史研究的自我定位:是依托历史学,努力成为历史学科中不那么被人忽视、不那么边缘化的分支,还是依托于书法艺术本身,为书写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目前的倾向是以前者为主导。当下书法史的研究与书写实践的关联程度是越来越松散、淡化。努力实现与其他学科平等、能与其他学科对话的心理暗示使书法史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观念借鉴与靠拢,使书法史研究成为一个大杂烩,不再是指向明确的书法史研究,书法及其相关因素只是一个线索、一个话题。

在大历史学科的笼罩下,书法史乃至艺术史研究的地位的确比较尴尬,只能作为其他人文学科的旁支与补充,只需参考、借用人文学科已有的框架和体系,并不需要另起炉灶建立基于艺术本身宏观的、系统的、独立的知识、观念、思想和方法的框架。在这种学科定位状况之下,书法史研究的碎片化不可避免,追求多维史观的建立与叙述,也是奢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书法史研究中思辨、阐发的缺失。知识、信息的足量与泛滥,使学者们产生穷尽这些信息用途的兴趣,而忽略了学术研究的内涵与思辨的价值。书法史研究的指向是梳理、叙述、诠释、引申,而目前则主要集中于梳理、叙述层面,以细节、琐碎的知识与信息来叙述局部、微观的所谓真实。

当代学者书法知识的建构方式与前人相比有很大不同,前人是在生活经历、书写实践、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的,其实也是碎片化的知识,甚至很多知识似是而非。但我们看前人的言论和研究,似乎这种碎片化的感觉并不明显,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思辨和诠释在其中所发挥了作用。前人的知识塑造并不太在意知识的准确性或是没有验证知识准确性的条件,因而更倾向于对知识的综合思辨、阐释与发挥、应用。吸引我们注意和评价的也正是这些诠释和引申。今人知识的来源、建立知识的方式比古人要便捷许多,在获取资料、信息的过程中缺乏思考的过程,缺乏熔炼、思辨的过程,忽略了对知识、技能与观念、思想的诠释、推理、阐发、衍伸,有时会走入刻板僵化的误区,失却思维的扩展性和开创性的可能。

另一方面,当前书法史研究的碎片化状况也有其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目前的碎片化时期是对前期历史真实了解的加强与补课。对前期书法史细节了解的欠缺与误读,使现代以来的书法史观念有不少是建立在不太可靠、不太清晰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对前人来说,这些不太可靠、不太清晰的知识可能并不影响其对书法问题的诠释与引申,但对现代学者来说,则意味完全不同,知识的准确性成为基础。现代人书法知识的汇集、书法观念的重建是建立在新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中的,对古代延续下来的图像资料、文字知识可靠性的怀疑、对古人书法观念的质疑、对问题情境的解读等,使现代研究者更渴望对真实细节予以了解和描述。

因此,一旦随着当代资讯的发达、出土材料的增多,个体研究者对材料、信息的掌握日益丰富以后,对前期知识可靠性的验证以及细节性的探求就成为热点。纠正前人的错误、塑造新的书法史形象和叙事方式、构建一个新的书法世界的可能等,的确能吸引研究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兴趣。通过对前期知识真实性的审视和对细节的探求,可以为建立一个相对可靠的书法史的叙事方式和脉络增添真实的细节,而通过对细节真实性的探究与描述,可以获得新的对历史的认识。宏观的构想与学术框架的架设通常需建立在这些看似碎片化的细节知识之上。但在实际过程中,学者们的努力常常是事与愿违的。

提出书法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意味着当代书法学者对书法史研究现状的审视与不满足,学术研究的转型也会随之而来。对书法史的作用、内涵理解的不同,使当代书法史研究还是存在多学派、多方法研究的可能。碎片化的研究也是这种多元体系中的一种,也有其价值与作用。我们在艺术史的研究中,对非此即彼、非正即误的思维模式应该保持警惕。

猜你喜欢
书法史前人研究者
致寝前人语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打渔人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从书法典籍谈临摹与仿书的区别
趣味古文
书法史上的养生名帖研究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