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2022-09-06 08:33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书证等级证书证书

方 艳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目的在于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人才就业创业本领。2019年10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推出《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教师全员培训。2019年11月,教育部等三部门推出《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

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培训评价组织、试点院校和行业企业等多方面历时3年的积极配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十分迅速。截止2021年底,经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分四批认定的培训评价组织有301家,包括华为、阿里巴巴、徐工等行业内知名企业,开发职业等级证书及标准达到447个,基本涵盖中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所有专业,目前全国确定参与试点的院校达到5591所[2]。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目的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笔者在参与“1+X”证书制度实施的具体工作中发现实践中依旧存在一些难题,阻碍了“1+X”证书制度顺利实施。本研究旨在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方法对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学生、教师及相关合作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当前“1+X”证书制度实施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对象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主体是职业院校,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人才的需求者是企业。教师、学生和企业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要了解“1+X”证书制度实施情况,需要围绕职业院校教师、学生、企业进行调查,本研究将这三者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从6个维度进行了设计,包括“X”证书的认可程度,书证融通情况,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及效果评价、师资培训、激励机制、培训评价组织的评价6个方面。其中“X”证书认可程度的调查主要包括学生、教师、企业对“1+X”证书制度的认可程度、学生的参与度、学校及企业对“X”证书的重视程度和给予的激励政策;书证融通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专业课程融入证书内容的实施情况、培训情况和组织形式;职业技能培训效果方面的调查主要包括证书标准与企业生产实际的对接情况、对学生技能提升效果、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师资培训调查主要包括参与情况、满意度以及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评价;经费投入与激励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院校的激励政策、经费投入、实践条件等;对培训评价组织的认可的调查主要包括培训评价组织的满意度及存在问题。基于此确定调查内容最终形成调查问卷,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三)调研实施

调查对象为试点专业教师、接收应届生和实习生就业的企业、大二、大三的在校生以及部分毕业生。调查方式为非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针对企业和专业教师的调查主要以访谈方式进行,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对“1+X”证书制度认知与认可度、专业书证融通实施情况、专业选用的技能等级证书适用度和实施效果、师资培训效果、试点建设和激励政策、对培训评价组织的评价等方面。本次调查于2021年10-12月对10家企业,10个试点专业的25名教师,28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证书认可情况:师生对“X”证书认可度较高,但企业认可度较低

95.28%的学生对参与考证持积极态度,认为考证有助于就业和个人发展。其中,73.82%的学生对本专业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比较了解。81.92%的学生报考的技能等级证书与本专业对口,86.44%的学生认为通过考取证书能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水平,93.13%的学生认为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利于求职,能提高就业质量及收入水平。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愿意参加考证且抱有较高期望。

仅45.05%教师认为所教专业的“X”证书含金量较高,35.29%的教师认为含金量一般,17.64%的教师认为含金量较低。82.36%的教师认为通过考证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调查结果来看,专业教师对当前“X”证书的认可度不高,但以证促教、以证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专业教师的高度认可。

16%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要求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52%的企业对技能证书不做要求。对当前“1+X”证书制度比较了解的企业仅占12%,40%的企业表示一般了解,48%的企业表示不了解。24%的企业会对持有技能等级证书的员工会给予一定工资补贴,76%的企业没有任何激励措施。68%的企业认为当前学生考取的技能等级证书权威性一般,但有92%的企业认为考取技能等级证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从对企业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多数企业对于行业企业组织的技能等级证书知之甚少,对当前学生考取的“X”证书认可度不高,激励措施少,但还是希望学生能通过考取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

当前“1+X”证书制度社会认可度低,主要是因为绝大部分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是由社会机构组织的,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证书含金量和认可度不高。若证书长期缺乏社会认可,将会打击学生参与考证的积极性。

(二)书证融通实施情况:书证融通覆盖面不够,需额外增加较多培训课时

针对学生如何备考职业技能技能等级证书的调查中,50.85%院校会有专门培训,49.15% 的院校会开设与技能等级证书相关的课程。79.09%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培训形式多样,资源丰富,97.74%学生认可培训老师的技能水平。在书证融通方面,5.76%的学生表示专业教师经常将技能等级证书涉及知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讲授,42.94%的专业教师偶尔涉及,11.3%的专业教师完全没有融入讲授。试点专业在开展技能等级证书考证过程中,需要额外增加60课时以上的占到23.53%,需要增加30-60课时的占到25.53%,需要增加0-30课时的占到47.06%,仅有1位专业教师表示该专业未额外开展考证培训。从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专业会开展书证融通,但是内容比例、覆盖面、效果依旧有待加强,目前各试点专业主要依靠额外增加课时来备考。

“1+X”证书制度的核心是需要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优化,实现“1”与“X”证书的有机融合,最终培养出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而当前试点专业在开展书证融通时主要依靠自行探索,缺乏科学系统的设计,指导方案和实施标准也没有系统规划,导致专业教师普遍对“1”与“X”的关系理解不到位。目前开展书证融通的形式主要是对于“1”与“X”简单叠加,通过增加培训培训课程,以获取更高的通过率。

(三)师资培训情况:“X”证书师资培训满意度不高,教师技能提升不明显

“X”证书的师资培训主要针对专业教师,接受调查的专业教师均参加过“X”证书师资培训。对于培训满意度,58.82%的教师表示比较满意,29.41%的教师表示一般,11.76%的教师对表示不满意。对于技能水平提升效果,31.17%的教师认为培训对自身技能水平提升比较明显,41.18%教师认为有一定效果,17.65%的教师认为效果不明显。根据受访教师的反馈来看,目前针对“X”证书的师资培训主要由培训评价组织开展。部分组织和评价机构在开展师资培训时,针对性不强,导致受训教师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强。超过50%的教师认为本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不高,可能与教师在参与“X”证书的师资培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强有关。

(四)经费投入与激励情况:建设经费投入充足,但激励机制不健全

针对试点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情况调查中, 64.71%的教师认为本单位“X”证书试点建设经费充足,35.29%的教师认为本校经费投入不足。70.59%的专业在“X”考证站点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在10万以下,23.53%的专业建设经费在10-30万。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对“1+X”证书试点工作比较重视,试点经费投入充足。

针对“1+X”证书制度实施激励机制情况调研中,82.35%的学校制定了促进“1+X”证书制度实施的相关政策文件,但35.29%的学校的政策文件中未包含激励措施。52.94%的学校会将教师在“1+X”证书制度实施中的工作折算为工作量给予劳动报酬,11.76%的学校会将参与“1+X”证书试点工作作为评优评先的条件。总体而言,院校对教师参与“1+X”证书试点工作会有一定的激励政策,但激励方式相对单一,导致部分专业教师认为试点工作是额外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

学校对于学生考取技能等级证书的激励政策很少。调查显示,对考证通过的学生有奖励或者通报表扬的学校仅35.29%,大部分学校对学生考取多个技能等级并没有任何鼓励措施,对“1+X”证书制度宣传有限,学生普遍在对“1+X”证书制度实施认识不到位的情况。调查显示,学生一般认为获得本专业某一个技能等级证书即可,愿意考取多个技能证书的学生极少,未达到培养复合型多元化人才的目的。

(五)对培训评价组织的认可情况:满意度高,但需注意防范逐利倾向

针对本专业对接培训评价组织情况,29.41%的教师表示非常满意,47.06%的教师表示比较满意。17.65%的教师认为沟通协作不够顺畅,存在工作拖延、态度不积极的情况,也有5.88%的教师认为培训评价组织有逐利倾向,存在捆绑销售设备、师资培训价格过高等问题。总体来看,试点院校对培训评价组织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沟通协作不够顺畅、逐利倾向等问题。

(六)对证书制度评价情况:师生认可度高,能有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对当前在职业院校实施的“1+X”证书制度,学生、教师、企业均持积极认可态度。82.26%的受访者认为通过“1+X”证书制度的实施, 能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充分对接职业标准和生产实际,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针对当前“X”证书标准和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的对接成效,11.76%的教师认为非常高,41.18%的教师认为比较高,29.41%的教师认为一般,11.76%的教师认为较差,5.88%的教师认为很差。从与教师的访谈情况来看,学校方对“1+X”证书制度评价很高,但证书认可度低、耗费精力多、工作体系不顺畅等问题普遍存在,希望未来在制定技能等级标准时候能采用行业公约、知名龙头企业岗位技能标准作为参考,推出更多更合适的“X”证书供选择,严格杜绝评价组织推销自己设备和平台的行为。

三、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做优技能标准,提升“X”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是“1+X”证书制度实施基础,标准的质量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定位,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行业企业开发出优质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证书的含金量。首先,政府应制定“X”证书的国家标准,明确证书的类别、考核方式、考核类别等标准。其次对各类技能等级证书要把好遴选关,确保面向职业院校推广的“X”证书是科学的、符合行业、企业实际需要。最后要强化对证书培训组织机构在证书培训、评价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和评估,确保技能等级评价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杜绝滥发证和逐利行为的发生,确保每个持证学生都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才能切实提高证书的含金量。

提升“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和公信力才能激发学生考证的内在动力。目前“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实施得如火如荼,但社会、企业对该制度认知度仍有待提高。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借助官方网站、主流媒体等加强对“1+X”证书制度的未来愿景及价值意义的宣传,让社会大众理解“1+X”证书制度实施的深远意义及“X”证书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对组织评价机构组织遴选上尽可能选择社会或行业知名度高的企业和行业,借助组织评价机构的权威性树立证书的权威性,以获得社会认可度。

(二)提升书证融通水平,完善“1+X”证书激励机制

书证融通是实施好“1+X”证书制度的关键,能有效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书证融通的质量将直接影响“1+X”证书质量的实施效果[4]。书证融通的有效实施一方面需要国家统筹和培训评价组织的贯彻,最关键还是需要职业院校去落实。这要求职业院校深刻理解“1+X”证书制度内涵,组织校企专家团队做好“X”证书对应岗位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比较研究,选择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证书标准来开展书证融通。同时要努力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因为最终如何开展书证融通是由专业教师来实施和执行,师资整体水平影响融通效果。师资水平提升需要校企多方联动,学校可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下,制定详细的师资能力提升计划,联合企业、社会评价组织建立多元、具有前瞻性的培训体系和考核机制。组织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校企组织的专业实践培训、教学改革、技能大赛、等级证书考核等“岗课证赛”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强化专业教师对先进专业实践技能的吸收和输出,提升对课证融通的重构和破壁能力,实现“1”与“X”的有效融通。

“1+X”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可以将“1+X”考核培训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对教师开展“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三教”改革等研究给予教改项目立项及经费支持;在职称评审方面对于参与“1+X”证书制度实践实施的教师给予一定倾斜,多方面激发专业教师参与“1+X”证书制度的研究与实践。为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学校可以大力宣传“1+X”证书制度的作用及深远意义,或将技能考证的情况纳入到学生的评先评优中,激发学生学习和考证积极性。

(三)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行业企业是高职学生最终的用人单位,最了解人才需求标准,也是职业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判者。“X”证书要凸显其时效价值,就必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作用。“1+X”证书制度有效实施,一方面需要行业企业根据本企业工作岗位及人才需求情况,积极参照行业技能证书标准的制定工作中,确保制定出来的技能等级标准是符合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另一方也需要企业积极利用其具有的真实岗位环境、人才培养的经验,参与到职业院校书证融通方案的制定中,通过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实训基地建设,与学校在教学模式改革、职业培训等方面实现“深度合作”,打造学生“工匠精神”,最终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书证等级证书证书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1+X 证书制度”导向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泛化适用与价值平衡
——兼评新《民事证据规定》第47条
收录证书
司法实践中非法书证排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