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现状分析的高职院校新任心理委员选培机制研究
——以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9-09 04:47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胜任委员问卷

赵 璇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随着社会的高速运转,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人际交往、家庭关系、情感、环境适应、学业、就业等问题成了大学生成长的压力来源。近年来大学新生心理普查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1]。2004年,天津大学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以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此后国内高校纷纷设立心理委员,高校心理委员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目前高校心理委员承担着宣传心理知识、组织心理活动、反馈异常信息、关注支持同学等多项职责,已成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中的关键环节[2]。我院心理委员制度已建立多年,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朋辈群体在心理互助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增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建设心理委员队伍,尤其是如何让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新生迅速胜任心理委员工作,是近年来我们一直探索的现实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医卫类高职院校心理委员胜任力现状,为进一步建设心理委员队伍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心理委员为研究对象,剔除重复作答和作答时间过短的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4份。

1.2 工具

采用易思佳(2014)编制的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自评问卷)[3]对研究对象进行胜任力评定。该问卷采用5级评分法,题项后的1~5分别代表很不符合、不太符合、有点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分为组织能力、自我认知、工作动机、团队合作、性格特质、工作态度、专业知识7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度。

1.3 方法

1.3.1 问卷调查 在2019年10月和2020年10月分两次进行集体施测,使用统一指导语,通过网络形式进行实名制调查,以便与当年优秀心理委员评选结果进行对照。两次调查前,我们均已完成对各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和上岗培训工作。

1.3.2 评优 2019年12月底和2020年12月底,根据校内心理委员评优方案与细则,心理中心组织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对心理委员工作进行评价,共有54人被评为优秀。

1.3.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点二列相关等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整体情况

在回收的154份问卷中,男生28人,女生126人;2019级78人,2020级76人;通过竞选当选的心理委员有135人,占87.7%;在成为高校心理委员之前,44.8%的学生参加过心理健康活动,71.4%的学生有担任其他学生干部经历,但担任过心理健康类学生干部的仅占14.3%(见表1)。本次研究对象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得分普遍较高,总均分为4.34分,各维度均分也都在4分以上(见表2)。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表2 研究对象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得分情况

2.2 优秀心理委员评优结果与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得分的关系

统计优秀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总均分各区间的分布,发现近60%(32人)的优秀心理委员问卷总均分在4.5分以上,且区间总均分越高,优秀心理委员出现的频率也越高,总均分在4.5分以上的心理委员中优秀心理委员占46.4%,远高于整体的优秀比例35.1%(见表3)。

表3 优秀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总均分各区间的分布

点二列相关分析发现,评优结果与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得分显著相关,各维度中与组织能力、自我认知、工作动机、团队合作、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显著相关,与性格特质相关性不明显(见表4)。

表4 评优结果与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得分的相关分析

2.3 不同特征学生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得分情况

经检验,成为心理委员的原因、担任心理健康类学生干部经历、参加心理健康活动经历和担任其他学生干部经历,这4个因素之间不存在明显交互作用。对各因素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通过竞选或其他原因成为心理委员的学生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因指派调剂成为心理委员的学生(见表5),其中选择其他原因的6位心理委员全部是因为“感兴趣”“想帮助他人”“想挑战自己”等原因向教师自荐成为心理委员,与通过竞选当选的心理委员一样属于主动任职。有担任心理健康类学生干部经历和参加心理健康活动经历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没有相关经历的学生,而无论是否担任过其他学生干部,心理委员问卷得分不存在明显差异(见表6)。

表5 不同当选原因的学生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得分比较

表6 不同任职经历的学生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得分比较

3 讨论

3.1 经过选拔和培训,新任心理委员总体胜任力良好

从表2可以看出,新任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总均分为4.34分,各维度均分也都在4分以上,相较于易思佳[3]、廖友国[4]、孟凡[5]等的研究,本研究中心理委员胜任力得分更高。这可能与本研究开展的时间有一定关系,两次调查均在新选拔的心理委员第一轮培训结业时进行,绝大多数学生刚刚通过选拔当选心理委员,并接受了相关培训,收获了很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正跃跃欲试,希望在工作岗位上一展才华,工作热情高涨、自信心十足,在自评问卷中更倾向于积极的回答。同时,这也提示我院近两年的心理委员选拔与培训都有助于新任心理委员迅速胜任工作。

3.2 心理委员胜任力与期末评优结果呈正相关关系

二级学院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对心理委员胜任力调查结果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工作进行评价,评选结果与胜任力调查结果呈正相关关系。这提示以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编制的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问卷对高职院校学生同样有效,该问卷也可在高职院校心理委员选拔中予以参考。

3.3 主动任职的心理委员胜任力更高

通过对“成为心理委员的原因”的方差分析发现,主动向教师自荐或主动参加竞选当选的心理委员,其胜任力明显高于被指派调剂任职的心理委员,这提示任职心理委员时的主动性对胜任力有较大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主动任职的心理委员对此项工作兴趣较浓,在工作动机、工作态度方面自然会有更积极的表现;另一方面,主动自荐或积极参加竞选的学生在个性方面往往也更加主动,而主动性人格与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呈正相关关系[5]。在选拔心理委员时应采用自荐和竞选方式,尽量避免指派或调剂。

3.4 担任心理健康类学生干部经历和参加心理健康活动经历都有助于心理委员胜任工作

在新任心理委员中,有担任心理健康类学生干部经历的很少,而参加过心理健康活动的比例并不低,达44.8%。这提示在中小学阶段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或成立心理类学生社团的情况较少,学生参加心理健康工作和活动的机会不多。至于近半数学生在担任心理委员之前有参加心理健康活动的经历,主要指新生入校后接连举办的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10·10”心理健康教育月等系列心理健康活动。当前高校新生入学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参与度高,这些活动一方面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工作和活动经历都有助于心理委员胜任工作。

3.5 担任其他学生干部经历对心理委员胜任力影响不明显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在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6],但在本研究中担任其他学生干部经历并不影响心理委员的胜任力。这提示心理委员的工作性质与其他学生干部差异较大,除一般学生干部工作强调的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外,心理委员工作更需要以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还要拥有热情、亲和、敏感的性格特质以及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等。因此在心理委员选拔和培训中,需要注意到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制定相适应的制度和方案,帮助新任心理委员迅速胜任工作。

4 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委员选培机制的思考

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湘教工委[2021]2号)等文件要求,高校要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健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五级预警防控工作系统,完善教育预防、信息预警、干预管理、转介、预后跟踪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心理委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五级网络中的关键一环,其胜任力直接影响所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如何让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新生迅速胜任心理委员工作,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4.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普通学生对心理委员工作的兴趣和认可

才立琴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仅有12%和19%的学生认为心理委员在班级中很有作用或较有作用,55%的学生认为心理委员作用一般,还有14%的学生认为心理委员没有作用[7]。这反映出心理委员在班级存在感较低,学生认可度不高,有能力的学生更倾向于竞选其他学生干部,常常导致选拔心理委员时选择面较小,甚至出现无人参加竞选情况,只能由教师直接指派或从竞争其他学生干部失利的学生中调剂人员。

为保证选拔心理委员时能有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在此之前必须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通过常规心理健康活动与宣传,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知晓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心理委员工作、心理委员团队、心理委员优秀代表和先进事迹等的宣传,对心理委员工作给予充分认可,以提高学生对心理委员工作的认可度和兴趣,吸引更多学生心甘情愿地加入心理委员队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心理健康工作。

4.2 完善选拔机制,根据胜任力模型选择更适合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

要让零基础的新任心理委员在短时间内迅速胜任工作,首先就要选拔出有动力、有潜力的学生来担任心理委员。本研究发现在担任心理委员时的主动性对胜任力影响较大,因此自荐和竞选都是不错的方式。但心理委员工作因其特殊性和专业性,传统班级民主选拔方式并不能保证选拔出真正适合的心理委员[7],因此可以采取“多轮多方位”考察方式。第一轮,在班级与其他班干部职位一起通过自荐+民主选拔的方式选举出有兴趣、有意向且得到学生信任和认可的心理委员候选人。第二轮,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在经过“心理委员胜任力模型”培训后,着重考察心理委员候选人的工作态度、工作动机、团队合作和性格特质,选出工作主动、有责任心、乐于助人、乐于展示自我、与同学关系良好、懂得换位思考、善于与人合作、热情、亲和、敏感的准心理委员,其中对性格特质的考察也可参考霍兰德职业倾向等测试结果,优先选择社会型、研究型学生[8]。第三轮,心理中心组织岗前培训和结业考试,最终确定在培训后初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会谈技术和团体活动组织技能的心理委员正式上岗,并颁发聘书。此外,本研究显示担任心理健康类学生干部经历与参加心理健康活动经历均与胜任力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实际选拔过程中,可优先考虑让有相关经历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

4.3 健全培训体系,重视实际应用能力,变知识灌输为能力培养

对新任心理委员进行岗前培训,是迅速提升其工作胜任力的有效方法。新任心理委员岗前培训应包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心理委员工作职责、心理委员重要作用、心理委员考核奖励办法、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应对、关系技术等基本知识,能让新任心理委员迅速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工作、与谁一起工作以及基本工作态度和方法,同时也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自豪感并充满期待,增强工作动机。当然,单纯知识讲授对于心理委员胜任力的提升效果有限,更重要的是提升心理委员的实操能力,如发现心理问题、建立信任关系、组织召开心理班会等。在心理委员上任之后,还应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委员例会、心理委员专题培训等,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会谈技术训练、心理班会方案设计等方式,帮助心理委员在练习、实践与反思中提升胜任力。

4.4 规范考核奖励,激发心理委员的内在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不仅是对心理委员工作过程的监管,还能以管促训让新任心理委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自身工作完成情况有更明晰的认识。各二级学院应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和具体工作安排制定考核细则,根据心理委员会议出勤、培训效果、心理班会开展情况、班级在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班级同学评价、班主任和辅导员评价等评定考核等级,对考核优秀者给予奖励。

好的奖励机制也是提高心理委员使命感、激发心理委员内驱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激励理论,从心理委员所处的外在环境和自身需求两方面着手,激发心理委员工作的动力,引导心理委员尽职尽责完成工作[9]。由于工作的“保密原则”,心理委员所做的很多工作不被班级同学甚至班主任知晓,相较于其他班干部,心理委员在班内评优时不占优势,辛苦工作却得不到相应的认可和奖励[10],容易让心理委员产生倦怠感和孤独感,打击工作积极性。心理中心可组织二级学院评选每月“心理之星”、年度优秀心理委员等,增强心理委员的荣誉感;成立心理委员联合会,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让心理委员找到归属感;在工作中关注心理委员的个人成长,不仅促进其心理学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升,还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帮助心理委员成为能更快适应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只有建立这样一套能调动心理委员内驱力的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心理委员的工作胜任力在长时间保持较高水平。

猜你喜欢
胜任委员问卷
2021全国两会委员代表说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代表、委员风采录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