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2-09-09 04:47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药剂学中药思政

恽 菲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标志着课程思政上升为国家政策[1]。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教育界开展了诸多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对高职院校也有一定启示。

中药药剂学是高职中药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制备理论、处方设计原理、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学中,教师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嵌入教学单元,根据中药药剂学学科特点和当代高职生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2]。

1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体系设计

课程教学团队修订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挖掘思政素材,建设教学资源库,重新编写课程教学案例,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把德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1.1 中药药剂学课程标准修订

结合岗位要求和课程定位,专业负责人、课程群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授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将育德理念融入课程标准,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

1.2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地图”绘制

根据教学内容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融合,围绕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丰富课程思政内涵,确立思政目标,找准切入点,绘制包括课程案例、任务、知识点、思政元素、实现形式的课程思政“地图”。

1.3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

在遵循专业教育要求的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经典案例为载体,找准切入点,结合就业岗位分析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以及企业文化等内容,培养学生“制好药”的专业情怀和自信、担当的职业精神。

1.4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团队设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通过集体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强化显性思政的同时细化隐性思政,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和价值观,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5 中药药剂学课堂教学实践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过程中,结合学生特点,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知行合一。积极探索思政内容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课上、课下相结合,延伸教学空间,多种教学方法协同运用,重视校企合作,形成学校、医院、企业思政实践共同体。采用引导性、激励性育人方法,通过过程性评价、动态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了解学生成长情况,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反映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融合程度。

2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现以“丸剂的制备”项目为例,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内容进行介绍(见表1)。

表1 “丸剂的制备”课程思政设计

2.1 课前:课程思政引入

教师提前在泛雅平台发布导学案,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学生根据导学案,以小组为单位,在虚拟仿真室和实训室完成预习任务。教师及时跟进,根据预习反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课前,教师播放《本草中国之非遗传承人丁光明手工泛丸》视频,使学生了解丸、丹、膏、散4种剂型的区别,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

2.2 课中: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程

任务一:丸剂的基本知识。学生课前了解丸剂的历史沿革和《中国药典》中丸剂在中成药中所占比例,感受丸剂在中药制剂中的重要地位,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在丸剂的特点讨论中,学生查阅描述丸剂特点、丸剂制备所用赋形剂的古籍,如《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并掌握丸剂的优缺点。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扬长避短。

任务二:常用辅料。学生查阅古籍了解“稠结糊取其迟化,直至中下,或酒或醋取其收散之意也,滴水丸易化,炫蜜丸取其迟化而气循经络也,蜡丸取其难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药不伤脾胃也”,并在教师引导下,结合药品说明书,说出不同黏合剂的作用原理,理解中药辅料“药辅合一”理念,树立中医药整体观。

糊丸以米糊或面糊为赋形剂的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汉代《伤寒论》,在宋代被广泛应用。糊丸干燥后质地坚硬,在胃内崩解迟缓,能使药效缓慢释放,达到延长药效的目的,还能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介绍糊丸作为缓控释制剂的雏形,使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任务三: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教师播放视频《本草中国之非遗传承人丁光明手工泛丸》《大国工匠,匠心传世之药丸三克,责任千斤》,要求学生观看后总结塑制法和泛制法的工艺流程、关键工序。视频使抽象的工艺具体化,学生从视频主人公丁光明和张冬梅身上感受到制药人的本分、爱岗敬业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明白做事和做药丸一样要不断修正与磨炼的道理。

通过手工制丸、虚拟仿真教学、参观实训车间全自动制丸机制丸,虚实结合,资源互补,加深学生对制备工艺的理解和工作岗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其余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教师点评,规范学生操作。在此基础上,分组练习,教师适时指导。师生根据项目实施过程评价表中的评价内容进行自评、组评、师评,评选最佳产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自主探究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内化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形成良好职业素养。

2.3 课后:总结反思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课后,学生登录超星学习通平台完成测试,检验学习效果。开展安宫牛黄丸、六神丸历史沿革微调查,查阅有关丸剂的非遗技术,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非遗技术,以小组为单位上传泛雅平台。教师在平台讨论区发布微话题“手工泛丸的绝活面临失传,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中药制备手工技艺”,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引导学生理解中医药丰富的内涵,坚持守正创新。依托“药研社”社团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剂型合理使用宣传等活动,提升课程影响力,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3 课程思政成效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将学习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习积极性得以提升。虚拟仿真教学和实训操作相结合,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明白从事药品生产工作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岗位标准操作程序开展工作。德育元素与专业课知识点契合度高,学生易于接受,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理解职业道德内涵,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职业素养,培养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综合能力[3]。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该课程让他们意识到医药工作者的责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保障药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提升自身思政素养对个人成长意义重大。

4 结语

虽然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知行割裂、社会责任感不强,急需采取措施深入推进思政教育,使思政理念入脑、入心,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通过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建设,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药剂学中药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药零食”怎么吃
针对药剂专业学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浅谈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