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危险因素

2022-09-13 09:02孙坚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17期
关键词:内瘘肾衰竭血栓

孙坚军

(淄博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一病区,山东 淄博 255000)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方式,可替代肾脏代谢功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利于延长患者生命〔1〕。动静脉内瘘(AVF)作为血液透析常用的血管通路,其功能良好性是透析治疗充分性的基础。AVF功能不良可导致患者透析治疗期间难以获取充足血液,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AVF功能不良可加重其基础疾病甚至增加其他并发症风险,影响透析治疗安全性〔2〕。因此,确保AVF功能良好是提高透析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的关键。相关报道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着透析龄增长,AVF通畅率逐渐下降,患者2年、4年AVF通畅率仅为65%、48%,透析治疗效果明显下降〔3〕。近年来,王爽等〔4〕研究发现,受患者个体差异或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AVF功能不良率在透析人群中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拟分析老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AVF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淄博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接收的104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纳入标准:①慢性肾衰竭符合《内科学》〔5〕中相关诊断标准;②首次在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③稳定透析时间(3次/w)>6个月;④以自体AVF作为血管通路。排出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血栓疾病;④既往有血管介入治疗史;⑤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⑥AVF术后12 w内瘘发育不良。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AVF功能评估 所有患者于稳定透析6个月时行超声检查评估AVF功能:采用迈瑞Resona 7 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选择线阵探头,频率为10 MHz。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肢体外展,充分暴露受检部位,手持探头轻触皮肤,对静脉加压。先采用二维图像测量AVF吻合口内径,再沿路观察流入道动脉及流出道静脉走行、管腔大小及管腔内外回声,明确有无血管钙化、血栓、狭窄等情况;同时采用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频谱及血流速度指标,由系统流量自行计算血管内血流量。AVF功能评估:透析过程中,若内瘘流量持续<200 ml/min,排除因穿刺失败或针尖位置不佳、透析低血压、局部血肿等原因,则判定为AVF功能不良。将发生AVF功能不良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AVF功能不良患者纳入未发生组。

1.3临床资料收集 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询问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肾衰竭病程、原发疾病(糖尿病肾病〔6〕、肾小球疾病〔5〕)、透析龄、吻合方式(端端吻合、端侧吻合)、AVF狭窄。

1.4主要实验室指标检测 于稳定透析6个月时,采集两组空腹外周静脉血8 ml,分别置于两支抗凝试管中(其中一支试管加入抗凝剂),取抗凝试管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HB)、总胆固醇(TC)水平;取另一支试管以4 000 r/min离心5 min(离心半径为10 cm,离心机购自南京贝登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型号:Micro 21)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D-二聚体(D-D)、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素(PTH)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发生组与未发生组一般资料比较 稳定透析6个月时,发生AVF功能不良28例(26.92%);未发生AVF功能不良76例(73.08%)。发生组AVF狭窄占比显著多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发生组全血GHB、TC、血清D-D、Ca、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血清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老年血液透析患者AVF功能不良的多因素分析 将老年血液透析患者AVF功能不良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将表1、表2中P值放宽至<0.15,纳入符合条件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其中原发疾病:1=糖尿病肾病,0=肾小球疾病;AVF狭窄:1=是,0=否,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VF狭窄、全血GBH、TC、血清D-D、Ca、P过表达是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AVF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表3 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血液透析虽可维持代谢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长期透析可能发生AVF功能不良,影响透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不利于患者预后〔7〕。欧月秀等〔8〕调查发现血液透析患者,248例AVF功能不良率约为22.18%。本研究结果证实血液透析患者AVF功能不良率较高。

本研究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VF狭窄、全血GBH、TC、血清D-D、Ca、P过表达是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AVF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逐个分析原因,(1)AVF狭窄:AVF狭窄可分为四种类型,包括Ⅰ型(内瘘吻合口及距吻合口2 cm内狭窄)、Ⅱ型(内瘘穿刺部位狭窄)、Ⅲ型(内瘘相关回流大静脉或中心静脉狭窄)、Ⅳ型(内瘘供血动脉狭窄),以Ⅰ型、Ⅱ型狭窄居多〔9〕。AVF狭窄长度直接决定血管形成术中所需扩张的血管长度,AVF狭窄越长,所需扩张的血管长度越长,受损血管内膜范围则越大,更易发生内膜增生而导致血管腔狭窄,进而影响AVF功能〔10〕。Romann等〔11〕研究显示,AVF狭窄部位可包含近吻合口、穿刺部位、非穿刺部位等静脉流出道,可直接导致AVF功能失效,对透析血流量造成严重影响。由此可见,AVF狭窄是老年血液透析患者AVF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2)全血GBH、TC:糖脂水平是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的主要因素,糖脂含量过高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影响血管血流速率;糖基化还可诱导一氧化氮(NO)分泌,促进血管收缩、血管腔狭窄,进而增加AVF狭窄风险,影响AVF功能〔12〕;此外,糖脂含量过高还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内膜增厚、血管重构,进而影响AVF功能,增加AVF功能不良风险〔13〕。(3)D-D:D-D是一种特异性纤溶过程标志物,在反映机体高凝状态、血栓疾病中具有一定敏感性。D-D过表达可激活大量凝血因子而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而诱导血栓形成〔14〕;而血栓形成后可直接封闭AVF导致内瘘口血流减慢,甚至无法通过内瘘口,进而导致AVF功能丧失〔15〕。(4)Ca、P:Ca、P参与透析患者多种并发症发生发展。Ca、P过表达可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矿物质沉积于血管壁,增加血管钙化风险。研究指出,血管钙化是导致AVF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血管钙化可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壁弹性减弱,血管壁僵硬,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影响AVF血流速度,甚至导致AVF狭窄,增加AVF功能不良风险〔16〕。李健等〔17〕研究显示,约40%的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血管钙化,而钙磷代谢异常是诱发血管钙化,导致AVF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

针对上述因素提出建议,(1)AVF狭窄:对于AVF狭窄患者可考虑进行局部切除以重新恢复血流状态,也可考虑行微创介入治疗,减轻狭窄程度。(2)全血GBH、TC:透析期间应给予一定药物治疗及饮食管理,严格把控患者糖脂水平,减轻血管损伤程度,以降低AVF功能不良风险。(3)D-D:透析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测D-D水平,对于D-D高表达患者给予一定抗凝药物治疗,减轻血液高凝状态。(4)Ca、P:透析治疗期间应严格控制患者饮食种类,减少碳酸钙、磷酸盐等摄入,同时应合理运动,促进钙磷代谢,以降低血管钙化风险,避免AVF功能不良发生。

猜你喜欢
内瘘肾衰竭血栓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提高动静脉内瘘绳梯式穿刺率的研究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吻合口动脉端狭窄致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