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小学趣味运动会跨学科主题融合的探索— 以“重走长征路”主题趣味运动会为例

2022-09-14 07:59蒋银仙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运动会趣味运动

文 / 蒋银仙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运动会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并且是按照竞技体育的规则开展的,对学生技战术能力、参与人数和场地器材有一定要求,学生的参与机会受限,而且很难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要求。而趣味运动会新颖的运动形式和体育器材符合了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的参与方式也增加了学生参与运动会的机会,改善了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会“少数人活动,多数人看”的局面,是推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小学开展趣味运动会对提高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

1 趣味运动会的概念及优势

1.1 趣味运动会的概念

趣味运动会是指把身体练习和生活、劳动、游戏、娱乐等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娱乐、情趣、健身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它以参与娱乐健身为主,不是以单纯追求高水平运动成绩为最终目的体育活动。

1.2 趣味运动会的优势

1.2.1 形式多样且趣味性强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选择适合他们的项目和器材。项目简单但具有吸引力,大部分项目与游戏形式结合,趣味性极高。

1.2.2 参与人数的可调控性强

与传统运动会相比,趣味运动会就是参与人数更多,参与度更高。因其项目的特殊性,参与的人数更加灵活,不受跑道的限制,更显团体性。

1.2.3 教育内涵的扩展性强

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人,趣味运动会更多的是集体项目,要求大家团结协作,能够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

1.2.4 场地、器材限制度较低

趣味运动会项目可以不使用专业的场地和器材,一个项目集中一块地方,区域要求不高,器材选择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甚至自由创造,对场地和器材没有严格限制。

2趣味运动会在小学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2.1 学校能够满足趣味运动会所需的场地和器材

趣味运动会所需场地比较简单,半块足球场、一块篮球场、甚至羽毛球场地都可以进行,甚至雨天在室内依然可以开展。而且项目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场地情况自行设计、更改,所需的器材也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或自行制造。例如:“快乐的运输工”,场地只需一块宽阔的空地,几个同学推着轮胎进行接力运输赛;传统的跳长绳比赛中加入了传递竞速环节,不仅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场地,增加了运动项目的强度和难度,提高了比赛的层级感,更是增强了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这样的比赛不仅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竞赛中来,同时也激发了更多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更符合素质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保证全员参与”的理念要求。由此可见,趣味运动相对传统运动会来讲更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具有可行性。

2.2 项目设置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学生接受程度高

趣味运动会多以体育游戏活动的形式开展, 但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每个环节都是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设计,以求引导学生得到特定的知识和独特的感悟。在趣味运动会中,多样性的项目设置不仅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到书本上学过的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践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2]。同时,趣味运动会项目的名称设计,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体验感,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设置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身体、享受快乐,更能够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运动中得到感悟。例如:“蚂蚁运物”,要求学生仰面,手脚撑在地面,将小篮球放在肚子上运送,这个项目在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受喜爱,它要求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不断利用学过的知识或常识思考和改进使球不落地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还提高了学生主动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3 丰富的项目设置适应了各年龄段学生的需求

趣味运动会的项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如合作跑、双人跳绳、匍匐前进、综合越野、铺路修桥、心心相印、小马过河、快乐的运输工等等项目。由于项目众多,既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又有适合高年级学生的,能够让全年级参与,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踊跃参加,跑得快、跳得高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与传统项目不同,必须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对学生集体性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校平时也能结合体育课、课外活动对这些项目进行练习和锻炼,使学生体验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项目的趣味性又促进了他们锻炼学习的积极性,对学校体育教学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2.4 市级趣味运动会的积极引导

苏州市从2008年起成功开展了四届冬季“奇奇趣味运动会”,且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参赛的队伍庞大,全市有100余所小学参加,各区在初赛的基础上,报送队伍参加苏州市举办的总决赛,其中多个比赛项目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例如:“跃动先锋。第一名参赛队员完全越过终点线后,将踏板球和短绳交给终点线后的第一名参赛队员,以相同的方式跑跳至起点线进行接力,依此类推;“极速穿越”。长绳和跑结合,一次通过长绳的比赛;“锦上添花”。由“开球”方率先将毽子踢入对方场地,对方须将毽子踢回,双方依次往返对抗;“阳光体操”。球操规定套路。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趣味运动会在春秋季,适当增加运动会的项目,让更多的小朋友参加,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

3 趣味运动会在小学开展的重要意义

3.1 趣味运动会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扩展了校园体育文化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依托学校体育的基础,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体育文化,通过师生们不断地选择、融合和优化,最终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的校园体育文化。同时,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又会成为引导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前进动力,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不断进步[3]。趣味运动会项目的多样性使得其可以与众多鲜明的主题相结合,极大得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内涵,提高师生对校园体育文化作用的认识。比如:开展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趣味运动会活动。通过开展“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攀越六盘山”、“抢救战友”、“四渡赤水”等红色文化主题的运动项目,唤起人们对那段峥嵘岁月的回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深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更生动形象的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3.2 提高学生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感兴趣程度直接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和体育技能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只有学生具备了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调动自身潜能,乐此不疲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有了兴趣的激励作用,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才能开动脑筋,克服困难,刻苦练习,在坚忍和喜悦中不断地提高自身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收获人生感悟,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为追求人生幸福打下基础。

趣味运动会具有项目的多样性、主题的丰富性以及器材的新颖性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比赛的兴趣。通过趣味运动的比赛,加强了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教师的教学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运动技能,促进身体健康,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也能够使学生终生受益,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3.3 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整体运动水平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体,学校的体育工作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满足每位学生的参赛需求,从而能够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学校开展趣味运动会不仅使更广泛的学生得到了体育锻炼,更重要的是在主题多样、形式丰富的趣味运动项目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的孩子才是祖国需要的,才是学校运动会应该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之一,而不仅仅是赛出名次。

趣味运动会前期的准备工作— 从项目的选择到规则的制定,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个人能力进行参与和设计,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可以从旁协助。方法和规则的设置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力求简便易行、易操作、易评判,这些都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举办趣味运动不仅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满足学生对体育竞赛体验、展示个性和能力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广大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乐趣,在快乐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好处。

3.4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趣味运动会有较强的健身、娱乐、教育等作用,学生在参与趣味运动会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激烈的比赛使身体得到充分地锻炼,还能在比赛中释放激情、宣泄压力,在竞争与合作中,开动脑筋,团结协作,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以及合作带来的集体荣誉感,释放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的压力;在具有鲜明团队合作特点的运动项目中,弥补情感能力的弱点,增加获得成功人际交往体验的机会,从而提高应对复杂事务的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趣味运动会中不可或缺的规则意识和专业方法,使得趣味运动具有较强娱乐性的同时,还兼具公平、公正的要求。倡导“按规律办事”、“按规则执裁”的原则,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意识到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感受。同时,趣味运动会的竞争性也能够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4]。

3.5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趣味运动会的项目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鲜明的主题特点。形式多样的名称、器材以及组织方法等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拘一格的比赛方式能够刺激学生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发现、发明新的竞赛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例如:“引水上山”。若干队员手持管槽将乒乓球接力运送到终点;“同心协力”。多名队员穿着大脚板进行行走比快;“团结舞台”。规定时间内站在圆垫上的队员多的为胜;“车轮滚滚”。若干队员踩在滚布中手脚并用的前进;“袋鼠运瓜”。穿上特质的袋鼠服,跳着运送皮球;“动力火车”。若干队员排成一排,前一名队员抬起后一名队员的腿,一起蹦跳着前进。

4 “重走长征路”主题趣味运动会的案例分析

4.1 活动目标设计

以爱国主义为导向,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完善学生的体育品格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体育品格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长征精神”又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最突出的表现是奥运健儿在领奖台上热泪盈眶的样子,这是爱国主义在体育品格中最真实的表现。作为学生,应该以革命先辈和奥运健儿为榜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完善自身的体育品格,时刻准备着为国家、为人民而努力奋斗。

(2)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多样性的运动项目符合身体运动的一般特征,具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身体素质的要求。在比赛前,学生也能够做到情绪高涨的练习。通过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能得到提高,起到了很好的锻炼效果。

(3)丰富学生的锻炼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趣味运动会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改变了学生对锻炼方式的认识局限,启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学生对运动方式创新思维的能力,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多种形式的运动更增加了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了一定基础[5]。

4.2 活动内容的选择

以长征路上的故事为题材,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

(1)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开展以班级为单位、以“长征路上的故事“为题材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查资料和教师讲解,了解长征路上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长征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

(2)开展海报、绘画作品以及作文等的征集活动

开展以班级为单位、以“长征路上的故事“为题材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长征路上的故事,创作相关的绘画作品、海报以及作文等,为趣味运动会的比赛创造氛围,增加学生对趣味运动会的兴趣。

(3)评选出班级的队名、队徽、队歌

组织学生开展班级队名、队徽、队歌的评选活动,增强趣味运动会的仪式感,增加学生参与趣味运动会的积极性,提高班级凝聚力,开发、锻炼学生的思维活力。

(4)开展形式多样的运动项目

通过对传统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减少运动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开发出既简单易行、又符合主题的游戏活动。如:“突破乌江”— 快速通过有干扰的、由呼啦圈拼成的长方形区域,用时少的班级获胜;“巧渡金沙江”— 快速通过迷宫,速度快的班级获胜; “攀越六盘山”— 快速跨过由垫子、小栏架等障碍物组成的障碍区;“抢救战友”— 三人一组,两人抬、一人坐,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为胜。

4.3 活动准备与过程管理

趣味运动会的开展离不开学校领导以及各位老师的支持,前期的方案制定、各项赛前的相关活动,都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各个班级进行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开展起来。各个项目的方案是活动开展的根本,前期的方案制作尤为重要。确定好方案后,要能做到每项活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标准简洁、明了。同时,因为是体育活动,也应做好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的产生。

4.4 活动效果

开展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趣味运动会,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三个维度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主题趣味运动会这种形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可。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丰富了知识,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5]。

5 结语

趣味运动会是集健身、教育、竞技、趣味于一体,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新型运动会。能满足尽可能多学生的运动需求,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顺应小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小学开展趣味运动会,鼓励与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设计趣味运动会的项目和器材,让趣味运动会能惠及到每一位学生。

猜你喜欢
运动会趣味运动
龟龟运动会
春季运动会
不正经运动范
午睡的趣味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