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评论要坚持短实新

2022-09-15 12:36刘庆传陈立民
中国记者 2022年8期
关键词:脚力笔力评论员

□ 刘庆传 陈立民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对于评论员来说,尤其需要提升“四力”。

一、在“操千曲而后晓声”中苦练脚力

评论不能光坐在办公室里空想,而要走出去,到基层一线去了解情况、收集素材。只有在“操千曲而后晓声”中苦练脚力,才能发现好的选题,提炼新的观点。

“勤跑”就是要勤于调研,多走基层,常到一线。新闻评论是对新闻的评述。客观地看,评论员评说的新闻,绝大部分来自媒体的报道,评论员必须学会研究媒体报道,善于研究消息、通讯等各类“二手材料”。与此同时,评论员也要善于调查研究,善于从基层和一线获取最鲜活的“一手材料”。搞评论的同志首先要有“坐得住”的定力,能够静下心来研究新闻,沉下身来琢磨问题,但光会研究“二手材料”是不够的。评论员不能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要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活动家,评论员不仅要有“坐得住”的定力,而且也要有“起得来”的能力。搞评论的同志勤跑基层,一方面是出于寻找评论话题、观点和素材的需要,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提升评论员涵养、能力、见识和水平的需要,一个成熟的评论员必须懂得基层、了解社会、通晓人情世故、知晓天文地理。

“深跑”就是要深入一线、走进基层,深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核心区域”和百姓生活的“核心地区”去感受脉动,感悟生活。深入一线、走进基层的关键在于了解一线和基层的主体现状、主流问题和主要情况,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走马观花。对评论员来说,深入一线、走进基层,不仅要深入一村、一厂、一店,更为关键的是要通过深入一村、一厂、一店了解到基层和一线的全貌。这种“深”既是一竿子插到基层一线的“深”,更是通过走进基层一线“解剖麻雀”而通晓整体情况的“深”。要实现这种“深”,评论员必须有很深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同时直面火热的社会生活,触及生活的本质。把“深跑”出来的见闻与体会、感悟与思考转变成评论的题目,往往就能写出好评论。同样是到企业、村庄调研,有的评论员能写出好的评论,有的几乎找不到选题,这就是“身入”以后是否做到了“心入”的区别。

所谓“善跑”,首先要善于选择跑的方向与路径,其次还意味着有较好的体力与耐力,更为重要的就是要跑出效率、跑出成果。深入一线、走进基层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体验生活,而是要在触摸实际、体验生活中找到问题,写出评论。评论员的跑基层,有很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有一定的技巧和套路,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和路程内跑出稿子,跑出成效。对评论员来说,脚力强不强,跑得好不好,最关键的是能不能在同样的单位时间内能够跑出最多的稿子。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时代,评论员在提升脚力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虽然知道深入一线、走进基层很重要,但往往因为患上了“网络依赖症”,其表现就是了解民情不问“百姓”问“百度”,收集民意“指尖”代替“脚尖”,关注民生用“平板”代替“脚板”,把下基层从田间地头转移到手机屏幕,走一线从“两腿泥”变成“一指禅”,用“键对键”“屏对屏”代替“面对面”,用“微信打卡”和“平板调查”代替“走村入户”“乡野调查”。一种是身在基层却依然远离群众,高高在上,太把自己当回事,写起文章来官言官语,这种现象值得引起警惕。

二、练就“天边眼力破万里”的眼力

从某种程度上,评判一个评论员水平的高低,就在于评论员有没有好的眼力,能不能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找出问题、发现选题、看到本质。预见力、辨别力、透视力,是评论员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评论员要能够在事情刚刚萌芽就预见到未来的走向,并做好准备,这样的评论员才是好评论员。新华日报编委会曾通过设立“选题奖”“线索奖”,鼓励记者发现线索,找出选题。评论员的预见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突然降临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积累、广泛的资料收集、深入的调查研究、缜密的逻辑思考中得来的。2008年4月,时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在一次会议上介绍,过去招个“海归”不容易,现在海归回来得多了。据此,作者深入研究后,写出评论《在“人才回流潮”中抢抓机遇》,发表后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这篇评论就体现了评论员较好的“预见力”。

在大是大非面前明辨是非,这是评论员的一项重要本领。作为评论员,经常做“问答题”,对某一个重要问题进行全面论述;经常做“选择题”,选择一个观点而放弃另一个观点,同时也经常做“判断题”,对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行是非判断。对评论员来说,增强眼力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提高鉴别力,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能够透过表象看本质、透过细节知大势,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被偏激观点所牵引,不为错误思潮所迷惑。在重要问题、重要事件上,评论员必须心明眼亮,态度明确,不畏浮云遮望眼,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义正词严批驳谬误。做到这一点,评论员必须要在长期修养中练就火眼金睛,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多种观点众声喧哗,能不能在“纷繁复杂”中“看得透”。提升评论员的洞察力,就要能够见微知著、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发现有意义的人和事,捕捉有价值的闪光点;就是要能够从水底看海洋、从树木看森林、从当下看未来,善于对事物作出全面深刻、细致入微地观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准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评论员的洞察力既是由学养“养”出来的,也是从实践中炼出来的,这需要评论员既要用好“望远镜”,登高望远,未雨绸缪,又要用好“显微镜”,鞭辟入里,细致入微。2012年12月,一场名为“富豪相亲会”的征婚海选活动在南京举行,记者看了有关报道后,觉得这个“富豪相亲会”不伦不类,于是撰写评论《“富豪相亲”浊化社会空气》,认为:“‘富豪相亲会’放大阶层隔阂,损伤社会和谐;宣扬扭曲的成功观,误导公众的价值观;放大物质主义的爱情婚姻观,影响着未来一代对于爱情与生活的选择。”评论发表后,引发较好的反响,并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 新华日报的短视频评论《老胡论见》及新媒体评论号“江东观潮”截屏

三、在“洗尽铅华始见金”中磨练脑力

评论是一项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脑力水平如何,直接决定评论员能力水平如何,脑力是评论员的核心能力。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华报》题词,只有两个字:“多想”。所谓“多想”,就是要多动脑筋、多做思考。评论员是靠脑子吃饭的,必须养成多思多想的习惯,遇到事情左思右想、反复琢磨,在“洗尽铅华始见金”中磨炼脑力,以思维优势赢得话语优势,以思维能力构筑引领能力。

新闻是对事件的报道,评论是对新闻的评点。新闻也好,评论也罢,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时效性、时代性、时新性。评论员日常工作应该考虑的是什么?主要就是一个“时”字。评论员要有新闻敏感,这种新闻敏感的体现,就是对事物变化的敏感。对评论员来说,无论遇到什么题材,无论写什么稿件,都要想一想,时代的脉搏在哪里?近期时兴的话题是什么?搞清楚了这一点,心中就有一个坐标,手里就有一把尺子,用坐标把一把,拿尺子量一量,近期该关注什么热点、最近可以写什么话题、评论应该突出哪个观点,就有了“定盘星”。十几年前,南京二道埂子有个擦鞋匠,因为有些“别别窍”,生意非常好。南京一家媒体记者去了后,写了篇报道《小小擦鞋匠,年入十万元》,刊发在社会版。人民日报记者看到这个事情后,写了篇报道,叫《擦鞋者说》,刊发在人民日报头版。同样一个主题,有的只能写成不起眼的社会新闻,有的能写成《人民日报》头版,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抓住“创新是每一个人的事”这个时代脉搏。

媒体是党的喉舌,也担负着瞭望社会、监测风云的功能。引导舆论、干预社会、引领价值,是评论的主要功能。对评论员来说,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观察舆情动态,洞察社会走向,预示风云变化,及时表明立场和态度,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个好的评论员,往往是优秀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我们经常说,评论员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关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的焦点话题;所谓“立地”,就是要脚踏实地,关注基层,关心一线,关照生活,关切发展,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发出声音。互联网时代,每天的网络热点都很多,评论员如果能每天聚焦热点,深入思考,反复思索,就能养成爱思考、好思考、善思考的习惯。评论员要养成每天阅览新闻、研究热点的习惯,对评论员来说,看新闻就是学“把脉”,看了一轮新闻下来,哪些是热点,哪些会成为舆论关注的中心,要心里有数。前几年,一些地方屡屡出现“临时工违法违纪”的新闻,这其中,有的是个别单位拿临时工当幌子。新华日报发表漫画评论《临时工是万能挡箭牌?》,指出有了问题,总拿“临时工”作挡箭牌,这种作风不利于改进工作,不利于赢得百姓信任。这篇漫评后来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媒体是党的喉舌。党性与人民性是统一的。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到媒体上就是把握百姓心声,多想百姓之所想。作为评论员,要有强烈的百姓情怀,永远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感悟他们的喜怒哀乐、咸淡冷暖。评论员在寻找选题时要问一问“老百姓喜欢的是什么?”“担心的是什么?”“他们的痛点、泪点在哪里?”想清楚了这些问题,评论就能接地气。评论员是人民群众的普通一员,不能高高在上,更不能颐指气使。近年来,有的评论发表后引起网友反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站稳群众立场,在情感上没有同理心,没有将心比心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前几年,各类证明太多,社区和百姓不堪重负,新华日报抓住办理高龄补贴需要开具证明证实自己还活着这一极端事件,发表漫评《大活人“自证活着”是何方规矩》,对证明过滥的社会现象作了揭露,深刻地击中了百姓的痛点,漫评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四、练就“日试万言无宿稿”的笔力

评论员是搞文字工作的,评论员要有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笔力。笔力是评论员的“核心力”,是脚力、眼力、脑力的综合体现。提升脚力、眼力、脑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升笔力。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最终要转化为笔力纵横之健。提升评论员笔力,要靠长期的学习与积累、艰苦的实践与锻炼、不断的反思与总结。

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是基本素质,语言驾驭能力强,就能准确深刻地表达细节。评论员要善用新闻语言,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用最恰当的文字表述评论观点,用最容易理解的话让受众清楚明白,提升笔力,要倡导短、实、新,摒弃长、空、假。诚如有关专家所言,写评论要“开门见山”,表达观点要直截了当,叙述事实要简洁明快,表达立场不穿靴戴帽;要“文似看山不喜平”,行文上要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不要平铺直叙;要“稳如泰山”,逻辑要稳,行文要顺,文风要厚重、大气、质朴,平实平稳,清新自然,不轻浮造作;要“一览众山小”,视野开阔,高屋建瓴,见解深刻。

评论是表达观点的文字,理性、深刻、客观,这是评论最重要的特点。通俗易懂,文风平实,这是评论文字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平实朴实不代表评论不可以有文采,不可以有情感,恰恰相反,一些好的评论往往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既有观点又有文采、既有理性又富有情感的“文质彬彬”之作。提升笔力,评论员除了要有“新闻眼”“观点眼”,还要有“文心”“史识”和“哲思”,既能“实话实说”,又能“实话巧说”,让评论表达得深刻、精致、感人并富有文采,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要做到这一点,评论员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有很强的审美能力、极高的人文素养和文学才能。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主要载体是纸张,评论的主要呈现形式是文字,笔力强不强表现为写得好不好。但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媒体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评论的呈现方式也由过去单纯的文字拓展为声音、图片和视频。近年来,广播评论、视频评论、网络评论风生水起,提升评论员笔力不局限于“写”,也包括“说”。新媒体环境下,评论员必须跳出思维定式,打破路径依赖,创新思维,更新理念,自觉加强传播能力建设。评论员在苦练写作等传统本领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声音、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熟练掌握新兴的传播技术,用好视听语言,丰富呈现形式,占领传播制高点,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2022年4月,新华日报推出短视频评论《老胡论见》,由评论理论部资深评论员担任出镜主持人,选取当周最热的2-3个新闻话题进行评论,用视频的形式评说热点,表达观点,起到了文字评论起不到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脚力笔力评论员
地市党报金融报道“专”“活”兼具的优化路径
入木三分
2020,化工跃上风口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如何发挥脚力做好深度报道——以衢州日报“乡村调查”为例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