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路径

2022-09-15 09:59任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保护文物

任霄

(平陆县文物保护中心,山西 平陆 044300)

古建筑文物承载着国家寄托和民族精神,作为国家发展的根基与动力、民族生活的期望以及发展的凝聚力,强化古建筑文物保护旨在传递国家文明、凝聚民族发展力量并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铭刻在文物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文明更替的重要时刻。古建筑文物具有政治、历史、经济和文化价值,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科技发展以及政治变迁的过程,对我们研究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古建筑文物是蕴藏巨大价值的重要经济资源,尤其是新形势下旅游业蓬勃发展,古建筑文物为各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合理保护与利用古建筑文物,结合文化旅游业发展深耕古建筑文物资源的内涵宣传,才能赋予旅游行业新的生命力。古建筑文物是文化与历史的象征,强化古建筑文物保护,潜移默化中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传递流淌新鲜的文化血液。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不可忽视,这是历史文化延续和民族精神延续的关键。

1 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历史记忆符号、提升彰显文物价值

古建筑文化是城市历史记忆符号,从根本上来说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是城市百年千年历史沧桑变化的见证。强化古建筑文物保护,是将历史记忆符号呈现出来,恢复和接续历史文明,对提升彰显文物价值具有积极作用。古建筑文物无论怎样破旧,历史故事无论如何变迁,古建筑文物内在文化内涵不会发生改变,百年千年历史痕迹不会被抹去,历史记忆符号无法被替代。

反之,新形势下很多城市建立一座座仿古建筑,外形神似,但所赋予的历史文化符号与内在历史遗迹却无法与古建筑文物提及,文化内涵、历史记忆高度与古建筑文化也无法相同。

古建筑文物准确记录着历史,从深处展着示文化,也载托着历史文化的灵魂,从现实情况来说古建筑就是历史记忆符号,这也是保护古建筑文物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因此,保护古建筑文物,在于完整地传承和表达其所蕴含的历史因素,保护古建筑文物而不是单纯地欣赏古建筑外在的美学特征,而是深入到古建筑每一块砖每一面墙去挖掘内在的文化魅力,通过古建筑文物的展示去完整彰显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并从科学价值层面去参与见证历史,保护古建筑文物外观和形态的同时进行艺术文化升华和科学研究,通过常态持续化的保护措施确保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以提升和彰显古建筑文物的科学价值。

1.2 历史文化载体、文化传承增强凝聚力

古建筑文物记录着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古建筑艺术文化,是东方艺术的璀璨之星。古建筑文物作为历史文化载体,对记录历史上人们的爱国热情具有重要体现,新形势下也是展示历史文化与民族自信心的重要实物。

古建筑文物因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与文化魅力,让现代中国人民切实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伟大,尤其是在精湛的建筑物面前很容易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与自豪之感。如河南嵩岳寺塔,作为青砖和黄泥垒砌的古建筑文物,这一座佛塔经历了地震山摇、经历了狂风暴雨,近15个世纪后依然向我们呈现了它的历史文化记忆。无论是从传承还是从文物保护来说,古建筑文物都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不同时代人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新时代我们探究百年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媒介。

不同古建筑文物所彰显的历史特征、文化符号、民族风情、时代背景等都是不相同的,如古建筑文物主要记录了文化发展情况,向我们呈现历史的风土人情。正因为如此,加强古建筑文物保护,让古建筑文物作为民族精神传承和历史文化充分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潜移默化的历史文化记忆教育,增强其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经过历史发展沉淀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文物,向我们展示了历史文明,呈现了各民族情感的精神寄托,保护好古建筑文物,就是承担起传承优秀爱国主义民族文化的责任,切实宣传发展历史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

1.3 历史实物例证、启示新艺术创作

古建筑文物是新时代我们研究历史的最好实物例证,与其他物质文化遗存一样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揭露了历史科学发展的情况和水平,对新建筑与新艺术的创作设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经过历史沉淀的河北赵县赵州桥,作为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弧形单孔石拱桥,在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流水冲击力,设置的单孔跨度达到了37.4米,并基于桥的两端设计了敞肩拱以及两个券洞,在有效节省石料的基础上,旨在减轻桥身重量达到防洪、保护拱桥的目的。对于新建筑的设计者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建筑实物例证研究,历史条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工艺技巧与艺术风格都赋予了古建筑文物鲜活的生命力。

古建筑文物向我们呈现了其艺术和技术,其凭借着高艺术和技术水平在世界建筑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结合东方审美在建筑布局、选择材料、建筑施工、艺术装饰以及风格设置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巨大特色。古建筑文物是世世代代人民历史岁月沉淀下来的有效信息,是百年千年传统建筑传承的活见证,作为国家历史文明见证对激发建筑设计者和艺术创作者的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灵感意义重大。

1.4 历史物质基础、助力旅游业聚集发展

古建筑文物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好古建筑文物,就是保护历史物质基础,保护好文化旅游的“魂”,对推动文化振兴、特色旅游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生产不断升级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物质生活的需求逐渐转向为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新时代新时期赋予了古建筑文物新的历史使命,即成为文化旅游业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古建筑文物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文化魅力,借助古建筑文物的文化基础可以打造文化旅游业核心品牌效应,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游客到访率和参观率,还可以为城市旅游事业发展提供基础。古建筑文物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可以有效增进我国与世界文明的交流,真正赋予旅游业发展的“魂”。

2 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古建筑文物的前期调查不够,重后期修缮

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完整延续价值、全面恢复健康、科学展现魅力,相应地就需要解决古建筑文物价值评估、结构安全、环境、价值挖掘和阐释的问题。但是结合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来说,先表现为对古建筑文物的前期调查不够,仅注重后期修缮。前期古建筑文物调查和评估不到位,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复设计方案存在问题,调查需要对古建筑文物的重要事件、历史修缮情况、历史遗迹、病害说明、材料属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

2.2 古建筑文物价值评估工作与实际工程相脱节

对古建筑文物的价值评估需要置于首位,相应地古建筑文物的保护程序以及每一步骤都需要严格地审核。但是结合现实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古建筑文物专项评估不充分的问题,甚至古建筑文物价值评估流于形式。

首先,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价值评估工作,不能单纯地进行价值的评估,而是要深入理解古建筑文物保护的原则。古建筑文物保护的首要要义就是不改变文物原状,即做好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环境、文化传统等的保护,不需要面面俱到但要充分认识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不能仅基于病害去进行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修复。

其次,对于古建筑文物的展示评估工作,现有的古建筑文物保护更多地考虑保护方法、保护技术,却很少思考古建筑文物保护的意义以及用途。古建筑文物更多的是服务于公众教育和展示,但却忽视了其价值展示评估,保留和展示的价值信息难以把握,导致后期古建筑文物保护方案成了纯粹的修复方案。

再次,对于古建筑文物的研究现状评估工作,还没有明确的建筑研究评估标准,对相关技艺和技术不了解,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古建筑文物人才。同时,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保存状况评估工作,还没有准确评估价值载体的保护状况,对其古建筑文物的病害程度、材料属性、结构安全缺乏全面了解,这也主要是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宣传不够造成的。在古建筑文物修缮中保护意识普遍不强,无形中古建筑文物价值遭到破坏。

最后,对于古建筑文物的病因评估工作,自然环境调查与评估改良还需要更加全面,更加注重保存环境。从现实情况来看,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是需要从保护、利用、管理几个方面具体设计的。古建筑文物是过去历史传承给我们现在和未来的礼物,通过技术修复措施保存古建筑文物是远远不够的,保护古建筑文物的核心在于文物历史信息、文化符号和价值的保护传承工作。

因此,在古建筑文物保护中,思考的不仅仅是工艺和技术的保护修复问题,更主要的是对古建筑文物认识和保护态度的问题,我们需要宣传、需要规范、需要人才来科学认识保护古建筑文物这一文化遗产和中华传统文化。

3 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路径

3.1 落实古建筑文物保护规范管理

古建筑文物保护需要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与规范制度管理,进一步明确每个重点区域古建筑文物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志,并对古建筑文物进行详细的档案记录,最后在整理后将其交给明确的文物保管机构。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宣传推广上,更重要的是要向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转型发展。

此外,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涉及的单位以及保护内容面较多,古建筑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文物管理部门的职责,更是城建部门、公安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城市建筑设计、文化旅游等的发展。因此,古建筑文物保护也要纳入相应规划,文物保护部门牵头组织其他部门或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中,形成保护工作领导责任制。

3.2 宣传推广好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

古建筑文物保护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保护工作,仅靠文物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成员动员并参与进来,通过古建筑文物普及宣传提升社会民众对古建筑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古建筑文物人人保护的局面。发挥文物保护单位的作用,针对不同的古建筑文物开展积极的保护宣传与推广工作,线上线下全面宣传文物保护知识,通过微信推送、抖音短视频以及直播等多种形式来宣传,与官方认证媒体、影视等机构合作,让古建筑文物保护资料以及演讲活动走进社区,宣传古建筑文物保护的同时,让社会民众深入了解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潜移默化中参与到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中。

3.3 开展数字化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

开展数字化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首先要建立完整详细的古建筑文物档案。深入研究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提高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效率,就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系统,开发设计古建筑文物档案,针对古建筑文物地域、类型、质量等实施分类建档,录入更新古建筑文物信息。通过古建筑文物数据库平台管理古建筑文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更加准确、科学地管理文物,可以迅速获取古建筑文物特点、现状及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其次,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对古建筑文物进行合理的修复保护,如对有一定破损的古建筑文物进行化学分析和3D打印技术修复,在保护古建筑文物完整性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先进技术以防止古建筑文物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

3.4 统筹古建筑文物保护和利用关系

在保护好古建筑文物的基础上,也要从经济建设发展的角度去开发利用古建筑文物。

首先,针对古建筑文物开展保护措施的教育及宣传,提升国家和社会民众对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新构建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观念与思想,统筹安排文物保护和旅游业协调发展工作,让古建筑文物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其次,开发利用古建筑文物,要把握住度,对违法使用、过度利用古建筑文物等行为要实施严厉的打击。

再次,对古建筑文物开展文物展示宣传,有利于大众文物意识建立、历史文化传播与民族传统传承。因此,在古建筑文物展示和宣传工作中,为了完整保存好古建筑文物,就要平衡古建筑文物保护和文物展示的关系,让古建筑文物在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同时,完美保存和展示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

最后,也要发挥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作用,为了保护古建筑文物,其也要保护宣传古建筑文物技术。

3.5 培养古建筑文物专业素质人才

古建筑文物保护必须有专业的素质人才。古建筑文物承载着历史文化与人类智慧,其保护工作好坏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提升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严格筛选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通过入职前考察以及背调等方式掌握新入职人员的专业水平。

其次,落实好古建筑文物在职人员的定期培训与知识学习,帮助古建筑文物工作人员深入学习、掌握古建筑文物保护新知识新技术。

最后,落实好古建筑文物保护培训的考核工作,为其考核优异人员提供依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制度,明晰古建筑文物标准化操作流程。

4 结语

古建筑文物是历史的实物例证、历史文化的载体,本身具有政治、历史、经济和文化所代表的价值,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科技发展以及政治变迁的过程,对我们研究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古建筑文物蕴藏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旅游业蓬勃发展下古建筑文物为各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合理保护与利用古建筑文物,能为文化旅游业发展赋予新的生命力。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强化古建筑文物保护,潜移默化中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既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又是完整保存珍贵建筑文物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保护策略,旨在从管理标准制定、专业化人才培养、保护意识宣传和传播、先进技术手段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全面展开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

猜你喜欢
古建筑文物保护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中国古建筑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