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CT血管成像定量斑块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性损伤诊断的评估效果

2022-09-16 08:28吴春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冠脉定量斑块

吴春东

(滨州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 山东 滨州 251700)

冠心病作为冠脉闭塞引发的心肌缺血及缺氧疾病,患者常见胸闷及胸痛等症状。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后发生心绞痛症状的概率高,对患者心肌缺血损伤进行评价,可分析患者血流动力学,对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支持。临床常见的诊断心肌缺血损伤方法为血流储备分数检查,该诊断方式比较准确,但费用相对较高,操作技术对患者产生创伤、且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高,患者不愿接受该检查。超声心动图可分析患者心肌缺血代谢损伤情况,包括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此类指标均能体现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可评估患者是否发生心肌损伤[1]。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该诊断技术具有无创特点,操作简单、准确率较高,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其中的斑块定量技术可评估患者的斑块性质及形态,从而评估患者是否发生心肌损伤,为研究CTA技术的应用优势,将滨州市中心医院纳入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纳入的行冠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检查的心肌酶指标进行分组,据检查结果分组,CK-MB在4.94 pg/mL以上、超敏肌钙蛋白T(hypersensitivetroponin T,hs-TnT)pg/mL在14以上代表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无心肌损伤患者分别为43例、37例,心肌损伤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年龄(63.45±4.51)岁。无心肌损伤组中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为40~79岁,平均年龄(63.86±4.76)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冠脉造影检查,患者冠脉管腔狭窄率在50%以上;②患者均为单支冠脉局限狭窄,未发生多支冠脉病变;③患者均进行CTA检查,且患者均认知及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心源性病变患者,包括心肌炎等;②冠脉严重钙化患者;③入院后早期心脏搭桥患者。

1.2 方法

患者均进行CTA检查,选择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机检查,为减少患者检查结果伪影,获得清晰的诊断图像,除患者发生低血压外,其他患者均在检查前舌下口服硝酸甘油,达到扩张动脉的目的,患者屏气训练结束后检查。检查前,在患者肘静脉注射30~50 mL碘海醇对比剂、30~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速率为4 mL/s,选择患者主动脉根部位置,计算CT衰减值,衰减值达到100 HU时,自动触发扫描键,对患者动脉弓上1 cm至心脏膈面1 cm扫描,其中,管电压70~120 kV,层厚0.75 mm,准直器:192×0.6 mm,旋转时间为0.28 s/r。

使用Siemens动脉斑块评估软件,对CTA及造影检查后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获得一致性斑块,其中包括斑块长度(PL)、斑块负荷(TPB)、斑块总体积(CPⅤ)、脂质斑块体积(LPⅤ)、最小管腔面积(MLA)进行评价。在操作过程中,两名经验丰富的营养学检查医师进行评价,对每个指标测量3次,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M表示,行U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多元回归系数对参数斑块与心肌缺血的关系进行评价,通过ROC曲线进行分析,P<0.05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斑块定量参数对比

心肌损伤组患者的PL、TPB、LPⅤ指标均高于无损伤组,MLA、CPⅤ指数均低于无损伤组,其中MLA及PL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斑块定量参数对比(±s)

表1 斑块定量参数对比(±s)

分组 例数 PL/mm TPB/% LPⅤ/mm3心肌损伤组 43 14.12±2.12 74.45±8.45 31.21±8.12无损伤组 37 13.41±2.12 65.74±9.12 17.25±6.45 t/Z 1.493 4.431 8.417 P 0.139 0.001 0.001分组 例数 MLA/mm2 CPⅤ/mm3心肌损伤组 43 0.01(0.01,0.03) 8.15±2.74无损伤组 37 0.02(0.01,0.04) 8.45±2.34 t/Z 0.262 0.521 P 0.641 0.603

2.2 多元回归分析

TPB、LPⅤ是导致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损伤的重要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0.05,见表2。

表2 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常见的缺血性疾病,临床使用血流储备分数是检查心肌缺血损伤的金标准,该分数在0.8以内代表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损伤[2-3]。CTA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已经获得医务人员的广泛认可,部分研究人员将穿刺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梗患者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进行对比,发现心梗患者的斑块体积较大,非钙化斑块体积与稳定斑块具有相关性[4]。通过CTA检查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斑块破裂情况,主要是对比破裂斑块及未破裂斑块的体积,破裂斑块的体积较大[5]。斑块较大的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损伤的概率高。冠脉斑块可能呈现餐巾环征,发生这种情况一般是非钙化斑块低密度区域被环状高衰减包绕,是患者发生带面积坏死斑块的症状。临床病理学调查中[6],餐巾环征的患者冠脉中心低密度含有大量的脂类物质,斑块的边缘有大量的纤维成分,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在冠脉造影检查中,会出现无血流或者慢血流等情况,且患者影像中可见餐巾环征。餐巾环征坏死中心体积是外部的2倍,坏死中心大则发生重症病变的概率高[7]。根据CT检查结果,将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划分为同质、异质斑块,通过CTA检查可评估患者斑块特异性,一般情况下,同质性斑块属于中等特异性斑块,异质性斑块属于高等特异性斑块,同质性斑块的检查结果敏感度低[8-9]。内皮剪切应力是血流与血管壁摩擦产生的剪切力,在内皮剪切应力低下的情况下,患者血管血流紊乱,呈现低速血流,一氧化氮的生成量缩减,LDL的吸收速度加快,患者发生炎性病变的概率高,若患者冠脉周围的内皮剪切应力高,会使患者斑块稳定性降低,斑块发生破裂的概率高[10]。通过CTA参数可评价患者的斑块所在的位置,可预测内皮剪切应力情况,为患者治疗疾病提供帮助。

自临床研究上看,CTA诊断冠心病的狭窄的准确率较高,在影像学技术发展过程中,CTA斑块定量评估技术在冠心病诊治中大量应用[11]。本研究通过CTA斑块定量技术对患者冠脉损伤情况进行评估,主要是评估冠心病心肌缺血损伤,在研究中过程中为将干扰性因素处理,提升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前,对患者进行筛选,将心肌炎及其他心肌病等患者排除,对单支病变局限性狭窄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从而改变责任血管不明确的情况[12]。在本研究中,向患者说明检查技术的先进性,赢得患者认可,并说明检查前应当注意的问题。经检查后,心肌损伤组患者的PL、TPB、LPⅤ指标均高于无损伤组,MLA、CPⅤ指数均低于无损伤组,其中MLA及PL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元回归分析中,TPB、LPⅤ是导致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损伤的重要因素,经过ROC曲线验证后同样获得该结果[13]。本研究显示,CTA斑块定量检查中,对其中的相关参数进行评价,可以找到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损伤的因素,为临床诊断疾病及治疗疾病提供支持。在斑块定量研究中,TPB的参数水平高,说明高指标可能是导致患者管腔横截面狭窄的重要因素,可反映患者狭窄位置的血流情况[14]。冠心病患者粥样硬化特征与血流动力学具有相关性,临床学者将患者的冠脉斑块分为钙化斑块及非钙化斑块,在本研究中对非钙化斑块进行分型,分为脂质斑块及纤维斑块,其中提示TPB、LPⅤ是引发患者心肌缺血损伤的关键因素。脂质斑块中包括坏死中心,此类斑块也会导致患者血管收缩能力强,使患者的冠脉血管无法有效扩张,最终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纤维斑块中有大量的重复CT值,对此,该技术检查纤维斑块可能存在局限性,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论证。在本研究中,MLA、CPⅤ并未参与到冠心病心肌缺血中,但有部分研究认为MLA、CPⅤ与心肌缺血相关,主要是检查技术不同,样本量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同,在未来研究中还需不断深入分析,把握冠心病心肌缺血损伤的原因,为疾病治疗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冠脉定量斑块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有机物官能团的定量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价
形成初步定量思维。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