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用药指导联合家庭参与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2022-09-18 10:26徐志旸刘海艳唐素圆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6期
关键词:药师服药精神分裂症

易 媛 徐志旸 刘海艳 唐素圆

广东省粤北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韶关 512200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长期服药可能出现用药排斥或者因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无法耐受而不能长期用药,导致服药依从性差、复发率高[1-2]。有研究显示,提高服药依从性可降低疾病复发率[3]。而家庭参与管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家属及患者纠正用药思想误区,了解长期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监督和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尽量避免自主减药、停药、换药,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的情况,从而保持病情稳定,降低复发率[4]。本研究探讨药师用药指导联合家庭参与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粤北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6—12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19~57岁,平均(39.2±3.7)岁,病程1~10年,平均(5.7±1.3)年,疾病类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33例、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16例、单纯型精神分裂症1例;研究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 龄20~56岁,平均(38.4±3.9)岁,病程1~10年,平均(5.4±1.6)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31例、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8~60岁;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5];③患者可以正常交流,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酒精及药物依赖者;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③具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指导模式,由药师根据医嘱告知药物的用法用量,自行回家服药;并由护士进行基础健康宣教工作,进行常规心理沟通疏导工作。研究组实施药师用药指导联合家庭参与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 药师用药指导干预 (1)成立用药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均由具有良好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药师组成,针对安全用药问题进行技能培训,充分掌握用药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方法,以及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2)服药指导训练。整理患者服药档案,记录患者病情、病程、用药史、药物不良反应史等,药师根据不同患者的差异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3)用药指导可以通过三条途径。①将药物放置在分装盒内,并贴标签详细说明服药时间,同时告知患者设置手机服药时间提醒,将具体注意事项以及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打印成宣传单放置于分装盒内;②采用黄色或者红色服药卡将患者服用药物以及漏服药物的处理方法、药物的不良反应等进行标记;③使用电话沟通或者1对1沟通方式,鼓励患者自主服药,出现不适时自行复诊,并将患者所需药物列于清单内。(4)随访指导。对患者展开独立的药学随访,采用电话或者微信的方式进行药学随访,记录服药情况,内容包括治疗效果、服药依从性等,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避免由于患者不坚持用药或者不合理用药导致的病情反复发作。

1.2.2 家庭参与管理模式 参与管理人员主要是患者的家属,包括子女、父母、配偶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等,记录整理患者的病情、服药依从性、沟通情况等资料,根据每位患者的基本资料制订家庭管理方案,具体内容为:①家庭管理培训工作。组织患者以及家属在线上开展家庭参与管理培训工作,邀请康复效果好的患者来分享交流经验,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信心;②家庭参与管理干预。医师和药师与患者及家属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针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服药情况、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交流,仔细了解患者具体的需求和问题,并帮助答疑解惑,对家属参与管理干预取得的成效进行鼓励,并分析期间存在的问题;③社会功能康复训练。在患者家属的参与下帮助患者针对基本生活技能进行训练,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独立生活能力,鼓励患者尝试力所能及的事情,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④心理健康教育。叮嘱患者家属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对患者的诉求给予尊重,耐心聆听患者的心声,同时避免溺爱、呵斥、打骂患者,使患者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⑤行为学方法。医护人员及家属共同为患者制订阶段性治疗目标,使得患者在每一个阶段完成目标后,都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⑥患者出院后要定期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以及精神状态、睡眠质量、情绪、躯体功能等情况,并叮嘱按时用药[6]。

两组均干预1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item 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评估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7]。②采用精神简易评估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估患者精神状态,使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估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状况[8]。③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调查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的生活质量[9]。④疾病复发:出现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兴奋等疾病症状,或者阴性症状,如淡漠,迟钝,被动等疾病症状,判断为疾病复发。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U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缺陷评估比较

干预前两组BPRS、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BPRS、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缺陷评估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缺陷评估比较(分,±s)

注BPRS:精神简易评估量表;SD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组别 n BPRS SDSS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 50 31.5±2.3 27.6±2.5 15.934 0.000 6.9±0.9 5.3±0.8 7.934 0.000研究组 50 32.2±2.4 21.5±2.1 10.023 0.000 6.7±0.6 3.8±0.7 4.034 0.000 t值 1.489 13.211 1.037 9.978 P值 0.140 0.000 0.395 0.000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s)

组别 n 躯体功能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50 23.5±2.6 34.2±3.5 7.034 0.000 21.2±2.3 32.8±3.7 17.034 0.000 22.4±2.5 31.8±3.9 23.023 0.000研究组50 23.8±2.9 38.3±3.4 5.223 0.000 20.8±2.4 37.9±3.6 14.023 0.000 22.6±2.7 38.4±3.5 16.034 0.000 t值 0.545 5.941 0.851 6.986 0.384 8.906 P值 0.587 0.000 0.397 0.000 0.702 0.000组别 n 物质生活状态 总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50 17.9±1.6 24.6±3.4 11.324 0.000 85.6±5.4 121.5±7.6 17.221 0.000研究组50 18.4±1.9 28.5±3.1 5.934 0.000 84.7±5.2 142.5±8.2 13.023 0.000 t值 1.423 5.994 0.849 13.282 P值 0.158 0.000 0.398 0.000

2.4 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34.0%,低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给患者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痛苦和沉重负担,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该疾病主要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0],为控制病情,该类患者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因而用药依从性较低,严重者甚至出现自行停药的情况,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极大,同时会导致复发率的升高。因此,单纯药物治疗手段对患者的长期预后无法起到有效作用,需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尽可能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11]。

目前已有临床研究显示,心理、家庭的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提高治疗效果,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升患者的满意度[12]。本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05),与张敏等[13]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与郭隆润[14]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组干预后BPRS、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与朱磊等[15]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药师用药指导联合家庭参与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

本研究结果提示药师在进行用药指导上更具有专业优势,可以给患者及家属深入讲解病情概况、治疗手段以及注意事项,联合家属对患者进行用药监督和心理疏导,全程提供科学、严格的用药管理和指导,告知患者和家属用药注意事项、用药禁忌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从而有效避免用药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会给患者造成深刻的不良印象和感受,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增加。药师可以指导患者及家属针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告知应严格遵守药物用量,服药后应避免劳累,以免加重副反应,还应禁止吸烟、饮酒等行为,以免降低药物疗效,不利于病情的康复。另外,通过对家属进行定期随访交流,可及时了解患者的用药信息并进行用药分析,根据患者用药情况与医生商议,及时调整处方,尽量减少因药物副反应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的概率[16]。

综上所述,药师用药指导联合家庭参与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尽可能帮助其回归正常生活状态,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药师服药精神分裂症
药师“归一”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