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管自动化系统自动拍发起飞报落地报的条件

2022-09-26 04:18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黑龙江分局窦智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管制员航迹落地

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黑龙江分局 窦智

本文对AirNet 自动化系统中关于自动拍发起飞报、落地报的条件进行介绍,并对日常维护工作中常见的拍发起飞、落地报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以供参考。

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是民航空管单位实行空中交通管制的核心系统之一,是管制员实施对空指挥的主要工具和工作界面。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使用的是民航二所生产的AirNet7.5和AirNet5.8自动化系统,目前两套系统分别作为主备自动化系统。

在传统的空管自动化系统中,需要管制员进行人工拍发起飞和落地报,但随着近年来中国民航的蓬勃发展,地区航班量逐渐升高,管制员进行手动拍发报文,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管制员的指挥精力,增加空中交通安全隐患,且人工拍发起飞报和落地报的方式可能会在时效性和准确率方面有所疏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黑龙江空管分局使用的AirNet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航班目标是否满足设定条件来自动拍发起飞报和落地报。

1 自动拍发起飞报条件分析

1.1 自动拍发起飞报的条件分析

在一个完整的飞行周期中,航班起飞和落地的信息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信息与航班在后续飞行中起飞时间的更新、下一管制区的航迹相关、轨迹计算有密切关系。AirNet自动化系统自动拍发起飞、落地报的条件如图1所示,其中不同参数的配置可根据不同管制现场的具体情况来设定。

图1 起飞落地报的作用Fig.1 Function of takeoff and landing report

自动拍发起飞报的条件为,首先要在自动化系统中设定一个起飞区域,目标距离系统中心点小于S(系统中心点可设置为跑道中心点,S可设置为60km);其次目标高度范围为机场标高+H1<高度<机场标高+H2(H1可设置为60m,H2可设置为3000m)。目标航班类型为允许自动拍发报,航班状态处于预激活状态,在航班起飞后,雷达探测到目标处于系统所设定的起飞区域内[1],且航班已经与飞行计划相关,此时拍发起飞报。起飞报文拍发的时间前推T(T可设置为70s)为航班实际起飞时间ATD(Actual Time of Departure),在得到实际起飞时间后,自动化系统根据航班的相关信息,自动发送起飞报给对应的收报地址。

1.2 基于系统日志分析自动拍发起飞报的条件及起飞报内容解析

由于拍发起飞、落地报的条件较为复杂,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问题,其中通过查看系统日志来解析问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在AirNet自动化系统中,飞行数据与监视数据相关子系统FCS完成拍发起飞、落地报功能计算,所以需要查询FCS日志来看起飞、落地报的详细计算过程。

1.2.1 基于系统日志的拍发起飞报条件分析

起飞航班在起飞后满足系统所设置的距离参数,且与飞行计划自动相关后,系统会给出已经相关的相应提示如图2所示,会记录“Couple”和“autoCouple”等关键字样。

图2 系统日志内容Fig.2 System log content

在查看目标航迹时,值得注意的是AirNet系统在Norma模式下检测的航迹是A/B网航迹,在旁路模式下检测的航迹是C网航迹,所以在正常模式下需要查看A/B网航迹,如图2所示关键字“[ACC/AB]”。

在航班实际起飞后,自动化系统会记录系统起飞时间AtcDepTime和起飞高度,如图3所示,系统会给出关键字“AtcDepTime”。

图3 系统日志内容Fig.3 System log content

在AtcDepTime起飞时间60s内,航班计划具备了SSR,航班在此之前也没有收到起飞报,自动化系统会自动拍发起飞报,并更新了实际起飞时间ATD,即以AtcDepTime为准向前推70s,如图3所示该航班AtcDepTime为095901,在如图4所示中可以看出起飞报中所设定的ATD时间为0957。

图4 系统日志内容Fig.4 System log content

在查询起飞报时可搜索关键词:AtcDepTime、auto Couple、Couple、autoSendDEP等关键词。

1.2.2 起飞报内容解析

DEP起飞报的报文格式需要严格按照“《民用航空飞行动态固定电报格式》MH-T_4008-2012”标准,若报文格式不规范,会造成无法正常解析报文、无法实时更新飞行计划等后果。

起飞报的报文内容可提供航空器识别标志、起飞机场和时间、目的机场和预计总飞行时间、备降机场等信息。

起飞报报文示例:

报文解析内容为:

2 自动拍发落地报条件分析

2.1 自动拍发落地报的条件分析

自动拍发落地报的条件为,同样先确定一个落地区域,目标消失高度小于h(h可设置为150m);目标消失距离跑道中心点小于x(x可设置为5000m)。已经相关的进港航班类型为允许自动拍发报,在航班落地后,当雷达首次无法探测到飞行目标位置时,且目标最后消失位置正处于系统所设置的落地区域,在持续消失t秒后(t可设置为20s),系统认为航班已经落地,此时拍发落地报。航班实际落地时间ATA(Actual Time of Arrival)为航班首次消失时间,在得到实际落地时间后,自动化系统根据航班相关信息,自动发送落地报给对应的收报地址[2]。

2.2 基于系统日志分析自动拍发落地报的条件和落地报内容解析

2.2.1 基于系统日志的成功拍发落地报条件分析

航班在落地时需满足相关的距离配置,才可以自动拍发落地报,可查看日志如图5所示,查看关键词语“LossAlt”和“LossDis to RWY:_____”,可以看出该航班最后消失的高度和距离,如果满足系统所设置数值后,系统给出“Accord”的关键字。

图5 系统日志分析Fig.5 System log analysis

当落地航班首次消失位置在系统所设定的航班落地区域内,在持续消失20s后,系统就会自动拍发落地报,并自动更新实际落地时间。如图5所示,航班首次消失时间为14:04:57,在持续消失20s后,如图6所示14:05:17系统自动拍发了落地报,随后进行解析ARR收报地址,自动给收报地址拍发落地报,对航班的实际落地时间ATA进行修正。

图6 系统日志解析Fig.6 System log parsing

在查询落地报时可搜索关键词:Accord、LossDis、LossAlt、autoSendARR、not Accord等关键词。

2.2.2 落地报的内容解析

落地报报文示例:

报文解析内容:

3 无法正常拍发起飞、落地报的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管制员反应航班A无法自动拍发起飞报。查询相应时段的FCS日志,可知航班A在02:13:35(UTC时间)时由管制员手动拍发了起飞报,查询autoCouple关键字,发现该航班是在02:13:33(UTC时间)航班自动相关上,如果航班在自动相关之前手动拍发起飞报,系统将不会再自动拍发起飞报。

案例分析2:管制员反应一个返航航班B没有收到落地报,经查询日志看出是因为B航班收到的现行飞行变更报CPL报文中编组18报文格式不规范,在开头处多了一个“-”,无法正常解析出编组18所包含的返航信息,导致航班类型计算错误,所以落地报无法正常匹配。其他类型报文格式不正确,也会导致落地报无法处理。

4 结语

AirNet自动化系统自动拍发起飞报、落地报,可以在不需要管制员干预的情况下,判断航班是否已经起飞和落地,计算出实际的起飞和落地时间并自动向外发报,可以减轻管制员的工作量,使管制工作更加简洁高效,进一步提升了安全运行标准。本文分别从理论判定条件和系统日志分析方面介绍了AirNet自动化系统自动拍发起飞落地报的条件,希望会对今后的类似问题有所帮助。

引用

[1] 陈婕.浅谈如何识别起飞落地报的拍发方式[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1):59-60.

[2] 马博敏.空管自动化系统起飞落地报自动拍发算法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20,4(15):132-133+136.

猜你喜欢
管制员航迹落地
梦的航迹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错、忘、漏”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自适应引导长度的无人机航迹跟踪方法
《飞机起飞了》
视觉导航下基于H2/H∞的航迹跟踪
基于熵权法的管制员素质机测因子赋权研究
基于航迹差和航向差的航迹自动控制算法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