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对非遗文化蜡染的保护与传承实践
——以丹寨县蜡染为例*

2022-09-26 04:18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黄琳琳GeorgeStankevich郑晓春王丽滢陈思宇郭惠琳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丹寨蜡染数字化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黄琳琳 George Stankevich 郑晓春 王丽滢 陈思宇 郭惠琳

随着2022年“元宇宙”概念的兴起,数字化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践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本团队在对丹寨县非遗蜡染文化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交互设计和区块链技术等,对丹寨蜡染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活化丹寨蜡染文化,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丹寨县是我国著名的“蜡染之乡”,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当地蜡染艺术家的蜡染作品被美国白宫收藏。在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蜡染工艺世代相传,较好地传承和弘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贵州地区的人们背井离乡到沿海地区务工,城市生活中的日常服装与蜡染服装差异较大, 且蜡染服装的质感过于僵硬,不具备保暖功能,进一步缩小了当代人群对蜡染服装的消费需求。人才流失,需求下降,后继乏人使得蜡染在新时代传承面临一定的困难,蜡染文化中的传统工艺,富有童话般梦幻色彩的繁杂图案和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去保护与传承。

1 我国目前对“丹寨蜡染”非遗文化采取的保护方法

1.1 建立丹寨万达旅游小镇融合发展文化旅游

丹寨万达小镇作为万达包县帮扶丹寨县的核心产业项目,开业三年来接待游客超过1900万人次,现已成为全国知名非遗特色旅游小镇,万达小镇的迅速发展成功带动丹寨提前两年实现脱贫摘帽,成为全国社会扶贫、旅游产业扶贫典范。

1.2 政府与高校合作(基加项目)

贵州省黔东南丹寨县杨武乡基加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贫困村寨,尽管拥有精湛蜡染技艺和精美的蜡染产品,但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蜡染相关的手工艺品无法外销,只能用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基加项目作为丹寨县基加村蜡染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项目,从2010年开始,目的是保护和开发苗族传统手工蜡染文化,提高村民开拓市场的能力。在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孵化一系列民族文化项目的帮助和引导下,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同时,也帮助当地近50名妇女加入村寨的蜡染手工合作社。通过与外界不断的交流,将古老的蜡染工艺与潮流时尚相结合,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将产品卖到城市,更走出国门(美国),现在基加苗寨蜡染制品每年的销售额近200万元[1]。

1.3 举办中国丹寨非遗周带动旅游发展经济

中国丹寨非遗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中国旅游协会等联合主办。2020年10月18日,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万达小镇正式开幕。据统计,非遗周举办期间,丹寨万达小镇访客共计26万余人,同比增长88%,营业收入达276万元,同比增长184%,旅游综合收入达1.87亿元。

2 对非遗进行数字化保护的作用及趋势

2.1 非遗资料的数据存储

面对非遗文化大量的文献资料整合工作,对比从前需要花长时间的人工整理操作,非遗资料数据库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化存储非遗资料目前已成为非遗保存与保护的主要方式,数字资源比传统保存方式存储信息量更大,数据丢失的可能性较小,还可精准记录并快速检索资料。虽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软硬件迭代频繁,容易导致旧格式的数字资源不易与新格式兼容[2]。但非遗大数据平台的发展势如破竹,其能够实现通过数字博物馆向大量观众传播非遗数字资源的功能,实现了网络平台共享,为未来新型的非遗文化保护及传播工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石。

2.2 非遗活动的传播

对非遗文化活动的传统传播方式主要依赖于报纸、电视、线下展览等,受众群体较少,传播范围及效果不理想。使用数字化技术对非遗活动进行传播,如多媒体投影展示、数字非遗展示博物馆、非遗特色全息影像技术展演、非遗文化主题VR/AR游戏等,通过新颖的方式吸引新一代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以潮流科技和数字交互手段与年轻消费者深度互动。因此,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整合优势,通过在社交平台制造话题,加强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受众与非遗文化互动的方式,加深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和了解,不断拓展非遗传播的途径。

2.3 非遗市场化推广与传承

市场化的拓展与开发是非遗得以继续存活的根本要求,传统的工艺制品或展演方式已不能吸引当代人的兴趣。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非遗消费的业态创新,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基础,把创意与技艺的元素相结合展示,让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呈现,带来全新的文化消费体验。加快数字化发展与非遗结合的进程,是非遗保护、传承及传播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

3 对非遗蜡染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的优势

目前,非遗数字化技术主要有数据库技术、数字影像技术、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动画技术、动作捕捉技术等[3]。

在对“丹寨蜡染”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技术在“丹寨蜡染”非遗文化传承中 的运用,能够推动“丹寨蜡染”文化保护与传承方式的创新。如开发“AR蜡染游戏”、售卖“蜡染工艺制品”数字藏品、拍摄“蜡染工艺制作流程”纪录片等方式,焕新“丹寨蜡染”文化的传播形式。当前,数字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文化遗产保护中,在国外一些国家在运用数字化技术所形成的案例和积累的经验中,能够为本团队帮助“丹寨蜡染”传承非遗文化和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提供借鉴。这对于提升“丹寨蜡染”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2)数字化技术在保护与传承“丹寨蜡染”文化中的运用,可以多种形式来进行保护。这种优势得益于数字影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三维技术的发展,依托以上技术,“丹寨蜡染”非遗文化的保 护工作能够实现数字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推动“丹寨蜡染”文化在国内的传播与影响。

(3)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非遗保护工作上的新兴技术,还可以与传统的其他传播技术或方式实现融合, 如线下博物馆、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电商平台等,创新受众看待“丹寨蜡染”文化的方式,从而拓展“丹寨蜡染”非遗文化的存在形态,提升“丹寨蜡染”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效果。

4 对丹寨蜡染数字化保护的实践

通过结合当前国内外非遗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其运用技术和丹寨蜡染的工艺、图案特点,分析得出以下几种适合丹寨蜡染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方法:(1)注册丹寨蜡染微信公众号;(2)丹寨蜡染原创图案非遗数据库;(3)丹寨蜡染App交互服务系统设计;(4)丹寨蜡染历史源流及工艺流程虚拟现实演示系统——「AR·蜡染传说」;(5)丹寨蜡染系列游戏开发等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法。

由于时间、人力、经费、技术等资源条件限制,如区块链技术、VR及AR技术等在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实践,还有待基础设备条件成熟后继续深入。目前实践阶段包括丹寨蜡染微信公众号、「AR·蜡染传说」、VR蜡染游戏场景三个实践项目。

4.1 丹寨蜡染公众号——「蜡痕」

随着网络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受众的需求增加,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应用应运而生,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社交生活。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重要功能之一,其建立使得用户能够在“被推送”的信息中进行自主选择告别了以往“被迫”接受的状态;同时也使得用户从信息阅读者变为发布者[4],为丹寨蜡染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媒体传播途径和条件。

2021年6月笔者共同注册了“蜡痕”微信公众号(如图1所示),致力于丹寨蜡染的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2021年8月以来,通过介绍蜡染的制作流程及其相关的文化对蜡染进行宣传。但目前传播效果不是很理想,一方面是因为有效传播范围较小,出现难以建立与目标受众间的联系,未来应深入在公众号的营销推广、获取精准受众等方面获取更加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在公众号的推送内容方面也需深入挖掘,采取更多不同的展现方式,例如漫画形式、故事方式等,将丹寨蜡染的历史文化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地传达给受众,让更多的受众了解、支持和参与蜡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1 丹寨蜡染微信公众号——「蜡痕」Fig.1 Danzhai Batik WeChat public number ——「Wax Trace」

4.2 丹寨蜡染原创图案非遗数据库

目前,笔者及其团队成员准备构建丹寨蜡染原创图案非遗数据库。原创图案非遗数据库通过将丹寨的传统蜡染纹样与其他元素相结合,由笔者及其项目团队采用Adobe AI绘制而得,同时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将蜡染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蜡染艺术图案(如图2所示),并可用于各类NFT产品中,从而实现丹寨蜡染活态化保护与传承。笔者及其项目团队认真细致地对丹寨蜡染图案进行学习,并不断尝试进行创造, 绘制出原创蜡染作品,准备后续将团队的原创蜡染作品一一纳入丹寨蜡染原创图案非遗数据库,为今后的实践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图2 原创蜡染纹样Fig.2 Original batik patterns

图 3 原创NFT 艺术品Fig.3 Original NFT artwork

4.3 丹寨蜡染App交互服务系统设计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互联网+非遗”的模式逐渐为大众所接受,App也逐渐成为各机构部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笔者及其团队已完成丹寨蜡染App交互服务系统的设计,现处于开发阶段。目标是更好的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旨在拥有更大的用户规模,促进丹寨蜡染的保护与传承。

本团队将以「蜡痕」命名App,该App将具备多种类功能(相关商品如图3所示,相关页面如图4、图5所示),能够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体验:(1)为用户提供蜡染数字藏品[5]、实体商品、原创蜡染服装的购买服务;(2)普及丹寨蜡染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图案纹样等知识;(3)提供让用户分享与蜡染相关的内容专区;(4)提供交流学习蜡染的圈子:关注传承人、与蜡染爱好者和蜡染专家交流等功能。

图4 App页面功能视觉效果图Fig.4 Visual effect of App page function

4.4 丹寨蜡染历史源流及工艺流程虚拟现实演示系统——「AR·蜡染传说」

将AR与蜡染相结合,能够为无法线下体验蜡染工艺的用户提供丹寨当地的蜡染环境、蜡染的制作过程等,借助AR将蜡染工艺过程相关的实体信息(包括视觉、声音等)模拟仿真后叠加,通过动画展现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不一样的蜡染体验。

「AR·蜡染传说」是笔者及其项目团队研发的一款AR科普App(如图6所示),该App的研发过程主要包括:(1)角色、场景设计;(2)角色、场景建模;(3)使用Unity 3D进行程序开发。

图6 「AR·蜡染传说」卡片扫描场景动画Fig.6 「AR - Legend of Batik」 card scanning scene animation

「AR·蜡染传说」主要用于科普蜡染的传说起源,通过运用AR技术,将传说故事放进一张张图片中,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使其在全球的范围内更广泛地传播,从而达到蜡染文化科普的目标。用户通过扫描专属图片上的二维码获取「AR·蜡染传说」的应用程序,即可将该应用程序安装在手机上。通过该应用程序扫描专门的AR卡片,即可在手机段观看与蜡染相关的趣味动画,听取相关的故事解说,该应用程序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借助AR来了解蜡染。

4.5 丹寨蜡染系列游戏开发等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法

本团队开发丹寨蜡染系列游戏的初衷是想通过VR技术助力游戏开发,让蜡染焕发新活力,颠覆中学生对非遗文化以往的传统刻板印象,吸引当代更多喜爱游戏的青少年群体通过参与游戏感受蜡染的魅力,培养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激发中学生为保护非遗文化做贡献的热情,进而加入到保护、传承蜡染的行列当中。笔者及其项目团队通过前期到丹寨当地进行实地调研,中期进行游戏用户调研,现已初步开发出该系列的第一个VR蜡染游戏(如图7所示),并处在测试、修改阶段。

图7 VR游戏场景Fig.7 VR game scene

基于VR技术所创造内容在形式上的多样化,通过音频、视频等沉浸式为用户打造一个真实感极强的虚拟世界[6],用户通过佩戴“头盔式”VR眼镜,沉浸式进入丹寨县当地的蜡染工坊中,让无法到丹寨当地亲身体验蜡染制作的用户也能通过线上身临其境,在了解苗族丹寨蜡染文化的同时,也能学习苗族丹寨蜡染技艺,感受蜡染这一传统工艺所带来的魅力,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主观能动性。

VR蜡染游戏目前的研发过程主要包括用户调研、游戏场景设计、角色与交互(如图8所示)、脚本编写、游戏开发五个阶段。

图8 VR游戏交互原理图Fig.8 VR game interaction schematic

VR蜡染预设在Steam平台上线,用户通过佩戴相关VR设备进入游戏,进而可以在虚拟蜡染工作坊里沉浸式体验蜡染的制作。蜡染VR游戏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体验:(1)了解丹寨蜡染的工艺流程、图案纹样特色等知识;(2)介绍蜡染制作过程所需的各类材料及工具,如专用蜡刀、土布、染料等;(3)蜡染制作的步骤均需由用户自主完成,具备较大的发挥空间,用户可制作出具备个人风格的蜡染服装、饰品以及纹样;(4)提供多种类蜡染纹样,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纹样选取;(5)游戏的所有物体均具有触碰感,极大增加用户的互动体验。

VR 游戏流程:(1)选择蜡染纹样;(2)利用蜡刀描绘纹样线条;(3)把描绘好的布拿到染缸中浸;(4)将浸染过的布,放入沸水中去蜡;(5)洗净后,晾晒;(6)游戏完成。

5 结语

通过数字化对非遗丹寨蜡染的保护与传承实践,一方面促进了丹寨蜡染保护与传承的完善与发展,同时实现了非遗数字化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本文通过丹寨蜡染微信公众号、丹寨蜡染原创图案非遗数据库、丹寨蜡染App交互服务系统设计、丹寨蜡染历史源流及工艺流程虚拟现实演示系统——「AR·蜡染传说」、丹寨蜡染系列游戏开发等实践工作,验证了丹寨蜡染数字化保护方法的可行性,但是未来仍需根据丹寨蜡染的特色实践出与之相适配的保护传承方法,通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有助于进一步研发出适合丹寨蜡染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积极推动丹寨蜡染非遗保护、传播与传承,对未来的丹寨蜡染保护与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

引用

[1] 李隆虎,陈玥锟.贵州苗族蜡染生产性保护实践[J].凯里学院, 2021,39(04):1-9.

[2] 李岩岩,林燕.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21(21):116-118.

[3] 李奕.黄梅挑花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实践研究[J].中国民族博,2017(12):22-26+29.

[4] 杨佳昕,谷悦.社会化媒体对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启示——从微信公众号谈起[J].编辑之友,2014(10):55-57.

[5] 郁凡.数字藏品,IP 变现新玩法?[J].中外玩具制造,2021(10): 28-29.

[6] 王涌天,陈靖,程德文.增强现实技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丹寨蜡染数字化
蜡染的纹饰探讨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春耕大典
贵州苗族蜡染文化在平面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轮值镇长
——丹寨万达小镇的独特IP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丹寨扶贫创新模式探析
丹寨扶贫创新模式探析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蜡染手绢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