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DCA方法提升微量泵临床使用可靠性的效果研究

2022-09-28 02:28杨明姚洪生程时栋朱玉坤翁飞田靓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9期
关键词:微量次数我院

杨明,姚洪生,程时栋,朱玉坤,翁飞,田靓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设备处,湖北 武汉 431600

引言

微量注射泵是一种能根据医嘱需要将少量药液持续、精确、微量、均匀地泵入患者体内的医疗设备,可使药物在患者体内能保持有效血药浓度以救治危重患者。它由微机系统、泵装置、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和输入及显示装置组成,满足定时、定量、定速3个要素[1]。微量泵在医院各临床科室应用广泛,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据统计,我院2020年3—12月期间微量泵的月均维修次数约为30次,故障次数较高。而微量泵一旦出现使用安全方面的故障,可直接给患者健康带来损害,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2]。目前对微量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本身的结构组成与质量控制方面,没有系统地总结微量泵故障的根本原因,且运用于微量泵管理方面的科学方法报道较少[3-4]。因此,本文采用鱼骨图方法归纳了导致微量泵故障的根本原因,并使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从设备自身因素、主观人为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方面采取了5个对策,以期对加强微量泵的监管和维护、降低故障率与提升临床使用可靠性等提供参考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选取我院2020年3—12月与2021年3—12月期间ICU 3个病区、PICU、NICU、NCU科室的共计130台微量泵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3—12月未实施PDCA管理,2021年3—12月实施PDCA管理。

1.2 方法

1.2.1 计划阶段

(1)现状调查:2020年3—12月期间我院微量泵未实施PDCA管理模式,统计得到临床各科室送修微量泵总故障次数为307次,故障类别可分为报警、配件、电路、流速、阻塞、电池6类。表1为各月份微量泵不同故障原因的维修次数与所占百分比。根据二八法则所绘制的微量泵维修次数柏拉图如图1所示。

表1 我院2020年3—12月微量泵维修情况[例,n(%)]

图1 微量泵维修次数柏拉图

根据二八法则,在6类故障中,排名前3的故障:报警、配件、电路占故障总数的89.58%,因此,这3类故障是造成微量泵故障的主要原因,需在PDCA过程中作为重点研究与改进对象。

(2)原因分析:① 系统报警:主要类型有安装注射器后报脱落、无法识别注射器规格、阻塞报警、开机白屏、自检不过等。该类故障多与机器自身可靠性或使用者功能设置误操作等因素有关。如某品牌注射泵报脱落是由于背后弹簧易损坏、挡光片为塑料件易断裂造成的[5];另一品牌注射泵白屏是由于屏幕连接排线易断等原因导致的[6];② 配件损坏:主要类型有泵夹、拉杆断裂或无法伸缩、上盖开裂、屏幕破裂等。该类故障多与设备使用年限过长、配件老化或科室人为使用损坏等因素有关;③ 电路故障:主要类型有电路腐蚀、保险丝烧断、板间排线脱落、拨动开关移位等。该类故障多与设备使用消毒过程不当、药液渗入泵内部腐蚀电路、电路板元器件老化、季节变化温湿度过大等因素有关;④ 其他故障:主要类型有流速不准、阻塞不准、电池。这些故障一般随微量泵使用时间增加而出现,与微量泵长期缺乏日常保养、流速阻塞、校准维护工作等因素有关[7]。

使用鱼骨图方法对主要故障原因进行归类分析,所得鱼骨分析图如图2所示。

图2 故障原因鱼骨图分析

(3)目标设定:通过PDCA方法,结合鱼骨图总结故障类型并分析故障原因,以降低微量泵故障率、提升微量泵临床使用可靠性为目标,预期达到降低故障率50%的效果。

1.2.2 实施阶段

(1)对策一:加强对临床的培训工作以减少主观人为因素影响。PDCA方法实施前,厂家对微量泵使用、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完善,因此联系厂家工程师对临床重点科室及故障频发科室进行全面培训[8]。培训内容包括:① 微量泵的临床使用操作方法;② 微量泵的日常维护方法;③ 微量泵常见故障及简易处理方法;④ 对设备处工程师开展设备保养、维修维护等方面的培训;⑤ 对使用过程中临床科室反映的难点痛点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探讨设备新功能、新技术的有效利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2)对策二:提高故障记录与处理质量以减少设备自身因素影响。PDCA方法实施前,对微量泵的故障记录工作不完善,对故障原因分析不彻底。改善内容包括:① 做好故障处理过程的跟踪记录;② 以常见故障及问题为导向,分析故障原因,总结维修方法;③ 根据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性措施,防止同类故障问题再次出现。

(3)对策三:设备处工程师及临床使用人员开展定期巡检维护以减少设备自身因素影响。PDCA方法实施前,对微量泵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足,未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改善内容包括:① 安排设备处工程师定期对微量泵进行二级维护、三级维护;② 科室使用人员每日进行一级维护;③ 每日对微量泵进行运行状态检查,并贴上相应运行标识,若发现故障应及时反馈报修[9]。

(4)对策四:加强微量泵的质量检测工作以减少设备自身因素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PDCA方法实施前,对微量泵的日常质量检测工作有死角,对部分有本身质量问题的微量泵未进行特别标注记录。改善内容包括:① 成立微量泵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加强微量泵的质量检测工作,提高相关检测数据的完整性;② 对于检测过程中出现本身质量问题的微量泵进行特殊标注,记录设备状态,与厂家沟通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③ 按实际情况进行维修或建议报废处理。

(5)对策五:完善微量泵制度管理与应急预案以减少设备自身因素与客观环境因素影响,从容应对突发状况。PDCA方法实施前,对微量泵的巡查保养制度有漏洞,对于某些突发状况缺乏一套系统的应急预案。改善内容包括:① 完善微量泵巡查保养制度[10];② 制订一套完善的设备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对于微量泵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查明原因,如不能马上消除故障应立即紧急替换并报修[11]。微量泵的应急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微量泵应急处理流程图

1.3 观察指标

在PDCA方法实施后,分别选取我院2020年和2021年3—12月内ICU 3个病区、PICU、NICU、NCU科室的共计130台微量泵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与维修次数统计,比较PDCA实施前后微量泵的首次质控检测合格率和维修台数;比较PDCA实施前后微量泵的质控检测结果;统计月均维修次数。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n(%)表示观察指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阶段

2.1.1 维修情况

微量泵的故障原因可通过鱼骨图分析,做到有的放矢。从培训、故障问题处理、巡检维护、质量检测、制度流程5个方面从根源上减少故障数量[12]。如表2所示为PDCA实施后2021年3—12月微量泵不同故障原因的维修次数与所占百分比。对比改进前维修数量有明显降低(P<0.05),改进前后故障原因占比如图4所示。

表2 我院2021年3—12月微量泵维修情况[例,n(%)]

图4 微量泵故障总次数与故障原因占比

依照计划执行后,经过2021年3—12月为期10个月的微量泵PDCA管理方法改进,对比2020年同期数据可以得出:① 微量泵故障总次数得到显著降低,由改进前的307次下降至改进后的191次,改善幅度达到37.79%;② 如表3所示,PDCA实施后微量泵的首次质控检验合格率高于实施前、维修率低于实施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PDCA实施后由报警、配件、电路3个主要原因导致的微量泵质控不合格台数相比实施前有所减少。

表3 首次质控检测结果、维修台数及月均维修次数(台)

2.2 评价阶段

PDCA管理方法实施后显著降低了微量泵故障次数,但仍未达到预期的50%改善幅度,因此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进行第二轮PDCA改进。不足之处有:① 设备更新换代快,备用零配件兼容性不强,导致故障反复出现,增加了故障数量与维修时间;② 接受培训的临床科室人员有限,当未接受系统培训的人员使用泵时,可能导致故障发生;③ 在对临床科室做泵的巡检时,由于其数量大,种类多,导致有部分泵或泵的某些功能漏检,增加了故障潜在风险;④ 对泵使用需求量不同的科室,应当调整巡检制度,由于故障数量主要集中于对泵使用需求高的科室,因此需要调整资源配置,对这些科室安排更多次的巡检与预防性维护。

第二轮PDCA改进的具体方法有:① 扩大培训覆盖面,创新形式,引入微信公众号、网课等线上培训模式,提倡以老带新;② 优化更新微量泵巡检制度,针对使用量有差异的科室采取不同措施;③ 配备更先进质量检测仪器与工具,更新维修配件储存,减少微量泵平均维修时间[14-16]。

在PDCA实施期间,我院开展培训宣讲共计10余场,共计100人次,对微量泵使用、常见故障处理、维修保养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增进了与设备使用科室之间的交流[13]。设备处临床工程师的管理能力以及沟通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具备一套系统的应急预案,提高了微量泵临床使用可靠性。

3 讨论与总结

本文通过鱼骨图方法总结出微量泵故障的根本原因在于设备自身因素、主观人为因素、客观环境因素,并将PDCA管理方法运用于微量泵的维护质控工作中。通过评估现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制定计划、检查结果、总结改进、多次循环[17-18],并从培训、故障问题处理、巡检维护、质量检测、制度流程5个方面对微量泵的维护质控进行整改。研究结果显示,2021年3—12月微量泵的月均维修次数为19.1次,相比于2020年同期月均维修次数30.7次,下降了37.79%。PDCA实施后,微量泵的首次质控检验合格率为94.62%,高于实施前;维修率为13.85%,低于实施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报警、配件、电路3个主要原因导致的微量泵质控不合格台数相比实施前减少,改进措施取得了初步效果。

在以往研究中,贾璐等[3]通过鱼骨图方法分析了影响微量泵使用安全的根本因素,初步降低了故障次数,但缺少系统且多次的改进措施使得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反复出现;曾宇宏等[8]探讨了PDCA方法在多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马健等[19]研究了输液泵的故障原因与风险控制,但未归纳故障本质原因,未形成一套闭环的改进措施。本文将鱼骨图与PDCA管理方法结合后,定性归纳和分类故障原因,形成了PDCA持续性改进流程,结果显示微量泵的故障次数得到有效降低,该管理方法也可推广到其他医疗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内镜系统等的应用管理中。但该管理方法的改善幅度有限,PDCA实施后设备自身因素与主观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且该方法可进一步运用于采购与论证环节乃至全生命周期中,以取得更好的改善效果。

PDCA管理方法实施后,我院对微量泵的维护质控模式转变为多维度、全方位的科学主动式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微量泵月均维修次数与故障率,提高了首次质控检测合格率,对于降低微量泵的临床使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将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进一步增加培训次数,加大巡检维护力度,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并引入新式的改进对策和管理方法,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微量泵的临床使用可靠性。

猜你喜欢
微量次数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谈刑事侦查中微量物证的作用及常见发现方法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