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韧性规划建设的原则与路径探析

2022-09-30 06:19吴云清
城市与减灾 2022年5期
关键词:防灾韧性应急

吴云清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城市作为最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正遭受着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双重冲击和扰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城市问题愈加突出,城市在应对风险和化解冲击时显现出更大的脆弱性。社区作为城市建设的神经末梢,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社区如何及时应对并迅速恢复正常,是未来城市安全建设的重点和核心。

面对风险社会的挑战,需要社区能更加灵敏、高效地感知、监测和防控应急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迅速分散外部冲击并恢复稳定,体现出社区的韧性水平。因此,在当今城市发展中,韧性社区建设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中之重,社会韧性、组织韧性和技术韧性的深度融合,将为中国当前的韧性社区建设提供更丰富的实践内涵。

韧性社区的概念、内涵及研究进展

“韧性”最早由生态学家Holling应用到系统生态学中,是指在自身基本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应对变化和扰动的能力。“韧性城市”是指城市在面临自然和社会压力冲击,特别是遭受重大安全事故、极端天气、地震、洪涝、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凭借其动态平衡、冗余缓冲和自我修复等特性,保持抗压、存续、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随着国内外对社区研究的不断深入,社区韧性的概念应运而生。“社区韧性”为社区在常态下能承受外部干扰或风险冲击,并在非常态下具备持续有效地发挥其治理功能的潜力。

2016),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正式将构建有韧性的人类居住区列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其中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无疑是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社会之下,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建设,为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应急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但常态化下多元主体协调共治社区范式仍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国内外对韧性社区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如下方面:(1)从定性角度进行社区韧性内涵的挖掘,包括维度、反应阶段、韧性能力等方面;(2)从定量角度开展社区韧性指标体系构建及韧性指数的评估;(3)从管理、人文、社会学的视角,以治理体系角度开展社区韧性的综合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韧性社区建设的原则、社区规划的多维度耦合来进行分析和阐述。

韧性社区规划建设的原则

(一)合理建设防灾空间,科学统筹空间韧性

建设韧性社区,首先需要科学规划,合理统筹空间韧性,遵循“让”“防”“避”的原则来科学规划,统筹拓展城市空间。其中,“生命线工程、重要基础设施、高密度人口场所等公共空间须合理避让灾害高风险空间;划分防灾分区,提前做好风险的规避空间,预留应急和留白用地,统筹布局公共安全设施;将各类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适宜场所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强化大型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平战功能转换、推进综合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图1)。建设包括“立体疏散救援通道、应急避难场所、应急设施”等体系完备且均衡分布的应急工程,提升社区空间韧性,在城市及区域范围内建设一套体系完备、能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空间体系。

图1 四川成都城市安全韧性规划效果图

由于社区承载风险不同,不同灾害对空间的需求有异,为了充分实现社区韧性,需要统筹安排社区空间,以适应不同情境下的应急需求。新建社区以防灾思维来进行空间规划与设计,结合当地主要涉灾类型进行主导防灾空间设置,同时兼顾多种灾害的影响,空间保持一定的弹性和缓冲空间,建设多功能复合型防灾空间。老旧社区可以实施改善与抗灾相结合,在更新过程中预留足够的消防和开敞空间。对公共空间采取生态、海绵城市的理念,保证生命通道、消防通道的畅通和居民的基本安全(图2)。加强覆盖薄弱点,将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列为重点关照对象,对“无物业、无安保、无封闭”的“三无小区”作为疫情防疫的重要布控点,避免灾时情景下的孤岛效应,使社区的整体环境更为包容和友好。

图2 安徽马鞍山老旧小区加固适老化智能化改造

(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增强社区组织韧性

在韧性社区的规划和建设中,首先需要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从全市韧性城市的角度对社区外部环境、内部设施进行统筹安排。当风险发生时,社区需要获得外部资源的支持,自上而下地补给,以满足社区物资、设施、人员等要素的供给。同时,也需要发挥社区“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力量,通过居民参与社区的设计、规划、管理等工作,共同营造全民参与的方式,形成邻里和睦、互助互帮的良好氛围。在韧性社区建设中建设韧性人群,常态下形成“利益共同体”,当风险来临时,积极发挥社区的动员、组织、协调能力,形成合力大于分力之和的“命运共同体”。

2019)8月10日,台风“利奇马”在温岭城南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6级(52米/秒)。受其影响,临海古城全城被淹,该市湖畔尚城小区业主成立紧急抗灾小组,300多名业主投身防洪自救,以最快的速度封堵小区东门、北门、南门和地下车库入口,将洪水成功拦挡在小区门外,湖畔尚城成为全城唯一安然无恙的小区(图3)。

图3 临海市湖畔尚城小区业抗洪自救保家园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居民的“邻里互助”和“抱团取暖”,充分体现了社区“自组织”的优势。

因此,以社区公共空间为载体,共同利益为抓手,合理制度为依托,调动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应急事务,为应急管理储备一支“生力军”。

(三)平灾相结合,提升多场景复合应对能力

随着城市的建设与更新,社区人口结构更为复杂,出现了老龄化、高异质性等特征,居民工作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对社区功能提出了综合化,既能满足日常生活、居住功能的完善性,又能满足灾时功能的多样性的需求;既要保障平时使用功能,又要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市政基础条件预留,以应对各类不确定性问题的发生。

为了提升社区韧性建设,需要将“健康、绿色、友好、包容”等理念融入社区规划和建设中,应对多场景、多人群的客观需求,平时和灾时相结合,特别是社区在突发灾害时需要有足够的韧性空间,同时还应该具备“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事后恢复”的分阶段应对的能力, “平灾结合”提升社区的治理韧性。

此外,通过多方参与的协作式规划,促进社区自治与共治,在驱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以“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形式整合多元化的需求,构建转化性强、性价比高的治理体系。

韧性社区建设的耦合优化路径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冲击下,城市的脆弱性显露无疑。我们应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提高城市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城市发展韧性。韧性社区研究不仅强调被动应对冲击的措施,更着重于城市面对冲击的适应和恢复能力,是对风险的主动规划,是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道路和新举措,韧性社区的建设路径涉及“硬件、 软件”两大层面,“政府、社区、公众”三大主体,结合“平时—灾时”两个时间断面进行耦合优化。

(一)硬件层面(参考网文:《从多维度增强“社区韧性”》)

完善的硬件设施保证社区能够应对一定程度的灾害,维护社区的安全;当灾害来临,即使不能完全避免灾害的冲击,也能够最大化降低损失,同时也有利于灾后恢复工作的开展。

为了建设韧性社区,首先要增强城市的 “硬件”防灾性能。建设网络化布局微型消防站、应急医疗和物流体系,完善应急物资管理和调度平台,夯实维护安全的物质基础。社区要有功能综合的多样性公共空间,储备必要的应急资源,具备防疫、防洪、通信、能源等维持社区基本运营的能力。

近些)来智能设施的使用,极大提升了社区应对灾害的效率,提高了社区的安全性。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城市推出15分钟核酸检验圈,建立常态化的核酸检测点,在社区层面极大地降低了风险发生的可能。

(二) 多维度多主体,提升社区韧性软环境

为了建设韧性社区,除了保证一定规模、体量的硬件环境外,制度管理、信息技术等软环境同样重要。建立重合资源,对社区实施密集的网格化的体制,是防治灾害的必要条件,当风险来临,可以密织网络,以迅速形成了抗灾合力,保障风险应急工作的有效展开。

数字技术可以为非常态化韧性社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现有数据的收集、流通和应用保证社区韧性的健康发展,利用现有的智能平台整合不同种类的数据,并促进数据共通和成果共享,有效提升社区智力水平,联通基层社区,为基层社会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以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韧性社区,首先需要具备良好防灾意识的居民,韧性城市、韧性社区的理念,应急常识和能力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通过“第二课堂”让学生观察火灾、触电、溺水自救等模拟课堂。对普通居民则采取防灾走入“田间地头”,定期开展社会公众应急素养培训,织密基层应急动员、响应和服务网络。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社区居民的防灾安全意识;同时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设置应急知识和技能训练,进行韧性理念传播,探索常态化应急训练与体验机制,在社区周期性地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安全文化的培育提升居民对危机的认识,锻造居民应对危机的能力,营造自救、互救、公救的社会风尚,做到灾害面前众志成城、临危不惧。加大应急志愿者在常住人口中的比例,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进一步优化韧性软环境(图4)。

图4 “政府—社区—居民”多主体软环境

(三)新兴技术保障韧性社区应急水平,提升智慧韧性社区治理能力

数字化时代,应运用新兴技术,构建数字化社会基础设施,疏通信息交流的行政壁垒,是提升社区智慧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

表1 “平时—灾时”相结合的软硬件应对思路

首先,利用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进行全方位监测各类设备数据、预警数据、风险数据,构建社区应急治理的敏捷响应机制。其次,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构建应急管理数据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双向沟通,构建社区应急治理的信息沟通机制。运用新兴技术为社区如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救援车应急装备提供科技支撑,成为应急处置效率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总之,运用新兴技术提升韧性社区的应急能力,也将成为社区基层提升精准治理效能的重要支撑。

结语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梦想。开展韧性社区建设,需要从战略性的高度出发,不仅要有防灾减灾救灾场所、设施设备等物理环境建设,更重要的是探索社区应急动员、特殊人群管理、应急救援协作等软环境的体制机制,变被动的应急响应为主动的社区参与,变静态的资源配置为动态的能力提升,在平时生活与灾时状态间实现良性转换。

致谢:衷心感谢南京工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杨平对文中插图的绘制。

猜你喜欢
防灾韧性应急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