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螺鱼”共生环境研究

2022-10-03 08:40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桃花坪街道雨山完全小学黄雅婷易婷婷肖佳羽
发明与创新 2022年30期
关键词:田螺株距行距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桃花坪街道雨山完全小学 黄雅婷 易婷婷 肖佳羽

三系杂交水稻分蘖能力强,它们适合密植还是稀植呢?我们准备探究其最佳种植株行距,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其产量。

又听祖辈和老师说,他们儿时种田时,发现稻田里有很多野生螺、泥鳅和鱼,它们共同生存,一派和谐的景象。

基于此,我们决定在种植水稻时大胆创新:在相对封闭的稻田里套养田螺、泥鳅和鱼,研究杂交水稻种植方案与“稻螺鱼”共生环境,旨在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探究思路

稀植三系杂交水稻,让其通风透气,获得充足的阳光,同时套养田螺、泥鳅和鱼,创建共生互惠的生态环境。

二、研究方法

对比实验法、类比推理法。

三、实验材料

“晶两优534”种子、螺种、鱼种、泥鳅种、肥料、农药、米糠、划行器、帆布等。

四、研究过程

(一)种植三系杂交水稻

1.稀植实验组

(1)实验田基础工程建设

选择一丘田为实验田,面积约为1333平方米,南面有一条水渠,水渠绕田埂往东延伸,可防洪水淹没稻田。

在实验田四周用1米高的篱笆支撑帆布,并插进泥土中,防止饲养的水生动物外逃。对实验田翻耕除草,加固加高原来的田埂,使田埂高50厘米、宽50厘米,以方便行动。在田埂靠实验田这侧,沿田埂挖宽50厘米、深30厘米的“回”形环沟,在田间每隔3米留出一条宽60厘米、深30厘米且两端与环沟相连的纵沟,便于投喂饲料和晒田。

实验田被纵沟分割成数块,在每块田中建立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便于田间水交换,并在进出水口安装滤网,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2)培育壮秧

①在实验田重施腐熟有机肥。

②稀播水稻种子。

③匀苗(去密补稀)。

④喷施多效唑,追施尿素、钾肥、硼肥、锌肥。

⑤防治病虫害。

(3)移栽秧苗

拔出秧苗,注意秧苗需带泥,少伤根叶。

稀植秧苗,秧苗的行距和株距分别为50厘米、40厘米,或者行距和株距分别为45厘米、30厘米。30行×50列为一厢,相邻的两厢间隔1米,这样采光好、通风透气,田螺、鱼、泥鳅可在其间活动,也方便人们劳作。

图1 稀植的水稻

(4)大田前期管理

①实验田水深10厘米。

②插秧后7天和15天各人工中耕一次,促分蘖。

(5)大田后期管理

①插秧后25天左右,实验田水深40厘米~50厘米,控制无效分蘖。

②防治病虫害。

③深水出穗。

之后,实验田保持蓄水状态,水深如表1所示。

为便于问题的分析,本文进行如下形式化描述.计算资源VMi={Mi1,Mi2,Mi3,…},其中Mi1,Mi2,Mi3,…分别表示内存大小、CPU数目、运行成本、CPU执行的指令数目等.假设系统中用户提交的任务记为TKj={Kj1,Kj2,Kj3,…},其中Kj1,Kj2,Kj3,…为任务的多个属性,如任务长度、输入文件大小、输出文件大小等.对于第j个任务TKj和第i个资源VMi任务的执行时间为TimeCost(TKj→VMi).则一个完整的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案S,其总完成时间为

表1 实验田水深情况

2.密植对照组

选择一丘田为对照组,面积约为667平方米,密植秧苗,秧苗的行距和株距分别为24厘米、21厘米。按照常规方法施肥、喷药,在插秧后7天和15天各喷多效唑和人工中耕一次,促分蘖,除杂草。

3.水稻分蘖情况

“晶两优534”在生长20天至60天分蘖能力最强,60天后分蘖能力减弱。分蘖数据见表2。

表2 单株水稻分蘖平均数据

(二)养殖田螺、泥鳅和鱼

田螺生长速度快,易繁殖,喜阴,所以我们在稻田中养殖田螺。选用中国圆田螺,在稻田中放养幼螺。在放幼螺前10天除敌害与消毒,将生石灰加水后泼洒在环沟、纵沟及整块田中。

图2 我们在实验田放养田螺

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的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在田螺生长旺季,可喂米糠、麦皮、豆腐渣、熟番薯、小昆虫、小鱼虾以及动物的内脏等。

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溶于稻田泥水,能为秧苗提供有机肥。

(三)稻田中的水管理

定期换水,约10天换水一次,保持水质良好。

在大田扦插育苗前,排放适量肥水,给周边水田作肥料用。

当水温降至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钻入洞内,在土面上留一个小孔,不时冒气泡。这时应当保持水深10厘米~15厘米,并且5天换水一次,增加含氧量。

(四)售卖水生动物

经过饲养,质量达到15克的田螺可捕捞售卖。捕捞的方法可选干池捕捞,也可选浅水捕捞。应注意留一些雌螺,为下年培育仔螺作准备。

图3 我们捕捞田螺和鱼

等泥鳅、鱼长大后,也可捕捞售卖。

五、研究结论

合理的株行距是水稻高产的主要因素。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相比密植的水稻,稀植的水稻长势更好,有效分蘖多,抽穗多,产量更高,且最佳行距和最佳株距分别为45厘米、30厘米。

在稻田中饲养田螺、泥鳅和鱼,种养结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田螺、泥鳅和鱼在稻田中活动,可为稻田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促进根部营养物质交换。它们摄食有机碎屑、饵料后排出粪便,给水稻提供肥料,有利于水稻生长。“稻螺鱼”共养,稻飞虱、卷叶虫极少,钻心虫也不多见,可免喷农药,这样种出来的稻谷和养殖的田螺等均是绿色环保的。

水稻稀植,套养螺、鱼和泥鳅的耕作模式科学规范、绿色环保、简便易行、经济效益高,建议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田螺株距行距
2PZ-4000A 型果树栽植机栽植株距试验分析
种花生的合理行距和株距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如何修改Word的默认字体和行距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我学会了摸田螺
田螺
渭北旱塬东部小麦不同播种方式试验
巧解“植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