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三农”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

2022-10-03 17:12李涛万龙云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报道主流媒体舆论引导

李涛 万龙云

摘要:文章选取近五届(第二十七届至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中“三农”题材的获奖作品为研究样本,探讨近年来主流媒体“三农”报道的新闻框架。从2016年至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历时5年,取得全面胜利。研究该时期主流媒体“三农”报道的新闻框架,有利于在舆论引导层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主流媒体;“三农”报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舆论引导;新闻框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5-0046-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四川籍农民工在新疆地区的文化适应调查研究——基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视角”成果,项目批准号:18YJC860018;南充市社科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项目“地市级融媒体移动平台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研究——以‘南充见APP为例”成果,项目编号:NC21B143

源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框架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到传播学研究中。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新闻框架”等概念[1]。新闻框架的形成与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及媒介的议程设置相关。一方面,新闻价值及客观性原则等规律约束着新闻文本的形成及其意义的产生。另一方面,媒介的立场、态度影响着新闻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构建。

结合框架理论研究近年来主流媒体推出的重大主题报道,有助于把握媒体的全局性定位,对媒体引导力、公信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一)新时期主流媒体及其舆论导向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框架由主流媒体生成,传统主流媒体可充分利用其媒介话语进行舆论引导。新媒体环境下,这种框架被削弱甚至解构,各种媒体采用不尽相同的模式来建构框架,形成的新闻文本也各不相同。

实际上,传统框架被削弱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公众可以获取多样化的信息,甚至可以实现信息的私人订制,问题是信息的泛滥让公众无所适从、难辨真假。面对新时期复杂的媒介环境,在重大突发事件及重大主题报道中,新型主流媒体必须掌握构建新闻框架的主动权。因而,研究新时期主流媒体的新闻框架,把握其重大主题报道的文本特点和传播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三农”题材新闻及其文本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

“三农”问题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安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题材新闻是党和国家传播话语体系的重要构成,其传播效果将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近年来主流媒体推出的“三农”报道,从稿件的来源、数量、社会效果,文本的题材、主题、叙事特征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掌握近年来主流媒体“三农”报道的新闻框架,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样本选取与统计分析

(一)样本选取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获奖作品代表了行业最高标准。本文选取近五届(第二十七届至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中“三农”题材的获奖作品为研究样本,样本的选取符合代表性和可行性原则。不过,这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在发表时间上也有特殊性。这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时间为2017年至2021年,评选对象为上一年度首次刊播的优秀新闻作品,因此获奖作品的首发日期为2016年至2020年。

从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到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5年里,产生了大量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新闻报道作品。研究这一时期主流媒体“三农”报道的新闻框架,有利于在舆论引导层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二)统计分析

统计显示,荣获第二十七届至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的“三农”题材和主题的作品有237件,在所有获奖作品中占比14.16%。而在这237件获奖作品中,87.34%出自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平台,其中58件作品出自中央级媒体(含新媒体平台),占比24.47%;119件作品出自省级媒体,占比50.21%;30件作品出自地市级媒体,占比12.66%。

從作品体裁看,消息、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系列报道占大多数。此外,每年均有部分融合创新类新闻作品获奖。

从作品内容看,“农村”“农民”题材的作品相对较多,“脱贫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医疗改革”“城乡一体化”“新时期农民”等主题词出现频次较高。此外,对正面典型事件或人物的报道高达93.67%,揭露性报道和批评报道仅占6.33%。

三、近年来主流媒体“三农”报道新闻框架的特点

(一)脱贫攻坚主题:注重材料的典型性、代表性、标志性

在第二十七届至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农”题材获奖作品中,反映脱贫攻坚主题的作品比重占比最大。研究发现,该主题的作品主要有五种不同的新闻框架。

1.解读扶贫政策及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扶贫实践

如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喜讯捎给总书记——回访习近平看望慰问过的家庭》,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习近平的扶贫故事》《习近平在陕西省平利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写信告诉总书记:我们毛南族脱贫了!》等。这些作品逻辑严密、材料精当,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反映基层干部带领村民脱贫或进行扶贫帮扶的典型事迹

如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文字消息《35名贫困村第一书记申请留任》,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短视频新闻《臊子书记》,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文字通讯《二百八十一个签名挽留第一书记》和广播消息《163份留下来的初心与使命》,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专题《大山里的“摩托书记”》和电视专题《第一书记种瓜记》等。报道这些基层干部的事迹,让公众看到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道路上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3.讲述普通老百姓的典型脱贫故事

如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文字通讯《老郭脱贫记》《羊小平砸缸》,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十八洞的19张笑脸》,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短视频新闻《十八洞村龙金彪的Vlog》,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文字通讯《杨叔的脱贫日记》和网络专题《村里最远那一户》等。这些老百姓的脱贫故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记者抓住了这些鲜活的素材,采用对比手法进行报道,让公众看到了脱贫后老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

4.展现不同地域的扶贫情况或代表性脱贫成果

如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悬崖村”扶贫纪事》《脱贫攻坚在阜平》,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决战贫困——莽莽黔山脱贫攻坚纪行》,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十八洞村这五年》《滴水穿石三十年——福建宁德脱贫纪事》,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这里是下党》《麻山“大迁徙”——望谟麻山万人易地扶贫整乡搬迁纪事》等。这些被报道的地域具有代表性,能以小见大地展现脱贫攻坚成果。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地域被报道后产生了“地标”效应,如“悬崖村”“十八洞村”,而后以其为题材的新闻作品频频获奖,其中“悬崖村”题材获奖3次,“十八洞村”题材获奖6次。

5.报道脱贫攻坚路上的标志性成绩或全面脱贫战果

如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革命老区延安实现整体脱贫》,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清零!中国所有贫困县脱贫》《贫困人口最多的贵州省今天整体脱贫 全国所有贫困县摘帽》《西藏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等。其中,井冈山、延安这些地域在新闻价值上自带显著性,井冈山率先“摘帽”,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而延安的整体脱贫标志着脱贫攻坚进入到“全面開花”阶段。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发现问题与推广经验并举

农产品生产侧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兼具重要性和迫切性,该主题的作品主要反映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推广值得借鉴的经验。如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产粮大省何以出现“买粮难”》,反映河南省小麦品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关于猪肉的通讯——“稳猪价”背后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反映猪价攀升背后的供需失衡问题与结构性矛盾。这些作品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经验,具有明显示范效应。整体而言,该主题的作品以文字通讯及深度报道为主,写作针对性强、素材鲜活、有理有据。

(三)生态环境治理主题:背景材料丰富,用事实说话

农村地区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战场,从理论阐述到政策发布、从调查揭露到经验分享、从单一事实到综合报道,该主题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草原奖补保了生态富了牧民》,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甘肃祁连山:问责风暴下的生态突围》《苍南叫停大渔湾围垦工程》,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9天,216小时,青海改写世界纪录》《十块奶豆腐换来一片青山绿水》,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农村清洁取暖之痛:层层任务重,“宜”字难落实》等。这些作品最突出的共性特点是选择和运用背景材料说话,利用背景材料交代纵向脉络或者进行横向对比,以实现记者个人框架与受众认知结构的统一。

(四)“新时期农民”主题:语言生动形象,试图改变刻板印象

新时期农民的精神诉求和生活态度,已经打破了公众对中国传统农民或第一代农民工的认知。新闻报道试图展现这一群体的闪光点,如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文字消息《研究生在陇县当羊倌 瞄的是世界市场空白》,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短视频新闻《拉孜姑娘创业记》,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系列报道《胡小燕:农民工在政治舞台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文字消息《回乡大学生三项发明为800多牧户节省1亿元》,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文字通讯《大山深处走出最美“古丽”》等。这些作品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饱满,切合实际地营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兴农”“返乡创业”等新闻框架。

四、结论与建议

(一)把握政治方向,创新议程设置

从近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看,政策走向对新闻框架的影响最为直接。如分别荣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文字消息《告别“同命不同价”!》和《城乡居民同病同保障》,反映了在人身损害赔偿和医疗报销比例上城乡逐步统一标准,凸显了城乡一体化的报道议程。但整体而言,这种议程设置较为单一,大多数为正向议程,而来自自媒体或社交媒体的议题容易被忽视。新时期主流媒体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除了要把牢正确政治方向,重视来自中央的精神外,还需要重视反向议程,关注来自群众的舆情。

(二)注重选题策划,平衡两个价值

新闻采写一般以新闻价值为判断标准,先确定题材,主题则是由题材自然生发而来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题材和主题很难割裂,通过前期策划,记者带着主题去寻找题材的做法也很常见。一般而言,好的题材都是自带主题的,如《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17名教师同出一家 40年培养万名山娃》等。选题策划要求记者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同时把握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

(三)讲求叙事策略,做到用事实说话

新闻标题、导语构造、信息来源、核心事实、背景材料、引语選取、行文逻辑、文风基调等要素共同构成新闻叙事。这些要素影响着公众对新闻框架的判断。无论是事件性作品常用的再现场景、引用话语和交代背景,还是非事件性作品常用的典型材料和鲜明对比,都必须以事实为基础,通过叙事策略将媒体的态度和倾向隐藏起来,巧妙引导公众自己去下结论。

(四)创新传播形式,实现差异化传播

近年来,中国新闻奖的奖项设置不断调整变化,除了传统的文字消息、通讯或深度报道、广播电视消息、专题、系列报道、图片新闻、页面设计等,还增加了创意互动、融合创新等奖项。这种导向契合当前的媒介环境,能够引导媒体实现差异化传播。

(五)了解受众框架,做好舆论引导

对于媒体设置的新闻框架,受众并非全盘接收。在新闻文本的意义生成上,受众通常有自己的“解码”路径和法则。受众对媒体信息的认知、批判、重构的过程和依据,可以理解为受众框架。新闻文本的传播效果,需要通过受众的“解码”来实现。“三农”报道最广泛的受众是广大农民,因此了解农民群体特别是媒介素养相对较高的新生代农民的受众框架,对主流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有重要意义。

(六)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影响

在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河池脱贫经验“出口”亚非国家》《外国使节神山村里探寻中国脱贫经验》格外亮眼。这两件作品向国际社会分享了我国的脱贫经验,很好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五、结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并要求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从近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看,新时期主流媒体推出的“三农”报道选材精当、文本衍义性强,在脱贫攻坚、生态环境治理等议题上构建了“重视”“帮扶”“可持续”的新闻框架,但在乡村文化建设、农村公共服务等议题上的表现力和延展性还有待提升。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主流媒体要不断完善“三农”报道的新闻框架,进一步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2010(9):18-24.

[2]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光明日报,2016-02-20(1).

作者简介 李涛,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业务、文 化传播。 万龙云,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业务。

猜你喜欢
报道主流媒体舆论引导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