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态度系统的共建“一带一路”新闻语篇积极话语分析

2022-10-03 22:59张岁岁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共建国家形象一带一路

摘要:自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与日俱增。新闻报道在传播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也传递着作者的态度,因此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如何运用语言增强共建“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积极性,就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從中国日报海外版选取10篇共建“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构建小型语料库,运用UAM语料库工具对其态度系统进行标记,并统计各子系统的出现频率,总结其语言特点及态度构建。研究发现具有判断倾向及表达鉴赏的语言单位出现的数量较多,通过这些语言构建一个负责、技术设备先进、荣辱与共、互利互惠、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大国形象,从而提高共建“一带一路”对外新闻报道的传播效力。

关键词:态度资源;共建“一带一路”;新闻语篇;国家形象;积极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5-0049-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山西工商学院重点建设科研团队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QT202125

一、前言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合作不断推进,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成果开始显现,参与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增强和提高。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媒体不断跟进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关注及报道。新闻报道在传播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语言传递积极的态度,从而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值得探讨。因此,本文以共建“一带一路”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入手对其进行积极话语分析,从而总结出研究对象如何通过态度资源对共建“一带一路”进行积极性评价。

积极话语分析于1999年由Martin(马丁)正式提出,其认为语言分析应以更积极的态度和视野去观察那些主张和平、平等的“好新闻”。国内对积极话语分析的研究起步较晚。

朱永生(2006)从历史背景、动机、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积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进行了研究[1]。

杨林秀、赵浩(2018)指出应在多层面、多学科、多理论范式的背景下进行积极话语分析研究[2]。

在应用研究方面,赵闯(2016)[3]、刘小倩(2019)[4]分别对“中国梦”新闻及共建“一带一路”新闻语篇进行评价理论框架下的积极话语分析。

同时,借助语料库工具进行积极话语分析的研究不断增多,为研究结果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因此,本文运用UMA语料库标注软件进行基于态度系统的共建“一带一路”新闻积极话语分析,具有应用性及可操作性。

二、理论框架

Martin(2005)态度系统当中的情感系统反映了人对事物或事件等在内心深处的情绪反应。在语言学中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是否快乐,即面对事物或事件等,个人的情绪高还是低。

二是安全/非安全,即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对事件等能否取得成功是充满信心还是感到焦虑。

三是满意/非满意,即个体在参与事件过程中是否感到满足。

四是倾向/非倾向,即个体是否有意愿为事件的成功付出努力。

态度系统中的判断系统指个体根据自身的以往经验、价值取向、社会道德准则、法律法规等对事物或事件进行评判。

其中涉及社会道德的评判被称为社会评判,涉及法律的评判被称为社会约束。社会评判包括规范、才能、坚韧三个方面。规范强调事物的特殊性,才能强调事物或事件的产出能力,坚韧强调事物的可依赖程度。社会约束指依据法律法规对事物或事件的诚实性及正当性进行判断。

态度系统中的鉴赏系统指个体从反应、构成及价值三个方面对事物或事件进行审美鉴赏。反应指事物或事件等对个体的吸引程度及受个体的喜爱程度,吸引程度被归为影响,喜爱程度被称为质量。构成指个体对事物或事件平衡性及复杂性的鉴赏。平衡性关注事物或事件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是否平衡或遵循规律,复杂性关注事物或事件的构成要素是否精细、可复制性的高低。价值指个体对事物或事件的意义进行鉴别,对其价值的高低进行判断。

三、共建“一带一路”新闻语篇态度资源分析

笔者在中国日报海外版中以“One Belt One Road”(即“一带一路”)为关键词进行语篇搜索,从中选取近期10篇共建“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构建小型语料库,运用UAM软件进行手动标记,共标记229处具有态度表达的语言单位。从态度系统包含的三个子系统来看,属于判断的语言单位出现的次数最多,占比高于50%,其次为鉴赏语言单位,共有68处,占比近30%,属于情感的语言单位在语篇中出现的数量最少,共有41处,占比17.9%。

(一)情感资源

在所选择的10篇新闻语篇中,情感评价一方面来源于作者的表达,基于共建“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客观事实,作者对事实进行情感表达;另一方面来源于新闻语篇中引用第三人的情感评价,特别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或活动等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影响的个体或团体代表。

通过作者本人或第三人的情感表达,间接影响读者对共建“一带一路”及中国的情感建立。

例1:He?was?thankful[+满意性]?to?Chinese?and? foreign?colleagues?who?helped?him?carry?out?everyday?tasks.

中文:他非常感谢帮助他完成日常工作的中外同事。

例1的说话者为共建“一带一路”中俄重要合作项目的中方参与者,“thankful”(感谢的)一词表达了其在参与项目过程中对中外同事的感激,也说明在项目过程中说话者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在中俄两方同事的共同合作与帮助下顺利完成了项目任务,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该语篇通过引用第三人的情感体验,从真实人物入手,更加容易将情感带给读者,以此说明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双方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在合作中,中俄员工共同配合,从而建立中俄双方良好的国际合作形象。

在情感系统所涉及的四个子系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倾向性情感表达,有30处,占情感系统的73.2%。在所选择的10篇报道中标记的倾向性情感均属于积极倾向性,从而建立共建“一带一路”及中国的积极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政策的实施。出现频率较高的表达包括“ready”(准备)、“is willing to”(即将)、“be honored to”(荣幸)等。

例2:China?is?ready?to[+倾向性]?work?closely?with? Argentina?within?the?frameworks?of?the?United?Nations?and? the?G20.

中文:中方愿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框架内同阿方密切合作。

例2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阿根廷总统Alberto Fernandez(阿尔贝托·费尔南德斯)所说的话语。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阿根廷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加入共建“一带一路”,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之际,习近平主席会见阿根廷总统,例2当中“is ready to”表达了中国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积极与阿根廷合作的意愿与态度,而该新闻语篇通过直接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语,增强了其影响力,带给读者的情感体验,树立了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扩大共建“一带一路”的影响力。

(二)判断资源

具有判断倾向的语言单位出现的频率最高,共有120处。在判断系统中,新闻报道作者或第三人及组织根据自身价值观及道德标准,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过程中所展示的中方能力及合作结果、影响等进行判断,120处均为积极判断,树立了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顺利、受到各方肯定的正面形象。

在120处判断资源中,对能力的判断资源出现频率最高,占判断资源的63.3%,其代表表达有“facilitate、promote、strength、enhance、ensure”等,这些词多表达“加速、促进、加强、提高、保证”等,以此体现共建“一带一路”及中国在此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例3:VR?systems?providing[+能力]a?virtual?workplace? for?safety?training?help[+能力]?protect?Malaysian?workers,?while? state-of-the-art?equipment?boosts?[+能力]progress?in?building? the?railway?in?eastern?Malaysia.

中文:虚拟现实系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安全培训工作场所,帮助保护马来西亚工人,而最先进的设备促进了马来西亚东部建设铁路的进展。

例3新闻语篇整体报道共建“一带一路”所取得的成果。其中在介绍中国技术部分以“中老铁路”建设为例,说明了在项目进程中中国先进技术对项目顺利完成的决定性作用。在此句中,“提供、帮助、促进”三个表达都属于积极能力判断资源,体现了VR技术系统对工作人员安全及先进设备对铁路建设过程的保障性作用。

除对能力进行判断外,10篇新闻报道中还出现了37处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或对中国在合作中所展现的规范性及特殊性进行定性描述的语言单位,形容词或副词性质居多,且皆为积极态度,如“the largest”(最大的)、“ambitious”(雄心勃勃的)、“unconventional”(突破常规的)、“extensively”(广泛地),这些积极修饰成分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所展现出的特殊作用,能够使读者更加坚信中国能够在合作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支持。

(三)鉴赏资源

根据统计,鉴赏资源在10篇报道中出现的频率位列第二位,共68处,占比29.7%。而在鉴赏系统中构成鉴赏资源最多,有55处,占比80.88%,其次是对社会价值的鉴赏,共有12处。

构成鉴赏资源分析事物或事件的平衡性及复杂性,有助于从微观视角聚焦事物或事件的具体发展过程,从而对其进行评价。

而对社会价值的鉴赏资源,有助于从宏观和长远角度对事物或事件进行更加深刻的评价。因此,新闻报道中对这两种鉴赏资源的高频率运用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或事件的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在根本上树立事物或事件的积极或消极形象。

在55处构成鉴赏资源中,平衡性鉴赏资源出现较多,共有49处,各语篇出现的高频平衡性鉴赏表达有“jointly”(共同地)、“mutual”(相互的)、“bilateral”(双边的)、“shared”(共享的)、“sustainable”(可持续的)、“green”(绿色的)等。这些词汇强调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关注自身与合作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使合作方坚定合作信心,增强合作意愿,同时有利于树立中国互惠互利的大国形象,最终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例4:Thanks?to?strong?bilateral[+平衡性]?efforts?,?China? and?ASEAN?have?built?a?very?strong?economic?partnership.

中文:由于双边的共同努力,中国和东盟建立了非常强大的经济伙伴关系。

例5:A?key?trade?agreement?that?has?helped?to?foster? bilateral[+平衡性]?trade?has?been?the?China-ASEAN?Free? Trade?Area.

中文:帮助促进双边贸易的一项关键贸易协定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例4、例5来源于同一报道,该报道讲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发展。

例4强调了中国与东盟坚固的经济伙伴关系来源于双方的共同努力,而非单方面行为,从侧面反映出双方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意愿。

例5强调在中国与东盟制定贸易协议的过程中,最终目的是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即在政策制定与未来发展计划中以共同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通过以上两处平衡性鉴赏资源,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中,中国与东盟关系在过程与目标上的平衡性。

除了平衡性鉴赏资源外,语料库还有6处复杂性鉴赏资源出现,这6处资源主要描述中国与别国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地理、技术等难题,并通过描述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展现中国应对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

在12处社会价值鉴赏资源中,“good results”(好结果)、“great significance”(重大意义)等语言多出现在新闻报道的标题或段落及篇章的结尾,或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引用第三人的语言,直接对共建“一带一路”进行总结性积极评述,从而传达作者或事件参与者对共建“一带一路”的積极态度。

四、结语

本文从人民日报海外版选取10篇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运用UMA语料库工具以态度系统为框架进行标记,发现新闻报道作者使用大量积极词汇,从情感、判断及鉴赏三个方面向读者传达对共建“一带一路”下各国合作的积极评价,从而构建一个负责、技术设备先进、荣辱与共、互利互惠、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 朱永生.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J].英语研究,2006(4):36-42.

[2] 杨林秀,赵浩.希望的话语:国内积极话语分析研究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5-41.

[3] 陈令君,赵闯.新闻语篇中的“中国梦”:评价理论态度视域下的话语分析[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3(4)34-39,81.

[4] 刘小倩.新华网“一带一路”新闻语篇中的积极态度资源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张岁岁,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话语分析、商务英语。

猜你喜欢
共建国家形象一带一路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基于汽车专业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实践研究
企业文化与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共建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