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HPV的认知和接种意愿研究

2022-10-07 14:12缪亚东丁晓晴
黑龙江科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意愿疫苗

缪亚东,丁晓晴

(1.南通理工学院 健康医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2; 2.苏州熠品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211)

人乳头瘤病毒(HPV)属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是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亲和力,人类是HPV的唯一宿主,可感染人体多个部位的皮肤和黏膜并产生病变[1]。我国大陆地区健康体检女性人群中HPV的总感染率为16.18%,HPV高危型感染率为12.95%,HPV低危型感染率为3.28%,常见的型别为HPV16/52/58/33/18/68[2],总体来说感染率较高。根据调查可知,年龄在20~24岁的妇女HPV感染阳性率最高,可能与此年龄段为育龄期、性生活较活跃有关[3],特别是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为高危群体。尽管HPV疫苗早在2016年就在我国上市,可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大学生对HPV疫苗都持有怀疑态度,处于HPV疫苗接种犹豫状态[4-5]。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观念越来越开放,但大部分人还未接种疫苗,将自己暴露在随时受到感染的危险状态下,因此提高大学生对HPV疫苗的认知和接种率任重而道远。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问卷内容,在此基础上选定最有价值的10个问题作为问卷的题目,并不断修改和完善。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电子问卷调查大学生对HPV的认知、接种意愿以及影响因素,本问卷采取匿名形式,不泄露个人信息,所得结果客观公正。

1.2 文献资料法

自HPV疫苗在我国上市之后,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越来越多人了解到了HPV疫苗的重要性,许多学者也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资料发现,国外学生对HPV知识的知晓率较高,而我国大学生对HPV的认知普遍较低,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接种意愿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性别、父母教育程度、周围群体等方面的影响[6-7]。

2 研究对象与调查内容

2.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70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660份。

2.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HPV相关知识知晓情况、HPV疫苗接种意愿、影响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因素等。对HPV的认知、接种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本问卷采取匿名形式,不泄露个人信息,所得结果客观公正。

3 结果分析与归纳

3.1 基本情况

在660名调查对象中,有医学背景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37.88%,无医学背景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62.12%;男性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20.45%,女性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79.55%,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n=660)

3.2 对HPV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

在参与调查的660份调查问卷中,有81.82%的被调查者在调查前听说过人乳头瘤病毒(HPV),有61.36%的被调查者知道男性也有可能感染HPV。有77.27%的被调查者知道性传播是HPV的传播途径,仅有40.91%的被调查者知道密切传播是HPV的传播途径,仅有37.12%的被调查者知道间接接触感染是HPV的传播途径,有57.58%的被调查者知道医源性感染是HPV的传播途径,有58.33%的被调查者知道母婴传播是HPV的传播途径,仅有5.3%的被调查者不知道HPV具有传染性,有14.39%的被调查者不了解HPV的传播途径。有90.15%的被调查者知道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预防HPV,有93.18%的被调查者知道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HPV,有59.85%的被调查者知道注意饮食作息可以有效预防HPV,有87.12%的被调查者知道避免不合理的性行为可以有效预防HPV,有11.36%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其他预防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生对HPV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n=660)

3.3 接种HPV疫苗的必要性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有必要接种HPV疫苗,占全部被调查者的96.21%。

3.4 了解HPV的途径

大学生了解HPV的途径以网络和朋友家人居多,有78.79%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网络了解的,有52.27%的被调查者是通过朋友家人了解的。最不常用的途径是报纸、杂志和其他途径,通过报纸杂志了解HPV的仅占27.27%,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仅占21.97%。通过电视、社会公益讲座、学校教育等方式了解HPV的也较少。

3.5 HPV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在660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已经完成疫苗接种,接种率为5.3%。在尚未完成接种的大学生中,4.55%的大学生正在接种,46.97%的大学生正在计划中,26.52%的大学生知道应该接种但仍在纠结,16.67%的大学生不打算接种。影响大学生接种意愿的主要原因是疫苗价格昂贵(43.94%)、担心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0.91%),如表3、表4所示。

表3 HPV疫苗接种情况 (n=660)

表4 影响接种意愿的主要原因 (n=660)

3.6 结果归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对HPV的知晓率较高,他们一般是通过网络(78.79%)和朋友家人(52.27%)那里了解到HPV的相关知识,通过电视、社会公益讲座、学校教育和杂志报纸等方面了解的人较少,这启示我们需要加强社会和学校对于HPV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可以在电视上投放宣传HPV疫苗的公益广告,帮助不太会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了解HPV知识,提高整个群体的认知度,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开展HPV专项讲座,并在校园内投放横幅和小册子,警示大学生HPV的危害,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

虽然大学生群体对HPV的知晓率较高,但是对于HPV的相关知识并没有系统掌握,对于HPV的传播途径和有效预防方式仍了解不够,只有少部分人知道HPV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37.12%)的方式传播,如果不注意在公共场合的卫生,比如和HPV感染者共同使用浴巾、毛巾、坐便器等可能会受到感染。因此,在公共场合洗澡应该尽量使用淋浴,上厕所尽量使用蹲厕,即使是家庭成员也应该做到一人一盆,毛巾分用。

4 提高大学生HPV疫苗认知度和接种意愿的合理化建议

4.1 改变大学生的错误认知

第一,改变“非九价不打”的认知。目前大部分的宫颈癌是由16和18型病毒感染导致的,对于16和18型病毒现在市面上的四种疫苗在保护效力、免疫原性、保护效果、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是相当的。大学生没有必要一定要接种九价疫苗,但疫苗越早接种越好,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力会不断变弱。大学生应该改变“非九价不打”的认知,尽早注射HPV疫苗,同时科研部门也应加快疫苗的研制,早日实现我国疫苗的充足供给,不再出现“预约难”的场景。

第二,不止女性可以接种HPV疫苗。大学生是可能感染HPV的高危群体,但是目前大多数人对于HPV的印象仅仅与宫颈癌挂钩,认为这是一种妇科疾病,实际上持续感染HPV不仅会导致宫颈癌,还会引发肛门肛管癌、口腔癌等问题,女性只是由于身体构造等原因更容易受到感染,而男性也有被感染的几率。但目前健康教育的对象一般都选择女性作为重点人群,忽略了男性的健康知识普及,因此男性大学生应该同女性一样接受HPV知识的健康教育,了解HPV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第三,不是没有性行为就不会感染HPV。本次调查中,20.4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会感染疾病。性行为是HPV的主要传播途径,但并不是说没有性行为就没有感染疾病的风险,尽管感染率不高,但是HPV也可能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而感染[8]。因此,HPV感染者要注意自身卫生,衣物要勤换洗,避免与他人衣物摆放在一起,最好用开水消毒内衣裤。

4.2 国家政策支持

第一,将HPV列入国家免疫接种范围。调查发现,有43.94%的大学生因为价格的原因对HPV疫苗的接种处于犹豫状态。对于价格昂贵的疫苗没有政策补贴,许多大学生不愿意或无力支付高昂费用。

第二,加快国产疫苗审批速度。目前我国已经批准了四种疫苗上市,四价和九价疫苗常常会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尤其是最推荐大学生接种的预防HPV型号最全的九价疫苗常常会出现断货的情况[9]。加快国产疫苗的审批速度,早日实现疫苗自给自足,有利于亟待接种人员尽快接种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

第三,加强疫苗安全性宣传。调查发现,有40.91%的大学生对疫苗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应大力宣传接种HPV疫苗的优势,还可以对接种人员进行回访,采访其接种感受及后续生活状态,让人们直观感受到接种疫苗的好处,慢慢消除大众对疫苗安全性的担忧。

4.3 学校宣传引导

第一,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邀请疾控中心专家开展健康讲座,并在校园内张贴海报、发放小册子、广播、在电子屏幕上投放HPV疫苗介绍和HPV相关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加设一门课程专门讲授HPV知识,聘请校外专家或者临床医生来校授课,并以考试的形式促进大学生对HPV展开学习与研究。

第二,加强同伴教育。研究显示,有52.27%的大学生是通过朋友和家人了解HPV相关知识的,因此,同伴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对HPV的认知程度和接种率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可以自发组织交流会探讨对于HPV的看法,交流预防心得;可以在学校论坛、贴吧、公众号、抖音等相关网络平台开展HPV疫苗接种的宣传活动;可以举办HPV知识有奖竞赛,提高大学生了解HPV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性教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日渐多姿多彩,新时代年轻人更加外向开放。因此,学校应积极为大学生开展关于性知识方面的讲座或公开课,使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优秀的学术素养,也要拥有科学正确的性生活知识。

4.4 加强大学生疫苗预约工作

目前,我国疫苗接种的预约方式主要是通过各地区网络平台线上预约和线下预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0],没有针对高校的专门预约途径。应加强大学生的疫苗预约工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便利,以学校为单位申请、组织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做到统一规范化管理,安排专职负责人告知疫苗接种期间的注意事项,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大力开展基于学校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高校疫苗预约工作,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疫苗接种率。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意愿疫苗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方法研究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