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创新实践教学策略分析

2022-10-07 14:12于丰博
黑龙江科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运动体育教学模式

于丰博,衡 鑫

(南阳职业学院,河南 南阳 474500)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运动。学习和练习健美操,不仅可以愉悦身心,同时还能够减脂增肌,塑造身体的美感,提升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美操所特有的保健、医疗、健身、健美、娱乐等实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吸引了不同年龄的爱好者参与,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同时也形成了健美操国际组织和相关赛事,吸引了众多健美操专业运动员和爱好者参与其中。我国高校开设的健美操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健美操知识、学习健美操的基本规则和技巧,从而实现专业化的健美操学习和训练,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从目前高校开展的健美操教学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许多学生没有真正体验到健美操的运动乐趣和健身效果,没有完全达到健美操教学的目的。

1 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对不同高校的200名学生进行随机采访,采访内容为学生认为影响其参与度的因素,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认为影响其参与度的因素Tab.1 Factors that students think influence their participation

由表1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影响其参与度的因素依次为:场地设备85%、教学内容73%、教师素质水平60%、教师和学生对健美操的认知程度57%、学校组织45%、传媒对健美操的宣传力度30%。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场地设备、教学内容及教师素质水平是影响其对健美操参与度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教师和学生对健美操的认知程度、学校组织及传媒对健美操的宣传力度等因素。健美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除了其本身自有的特点外,更需要设备齐全的健美操场馆。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场地设备的数量及标准未达到要求,无法满足学生的健美操训练需求。

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项目课程众多,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选择也不同。但是相对于足球、篮球等热门体育运动来说,学生对健美操运动课程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够。同时,健美操很容易受到性别偏见,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女生才会选择健美操,健美操不是一个适合男生的运动。从目前选择健美操运动课程的人员来看,女同学所占比例较大。而对于身体对抗比较激烈的足球和篮球等运动,男同学选择的较多。部分女同学缺乏参与健美操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很难真正投入到健美操课程学习中,学习效果不理想[1]。

1.2 教学模式较为简单

在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较为简单的问题。一方面,学生的消极态度会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热情,不利于教学方法的实施和开展。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健美操课程内容理解不深,只是教授简单的基础动作,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没有将更多精力用在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上,健美操课程教学水平较低,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通过观察当前教师选择的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其中,85%的教师在教学时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8%的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电化教学模式,4.5%的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媒体影像教学模式,2.5%的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网络教学模式。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准备部分-基础知识部分-总结部分”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未给学生留下足够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一味地重复模仿教师教授的动作,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了主动性与创造性,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当前的教学方式及手段都在为应试教育服务,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表2 现有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Tab.2 Current teaching mode of calisthenics course

1.3 健美操教师资源不足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涉及的体育项目种类较多,需要充足的体育师资力量开展教学。部分高校在公共体育课程的建设中,对于健美操运动项目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健美操运动选报的学生较少,没有必要安排专业的健美操教师进行教学。教师是教学组织的核心,应打造一支拥有较强专业知识及专业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有效提高健美操的教学和训练质量。但部分高校的健美操课程教师往往是由其他专业出身的教师兼职,经过简单的培训和自学,从而开展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工作,导致健美操教师的专业素养普遍较低,仅能训练学生的基础技巧和动作,无法对健美操运动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将健美操运动培养成兴趣爱好,不能长期持久地参与到健美操项目的训练中,不利于健美操课程的发展。

2 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教学重点

2.1 突出和表现健美操的运动美感

高校的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教学,应区别于其他技术类运动教学,要突出和表现健美操的运动美感以及其对身体塑形的效果。参加健美操课程的学生大多为女生,其参加课程学习的目的也比较明确,就是通过健美操练习来塑造良好的身型。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展现自身身材的美感成为一种风尚。青年学生正处于情感趋于成熟、稳定的时期,比较注重体态和外形,青年学生也更加热衷于通过节食和运动塑造和保持良好的身型。因此,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要尽量突出和展现健美操的运动美感,以及其能够给练习者身体所带来的明显变化[2]。

2.2 提升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兴趣

高校学生大多对健美操运动存在一定的误解,这种误解首先来源于对这一运动的陌生感。绝大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没有接触过健美操运动。有些学生将健美操理解为传统的中小学广播体操,通过简单的动作和姿势来达到热身的效果。尤其是广大男同学,比较热衷于对抗性较强的球类运动,而对健美操运动则没有太大兴趣。因此,教师在健美操教学中要强调健美操运动的优势和特点,展示健美操运动给人们体质和身型带来的变化,以此提升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兴趣。

2.3 使健美操运动能够在学生和群众中间推广

在健美操运动课程教学中,除了要对参加健美操运动项目课程的学生开展教学外,还应加大健美操运动在学生和群众中间的普及和推广。为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对健美操运动进行宣传和推广,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并进行健美操表演。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或者城市广场中,与群众共同练习和表演健美操,增加健美操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力度,使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健美操运动,并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来。

3 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创新实践教学策略

3.1 将健美操运动与健康养生紧密结合

在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运动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健美操的动作和技巧,还应将健美操运动与健康养生理念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在讲解健美操运动基础动作的过程中,引入健康养生的内容。比如,对于身体某个部位的减脂可以通过健美操的动作来达到理想效果。此外,随着当下学生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时间和频率增加,“低头一族”所带来的颈椎和腰椎劳损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学生可以通过参加高校的健美操课程达到锻炼颈椎和腰椎的效果,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3]。

3.2 通过视频课程教学来展现健美操运动的效果

在健美操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前的网络视频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可以选取相关视频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一方面,通过播放教学视频,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现健美操运动的专业技术要求,同时也能够展现健美操的运动美感。另一方面,教学视频能够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在互联网中搜索相关健美操运动教程视频,并进行学习和练习。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中专业的健美操教学视频十分丰富,讲解过程也比较详细,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是十分有效的学习资料[4]。

3.3 组织举办校内健美操活动和赛事

在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教学中,除了要开展常规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之外,还应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健美操活动和赛事。对于选修健美操课程的学生来说,可以将参与健美操赛事的成绩纳入到课程的最终考核中。参加健美操赛事和活动一方面能够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健美操运动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健美操运动。除了参与校内组织的健美操活动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健美操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掘一些具有健美操运动天赋或者表演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其进行健美操专项练习和辅导,并推荐其参加专业性更强的活动和赛事,以此提升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认识,实现健美操运动作为公共体育课程的价值[5]。

4 结语

高校的健美操课程作为公共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健美操运动也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运动健身方式,适合学生长期练习。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健美操运动的重视,使学生能够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础能力,养成健美操练习的良好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运动体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