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电影《红色土司》配乐分析

2022-10-08 13:59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艺术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口弦羌笛羌族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朱 婷

中央音乐学院/张增琪

少数民族电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缩影,而题材的选择在电影表现形式中显得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羌族题材的电影(不包括微电影和记录电影)有《羌笛颂》(张辛实执导,1960年)、《尔玛的婚礼》(韩万峰执导,2007年)、《羌笛悠悠》(苗月执导,2011年)、《迁徙》(宁敬武执导,2014年)、《古堡之吻》(田芬执导,2014年)等10部。其中,《羌笛颂》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羌族题材的电影;之后的40多年,羌族题材电影进入沉寂期;直到2007年由韩万峰导演拍摄的《尔玛的婚礼》让羌族题材电影重新回归大众视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羌文化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羌笛悠悠》等羌族题材电影纷纷问世;2014年,第一部商业化运作的羌族题材电影《古堡之吻》正式上映。这些电影站在不同视角展现了羌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民间信仰以及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促进了羌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但前述电影导演均不是羌族人,在拍摄过程中缺乏本民族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因此,由羌族人艺兮执导的羌语红色题材电影《红色土司》于2019年11月的正式上映在羌族题材电影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电影《红色土司》选取了安登榜这一民族英雄作为表现对象,“站在本民族文化的原点,以内视角的方式,回溯本民族历史、重构民族记忆”。取景地选择了导演所在家乡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桃坪羌寨、达古冰川、毕棚沟等羌族聚居区及代表性自然风景区,真实展现了羌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影片配乐将羌族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为影片增添了厚重、古朴的风格。本文选择以音乐创作视角,结合对影片导演艺兮的采访实录,从音画布局、色彩构思以及空间思维三个方面对电影《红色土司》配乐进行分析。

一、电影《红色土司》背景简介

《红色土司》片长96分钟,由羌族青年导演艺兮执导,姜华、叶星光编剧。四川纳一影业有限公司、纳一(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游大庆、德姬、多布杰、赵亮、楚布花羯、尔玛依娜等主演,上映时间为2019年11月18日。该影片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镇坪呷竹寺世袭羌族土司安登榜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毅然率众参加红军的一段真实故事。影片配乐邀请新加坡电影音乐配乐大师何国杰担任,保加利亚国家广播交响乐团负责电影配乐演奏录制。

这部电影是第一部反映羌族英雄人物的红色题材电影;第一部正面反映红四方面军长征途径阿坝藏区、羌区的红色电影;第一部使用羌族母语配音的红色题材主旋律电影;第一次由羌族主创团队合作创作、编导、参演的羌族红色历史题材电影。该片荣获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少数民族电影展“少数民族艺术贡献奖”;第八届加拿大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红枫叶奖”多元文化奖、最佳美术奖、最佳男配角奖三项大奖。

二、《红色土司》电影配乐的音画布局

在影片中,音乐具有描绘功能,它不仅使画面静中有动、声色俱全,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使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更加感人。电影《红色土司》没有专门创作主题歌和插曲,仅有场景音乐,且所有配乐均为影片服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情绪的变化。这样的配乐安排来自该片导演艺兮的初衷,他说:“影片以本民族的眼光,选择了最能代表羌族传统音乐的品种,即:羌笛、口弦、羌族多声部民歌、巴绒以及羊皮鼓舞等,并邀请泽旺仁青、格洛扎西、陈海元、何王全等羌族非遗传承人进录音棚录制。录制完成以后,将这些音频连同剪辑完成的影片一并发送给配乐大师何国杰老师。何老师再根据影片的故事情节、气氛与画面的需要进行音乐编创、作曲工作。编创、作曲完成之后,交由保加利亚国家交响乐团的乐手进录音棚看着电影画面进行演奏录音”。那么,这样的电影音乐录制方式有效地让演奏者参与了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伏,音乐表现力会更强。下面,笔者将选择导演艺兮较为满意的几个场景音画布局进行简要分析:

(一)片头音画布局

在影片中,片头音乐先于画面出现,与片头字幕同步。音乐一开始为泽旺仁青、格洛扎西两位民间歌手演唱的羌族二声部民歌,歌声此起彼伏与黑底红色字幕配合,营造出空旷、遥远、古朴的历史沧桑感;随着动态持续而富有规律的点状节奏加入,引出雪山的画面,镜头从近处的雪山顶部向前推进;接着悠扬、略带悲凉的羌笛声将画面带入壮美的高原、森林,给人大气、磅礴之感;随后,略带苍凉的羌族“巴绒”人声进入,画面转为天空中的雄鹰、悠远宁静的草场以及影片中几位主要角色的人物交代;此后,羌笛声和“巴绒”人声交替出现;交响乐队奏出气势恢宏的旋律,塑造出画面中主人公安登榜枪法的高超技术;紧接着现场声音出现,还原了几位主要角色喝着酒、唱着羌族酒歌、跳着羌族舞蹈的真实场面;突然,画面中出现地震的场景,交响乐立马转为紧张不安的音乐情绪进行烘托。然后,音乐进入高潮,画面转为草场远景,远处两个人骑着马奔去,引出“红色土司”四个字出现在大屏幕之中。

(二)丧葬仪式的音画布局

影片主人公安登榜父亲过世时,举行的丧葬仪式中有多层次的配乐。首先,由画面的现场声音——释比唱诵起古老祭祀声调,充满浓郁的神秘宗教气息;接着一群羌族男子跳起激越、苍劲的羊皮鼓舞,男子们手中敲击的羊皮鼓点有力地烘托了悲壮的气氛;紧接着嘛呢调人声响起,反复吟唱之后引出交响乐的演奏,此时交响乐仅用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奏出悲伤、抒情的旋律音调,营造出影片老土司去世带给大家的悲痛之情,庄重的大远景也是在昭告英雄安登榜的登场。

(三)公安登榜与妻子彼此思念的音画布局

影片主人公安登榜带领红军穿越国民党敌区,无奈与妻儿分开。夜晚,公安登榜和妻子在不同的地点、同一个时空彼此思念,通过演奏羌笛与口弦互诉衷肠。画面中利用同一个时空的转换,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羌笛声悠远、悲凉,口弦声缠绵、抒情。这样的音画布局加强了观众对场景环境的真实体验感,而场景中的音乐也起到了对叙事的过渡和对情绪以及整体氛围的统一。

(四)公安登榜英勇就义托梦给妻子的音画布局

影片主人公安登榜在敌区毛儿盖奉命率队外出筹粮时遭遇袭击、壮烈牺牲,电影画面转为梦境色彩,开始回忆安登榜和妻子曾经的美好时光,音乐最初为抒情、凄美的女生哼鸣并配合交响乐的弦乐演奏,营造甜蜜的爱情;紧接着,梦境画面中出现安登榜穿着红军衣服,骑着马,手拿共产党旗奔向妻子,音乐转为男生低沉的吟唱,配合有动感充满阳刚之气的音乐风格。突然,梦醒了,音乐改为音色柔和的中音笛,仿若公安登榜妻子的人声,伤感、悠扬。

(五)片尾的音画布局

影片主人公安登榜牺牲多年后,公安登榜的妻子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依然期待公安登榜能回家。电影画面描述了公安登榜妻子在羌寨的自家屋外晒着太阳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在梦中又看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公安登榜,他在桥上朝他跑来。此时,交响乐音乐继续选用音色柔和的中音笛展现妻子对丈夫的思念,紧接着交响乐奏出悲怆大气的音乐旋律,影片结束。接着影片开始出现字幕,羌族二声部民歌再次响起,与影片开头形成前后呼应,之后从两个人的二声部转为一群人的无伴奏合唱继而加入有伴奏的合唱,营造出悲壮之气!

三、《红色土司》电影配乐的色彩构思

电影《红色土司》场景音乐中的色彩构思非常巧妙,笔者将从音色的选择、声音的配置、调式与旋律的特点以及节奏与节拍的组织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音色的选择

1.羌笛与口弦的符号性音色

在影片38分40秒至39分35秒处,主人公安登榜与妻子彼此思念的这一场景中,配乐选用了羌族代表性民间乐器羌笛和口弦作为旋律乐器。羌笛由男主人公安登榜演奏,口弦由女主人公安登榜的妻子演奏,他们用各自的乐器代替言语,将心中对彼此的思念之情娓娓道来。

场景时间音响表情特征速度独奏乐器演奏法伴奏形态主要音区音色特点织体特点38分40秒至39分35秒悠远、抒情中慢速颤音、滑音、循环换气长线条持续音和旋律中高音区清亮线状特征

这一场景中,羌笛独奏主要以长气息的悠长旋律为主,运用颤音、滑音、循环换气等演奏技巧。由于羌笛本身的双管构造产生的双簧共振复合音响,使得其在听感上具有清亮且有厚度的音色特征,与慢速、悠远的旋律以及演奏技法相结合后更突出了复杂的情感色彩。之后,女主人公的口弦独奏继续承接着这样的情感基调。口弦,属拨簧乐器,演奏者通过拨动口弦簧片的顶部,使簧舌振动演奏出旋律。演奏时能通过口型与唇舌的变化,发出实音与一系列泛音组合而成的虚实结合的独特音响,从而使音色富于动态变化。

在羌笛与口弦的演奏过程中,配乐形态是从独奏逐渐进入具有乐队伴奏的形式。音乐开始处羌笛与口弦的独奏以类似于戏剧中独白的形式“诉说”着旋律,营造出宁静又空旷的意境,为观众保留了遐想空间。在乐队伴奏以较弱的力度与行板的速度进入时,旋律声部与伴奏织体相结合,使音乐的情绪变得更加强烈,体现出了男女主人公相互思念又难以相见的复杂情感。在乐队的伴奏下,旋律声部并没有被埋没,而是更突出了独奏乐器本身的音色,在乐队长线条织体的衬托下,旋律具有了立体的空间感。

2.多声部民歌演唱的特殊音色

电影片头音乐运用了羌族二声部民歌元素。其中,歌手在演唱时多次运用了中立音和“摇声”的技巧,使一些旋律音与乐音体系中的标准音高略有差距,以更细微的音分差处于“钢琴缝”中。会出现这样的“摇声”效果一方面是受歌手自身特殊的演唱方法所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两个声部进行和声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大、小二度音程的纵向交织。两个振动频率相近的声波所合成的强弱相间的声音,即物理学中“拍音”的出现使人耳在听觉上更容易感知到这样的强弱动荡不定感。“从协和感的角度来讲,当拍音数在15-30之间时,音响由一种融合的效果逐渐变为粗涩、刺耳”。两个声波相互干涉而产生“拍”“拍音”是两个频率相近的声波叠加后形成的周期性的幅度变化,在听觉上表现为强弱起伏的音。“拍音”和“摇声”的出现为旋律增加了神秘感,同时作为羌族传统音乐的典型元素,这样的特殊音色和电影画面的有机结合可以快速把观众带入羌族独特的地域场景中去,使观众对羌族文化的感知更加真切和立体。

(二)声音的配置

电影配乐中,合理地运用各个音色的音响特征,以及不同音色之间的组合、布局方式会帮助观众更准确地理解影片叙事的内容。从同质声音组合和异质声音组合两个方面来看,电影《红色土司》的音色音响设计较为合理。

1.同质声音组合

同质声音是指具有相似音响特征音色之间的关联。这样相似的特征可以体现在声音的频段、ADSR包络线、音高、发音方式等几个方面。其中,声音的频段特征主要包含了高频、低频、中频三个阶段,不同频段带给听众的感受是不同的。影片的片头音乐中,羌族二声部民歌段落由两个音色相近的男声声部组成。同质声音的组合使两个声部在音域和音色上更加融合,减少了不同频段上声音的分离感。高度融合的男声音色在低音区缓慢进入,给人以音色统一的单纯听感,也为后面羌笛和管弦乐音色的进入留有空间。这样的配乐构思从功能上符合影片开始处的叙事需要:由浅入深,娓娓道来。

片头音乐男声部分谱例(张增琪根据电影原声记谱)

2.异质声音组合

异质声音是指具有明显听觉音响差别的音色关系。异质声音之间的组合往往会体现较强烈的并置性和冲突感,从而帮助电影音乐中复杂情绪的表现和推动。

在声音频段方面,高频和低频作为具有强烈对比的两个频段,二者的组合会丰富声音的空间感。高频使音响空间具有焦点,低频则带来背景气氛的烘托与铺垫。

电影《红色土司》在84分7秒至84分39秒处,配乐旋律声部由女声歌唱与中音笛的演奏形成异质声音混合效果。女声音色主要分布于声音频段中的高频位置,显得清亮。中音笛的音色位于中频,且音色中有明显的气音,使中音笛在听感上具有萧瑟、荒凉的特征。这两种音色在慢速、悠长的旋律中同度出现,组成异质声音混合音色既能突出明确的旋律线条,又为旋律增加了荒凉的色彩。这样的音色与画面中男主人公安登榜英勇就义的场景高度配合,在渲染情绪与营造意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心音运动关系图

(三)旋律的特征

1.旋律运动的音程色彩

音程的色彩是指人们对两个音产生的主观听觉联想。不同的音程产生的音响可以被感知为不同的情绪,如:完全协和音程有稳定感、大音程与增音程有向外扩张感、小音程与减音程有收缩感等等。因而,音程的色彩与音程的协和程度有关,音程越协和,音响越趋于安详、平和,反之则趋于忧郁、暗淡。

影片的片头音乐中,选择的羌族二声部民歌段落将旋律音列通过小二度、大二度、小七度等音程来体现具有意外型、并置性的色彩。完整旋律中包含的四个音列及其中心音的运动以小二度、增五度音程为主,通过这样的音程运动,增加新鲜感。

2.羌笛与女声的旋律色彩

影片《红色土司》片头音乐在电声模仿口弦音色演奏的规律节奏铺垫下,羌笛、女声旋律依次登场且均没有服从于规律节奏框架,而是以中慢速自由的律动呈现。这样的结合使规律节奏不再起到规范节拍的作用,而是作为具有象征色彩的音色与羌笛、人声相呼应。

这段旋律开始于小字组的a音,多次出现了小字组a音到小字一组c音的三度音程,旋律走向以级进为主,从而体现平缓的情绪。并且旋律运用了具有小调色彩的羽调式,营造出苍茫、悠远、开阔的意境。

(四)节奏与节拍的组织

片头音乐的第一段,羌族二声部民歌旋律采用自由的律动,没有规整的节拍且一直为广板的中慢速度。这样自由徐缓的节奏风格使旋律变得悠长,在影片开始处起到了打下情感基调和营造背景氛围的作用。用长线条的人声旋律引出后面更复杂交错的音乐元素。

作为片头音乐的第二段,电声模拟羌族口弦音色的演奏则采用行进感节奏,前奏部分由模拟口弦音色的节奏律动与羌笛旋律引出。该片段与第一段音乐的自由律动形成对比,突出了规整稳定的节奏和节拍,且多为均分节奏。在6/8拍的节奏律动下,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组合带来的行进感和紧张感,让观众开始期待接下来画面的走向,对推动影片节奏和叙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声模拟羌族口弦音色的节奏型谱例如下:

四、电影《红色土司》的配乐空间思维

“电影音乐是空间艺术的时间走向,是故事情节发展中情绪渲染与凝结的产物,它利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配器等基本手段强化画面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含义”。在一部影片中,电影配乐声音设计的空间感在场景氛围塑造与帮助叙事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音乐往往会与电影拍摄现场中真实的环境声、白噪音结合。这样既可以达到不同画面场景的自然过渡,又可以使音乐更有场景空间感。同时,配乐的空间思维也与影片中的地理位置及文化背景有关。因为声音作为一种信号,可以表现特定的地域、时代和文化民俗。当故事的时空发生改变时,配乐的声音设计也应作出对应的改变和转换。电影《红色土司》在音乐制作方面亦考虑了用混响、声音的空间景别等多种技术手段来塑造配乐思维感。

(一)混响的运用

混响是指声波在传播时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后直至消失的混合持续现象。对声音进行混响效果的处理可以使声音产生尾音延续时间加长、音响空间更空旷的听觉效果。由于混响效果器中具有如Decay、Size、Density、Distance,以及声音的干湿比例这些参数来控制和改变声音的延续时间、空间大小、远近距离、密度等值。在混响的调控过程中,Decay和Size相互关联,即声音的衰减时间越长,意味着空间越开阔。因此,在音乐制作中添加混响效果器可以使声音产生散射和延续的效果,更具空旷感。

电影《红色土司》中,片头音乐与片尾音乐均为羌族二声部民歌演唱片段,而对这两段演唱运用不同的混响处理,营造出了不同的空间效果。片头部分的人声演唱加入了较为丰富的混响效果,使音响延续的时间加长,在听感上空间范围更大,与听众的距离也较远。在片头位置画面还未展开,音乐先进入,配合使用这样的混响处理方式带来了神秘而遥远的意境,使观众很快就能感受到影片的情绪基调。而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打击乐的节奏性旋律和羌笛旋律及混响占比较小,距离更近,使整个片头音乐具有由远及近的画面感。

片尾音乐中人声演唱的部分则以干声为主,混响的成分比较少,这样使音响在听感上距离听众更近。在影片结束部分是一段人物的近距离访谈,访谈段落没有背景音乐,在访谈结束后人声演唱进入,随后交响乐伴奏再以混响较多的形式出现,产生了由近及远的效果,用音乐将观众慢慢带出故事的叙事。采用这种过渡方式自然而具艺术性,从空间角度填补了叙事。

(二)声景的运用

声景即声音的空间景别,包含了人耳能感知到的所有声音,在景别层面有近景、中景、远景之分。构成这样景别特征的因素包括了声音的清晰度、响度、明暗感等。声景可以反应人与环境之间的声音关系,这样的关系在电影音乐中主要体现在各声音要素的层次安排上。如在影视作品中,观众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人物对话的声音、警报声、争吵声、爆炸声等清晰或具有很大响度的激烈场景声音。这样的声音最先被观众捕捉到,好像声音就在附近,即在声音的空间景别里属于近景范围。中景是在近景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环境声中的白噪音,如自然界的雨声、鸟鸣声等,从而将声音的空间范围扩大。远景层的声音具有较长的混响时间,低频占比成分高,多以长音持续的形态出现。在听感上虽不易很快被感知到,但作为铺底的成分可以有效烘托叙事气氛,营造更宽阔的空间感。

“对于电影声音空间的建构,不仅需要环境空间里真实声音的‘再现’,还需要丰富的声音创作、调度等一系列‘表现’,使观众在声音的变化中感受、认知电影空间。这正对应了声景创作中通过对声音进行变形等处理,令听众在变化中重新思考自身与声音的关系”。电影中的环境音响可以使叙事更具真实性与沉浸感,因此环境声在电影配乐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影片《红色土司》丧葬仪式场景中,音乐部分近景是以现场收录的原声演唱进入,具有高清晰度、高直达声比例的特点,在听感上突出,且距离较近。现场的白噪音作为中景的填补,这样两个层次的组合使男声演唱与现场打击乐更具真实感。随后后期配乐的乐队伴奏进入,通过弱化现场真实演唱的音量,增大配乐部分占比,让声音景别慢慢从现场的近距离感而拉远。另一方面,乐队伴奏的部分主要分布在中低频段,给人以清晰度较弱但规模宏大的听感,对应声景层次中的中景和远景。在乐队进入时,开始部分以中高频进入的现场演唱声部的频段被调整至高频,在声音频响方面将乐队伴奏放在主要位置,实现了近景的过渡。这样的声音设计也符合了电影画面的镜头语言:仪式刚开始时是表演者的近距离特写,随后镜头慢慢拉远,出现全景。音乐景别的设计也符合场景中由近及远的画面。

五、结语

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观众通过眼睛和耳朵接收信息从而达到观赏的目的。电影配乐是电影的有机组成部分,能更好地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与情感,对整个影片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影导演虽不需要成为音乐家,但应当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了解影片配乐思维方式与方法。影片《红色土司》的导演艺兮是一名土生土长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人,并曾受过大学四年良好的专业音乐素养训练,因此他能把握住羌族音乐的独特性。他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用自己对本民族最真挚的感情去诠释每一个画面,对每一个场景的音乐均有自己独到的构思。在拍摄与剪辑工作完成之后,他曾多次与电影配乐大师何国杰老师进行沟通、建议,并提供各种羌族原始音乐素材,协助配乐师快速掌握影片的音乐基调与风格。最终,影片音乐呈现出多元化情景交融的配乐思维方式,即:一场戏一场音乐,根据情绪的变化、节奏的变化、人物内心的变化创作音乐,并将羌笛、羌族多声部、口弦、羊皮鼓舞、巴绒等多种羌族传统歌舞元素巧妙地安排在不同的场景中,与交响乐以及电影情节发展交织融合,达到声音与图景的协调、统一,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①艺兮,羌族,电影导演,制片人。先后就读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主要作品有《莫朵格依》《神性的天空》《在山的那边》《红色土司》等。曾荣获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少数民族电影展“优秀新人导演奖”;拍摄的《在山的那边》荣获第十四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纪录短片奖;《神性的天空》荣获第五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金羽翼”最佳纪录片奖;《莫朵格依》荣获首届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最佳剧情片一等奖等奖项.

②饶曙光.电影《红色土司》:羌族英雄与民族共同体[N].中国艺术报,2019年12月16日第006版.

③李锦.羌族艺术[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21:343-344.

④李锦.羌族艺术[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21:339-340.

⑤陈斌,程晋.影视音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27.

⑥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⑦羌族口弦,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⑧羌族多声部民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⑨巴绒:是自羌族母系社会以来延续至今的一种舞蹈形式。羌族人祭祀歌舞女神“萨朗姐”的一种重要的祭祀性活动歌舞,羌族女性舞蹈。祭祀活动当天,全族妇女都会身着羌族传统服装、佩戴首饰参加祭祀,唱跳“巴绒”。节日当天的舞蹈者均是由女性构成,舞蹈形式表现出对女性的尊重和歌颂,体现出羌族社会的宗教仪式、传统风俗和母系氏族社会对羌族的影响。舞蹈动作并没有事先编排好,自由度较高,对女性魅力的展示较为突出,多给人以柔美、欢快之感.

⑩羊皮鼓舞,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⑪该段文字根据笔者采访导演艺兮口述材料整理.

⑫释比,是羌族社会里综合从事社会祭祀、求神祛魔、占卜求事、定规祭日、治病消灾、民间说唱、歌舞乃至戏剧表演的特定人物。释比地位非常高,在各种宗教仪式活动中,除天神以外,从不向任何神灵下跪,也没有神灵附体的做法,而是用唱诵释比经典的方式与神沟通.

⑬摇声:在中国音乐理论界,常常将“带腔的音”或“音腔”称为“摇声”。详见杜亚雄:《中国民族基本乐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10.

⑭韩宝强.音的历程[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103.

⑮陆绍阳.视听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171.

⑯Decay,是音量变化曲线中的衰减时间阶段,此时声音振动的振幅逐渐减小.

⑰Size,表示混响深度中空间的大小.

⑱Density,表示混响效果中的密度.

⑲Distance,表示混响效果中的距离.

⑳岳景萱.电影声景研究——从声景理论看电影声音创作[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20届硕士学位论文:33.

猜你喜欢
口弦羌笛羌族
口弦
非遗乐器“口弦”在新时代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羌笛悠悠
羌笛为武汉吹响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凉山彝族口弦(之三)
羌笛一汽连千古
舌尖上的乐器——纳西口弦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