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视角下的城镇空间生态修复策略思考

2022-10-08 01:14明/梁宜/吴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2年9期
关键词:绿地城镇空间

■ 黎 明/梁 宜/吴 悠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北京 100035)

0 引言

城镇发展引领区域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至2020年的63.89%。但同时城镇生态系统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山林河湖等自然空间不断受到挤占,环境污染严重,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人工化趋势明显[2],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持续增大,热岛效应、城市内涝等“城市病”也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人身财产安全,严峻的生态问题制约了城镇可持续发展转型,也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城镇空间的生态修复具有净化水体、空气,提高抗灾能力,缓解热岛效应和美化景观等多种功能。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恢复城市自然生态。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强调: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开展城镇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是实现城镇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已经开展了矿山生态修复、“三旧”改造、“城市双修”和海绵城市等多项涉及城镇空间的生态修复工作,并取得了诸多成效。然而,过去生态修复大多聚焦于单一生态要素或自然过程,修复目标较为单一,工程措施过重,项目之间系统性、关联性不足,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生态修复效果很难达到最大化[3]。因此,有必要遵循“生命共同体”理念,开展一体化模式的城镇空间生态修复工作。

1 一体化模式的城镇空间生态修复的内涵

1.1 一体化修复内涵

一体化生态修复是在“生命共同体”理念指导下开展的系统性生态修复。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2015年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要求“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来开展“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之后不断拓展丰富,先后将“草”“沙”和“冰”纳入[4]。

一体化生态修复的对象是全域国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本质是景观综合体。在生命共同体中,各生态要素是通过地表过程产生耦合,相互作用并形成了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5]。因此,生态修复工作应具有空间范围属性,关注自然要素之间及其与人类活动的联系,单要素的修复可能对其他要素产生干扰,导致修复成效大打折扣,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6]。

一体化修复模式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7]。整体性保护要求将各类生态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打破行政和部门壁垒;系统性修复要求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指导下实施系统性修复;综合性治理要求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底线约束,合理布局产业,实施综合性治理。

1.2 一体化模式的城镇空间生态修复的内涵和原则

1.2.1 城镇空间生态修复的内涵

城镇空间指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和部分乡级政府所在地的开发建设空间。

城镇空间生态修复的对象是城镇空间内受损的生态环境要素和生态系统[2],主要的修复要素有绿地、水体、湿地、山体和废弃地等[8]。城镇空间生态修复需要顺应区域的自然地理格局,统筹城镇内外生态系统,连通城镇周边的蓝绿网络,修复城镇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完善蓝带绿网,治理污染用地,目标是减轻城市内涝、热岛效应等“城市病”,提高城镇韧性,提升城镇人居生态生活品质,将城镇融于自然生态[9]。

1.2.2 一体化模式的城镇空间生态修复原则

根据一体化修复的特征,一体化模式的城镇空间生态修复应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遵循以下原则,实现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的融合和一体化。

(1)保持生态修复范围的完整性,构建城镇生态安全格局。之前为了便于管理,生态修复范围多按照行政边界来划分,而合理有效的修复工作应顺应自然地理格局,尊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10],突破行政边界的限制,可以把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流域,作为生态修复的实施单元[5,11],打通城镇内外的生态连通廊道,构建多尺度的生态安全格局。

(2)注重生态修复方式的系统性,提升城镇生态系统质量。以往生态修复工作通常针对单一生态要素,而各生态要素与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单一要素的整治会对其他要素产生干扰[3]。一体化模式下生态修复应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进行系统修复[12],只有将城镇建设与自然生态相融合,才能实现提升城镇空间生态系统质量的目标。

(3)坚持生态修复目标和手段的综合性,实现城镇发展绿色转型。实施生态修复的主体是人类社会,所以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在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维持社会发展和保障人类福祉[5],需要综合考虑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当前及未来的多方面目标。此外,城镇生态系统包含多类生态要素,因此需要采用综合生态修复工具来进行城镇生态修复。

2 城镇空间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依据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完整性、系统性原则,城镇建设应嵌入自然地理格局。因此,本文将按照地理尺度由大至小,从区域和单个城市不同尺度来讨论一体化生态修复模式下开展城镇空间生态修复的策略(图1)。其中,区域尺度将从城市群、都市圈视角来分析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性问题,这也是之前城镇空间生态修复所忽视的内容;单个城市尺度将着眼于单个城市中的城镇空间,由于城乡结合区和城镇核心区的景观和功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进行分区讨论。

图1 城市群、都市圈的国土空间格局

2.1 城市群、都市圈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城市群与都市圈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和核心增长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起到战略引领作用[13]。然而伴随城市大规模扩张,城市群与都市圈的生态空间结构受损严重,生态源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生态廊道连通性降低。例如,京津冀城市群中约65%的生态源地和40%的生态廊道受损,而且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等中部核心功能区[14]。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质量下降会直接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撑、文化等服务功能减弱,生态风险加剧、生态安全受到威胁,使城市群与都市圈成为空气、水体污染严重和水资源匮乏区域。

2.2 城乡结合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城乡结合区是城镇与乡村生态系统的交错带,受到两者的双重影响,具有不稳定性。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结合区生态环境压力也逐渐加重[15]。

城乡结合区的生境破碎化导致了生态用地质量下降。由于城乡结合区建设活动的破坏和干扰,各类人工景观侵入、分割原有连续成片的生境,形成分散、孤立的岛状非连续生境碎片。生境破碎化造成生境丧失和生境隔离,降低了生境异质性和生态连通性,影响生物种群的扩散、迁移和交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态用地质量退化。

城乡结合区的生境破碎化影响城镇生态网络整体连续性,导致城镇内外生态空间隔离脱节。城乡结合区的生态空间布局与城镇核心区缺乏连续性及过渡,城镇内外蓝绿网络连通性较差,导致城镇内外生态空间的隔离,城镇空间与生态、农业空间割裂,影响了城镇生态网络的形成及整体生态效益的发挥。

2.3 城镇核心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城镇核心区是承载城镇人口生产、生活的主要区域,属于高密度开发区域。城镇建设中对自然生态保护重视不够,毁林造地和填河填湖填海造地等现象屡见不鲜,城市生态用地总量不足而且零散破碎,导致水源涵养、污染净化、气候调节等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引发城市内涝、热岛效应等“城市病”。城镇建设破坏山体,加大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风险。城镇建设中自然水体和湿地遭到填埋、占用,河道加盖现象严重,河道堤底硬化铺装比例过高,河道裁弯取直,自然岸线被破坏,河湖水系水量减少。城市绿地总量不足、破碎零散,城市绿地系统破碎,缺乏有机联系;2019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51%,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仍存在一定差距;公园绿地综合功能不强,乡土植物使用比例低,树种单一,生态效益不强;绿地空间分布不均,老旧城区绿地量不足。

城镇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环境质量有待改善。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污染严重。2020年,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3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占比为40.1%,京津冀、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冬季重污染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重点流域、滨海城市水污染严重。2020年辽河和海河流域地表水为轻度污染。棕地造成城市土地浪费。由于长期受到“工业三废”污染,大量工业用地因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持续性有机污染物超标而无法使用。

3 一体化模式的城镇空间生态修复策略

城镇空间的生态修复应针对现有问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进行一体化修复。顺应并保持完整的区域自然生态格局,从区域和单个城市不同尺度分别切入;系统考虑各类生态要素的交互作用,改变传统针对单要素修复的模式;综合考虑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目标,使用综合手段进行城镇空间各类生态要素的协同修复(图2)。把城镇建设融入自然之中,实现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融合发展。

图2 一体化模式的城镇空间生态修复策略

3.1 建设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生态屏障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构筑生态和安全屏障,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为城市群与都市圈生态修复工作指明了方向。

(1)共同保护城市群与都市圈的生态屏障,推进生态问题协同治理。尽管各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有差异,但在生态环境方面却是“同呼吸、共命运”。按照一体化模式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对城市群与都市圈内山脉、草原、江河、湖泊、湿地、海岸滩涂、河口湾区等重要的大型生态功能区开展协同保护和修复。推进流域上下游水系协同治理,加强跨界水体、重点湖泊、河口湾区的治理与保护。

(2)依据区域的自然本底条件,构建城市群与都市圈生态廊道网络体系。依据区域内大型山体、湖泊、河流等自然要素分布,统筹布局各城市内的公园绿地,建设城镇间的绿道,提高流域内水系连通度,构建区域蓝绿生态网络体系。推进区域交通干线的生态化建设,重视生物迁徙廊道和物种栖息地保护修复,减少对生物种群扩散、交流的影响。

3.2 综合整治城乡结合区生态问题

城乡结合区受城镇与乡村生态系统共同影响而呈现出复杂性。从生态角度看,城乡结合区是介于城镇与农村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交错过渡地域;从功能角度看,城乡结合区混杂城镇和农村功能,存在公共服务设施分散且不完善等问题;从土地利用模式看,城乡结合区是混合土地利用模式,存在权属复杂、用地不规范等问题[15]。因此,城乡结合区生态修复需要结合综合整治手段[16],构建连通的生态网络系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打通城乡生态网络系统,连接城镇内外生态空间。打通城镇内外的蓝绿生态网络,可以构建城镇通风廊道和生物迁徙通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在绿地系统连通方面,结合城镇内外的重要生态功能区,通过建设绿环、绿廊、交通干线缓冲绿地等结构性绿地,有机串联郊野公园、遗址公园、区域性绿道,通过绿地衔接区域重要生态空间和小型生境斑块,构建完整连贯、覆盖城乡的绿地网络系统,提升城镇内外绿色公共空间的连通性与生态服务效能。在水系网络连通方面,坚持整体性原则,根据区域河湖水系时空演变规律、水资源承载能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需求,结合自然连通与人工连通、恢复历史连通与新建连通,统筹考虑河湖水系连通的可能性。

(2)保护恢复本地特色自然空间,防治地质灾害。在恢复本地特色景观方面,要坚持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首先要结合当地自然地理基本格局,分析各类生态要素的生态敏感性和视觉敏感性,对城镇周边特色农田景观、湖泊湿地、植被等自然景观和生态要素进行保护性恢复,突出当地原生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恢复城镇山水原有脉络和形态。在植被修复时,应优先选择乡土植物或本地适生植物,恢复重建原有自然生态系统。植被修复也可结合季相变化、景观效果和休闲游览需求,合理搭配乔、灌、草及地被植物,恢复生物多样性。在防治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方面,要根据破损山体地质资料和现场勘查情况,对破损裸露山体,采取山体加固、矿坑回填、场地整理、修建排水系统等工程修复和生物修复方式,消除破损山体滑坡、碎石崩塌等安全隐患,逐步恢复城镇周边山体生态功能。

(3)结合国土综合整治手段,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城乡结合区的零散居民点、农业用地和低效产业用地进行整治,恢复生态用地,提高用地效率,使得农村和城镇居民均可以享受到同等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生态景观,让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融入生态空间,实现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3.3 提升城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城镇核心区是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具有开发密度高、景观人工化等特征,但粗放式发展致使城镇的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城市内涝、热岛效应等一系列“城市病”普遍存在,城镇人居生态生活品质和城镇韧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3.3.1 提升城镇人居环境品质

(1)城镇绿地布局优化与功能提升。首先,要优化中心城区绿地布局,提高城镇绿地覆盖率。结合城市更新和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通过拆迁建绿、拆违还绿、破硬增绿等措施,改造城镇小微生态空间(如口袋公园、古树公园等),增加中小型开放绿地,提升城镇整体绿地覆盖率和中心城区绿地斑块布局均好性,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推广墙体、天台、桥体等立体绿化,拓展竖向生态空间,构建多层次的城镇绿地。其次,要提升存量绿地的综合功能和质量。提升道路绿化隔离带和林荫路滞尘、降噪、遮阴、防护等生态功能;恢复稳定的地带性植物群落,广植乡土植物和本地适生植物,促进野生种群恢复和生境重建,科学配置乔灌草种植比例,提升公园绿地碳汇功能[17]。

(2)水体生态修复及滨水景观打造。水体生态修复应坚持“控源截污是前提”和系统性、综合性原则。首先,要强化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积极推进正本清源改造,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雨污分流,在难以改造的地区实行污水截流。其次,要进行河道整治,拆违建、开盖板,打开城镇内被覆盖的暗河、暗沟、暗渠,进行河道清淤、河岸绿化,消除断头河,提升河道排水泄洪能力;对于无法打开的暗涵也要定期清理。同时也要提高水体自身净化能力。合理选择对主要污染物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本地水生植物、底栖生物、滤食鱼类等生物,恢复河道湖泊中水生植物系统及水体生物群落,构建“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吸收水体中过量的有机物、氮、磷等。在保护水利工程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管理的前提下,美化滨水景观。

(3)城镇棕地生态与景观恢复。针对遗留的工业棕地,以及废弃的港口码头、垃圾填埋场、矿山、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等,开展城镇棕地生态修复。首先,应消除和防止棕地土壤中污染物扩散。对于重金属污染,可采用固化方法,并通过植物吸收,降低其毒性;对于有机污染物污染,可采用焚烧、微生物分解、热脱附或化学氧化等方法消除安全隐患,用无毒物质覆盖,建立环境隔离区;对于固体废弃物,可采取土壤微生物分解等生物技术处理;对于地下水污染风险较大的区域,要同时采取工程阻隔措施,进行风险管控。其次,在消除污染隐患的前提下,可以对城镇棕地景观改造和有效再利用。采取破硬增绿、立体绿化等生态绿化方式,对城镇棕地开展生态重建,可优先改造为遗址公园、植物园、郊野公园等。

3.3.2 加强城镇生态韧性

(1)城镇内涝治理。以重点防洪城镇和大江大河沿岸沿线城镇为重点,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恢复并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形态,提升城镇的雨水蓄滞能力。首先,推进海绵型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变雨水直排的传统做法,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采取屋顶绿化、微地形等措施收集雨水,在道路、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地使用透水铺装材料,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雨水湿地等工程,增强城镇的海绵体功能,蓄滞周边区域雨水并加以净化利用。其次,加强对城镇中各类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因地制宜实施城镇水系连通工程,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统筹考虑河湖连通的可能性。恢复水体自然形态,在保障河流行洪功能和岸线稳定性的前提下,保护和修复河道的蜿蜒性、河床自然形态、岸线多样性、湖泊湿地区域内自然地貌形态,避免人工裁弯取直;恢复河流主河槽、河漫滩和过渡带等自然特征,保持一定的河漫滩宽度和植被空间,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划定环湖岸生态保护区和缓冲区范围。在兼顾防洪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保持城镇河湖的自然岸坡结构,优先选用生态护坡,采用具有透水性和多孔性特征的生态型岸坡防护材料和结构,以易于水体入渗、植物生长和鱼类产卵;恢复水陆交错带植被应优先采用以乡土生物链和乡土生物栖息地为主体的“非工程型”措施。

(2)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为原则,加强城镇中古树名木保护和复壮,对城镇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鸟类、水生生物、小型陆生生物栖息和迁徙空间进行识别并加以保护,提高乡土植物种植比例,促进近自然生境重建,逐步实现物种多样化、群落混交化、配植复层化。

4 结语

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进行“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生态修复,是国家对生态修复工作的战略性重构[6]。本文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提出一体化模式的城镇空间生态修复应遵循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原则,立足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从城市群、都市圈和单个城市内部不同尺度分析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建设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生态屏障、综合整治城乡结合地区生态问题、提升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等策略,以期为开展城镇空间生态修复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绿地城镇空间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文化边城镇远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走进绿地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