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PPP 模式应用分析

2022-10-08 00:31王星然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0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文化

王星然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一、江苏省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中国革命和改革建设伟大历程载体就是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凝聚着革命的伟大精神。为响应国家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守护红色文化资源就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对于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红色文化资源既是先辈用鲜血灌溉的印证,也是先辈们宝贵经验的见证。在认真学习“四史”,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下,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本质内涵,进一步接力传承红色文化精神,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就显得格外具有意义。认真学习红色文化蕴含的丰富历史经验,是我们后辈的责任,也是我们展望美好未来的动力。作为后辈,我们一定要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从中吸取红色智慧和理论,团结奋斗,勇往直前。

(二)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具有传承革命伟大精神的教育价值还具有推动地区发展的经济价值。红色文化资源一般包含历史事件的起源地和纪念地,也有历史人物的故居、墓地等。这些承载着历史遗迹,革命纪念馆的红色文化资源就十分具有商业价值,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大力发展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下,不断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推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让人民享受红色文化资源带来的红利,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江苏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

在江苏这片土地上孕育诞生了诸多革命精神如: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常州三杰精神、淮海战役精神等彪炳史册的革命精神。截至目前为止全省有1081 处各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9 家备案革命专题博物馆和纪念馆,71 个县(市、区)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占全国总数的4.96%。

近年来,在学习“四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省内红色旅游的热度被不断提升,具体体现在: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大,常熟市入选全国18 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其中在全省有6 处红色文化景区入选“2020 年红色文化型景区品牌50 强榜单”,位列全国省市第1。南京市入选携程平台2021 上半年最具人气红色旅游目的地第2 名。

(四)江苏省文化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着因为保护经费紧张从而带来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高、红色旅游项目开发力度欠缺,景区打造力度欠缺、红色旅游龙头企业缺乏等问题。

(1)红色文化资源缺乏保护。一些红色文化资源遗址因为年代久远加之自然灾害等因素,自然损毁严重或不复存在。还有在一些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农村,知名度不高、没有明显经济效益的遗址,从而难以得到重视,或因缺乏经费支持或因无人管理而荒废。资金投入的不足,导致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缺乏生机与活力,配套的基础设施也不能完善。

(2)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挖掘力度有待提升。通过调研发现,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还只停留在表层,缺乏进一步的挖掘与完善,需要进一步的解读与宣传红色文化内涵。

(3)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存在不足。红色文化资源在资源整合上存在宏观规划、研究深度、协调配置上的不足。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没有有机的结合。如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周边的自然资源还没有融合在一起,从而导致景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也较弱。

(4)在管理上,部分红色文化景区宣传力度较弱。在省内部分景区的宣传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宣传方式上,缺乏“互联网+”的宣传手段,导致景区的对外影响力始终有限;其次在红色文化景区的游览设置只要依靠静态图片而不是动态的体验式项目,让游客缺乏互动体验感。

(5)红色文化资源缺乏专业人才。青年群体在新时代下应该自觉成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者和保护者,但通过调研发现,部分景区懂得红色文化资源的人才少之又少,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淡薄,对于红色文化的知识储备较为匮乏,有的红色文化景区的建设手段也较为落后,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手段。

二、运用PPP 模式对江苏省红色文化资源融资

(一)PPP 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一种运作模式。PPP 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解决政府公共基础的压力,引入民间资本,解决地方财政短缺的燃眉之急[1]。PPP 项目具有两个特点:

(1)风险共担:在PPP 项目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社会资本参与整个项目周期,而不是只参与到建设环节。社会资本能够参与项目中的各个环节,不仅在于资金的使用、技术的运转、管理的过程中都可以做到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监督,风险共分担;并且明确项目各个主体,提高效率。实际责任人的明确,增加民营资本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也使项目的运行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2)项目效率提高:在PPP 项目中会使成本降低,包括前期成本和运营成本,其次PPP 可以为公共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且还可以提升政府的“投入产出效率”,本来由政府部门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的债务权利与责任现在转向了民间资本,这样就导致项目利益由政府部门和民间资本共同享有[7]。

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过程中引用PPP 模式,可以让本来被政府垄断的红色文化资源引入民间资本,缓解红色文化资源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实现一定的盈利水平和较高的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可以促使红色资源文化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下,增强国民文化自信。

(二)在红色文化资源中引用PPP 模式的重要性

在红色文化资源中引用PPP 模式,可以解决政府对于公共基础设施供不应求的问题,有利于弘扬和发展传承红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创产品的发展。

针对红色遗址的修护以及红色文化资料的修复,需要大量的经济基础,引入民营资本可以缓解这个问题[3]。深度开发红色资源,完善相应的旅游配套实施,大力发展红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推进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引入民间资本正是解决这个问题。在红色文化资源引用PPP 模式的情况下,政府可以继续持有红色文化资源的所有权,而私人资本可以获得特色经营权。在这种模式下,管理红色文化资源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受到两方的监督。通过政府和私人资本的共同协商制定的考核可以更有利于提高红色文化的保护力度和运行质量。

(三)红色文化资源中引用PPP 模式的可行性

1.红色文化资源迎来新机遇

红色文化需要传承和弘扬,应利用好红色资源。中央、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保护和发展红色文化资源,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营造良好的氛围。

2.省内民营资本发达

民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在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中引入PPP 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促进了民间投资。作为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可以极大的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会带来一些连锁的反应,国民可以支配收入的增加会导致税收的增加。

三、PPP 模式在江苏省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创新引用

(一)江苏省红色文化资源的PPP 模式引用

引入社会资本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加大对省内景区的投资建设。一是着力提升对红色文旅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力度;二是加快红色文旅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建设。三是加快开发时代感新潮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将红色文化和流行时尚元素融合,借鉴成熟经验,使红色文创产品推陈出新。面对丰富的红色文物资源,江苏省始终保护和利用两头抓,加大投资经费,高质量的推进省内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程。

(二)以江苏省泰州海陵区红色文化产业举例

江苏省泰州海陵区梳理革命历史脉络,摸清红色家底,推动全区红色教育阵地面积从不足4000 平方米增至11000 多平方米。通过实施苏北党校全面复兴计划,复原党校建筑原有面貌,在全国率先建设“反四风”党性教育馆,并成为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

创新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活水,采取“政企联手、资源整合、上下联合、文旅融合”等形式,以苏北党校旧址为样板,通过红色旧址保护、周边环境改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提升”,促进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打破统筹运营壁垒,针对现有的红色场馆建设主体不一现状,进一步整合资源。精心组织策划,提高讲解接待服务水平和融媒体宣传推广,建立“点单式”红色文化服务清单,树起海陵红色品牌[6]。下一步,海陵区将结合红色场馆运营,配套开发主题文创产品,深耕红色资源、发挥设计力量、激活青春动能。力争将海陵红色品牌成为江苏省的旅游名片。

四、促进PPP 模式在江苏省红色资源文化保护应用

(一)保护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两手抓

要加大对江苏省红色文化全面调查力度,建立完善红色文化资源PPP 保护目录库。要针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制定保护修缮的目标要求,整体谋划开发利用的规划和方案,实现科学有序开发;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对红色遗址遗迹的保护标准、管理办法、经费保障、相关责任等作出具体规定,实行责任到人,从而将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其次在平常的宣传中,应该注重运用“互联网+”,积极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

(二)在PPP 项目中加快开发时代感新潮红色旅游文创产品

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中引用PPP 模式,应该注重把分散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强力打造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协调发展,共同打造红色文文化品牌。开发各种手机APP及游戏,扩大青少年及女性游客客源。融合当代大众审美文化,设计以红色文化为主,历史和生态资源为辅,富有现代感的文创产品。将红色文化和流行时尚元素融合,设计酷感十足的箱包、服饰、手机壳、帽子等。也可以开发相应美妆、美食产品,吸引女性游客。借鉴国内外经验,使红色文创产品推陈出新。是丰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内涵与供给载体,拉动地区经济发展。

(三)因地制宜,设计红色文化资源PPP 项目流程

由于PPP 项目存在规模大、周期长、专业性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红色文化资源PPP 项目设计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同时,设计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红色文化资源的建立的成功与否,PPP 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贯穿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项目的整个实施项目过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5]。针对此类风险,项目公司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在优化设计方面丰富的专业经验,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规避风险。

(四)打造红色文化资源PPP 项目保护专业复合型人才库

不管是红色文化产业的保护还是PPP 项目的运行和管理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团队。因此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PPP项目运行的培训,以便提高他们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的认知,提高PPP 项目运行的实操性。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谁远谁近?
追忆红色浪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