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教育课改革创新中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引导

2022-10-09 02:31陈亮贤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公关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教育课效能时代

文/陈亮贤(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高校思想教育课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础,更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和关键,对大学生人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思想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也势在必行,永不止步。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与高校大学生完成课程学业的态度、信念和自我体验息息相关。

一、思想教育课改革创新中激发与引导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必要性

自我效能感,从新时代大学生课程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是指大学生对自身能否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和优势,按照自己的意志情感,积极地去完成课程任务的情感体验和自信信念。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期,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阶段。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在思想教育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越来越突出,课程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强,通过有效举措激发并引导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一定能更好地提升思想教育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动思想教育课改革创新。

新时代在思想教育课改革创新中激发并引导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必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量:第一,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教育课与生活实际、人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理解。自我效能感是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主观信念,高校思想教育课与大学生人生发展、思想品格和法治观念完善、大学生活学习和未来职业选择有密切联系,增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对个体和国家社会集体、对当前实际和未来发展的辩证统一的深度思考。同时,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更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积极整合自身资源,坚定理想信念,将自己学习成效和角色发展融入课堂,融入社会和国家改革发展大潮,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第二,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民族担当的认同。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能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在思想教育课学习和社会责任担当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使他们更乐于投入到为青春梦、中国梦奋斗的实践之中,并获得更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又将反过来使他们始终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并更热衷于参与学习、实践活动。

第三,自我效能感为大学生学习、实践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教育课改革创新的重视和学生主体性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显著改善,思想教育课教师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度和学习感悟显著增强。综上,自我效能感与思想教育课学习实践成效之间息息相关,相互促进,高校应有意识地在思想教育课程中激发与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思想教育课改革创新中激发与引导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必然性

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是融入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的主观意识和信念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成长的驱动力。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引导,与外在社会发展环境和内在人格特征相关,因此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实践探索中激发和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在以下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显得格外重要。

1.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更强烈的责任担当和自我表现的欲望,课堂参与的主动性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烈。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和音视频手机App的加快发展,为人们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搭建了更丰富广阔而便捷的平台。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手机的运用发展而成长起来,他们与互联网技术应用之间天然就存在一种亲近关系,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开展课程改革创新也成为他们的学习优势。在网络平台上的情感体验和自我展示,也必然会激发起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通过课堂活动成果的形象化展示,必将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效。

2.新时代劳动教育普及重视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促进

劳动教育是动手动脑地实践教育、社会教育、情感意志教育课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和各高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加强产学研教合作,丰富劳动教育内涵,提高劳动者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的创新性。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课程教育一脉相承,它属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劳动教育,训练大学生的脑力和体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情感意志,体验劳动实践成果,感受奋斗力量,这些都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三、思想教育课改革创新中激发并引导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建议

新时代思想教育课改革创新中,为更好地激发并引导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体验中的自我效能感,强化思想教育课育人成效,高校应从思想教育课程建设实际出发,结合信息化方法手段和手机APP应用的运用与发展,打造开放有序、多元融合、立体多维的时政课程舞台,保障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建设:

1.打造立体课堂,让学生感受全方位的教育教学

新时代高校思想教育课程包括了《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必修课程,以及重点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开展的有关“四史”、我国宪法和法律、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等丰富内容的相关课程。这些全方位的思想教育课堂体系和内容与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和未来生活、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思想教育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其他各类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构建“思想教育课——专业课——文体课程”相结合,“学校——家庭社区——红色场馆”,“思想教育课教师授课——专家讲授——学生成果展示”相结合的立体课堂,协同推动思想教育课堂教育教学的合力,让学生感受全方位、全过程、立体的思想教育学习,发挥大学生自身优势,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切实增强办好思想教育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想教育课质量和水平。

2.运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感受积极主动的教育教学

翻转课堂,是一种由教师主导,在提供丰富资源、设置课堂目标、布置课程任务、制定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学生以个体或群体通过自主探究、多元合作、师生互动等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适应“互联网+”和学生自主学习新型教学模式。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教育,着重于大学生的人生观和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提升,翻转课堂在这方面与思想教育十分契合。高校思想教育课改革创新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来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通过积极的自我展示,提升大学生时政课程的自我效能感。思想教育课程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和移动设备使用的便利性,通过资源共享、视频公开、云端参观红色场馆等多种多样的参与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思想教育课程,突破思想教育课程的时空限制,帮助学生学习理论、政策、榜样案例、时政新闻等等知识内容,引导大学生从“理论听讲”到“理论宣讲”“理论展示”等,帮助他们提升内在的自我效能感,更好地巩固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知识体系和理论广度、深度。

3.强化体验课堂,让学生感受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引导大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帮助大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实践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不谋而合。新时代思想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如果只是带着大学生在“岸上”赏玩观摩,而不是置身其中,自然是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新时代思想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必须要根据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情感态度特征,创造一个学习情境以容纳思想教育课程的学习目标任务。新时代思想教育课程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辩论讨论等多种方式更多的创设学习情境,将思想教育课程的理论、政策等内容进行丰富的展示,让学生在模拟的学习情境中体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验式的思想教育将帮助大学生增强自身的内在感知,产生更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实现更优质的思想教育。

新时代高校思想教育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培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情感意志为目标,通过有效激发和引导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从理念思路、方法途径和平台建构等方面入手,推动思想教育课改革创新发展,更好地提升课堂的吸引力、课程的融合力,提升思想教育课程的育人成效。

猜你喜欢
教育课效能时代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省长上了一堂“教育课”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教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