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马蹄足内翻胎儿中的应用价值

2022-10-10 06:45罗晓辉周伟宁李怡任丛勉黄演林卢建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复杂性队列阳性率

罗晓辉,周伟宁,李怡,任丛勉,黄演林,卢建

马蹄足内翻(talipes equinovarus,TE)是常见的出生缺陷,活产儿中发病率为1‰~3‰,男女比为2∶1[1]。TE发病原因不明确,与神经肌肉病变、骨骼发育异常和遗传因素等有关,约20%的TE与染色体非整倍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相关。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通常指>1 kb的DNA片段的拷贝数增加或减少,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可以检测大于100 kb的CNV。本研究对157例超声提示为TE的胎儿进行CMA检测,旨在探讨CMA技术在产前TE胎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2016年1月—2020年7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孕妇因胎儿超声提示TE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并行CMA者157例。由我院产前诊断系统获取病例的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年龄、介入性产前诊断穿刺孕周、孕产史和临床诊断等。②相关检查资料:超声检查、CMA检测结果等。所有孕妇均接受检测前遗传咨询并签署《CMA检测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过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伦理审批号:202201124),并且已经取得患者的临床资料用于科学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纳入研究的TE胎儿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系统异常,分为孤立性TE组(107例)和复杂性TE组(50例)2组,孤立性TE组孕妇年龄(28.29±4.41)岁,穿刺孕周(24.58±3.06)周;复杂性TE组孕妇年龄(29.37±4.58)岁,穿刺孕周(24.04±4.05)周,2组的年龄、穿刺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1和0.93,P>0.05)。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根据孕周在超声定位下进行胎儿产前标本取材。孕16~24周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30 mL,孕24周以后的孕妇行脐血穿刺取3 mL,行CMA检测。

1.2.2 CMA检测和CNV的判断采用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CytoScan 750K芯片平台进行检测。胎儿样本DNA排除母源性污染后,按照标准试验操作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使用芯片平台配套的ChAS软件。CMA技术敏感度、分辨率高,可检出>100 kb的CNV,无法检测染色体平衡易位、点突变等。分析过程参照本实验室内部数据库以及在线公共数据库,如DECIPHER,Databaseof Genomic Variants(DGV),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UCSC Genome Browser,参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ACMG)指南[2]对CNV进行判定。CNV分为五类:致病性CNV(pathogenic CNVs,pCNV)、可能致病CNV(likely pathogenic CNVs,lpCNV)、临床意义不明CNV(variants of un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VUS)、可能良性CNV(likely benign CNV)及良性CNV(benign CNV)。产前诊断CMA报告pCNV、lpCNV和符合实验室标准的VUS(缺失>500 kb,重复>1 Mb),而对于良性CNV、可能良性CNV和不符合报告标准的VUS不予报告。本研究将CMA检出的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和CNV两类,有临床意义的CNV包括lpCNV和pCNV。

1.2.3 胎儿TE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与低风险妊娠人群风险值比较根据文献[3]中高龄/焦虑孕妇妊娠的胎儿有临床意义的CNV发生率并不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及文献[4]胎儿产前超声异常孕妇相较于超声无异常者有临床意义CNV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的结论,将高龄/焦虑孕妇、产前超声无异常妊娠人群定义为低风险妊娠人群,分别选取超声无异常妊娠人群和高龄/焦虑妊娠人群两个队列的有临床意义CNV的阳性率作为低风险妊娠人群的背景风险值。①超声无异常妊娠队列的背景风险值确定。本研究将Sagi-Dain等[5]无明显超声异常胎儿的CMA结果中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0.84%(47/5 541)作为超声无异常妊娠队列中有临床意义的CNV的背景风险值。②高龄/焦虑队列的背景风险值确定。本研究将文献荟萃中高龄/焦虑孕妇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0.84%(106/12 546)[6]确定为高龄/焦虑妊娠人群中有临床意义的CNV背景风险值。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用频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MA在TE胎儿中染色体变异检出情况本研究157例TE胎儿中,染色体变异阳性率为12.10%(19/157),非整倍体阳性率为5.73%(9/157),以21-三体、18-三体和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为主;CNV阳性率为6.37%(10/157),包括6例pCNV、1例lpCNV和3例VUS(临床资料见表1),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为4.46%(7/157),以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为主。孤立性TE组和复杂性TE组有临床意义的染色体变异阳性率、染色体非整倍体阳性率、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CMA检出的10例CNV的TE胎儿的临床资料及分析结果

表2 CMA在TE胎儿检出有临床意义的染色体变异情况

2.2 TE胎儿中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与低风险妊娠人群背景风险值比较157例TE胎儿中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16/157)显著高于超声无异常妊娠队列(47/5 541)和高龄/焦虑妊娠队列(106/12 5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3.26,95%CI:7.34~23.96,χ2=121.881,P<0.001;OR=13.32,95%CI:7.67~23.11,χ2=142.399,P<0.001]。孤立性TE组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5/107)显著高于超声无异常妊娠队列(47/5 541)[OR=5.73,95%CI:2.23~14.70,χ2=16.834,P<0.001]和高龄/焦虑妊娠队列(106/12 546)[OR=5.75,95%CI:2.29~14.40,χ2=17.879,P=0.002]。复杂性TE组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2/50)与超声无异常妊娠队列(47/5 541)[OR=4.87,95%CI:1.15~20.63,χ2=5.666,P=0.071]和高龄/焦虑妊娠队列(106/12 546)[OR=4.89,95%CI:1.17~20.38,χ2=5.832,P=0.0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是胎儿先天性畸形的重要遗传学病因,而CMA作为产前超声异常的首选临床遗传学分析工具,不仅可以检测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嵌合体(嵌合比例>20%)和染色体纯合状态(absence of heterozygosity,AOH),还可以检测全基因组水平的CNV。

3.1 TE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染色体非整倍体是胎儿TE的重要遗传学病因,本研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阳性率为5.73%(9/157),以21-三体、18-三体和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为主,与既往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既往研究认为,胎儿复杂性TE与染色体非整倍体高度相关,复杂性TE需要介入性产前诊断排除非整倍体,而对于孤立性TE是否需要介入性产前诊断存在争议[7-8]。本研究中孤立性TE与复杂性TE组相比,染色体非整倍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有较高的阳性率,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孤立性TE仍需要介入性产前诊断。

3.2 TE胎儿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本研究TE胎儿中CMA检出CNV阳性率为6.37%(10/157)。既往文献报道CNV是复杂性TE的重要病因[8],有文献报道孤立性TE、复杂性TE组中检出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分别为3.06%(7/229)和5.00%(2/40)[9]。郭乔丽等[10]研究报道CMA在孤立性TE、复杂性TE组中有临床意义CNV的阳性率分别为5.26%(2/38)、26.67%(4/15),以上两项研究数据存在差异,但是复杂性TE组中有临床意义的CNV均高于孤立性TE组。本研究中孤立性TE组、复杂性TE组的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相近,分别为4.67%(5/107)和4.00%(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孤立性TE胎儿不能忽视CNV的检测。本研究与上述两项研究的数据存在差异,后续尚需联合多中心,积累大样本量临床数据,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对于携带CNV的TE胎儿,应验证CNV的遗传学来源,结合影像学检查以及双亲表型,为胎儿父母提供详细的遗传咨询,并对出生儿进行长期追踪随访。后续我们可以通过多中心合作不断积累数据,完善出生后病例的随访,建立本地人群CNV数据库,以便对携带CNV的胎儿评估积累临床证据。

3.3 TE胎儿相对低风险妊娠人群发生有临床意义CNV的风险既往有研究发现,胎儿有临床意义的CNV发生率不随年龄增长而升高,CMA检测不应局限于35岁或以上[3,11]。本研究提示TE胎儿发生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4.46%)显著高于低风险妊娠人群(0.84%),其中孤立性TE胎儿发生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显著高于低风险妊娠人群,而复杂性TE胎儿组发生有临床意义的CNV阳性率与低风险妊娠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本研究复杂性TE样本量偏小有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复杂性TE胎儿中有临床意义的CNV的阳性率(4.00%)约为低风险妊娠人群(0.84%)的5倍,因此认为对于TE胎儿,无论是否合并其他系统结构畸形,均要考虑发生CNV的高风险性。

3.4 本研究中检出有临床意义的CNV的TE病例的分析TE是一些常见的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常见表型[12],本研究有临床意义的CNV,4例(4/7)为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以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 deletion syndrome,22q11.2 DS)(3/7)最为常见,既往研究发现22q11.2 DS多与心脏畸形、腭裂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表型相关,目前普遍认为单倍剂量敏感基因T-box1转录因子(TBX1)缺失是22q11.2 DS的重要致病原因。本研究例1右侧TE,左侧脑室临界增宽(10 mm),例2双侧TE,例3右侧TE,CMA检测发现分 别 缺 失3.25 Mb、2.88 Mb和2.9 Mb,均 提 示 为22q11.2 DS。Homans等[13]研究显示22q11.2 DS患者中TE的发生率(3.3%,48/1 466)是普通人群(约1‰)的30倍,提示TE与22q11.2 DS具有极高相关性。目前仅检索到一篇文献报道TBX1缺失的新生小鼠的头枕骨软骨间加速矿化导致融合[14],目前足内翻与22q11.2 DS相关性机制待进一步研究。

例4胎儿双侧TE,CMA检出16p13.11区段缺失1.5 Mb,CMA提示为16p13.11微缺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颅面部异常,神经认知异常等,其表现度和外显率存在差异[15],目前尚未见16p13.11缺失与TE相关的文献报道,该例可能为产前诊断中的偶然发现。例5双侧TE,双肾盂分离,羊水过多,检出Xp22.31缺失1.7 Mb,该缺失包含STS基因,涉及X染色体性连锁鱼鳞病,再发风险高,目前尚无研究提示该基因与肢体解剖结构畸形相关,为产前诊断中的意外发现。例6右侧TE,羊水过少,CMA结果发现14q24.3-q32.33重复29.9 Mb,可导致14q三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和特殊面容等先天异常。例7双侧TE,CMA检出5q31.1区域发生2.7 Mb缺失,遗传自母亲,该区段包含的PITX1基因,属于同源异型结构域蛋白转录因子家族,主要在胚胎中胚层分化后半期表达,参与下肢发育。有研究提示PITX1变异或缺失致使膝盖以下的肌肉和骨骼量减少[16]。另有动物研究提示小鼠PITX1与小鼠足内翻样表型高度有关[17],其具体致病机制还在进一步研究中。目前研究提示TE与染色体非整倍体、CNV相关外,基因变异也是TE的重要遗传学病因[18],因此对核型分析和CMA均阴性的TE胎儿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

综上所述,TE胎儿有临床意义的CNV发生风险显著高于低风险妊娠人群,染色体非整倍体和CNV是产前TE重要的遗传学病因,CMA技术在TE胎儿中可以提高约6%(10/157)的CNV检出率,CMA在检测TE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复杂性队列阳性率
新时代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复杂性挑战与路径优化——基于复杂性理论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复杂性背后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济源示范区猪增生性肠炎血清学调查分析报告
队列里的小秘密
基于多队列切换的SDN拥塞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