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绥化市委
党的十九大以来,绥化市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和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埋头苦干,沉着应对大战大考,聚力攻克难题难关,全力开辟新局新篇。
五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016.2 亿元增长到1177.7 亿元,总量保持全省前四位,年均增长4.2%,增速始终高于全省。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3450 元、12831 元增长到29700 元、18475 元,年均分别增长6.1%、9.5%,持续“跑赢”经济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56.1 亿元增长到63.2 亿元,年均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5%、1.4%、6.8%,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1411.6 亿元增长到2347.7 亿元,年均增长13.6%,社会财富实现快速累积。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粮食安全“压舱石”沉稳有力。时刻牢记“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重要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2021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230.8 亿斤,占全省14.7%。肉蛋奶产量始终位居全省前列。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2018 年以来,两次承办全国黑土地保护现场会。绿色优质“供给端”有名有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发展到1201万亩,占农作物耕地面积的42.2%,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6个,绿色食品综合评价系数连续8 年全省第一。寒地黑土品牌价值达602 亿元,位列“中国500 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112 位,绥化鲜食玉米、庆安大米、海伦大豆等地标产品享誉大江南北。现代农业“领跑者”蹄疾步稳。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300 万亩,规模连续三年全省第一。首创土地托管服务模式,落实土地托管面积1124.5 万亩,绥化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整市推进试点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24 户,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肇东开发区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两家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之一,青冈是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海伦被评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全市农业产业强镇数量达10个,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告捷。2020 年年底,全市6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29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6.7 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累计纳入监测返贫对象3947 户8493 人,有2835户6220人消除了风险,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探索实践和推广放大做大主导产业、深化“三变”改革、“十带贫十致富”模式路径,产业扶贫和项目到户实现全覆盖。
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产业体系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全市累计开复工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574个,完成投资700.5亿元,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十三五”前历年总和。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1 户,达到379 户,共实现产值773.2 亿元,同比增长10.9%。重点产业强筋壮骨。到2021 年年末,纺织、医药、石化、冶金、建材、装备、能源和食品等行业分别增长31.7%、30.8%、21.5%、20.2%、14%、10.5%、9.3%和5.5%。玉米加工能力全国领先,年加工玉米能力达到1000 万吨,浙江新和成、厦门象屿、京粮集团、广东肇庆星湖科技等一批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头部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先后落户绥化,玉米淀粉、燃料乙醇、赖氨酸、辅酶Q10 等产量占全国10%以上。新兴经济开篇破题。把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作为“换道超车”的“新引擎”,制定了“四个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生物发酵产业层次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质量国际领先。全市数字车间达到22个,肇东伊利列入全省智能工厂重点培育库,海伦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传统农业的经验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栏目报道。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打造了全省第一个村级直播基地,是东北地区首个实现“村淘”项目县域合作全覆盖的地级市。国际性物流枢纽和辐射全国的现代物流集散地正在加速形成。银行机构贷款余额由925.8 亿元增长到1275.1 亿元,年均增长8.3%,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16 个文旅产业项目纳入全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库,“网络名人看绥化历史文化主题网络传播活动”“寒地黑土党旗红特色旅游体验活动”等在新浪、腾讯、抖音等平台引起热烈反响。
聚焦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困扰多年的事蹚出新路,谋划多年的事变为现实。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累计推动重点改革618项,承接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84项。地方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农垦和森工职能移交等圆满完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标全国一流标准,全面叫响“办事不求人”政务服务品牌,大力推动“数字政府”“诚信绥化”建设,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次办结”,率先实行链长制、“驻企秘书”机制和服务项目“地铁运行图”模式。累计减税降费30亿元,各类市场主体达到31.2 万户。科技创新突破历史。接续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2017 年的23 家发展到96 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技术合同成交额由0.37 亿元增长到12.38 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迅速增强。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人才兴绥”计划,技能人才达到3.66 万人。开放合作不断升级。主动融入服务“双循环”新格局,找准在哈尔滨现代化都市圈和哈长城市群定位,全力打造面向俄罗斯、辐射东北亚开放新高地。搭建对外经贸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俄博览会、哈洽会、进博会、服贸会、绿博会等域内外展会活动。全省高水平出口消费品加工区正式获批,绥化海关通关运行,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达26%。
年度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稳定在86.5%以上。就业规模稳步提升。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2.97 万人。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4.48 亿元,技能培训27 万人。退役士兵安置历史遗留问题圆满完成。“绥化就业大集”获全国优秀就业服务案例一等奖。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医疗保险实现了全民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0.02 万人,城乡低保标准连年递增。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改扩建学校391 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5%,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市级传染病医院投入使用,基层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建成乡镇(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75个,村(社区)级养老服务站1300 个。城市街道室内外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超前完成国家足球场地建设目标,国内一流水平的滑冰馆即将建成启用。城乡建设明显提质。中心城区累计投入6.2 亿元,推进城市“双修”“百园”建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7年的5.75平方米增加到8.8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0 万户,9 万余户居民“出棚进楼”,543个老旧小区华丽变身。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总投资近200 亿元,新改扩建公路和村屯道路2万公里,海伦、望奎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打好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积极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全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空气优良天数占比达86.7%,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河湖长制落实有力,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在肇东大庄园公司加工车间,多条加工线开足马力生产 (图片由中共绥化市委提供)
坚持树牢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精准有效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和“早快准严细实”要求,接连打赢多轮疫情防控歼灭战阻击战,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建立健全党政属地、部门监管、行业管理、综合监管、企业主体、员工岗位“六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在18 个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自2017 年以来,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和重特大事故“一杜绝”。矛盾调处能力大幅提升。设立诉调对接中心11 个,综合调处化解率始终保持95%以上。开展了十大领域突出问题化解、房地产信访问题“回头看”等专项行动,有效化解信访积案1.4 万余件,领导包案、领导接访等新机制推动近7000 件疑难信访问题及时解决,乡镇(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被中国之声报道推介。平安法治绥化稳步推进。举全市之力打好扫黑除恶人民战争,一大批盘踞绥化多年的黑恶分子受到严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明显,得到中央督导组充分肯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建党100 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维稳安保任务。全力推进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环节任务落实,2021 年度全省法治建设考核列综合城市第二。“七五”普法圆满收官,“八五”普法顺利开局。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完善。科学规划网格14761 个,配备网格员90741 人,城乡“四级网格”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网格治理实现县乡村全面覆盖。“社会治理云平台”和“智慧社区APP”上线运行,“雪亮工程”社会面重点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提高到81%。望奎县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开展“三微”学习,理论武装走深走实。高质量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全市干部能力作风进一步提升,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 个,涌现出“中国好人”9 人,“龙江好人”86人,市公安局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好干部标准,高质量完成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降低1.7 岁,县(市、区)党政班子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提高3.99%,储备处科级年轻干部786名。完善了选拔任用正负面清单和容错免责机制。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全力打造“寒地黑土党旗红”特色党建品牌,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健全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奖”机制,全市致富带头人型村党组织书记由2017 年的60.6%提升至86.7%,经验做法被评为全国第四届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实施“富美和谐乡村”创建工程,建成省级示范村41 个,实施富村项目433 个,全省第一。大力开展“清化收”专项行动,集体经济收入10 万元以上村由765 个跃升至1289 个。大力实施人才兴绥战略。制定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引才政策“金十条”,人才队伍总量从14.88 万人激增到30.23 万人。成立全市招商引智专班,开展“双招双引”,把人才政策列入招商政策。深入推进“十大基地”建设,建成大学生实习实训、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等各类基地232个。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深刻汲取腐败案件教训,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设立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突出强化政治监督,深入推进“三不”一体,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全力净化政治生态。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6941 件,处分16276 人,立案市管干部254人。在全省率先开展清廉农村建设,全力打造“清廉清正绥化”。深入开展常态化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持续纠治“四风”,按节点完成了中央、省委巡视和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政治生态不断向上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