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527个农户及家庭农场调研数据的分析

2022-10-13 08:39范之瑜张福明
关键词:父代户主意愿

范之瑜 张福明

[内容提要]基于山东省527个农户及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确定了影响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关键因素,进而通过ISM模型厘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农业技术特长、非农就业机会、土地流转价格、家庭生计模式以及年龄对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生计模式、非农就业机会及年龄是根源影响因素,不仅独立发挥作用,还以农业技术特长、土地流转价格等因素为中介变量发挥影响。经分析发现,所在地非农就业机会少、户主年龄大且具备农业技术特长的纯务农家庭子女更有可能成为高素质农民。

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当前,乡村振兴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在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导致的高素质农民短缺。因此,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在于培养高素质农民。农业发展具有代际传承的特性[1],这使高素质农民一般由农村新生代劳动力发展而来。农村新生代劳动力是否愿意成为农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父代的意愿。父代期望子女务农并提供必要支持是农村新生代劳动力发展为高素质农民的重要前提。因而,对培养高素质农民而言,“农村家庭父代期望子女务农的意愿”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可以揭示在农村哪些人最有可能发展成为高素质农民,从而确定高素质农民培养的切入点。

当前,各类涉农劳动力的“务农意愿”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农村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2]和农业院校在校生的务农意愿已经得到了比较系统的探讨:(1)农村劳动力的务农意愿。钟涨宝与贺亮(2016)基于湖北农村的调研数据,探究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并相应分析影响因素,结论表明:想要成为职业农民的农村劳动力占有相当比例,生计模式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职业务农的重要因素[3]。(2)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务农意愿。常伟与马诗雨(2020)研究了农民工务农意愿的代际差异[4]。结论显示: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务农意愿更弱。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务农意愿的研究表明:只有26%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返乡务农的意愿,家庭农业收入、家乡的社会风气、家乡政府对农业的支持等对务农意愿有正影响。并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务农意愿及影响因素[5]。(3)新型职业农民的务农意愿。沈琼等(2021)以新型职业农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营商环境对该群体持续务农意愿的影响,研究结论:市场前景、政府支持与基础设施对此意愿有正影响[6]。(4)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的务农意愿。殷志扬(2019)的研究结论之一:家长的意见是影响务农意愿的重要因素[7]。

以上分析表明,一方面,各类涉农劳动力的务农意愿得到比较充分的探讨,这些研究为“农村家庭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关研究较为薄弱。因此,本文拟基于527个农户及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对农村家庭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一、研究假设

(一)个人特征的影响

在个人特征层面,年龄和农业技术特长是影响农户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重要因素。(1)假设户主年龄对农户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越大,投入农业的劳动能力降低,再加上农户自身的养老需求,便期望子女务农[8]。朱红根等(2010)在代际传递意愿的初步交互分析中也指出,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保普及程度还不够,农户有“养儿防老”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期望子女务农[9]。(2)假设户主农业技术特长与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成正比。农户户主的个人能力影响着家庭农业的经营情况,也影响户主对其子代未来接手农业的态度。研究证实,农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务农意愿提升有显著正向作用。而生产技术的缺乏极大阻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务农意愿[5]。由此推断,户主经过培训掌握了农业技术特长,越期望子女务农。

(二)家庭特征的影响

从家庭特征来看,家庭务农收入和生计模式是影响农户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关键因素。(1)假设家庭务农收入越高,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越强。家庭福利最大化是农户追求的目标,务农收入是农户创造利益的核心因素。务农收入越高,父代农户便会有强烈的代际传递意愿[8]。朱红根等(2010)在研究稻作经营的代际传递意愿时也有类似观点[9]。(2)假设农户生计模式越倾向于纯务农,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越强。通常来讲,兼业化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农户对农业生产和土地依赖的程度,使其倾向于将土地转出[10]。还有研究指出,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大,农户就越不愿扩大农地经营规模,从而影响经营意愿。如此说来,父代期望子女务农的可能性便更小。

(三)资源禀赋的影响

在资源禀赋层面,种植结构、家庭耕地面积、土地流转价格、农业经营主体类型等因素对农户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发挥影响。(1)假设主营农作物为主粮,农户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越低。农户的种植结构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经济作物相对于粮食作物具有价格优势,农户父代种植经济作物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代际传承意愿[11]。(2)假设家庭耕地面积越大,父代更期望子女务农。土地资本往往在农业传承中发挥着机制作用,土地规模的大小对于子辈接手农业存在一定的影响[12]。有研究指出,耕种面积的增大会降低发生代际分工的可能性[13]。实际耕地面积同农户职业务农意愿呈显著正相关[3]。因此推测,家庭耕地面积越大,子代延续父代继续务农的概率越大。(3)假设土地流转价格越低,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越强。农地流转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规模化经营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户的务农收入。有研究认为土地流转难度越大,农户的规模经营意愿越弱。一般说来,土地流转价格越低,流转越容易,农户的规模经营意愿越强,那么父代期望子女务农的可能性越大。(4)假设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为家庭农场,父代期望子女务农的意愿更强。有学者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具有更强的务农意愿[14]。

(四)所在地特征的影响

从所在地特征来看,所在村离县城距离和非农就业机会影响着农户父代期望子女务农的意愿。(1)假设所在村距离县城越远,农户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越强。宁泽逵与宁攸凉(2016)对此有所研究,所在村距离中心城镇越远,农民越愿意子女未来继续务农[15]。(2)假设所在地非农就业机会越多,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越低。非农就业状况构成务农的关键机会成本,往往显著影响家庭内的分工决策,个人非农就业机会能够降低农民期望子女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15]。

综上所述,影响农户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因素可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所在地特征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中,个人特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农业技术特长;家庭特征包括家庭生计模式、家庭务农收入;资源禀赋包括农业经营主体类型、种植结构、耕种土地面积、土地流转价格;所在地特征包括所在村离县城距离、非农就业机会。

二、数据来源、样本特征与变量赋值

(一)数据来源

2021年寒假,课题组借助于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就“父代期望子女务农的意愿”问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样本选取原则是,每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回到家庭所在村庄,随机选择5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其中1个经营家庭农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20份,回收有效问卷527份,有效率达85%。样本分布在山东省的聊城、潍坊、青岛、济南、济宁、日照、东营、泰安、烟台、威海、菏泽、枣庄、德州、临沂、滨州、淄博等16个地市。

(二)样本特征

调查样本分为两类,如表1所示,分别为农户与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的占比为12.52%。户主性别以男性为主,其占样本总数的99.43%;户主年龄,平均年龄50岁,其中处于41~50岁年龄段的最多,约占45.54%;户主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42%,高职及专科为7.97%,高中20.11%,初中42.31%,小学及以下学历26.19%;32%的户主有一定的技术特长。生计模式,纯务农的农户和家庭农场占比40.61%,兼业农户和家庭农场占比52.76%。收入水平,家庭务农收入5万元以下的占比73.24%,5~10万元的占比11.95%,10万元以上的为14.80%。另外,61.67%的农户和家庭农场以种植主粮为主,46.11%的家庭在城镇有住房。

表1 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样本特征比较 单位:%

(三)变量赋值

“户主是否期望子女务农”为因变量,取值为0或1(期望子女务农,定义为1;不期望子女务农,定义为0)。自变量由户主个体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情况、所在地特征等四个维度的10项指标构成。具体的变量赋值及其对因变量影响的可能方向见表2。

表2 农村家庭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相关变量及赋值情况

三、实证分析

既有研究文献表明:一方面,务农意愿受户主的个体特征、农户或家庭农场的家庭特征、资源禀赋、生计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一类因素以另一类因素为中介变量发挥影响作用。因此,本文拟从两个层面对“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1)运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相关关系;(2)运用ISM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一)“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1.模型设定

由于本研究的因变量(y)为二元离散变量,故选用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此类问题的Logit模型,以确定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影响因素。构造Logit回归模型如下:

(1)

Pi为事件发生的概率,指户主期望子女务农,即“y=1”发生的概率。xj(j=1,2,3,…,m)表示上述因素中的第j个自变量,m表示自变量的个数。β0是常数,βj(j=1,2,…,m)表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能够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得到,ε为随机误差。βj为正,表示第j个因素对户主期望子女务农有正向影响;βj为负,则表示第j个因素对户主期望子女务农有负向影响。

2.估计结果

首先,通过STATA15.0统计软件,对527份样本数据进行二元Logit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中的模型一所示。其次,以P值为依据,运用向后选择法逐步筛除不显著的变量,直至余下的变量重新拟合模型后结果皆显著,得到模型二,从而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农业技术特长、生计模式、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土地流转价格以及非农就业机会。

表3 农村家庭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t模型回归结果

3.估计结果解读

由估计结果可知,多个变量联合显著影响着父代期望子女务农的意愿。具体解读如下:

(1)个体特征的影响。年龄、农业技术特长分别在5%、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户主年龄与期望子女务农意愿正相关,即户主年龄越大,其期望子女务农的可能性越大。户主的农业技术特长与期望子女务农意愿正相关,也就是说,拥有一定农业技术特长的户主更期望其子女务农。年龄较大且具有一定技术特长的户主更期望其子女务农的可能原因是,一方面,渴望子女留在身边陪伴;另一方面,可以为子女在农村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其即使在家乡务农也能过上较为体面的生活。

(2)家庭特征的影响。生计模式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表明农户或家庭农场的生计模式与期望子女务农愿意显著正相关,即以农业收入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户主更期望子女务农。单纯务农的农户或家庭农场依赖于农业,将全部资金与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付出了大量心血,积累了丰富的农业资源,更易获得不错的经营效果,愿意子女从事农业。而家庭务农的兼业化程度越高甚至离农,父代对外界新鲜事物接触较多,见识广泛,信息获取渠道也较为丰富,便更易接受子女外出闯荡。

(3)家庭资源禀赋的影响。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土地流转价格都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对期望子女务农意愿有影响。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与期望子女务农意愿正相关,即经营家庭农场的户主期望子女务农的意愿更强烈。可解释为,与传统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农业经营模式更加集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农业具有规模效益和多方面优势,使得父代对农业生产前景充满乐观,期望子女接替务农事业。土地流转价格与期望子女务农意愿负相关,即土地流转价格越高,期望子女务农的意愿越低。高昂的土地流转价格,意味着扩张土地的成本增大,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挫伤农户务农的积极性,也使其不愿子女务农。

(4)所在地特征。非农就业机会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这说明所在地非农就业机会越多,父代期望子女务农的意愿越低。可能的解释为,若非农就业机会多,父代考虑到务农的辛苦,便期望子女趁年轻多从事非农工作,创造更好的生活,如若机会少,子女难以找到合适工作,父代便期望子女从事熟悉的农业,以保障生活需求。

另外,家庭务农收入、种植结构、耕种土地面积以及所在村离县城距离等4个因素对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没有显著影响。究其原因,从样本特征来看,家庭务农收入整体偏低,且几乎一半的家庭兼业所得收入已经超过务农收入,务农收入不再是家庭收入唯一来源,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已有所保障,父代思想更加开放,考虑愈加广泛,务农收入不再是重点考虑的对象,而是更多考虑子女整体的人生道路以及未来的发展,因此,其对因变量影响不大。尽管现阶段农民的种粮收益不景气,但政府正大力推进对种粮农民的各类补贴,两者作用相互抵消,使之对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影响被弱化。关于耕种土地面积,往往规模效益与辛苦并存,因而其难以对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造成影响。即使所在村离县城较远,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网络已相对普及,加之交通便利,沟通联系不再是问题,因此所在村离县城距离对因变量解释作用小。

(二)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1.模型设定

解释结构模型(ISM)法经常被应用于探析社会经济问题,其以人们的经验为基础,借助于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对社会经济系统进行要素结构的分析,由此打破系统中已知要素关系的零乱模糊状态,明晰要素之间的关联结构,揭示出复杂体系的基本结构,进而抓住问题本质[16]。在本研究中采用此方法,可以得到影响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各个显著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挖掘深层根源因素。

本文用S0表示农村家庭父代期望子女务农的意愿,Si(i=1,2,…,k)表示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k个显著性影响因素。具体建模步骤如下:

(1)邀请本研究方向的多位专家学者组建ISM分析小组,小组成员凭借自身经验判定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做出要素逻辑关系图,并随之构建出邻接矩阵。

i=0,1,…,k;j=0,1,…,k

(2)

由aij构成的矩阵Z即为要素间的邻接矩阵。

(2)使用计算机相关软件,由邻接矩阵Z计算出可达矩阵M。

(3)对可达矩阵M进行区域划分、级间划分等多个步骤的分解。设定D1,D2,…,Dk为从顶部到底部的级次,则说明此系统包含着k个级次。

(4)按照上一步所得级次,对矩阵中的行和列重新排序并划分块别,得到结构矩阵N,其反映了系统的递阶结构。

(5)做出层次关系示意图。

(6)分析、讨论。

2.估计结果

用S0、S1、S2、S3、S4、S5、S6分别表示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户主年龄、家庭生计模式、户主农业技术特长、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土地流转价格、非农就业机会。以专家及学者的判断为依据,做出意愿与每个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彼此间的逻辑关系图(见图1)。其中,“A”表示列因素影响行因素,“O”表示两因素之间无影响,“V”表示行因素影响列因素。

图1 农村家庭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图

把图1和式(2)相结合,据此得到要素间的邻接矩阵Z,继而运用Matlab2016软件将邻接矩阵转化成可达矩阵M,即式(3)。之后,对可达矩阵进行分解得到5个级次,由顶层到底层分别是D1={S0},D2={S4},D3={S3,S5},D4={S2},D5={S1,S6},根据D1、D2、D3、D4、D5将可达矩阵M的行和列重新排序得到结构矩阵N,即式(4)。最后以各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为准,借助有向边将相邻层次间及同一层次的因素进行连接,得到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如图2)。

图2 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层次结构图

(3)

(4)

3.估计结果解读

由图2可见,在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影响因素中,农业经营主体类型是表层直接影响因素,农业技术特长、土地流转价格是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家庭生计模式、非农就业机会及年龄是深层根源影响因素。

由此可知,以上6个影响因素不仅独立发挥作用,还彼此关联,构成了完整的农村家庭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影响因素系统。其综合作用路径为:非农就业机会、年龄→家庭生计模式→农业技术特长、土地流转价格→农业经营主体类型→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非农就业机会和年龄影响着家庭的生计模式,通过农业技术特长和土地流转价格两个中介变量,影响着农业经营主体类型,最终影响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具体可解释为:所在地非农就业机会越少、户主年龄越大,家庭生计模式越倾向于纯务农,农户或家庭农场在专心务农的情况下,通过户主对农业技术特长的掌握,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同时,低土地流转价格使得流转土地面积增大,农业经营规模化程度提升,进而有利于家庭农场的壮大以及农户向家庭农场的转化,最终促进父代期望子女务农的意愿。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山东省527个农户及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与ISM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了农村家庭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主要结论与启示如下:

第一,所在地非农就业机会、户主年龄、家庭生计模式是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根源影响因素。所在地非农就业机会越少,父代越认为子女别无选择,再加上户主年龄越大,渴望子女留在身边照料,同时积累了大量务农经验,农业经营能力强,能够将务农本领传承给子女,便会期望子女务农并且提供必要的支持,具有此类特征的务农家庭子女更易走上高质量务农道路。因此,政府应从所在地非农就业机会少且户主年龄偏大的农户或家庭农场入手,以此类家庭的子女为高素质农民的重点培养对象,并对其中纯务农的农户或家庭农场给予相应的补贴及福利,减少兼业化现象的产生。这是高素质农民培养的基础。同时,政府应针对此类务农家庭积极推行“传帮带”的农业传承模式,鼓励户主指导子女走上务农道路,并给予该类家庭一定的保障性补贴。

第二,农业技术特长、土地流转价格是影响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的中介因素。户主拥有农业技术特长以及低土地流转价格,为纯务农农户或家庭农场提供了一个专业化水平和规模化程度双重提升的契机,继而激发父代期望子女务农的意愿。因此,基层管理部门需加强对农民的农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培养本土技术型农业人才。同时,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使得土地流转价格合理,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加快实现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促进家庭农场的壮大以及小农户向家庭农场的转化。

第三,与传统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父代期望子女务农意愿更强。因此,政府在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扶持农户的生产,重点关注户主的农业技术特长以及专业化务农的培养,积极促进其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为其实现专业化生产、向家庭农场转化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父代户主意愿
中国高等教育的代际传递及其内在机制:“学二代”现象存在吗?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延迟退休决策对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传递机制
回来(外一首)
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男孩偏好激励父代挣取更多收入了吗?
——基于子女数量基本确定的情形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汉唐户主资格的变迁*
张小飞落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