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系大约克母猪出生信息及配种日龄对其终身生产力影响

2022-10-14 06:01郭建凤牛月波赵雪艳郝贤旺杜玉诗
养猪 2022年5期
关键词:断奶生产力日龄

郭建凤,牛月波,赵雪艳,郝贤旺,杜玉诗

(1.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2.农业农村部畜禽生物组学重点试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3.菏泽宏兴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山东 菏泽 274108;4.山东安池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母猪繁殖力的高低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母猪繁殖力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近些年评价母猪繁殖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是年提供断奶仔猪的头数即PSY(pig per sow per year),最近国外学者又提出了母猪终身生产力(sow lifetime productivity)的概念,具体衡量指标是一头能繁母猪一生能提供断奶仔猪的头数。因母猪繁殖力受猪的品种、营养与饲料、分娩胎次、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配种产仔季节、疾病、配种公猪的精液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利用终身生产力评价母猪的繁殖力高低更有实践意义。为研究影响母猪终身生产力的因素,本文对菏泽宏兴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2013年出生的179头法系大约克母猪1 008窝次的生产繁殖成绩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旨在阐明母猪出生信息、配种日龄对其终身生产力的影响,为养猪生产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菏泽宏兴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2013年1—10月出生的179头法系大约克母猪的出生信息及其1 008窝繁殖性能统计数据。

1.2 统计指标

统计母猪初生重、出生胎次、出生时同窝活仔数、配种日龄及终身断奶仔猪数、终身断奶窝重等指标。母猪初生重划分为3个阶段(即3组):1.1~1.3 kg为1组,1.3~1.5 kg为2组,1.5~1.7 kg为3组;母猪出生胎次划分为3个阶段(即3组):1~2胎为1组,3~6胎为2组,7胎及以上为3组;母猪出生时同窝活仔数划分为3个阶段(即3个组):6~10头为1组,11~13头为2组,14头及以上为3组;母猪配种日龄划分为4个阶段(即4组):195~240 d为1组,241~270 d为2组,271~300 d为3组,301 d及以上为4组。

1.3 饲养管理

日常饲养管理依据公司内种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进行,母猪怀孕前期(怀孕至60 d)饲养在封闭猪舍半漏缝地板单体栏内,自动饲喂孕前期干粉料;怀孕中后期(60~110 d)小群(4头)饲养,人工饲喂湿拌料,料水比1∶1,其中怀孕60~84 d饲喂孕前期料,怀孕84 d后饲喂哺乳期料;产仔哺乳母猪饲养在封闭猪舍,采用高床全漏缝地板大单元(56头)饲养,人工饲喂哺乳期湿拌料,料水比1∶2,自由饮水。哺乳期21 d,哺乳单元实行全进全出。

1.4 配种方式

全部采用人工授精方式配种,绝大多数母猪配种2次,少部分配种1次或3次。

1.5 统计分析

采用IBM SPSS 22.0统计软件比较均值模块中的One-Way-ANOVA程序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显著则进行Duncan氏法多重比较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利用相关分析计算性状间偏相关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约克母猪初生重统计结果

由表1结果可见,在统计的179头大约克母猪中,初生重在1.1~1.3 kg的有50头,占比为27.93%,平均初生重为1.25 kg。初生重在1.3~1.5 kg的有84头,占比为46.93%,平均初生重为1.45 kg;初生重在1.5~1.7 kg的母猪有45头,占比为25.14%,平均初生重为1.65 kg;总计初生重在1.1~1.7 kg的179头大约克母猪的平均初生重为1.45 kg。

表1 大约克母猪初生重统计结果

2.2 母猪初生重对其终身生产力影响

由表2可见,在母猪初生重差异极显著的情况下,其出生胎次和配种日龄差异不显著,出生时同窝活仔数差异显著;母猪的初生重对终身断奶仔猪数、终身断奶窝重影响显著。其中,母猪出生时同窝活仔数1组最高为12.54头,分别比2组、3组显著提高7.27%(P<0.05)、21.87%(P<0.01),其次是2组较高,比3组显著提高13.61%(P<0.01);终身断奶仔猪数1组最多为67.54头,分别比2组、3组提高12.49%、16.67%,差异显著,其次是2组较高为60.04头,比3组提高3.71%,差异不显著。终身断奶窝重也以1组最高为423.14 kg,分别比2组、3组提高13.48%、16.64%,差异显著,其次是2组较高为372.89 kg,比3组提高2.79%,差异不显著。

表2 大约克母猪初生重对繁殖性能影响

2.3 大约克母猪出生胎次统计结果

由表3结果可见,在统计的179头大约克母猪中,在1~2胎出生的母猪有75头,占比为41.90%,平均出生胎次为1.48胎。在3~6胎出生的母猪有87头,占比为48.60%,平均出生胎次为3.80胎。在7胎及以上胎次出生的母猪有17头,占比为9.50%,平均出生胎次为7.76胎。179头母猪的平均出生胎次为3.21胎。

表3 大约克母猪出生胎次统计结果

2.4 大约克母猪出生胎次对其终身生产力影响

由表4可见,在母猪出生胎次差异极显著的情况下,其初生重、出生同窝活仔数和配种日龄差异不显著;母猪的出生胎次对终身断奶仔猪数、终身断奶窝重影响不显著。其中,终身断奶仔猪数3组最多为63.94头,与1组、2组差异不显著,分别比1组、2组提高0.50头、4.40头;其次是1组较高为63.44头,比2组提高3.90头,差异不显著。终身断奶窝重也以3组最高为396.57 kg,分别比1组、2组提高0.37%、6.38%,差异不显著,其次是1组较高为395.09 kg,比2组提高5.99%,差异不显著。

表4 大约克母猪出生胎次对繁殖性能影响

2.5 大约克母猪配种日龄统计结果

由表5结果可见,在统计的172头大约克母猪中,配种日龄在195~240 d的母猪有27头,占比为15.70%,平均配种日龄为221.19 d。在241~270日龄配种的母猪有56头,占比为32.56%,平均配种日龄为256.46 d;在271~300日龄配种的母猪有70头,占比为40.70%,平均配种日龄为284 d;在301及以上日龄配种的母猪19头,占比为11.05%,平均配种日龄为322 d。

表5 大约克母猪配种日龄统计结果

2.6 大约克母猪配种日龄对其终身生产力影响

由表6可见,在母猪配种日龄差异极显著的情况下,其初生重、出生胎次和出生同窝活仔数差异不显著;母猪的配种日龄对终身断奶仔猪数、终身断奶窝重影响不显著。其中,1组终身断奶仔猪数最多为63.93头,与2组、3组、4组差异不显著,分别比2组、3组、4组提高2.14头、2.54头、2.61头;其次是2组较高为61.79头,比3组、4组分别提高0.40头、0.47头,差异不显著。终身断奶窝重也以1组最高为398.58 kg,分别比2组、3组、4组提高3.08%、4.38%、3.59%,差异不显著,其次是2组较高为386.67 kg,比3组、4组分别提高1.26%、0.50%,差异不显著。

表6 大约克母猪配种日龄对繁殖性能影响

2.7 大约克母猪出生时同窝活仔数统计结果

由表7结果可见,在统计的179头大约克母猪中,出生时同窝活仔数在6~10头的母猪有66头,占比为36.87%,平均出生同窝活仔数为9.61头。出生时同窝活仔数在11~13头的母猪有86头,占比为48.04%,平均出生同窝活仔数为11.98头。出生时同窝活仔数在14头及以上的母猪有27头,占比为15.08%,平均出生同窝活仔数为15.11头。179头大约克母猪的平均出生同窝活仔数为11.58头。

表7 大约克母猪出生时同窝活仔数统计结果

2.8 大约克母猪出生时同窝活仔数对其终身生产力影响

由表8可见,在母猪出生时同窝活仔数差异极显著的情况下,其初生重差异极显著,出生胎次差异显著,配种日龄差异不显著;母猪的出生同窝活仔数对其终身断奶仔猪数、终身断奶窝重影响不显著。其中,1组的母猪初生重最高,分别比2组、3组极显著提高7.80%、10.14%;3组的出生胎次最高,分别比1组、2组提高38.41%(P<0.05)、25.00%(P>0.05);1组的终身断奶仔猪数最多为64.15头,分别比2组、3组提高3.62头、5.45头,差异不显著,其次是2组较高为60.53头,比3组提高1.83头,差异不显著;终身断奶窝重也以1组最高为399.59 kg,分别比2组、3组提高5.63%、9.01%,差异不显著,其次是2组较高为378.31 kg,比3组提高3.21%,差异不显著。

表8 大约克母猪出生时同窝活仔数对繁殖性能影响

2.9 大约克母猪初生重、出生胎次、配种日龄与繁殖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大约克母猪的初生重、出生胎次、出生同窝活仔数、配种日龄与繁殖性状间的偏相关系数如表9。性状间的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关强度有大有小。其中,母猪初生重与出生胎次、终身断奶窝重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145、0.125,相关不显著,与配种日龄、出生同窝活仔数、终身断奶仔猪数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132、-0.497(P<0.01)、-0.151;母猪出生胎次与配种日龄、出生同窝活仔数、终身断奶仔猪数正相关,与终身断奶窝重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94、0.170(P<0.05)、0.045、-0.042,相关不显著;母猪配种日龄与出生同窝活仔数、终身断奶仔猪数负相关,与终身断奶窝重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95、-0.098、0.094,相关不显著;出生同窝活仔数与终身断奶仔猪数负相关,与终身断奶窝重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123、0.102,相关不显著;终身断奶仔猪数与终身断奶窝重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994(P<0.01)。

表9 大约克母猪初生重、出生胎次、配种日龄与繁殖性状间的偏相关系数

3 讨论与结论

(1)母猪生产力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首要因素。断奶仔猪数及断奶窝重是衡量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次研究表明,大约克母猪的初生重对其终身断奶仔猪数、终身断奶窝重有显著的影响。初生重在1.1~1.3 kg之间的母猪群终身断奶仔猪数最多为67.54头,分别比初生重在1.3~1.5 kg、1.5~1.7 kg之间的母猪群显著提高12.49%(P<0.05)、16.67%(P<0.05);终身断奶窝重也以初生重在1.1~1.3 kg之间的母猪群最高为423.14 kg,分别比初生重在1.3~1.5 kg、1.5~1.7 kg母猪群显著提高13.48%(P<0.05)、16.64%(P<0.05),说明初生重在1.1~1.3 kg和1.3~1.7 kg之间的大约克母猪,随着初生重的增大,其终身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显著减少和降低。大约克母猪的出生胎次对其终身断奶仔猪数、终身断奶窝重没有明显影响,以7胎及以上的母猪群生产力最高,其稍高于1~2胎出生的母猪群生产力,3~6胎次出生的母猪群终身生产力最低。大约克母猪的配种日龄对其终身断奶仔猪数、终身断奶窝重影响也不明显,随着母猪配种日龄的增加,其终身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趋于减少和降低。大约克母猪出生时同窝活仔数对其终身生产力没有显著影响,但以出生时6~10头同窝活仔数的1组母猪生产力最高,其次是出生时同窝活仔数为11~13头的2组母猪生产力较高,母猪出生时同窝活仔数为14头及以上的3组其终身生产力最低,即随着出生时同窝活仔数的增加母猪的终身生产力趋于降低趋势。

(2)大约克母猪的初生重、出生胎次、出生时同窝活仔数、配种日龄与终身繁殖力间的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关程度有强有弱。本次统计结果表明,母猪初生重与出生胎次、终身断奶窝重正相关,与配种日龄、终身断奶仔猪数负相关,相关都不显著,说明随着母猪初生重的增加,其终身断奶窝重有升高的趋势,终身断奶仔猪数有降低的趋势,但升高或降低的趋势不明显。另外,母猪初生重与出生同窝活仔数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随着母猪初生重的增大,同窝活仔猪极显著减少;母猪出生胎次与配种日龄、终身断奶仔猪数正相关,与终身断奶窝重负相关,相关不显著,说明随着母猪出生胎次的增高,终身断奶仔猪数有升高的趋势,终身断奶窝重有降低的趋势,但趋势都不明显;出生胎次与出生同窝活仔数显著正相关,说明随着母猪出生胎次的增加其同窝活仔数有明显的增加趋势;配种日龄与同窝活仔数、终身断奶仔猪数负相关,与终身断奶窝重正相关,相关不显著,说明随着配种日龄的升高,同窝活仔数和终身断奶仔猪数有降低的趋势,终身断奶窝重有升高的趋势,但趋势都不明显;同窝活仔数与终身断奶仔猪数负相关,与终身断奶窝重正相关,相关不显著,说明随着母猪出生时同窝活仔数的增加,终身断奶仔猪数有减少趋势,终身断奶窝重有增加趋势,但减少或增加的趋势都不明显;终身断奶仔猪数与终身断奶窝重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994,说明随着母猪终身断奶仔猪数越多,其断奶窝重有极显著的升高趋势。

选留怎样的后备母猪关系整个猪场的种母猪群的质量高低,高质量的种猪群是保证种猪场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种猪的选择一般分4~5个阶段进行:仔猪断奶时、保育结束时、4月龄、达100 kg体重阶段、初配阶段。其中仔猪断奶时的选择主要参考其初生重、断奶体重和母亲的生产成绩。本研究表明,母猪的初生重对其终身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有显著的影响,并不是初生重越大的母猪,其终身生产力越高,提示我们在养猪生产中进行法系大约克后备母猪的选择时,不宜选择一窝中初生重最大的,应选择初生重在1.1~1.3 kg之间的小母猪进行后备猪的培育,初生重是选择的主要指标,其他出生信息方面参考选择出生胎次为1~2胎,同窝活仔数在6~10头之间的小母猪即可;后备猪培育完成进入初配阶段,最好选择初配日龄在195~240 d完成的母猪为好,这样其未来的终身生产力会更高。

猜你喜欢
断奶生产力日龄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Hunter—Gatherers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蛋鸡合理投料量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断奶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