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分析

2022-10-14 06:01王礼伟柏传茂崔宏如杨生明张建平
养猪 2022年5期
关键词:周龄狂犬病猪群

王礼伟,周 刚,柏传茂,唐 炎,崔宏如,杨生明,张建平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淮安 223001;2.金湖县吕良中心畜牧兽医站,江苏 淮安 211600)

动物传染病是危害养殖业最为严重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可以造成动物大批量死亡和动物源性产品的损失,影响食品安全及进出口贸易,而且某些人兽共患传染病还能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1]。现代化集约规模的养殖业,由于动物调运移动频繁、饲养密度高度集中,更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造成疾病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等。2018年8月暴发的急性烈性传染病—非洲猪瘟,更是给我国的生猪市场和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危害。因此,对动物传染病的防制和研究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在兽医科学研究领域居重要位置[2]。

免疫接种是养殖场防控传染病发生最根本、最科学、最直接的措施[3]。开展血清免疫抗体检测工作,是做好动物免疫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能够及时了解疫苗注射后动物体内产生的免疫抗体水平和免疫效果,当前规模化养殖场已经广泛开展血清抗体监测工作[4-5]。本研究对某猪场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血清抗体进行检测与分析,希望为养殖场进行补免和开展各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科学制定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规划和疫病预警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样品来源 2021年12月期间在金湖县绿能生猪养殖合作社开展,根据某规模化猪场(规模:经产母猪500头)生产管理情况需要,通过前腔静脉采血,收集血清,于-20 ℃冰箱中保存备用。猪场猪瘟疫苗是传代细胞苗,具体免疫方案为:种公猪、种母猪普免2次/年,仔猪30日龄免疫1次、保育猪70日龄免疫1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是ATCCVR-2332株疫苗,具体免疫方案为种公猪、种母猪普免3次/年,仔猪21日龄免疫;伪狂犬病疫苗是gE基因缺失疫苗(毒株Bartha-K61株疫苗),具体免疫方案为种公猪、种母猪普免4次/年,仔猪0日龄滴鼻免疫,50及80日龄肌注。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伪狂犬病gB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科前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检测试剂盒、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ultiskanFC自动酶标仪购自Thermo公司;恒温培养箱及平板震荡仪购自常州金坛晨阳电子仪器厂;兽用一次性5 mL采血盛血器购自安徽弘牧防疫检疫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操作方法 样品检测方法及判定结果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2.2 统计分析 利用Office软件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生物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场猪瘟血清抗体ELISA检测分析结果

不同阶段猪群猪瘟血清抗体ELISA检测结果显示,猪瘟抗体阳性率均不低于80.00%,3周龄仔猪最低为80.00%,其抗体离散度却最高为0.52,5周龄保育猪抗体平均值最低仅为59.4(表1)。

表1 猪瘟血清抗体ELISA检测结果

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抗体ELISA检测分析结果

猪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抗体ELISA检测结果显示,只有10周龄、13周龄猪群抗体表现出S/P≤2.0,其余猪群抗体均表现出S/P>2.0,5周龄、7周龄猪群抗体S/P表现出S/P≤2.5。S/P>2.0的猪群类型比例为77.78%(7/9),S/P>2.5的猪群类型比例为55.56%(5/9)(表2)。

表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抗体ELISA检测结果

2.3 猪场伪狂犬病gB、gE血清抗体ELISA检测分析结果

猪群伪狂犬病gB、gE血清抗体ELISA检测结果综合显示,只有妊娠71~105 d母猪、7周龄、16周龄猪群伪狂犬病gB血清抗体阳性率不是100.00%,分别为60.00%、80.00%及20.00%,且7周龄抗体离散度最高为1.56。在猪群伪狂犬病gE血清抗体上,7周龄、16周龄猪群伪狂犬病gE血清抗体显示为阴性(阳性率均为0.00%),而其他猪群伪狂犬病gE血清抗体均显示阳性,且妊娠71~105 d母猪及公猪伪狂犬病gE血清抗体阳性率在所有阳性猪群中最低为20.00%。妊娠30~70 d母猪伪狂犬病gE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60.00%(表3、表4)。

表3 伪狂犬病gB血清抗体ELISA检测结果

表4 伪狂犬病gE血清抗体ELISA检测结果

3 讨论

3.1 猪瘟免疫效果还需加强

根据《202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通知,猪瘟不再列入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病种,但作为国家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各级政府部门、养殖场主等行业人员仍然需要高度重视此类疫病的危害。该猪场猪瘟血清抗体整体合格率为96.67%,已经达到国家强制性免疫传染病70%的水平要求,说明猪场猪瘟免疫效果较好[6]。妊娠71~105 d母猪及3周龄仔猪存在抗体阳性率连续下降及离散度增加的现象,说明母猪自身的免疫抗体通过胎盘及乳汁传递与仔猪外源输入抗体存在一定的关系。当哺乳母猪无法提供足量的免疫抗体且仔猪自身没有疫苗免疫时,仔猪抗体水平下降,因此需要加强对妊娠母猪的免疫[7-8]。

3.2 猪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处于不稳定状态

作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场,猪场血清抗体S/P>2.5的比例在母猪妊娠30~70 d、妊娠71~105 d阶段已经呈现上升趋势,且公猪抗体S/P>2.0的比例为40.00%,S/P>2.5的比例为20.00%,说明在种公猪及繁殖母猪猪群类别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已经进入不稳定状态。同时,5~13周龄猪群抗体S/P>2.5为0,说明这种不稳定状态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未波及后续部分阶段的仔猪,而16周龄猪群已经存在抗体S/P>2.5的比例。因此,猪场需要紧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测综合分析,判断是否疫苗毒株存在变异重组或者外源野毒感染入侵[9]。针对当前蓝耳病进入不稳定状态的初级阶段且病毒尚未分离鉴定,可紧急采用泰万菌素进行防控,泰万菌素能够抑制蓝耳病病毒在巨噬细胞复制传播,缩短蓝耳病病毒血症周期,减少毒血症危害,配合使用替米考星,可进一步降低感染动物的死亡率和减轻临床症状[10-11]。在抗生素紧急防控后,再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确定疫苗毒株和野毒毒株基因的异同,进行特异性疫苗的加强免疫,并进行该病的长期系统的检测和监测,确保S/P保持在合理健康水平。

3.3 猪伪狂犬病存在野毒感染的现象

通过伪狂犬病gB、gE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可以初步确定伪狂犬病野毒已经感染绝大部分猪群(7周龄、16周龄猪群除外),该场已经成为野毒感染阳性场。在7周龄、16周龄猪群即使在野毒阳性率为0的情况下,血清gB抗体阳性率仍达不到100.00%,进一步说明伪狂犬病gB血清抗体水平已经不能代表Bartha-K61株疫苗免疫的水平,从而证明猪场当前使用的Bartha-K61经典毒株疫苗已经不能够抵制野毒入侵,导致免疫失败。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入侵在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常态,山东省在2013—2016年期间对规模猪场2 033份血清进行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检测及病毒分离,得出野毒抗体阳性率为57.8%,且分离鉴定出15株变异毒株,再次说明伪狂犬病变异性毒株已经广泛流行[12]。在变异毒株进化上,杨涛等对多个厂家生产的Bartha-K61疫苗株与变异毒株在基因上进行比较分析,证明疫苗株和变异株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进一步解释了该猪场当前使用的经典Bartha-K61毒株疫苗无法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的原因[13]。因此,猪场需要紧急进行伪狂犬病野毒分离鉴定,选择与流行毒株同源性较高的疫苗,并持续开展伪狂犬病野毒净化的工作[14]。

4 结论

通过本次血清学检测及分析,该猪场存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猪瘟疫苗有待加强免疫等系列问题,此外还需要进行流行病学、解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综合确诊。因此,长期化、动态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检测和监测是确保动物传染病发生后实现“早、快、严、小”解决处理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周龄狂犬病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聊聊古代是如何防治狂犬病的
白羽绿头鸭生长与产肉性能研究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打败狂犬病
印度首现“无狂犬病死亡邦”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