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打印辅助膝关节镜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2022-10-16 03:04王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活动度胫骨膝关节

王波

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传统手术是既往常用治疗方案,手术效果良好,但术后容易出现活动受限等并发症,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1]。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3D 打印技术逐渐用于骨科手术治疗[2]。为了寻求良好的手术治疗方案,本文以30 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例,试探讨3D 打印辅助膝关节镜引导下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30 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 例。对照组中男女占比为8∶7;年龄18~70 岁,平均年龄(45.89±10.17)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7 例,高空坠落5 例,重物压砸3 例。研究组中男女占比为9∶6;年龄18~70 岁,平均年龄(46.13±10.28)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8 例,高空坠落5 例,重物压砸2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签字。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手术前结合CT 与X 线片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常规消毒处理后指导患者维持仰卧姿势,沿着骨折部位做一个手术切口,逐层分离皮肤、皮下组织,确保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在于视野中,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随后置入钢板和螺钉,确认无误后冲洗和缝合切口,置入引流管。研究组开展3D 打印辅助膝关节镜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手术步骤如下。①3D 模型打印:CT 检查后保存扫描结果,并将扫描结果置入Mimics21.0 软件,利用软件得到胫骨平台的三维模型,随后连接3D 打印机获取1∶1 的实体模型。②模拟手术:根据CT 检查结果制作出骨折模型的骨折情况,进行模拟手术处理,判断手术是否需要植骨、置入克氏针,确定好手术的入路选择、螺钉的数量以及安置方向,仔细调整钢板的位置和螺钉的方向,最后结合模拟手术和骨折分型的相关数据制定针对性手术方案。③手术操作:在膝关节镜下引导实施微创手术,麻醉与消毒方法参照对照组。结合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逐层分离皮肤、皮下组织后充分暴露骨折部位,按照模拟手术方案进行手术处理。麻醉后,将患者摆放至仰卧位,并消毒铺巾。在患者膝部作外或内侧1 cm 切口,直至关节腔。进行90°屈膝后插入关节镜,并冲洗干净关节腔内的积血,确认前后交叉带和半月板没有损伤,确定好骨折位置的劈裂移位及塌陷等相关情况,再清除血痂。在患者膝部作外或内侧5 cm 切口,行骨膜下剥离,在离平台关节面4 cm 处行1.5 cm×1.5 cm 开窗操作,由此向上顶托复位,然后植入同种异体骨。使用复位钳以及克氏针撬拔处理劈裂骨折的复位,确定复位良好后用克氏针作暂时固定。将长度适中的解剖钢板在远端插入后,再插入近端,然后在C 臂透视下观察钢板位置和骨折对位情况,满意后行钻孔处理,然后拧入螺钉。最后利用关节镜对关节面的平整度进行观察后拔出克氏钉,再植入引流管,然后行缝合、包扎、以及放止血带等处理。对于需要植骨的患者,需要提前准备好钢板、螺钉。对于微创治疗未切开关节囊的患者用关节镜检查确认关节面平整,螺钉未进入关节内。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对比两组手术情况 主要包括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

1.3.2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 将膝关节屈膝程度作为判定依据[3]: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屈膝>100°评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屈膝80~100°评定为有效;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屈膝50~79°评定为好转;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屈膝<50°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好转率。

1.3.3对比两组关节活动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 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包括进食、洗澡、穿衣以及平地行走等10 个方面,每个方面计为0~10 分,总计100 分,分数越高评定为生活能力越强[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两组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对比(n,%)

2.3两组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 手术前,两组关节活动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骨折常见病,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暴力击打等外力因素造成骨骼错位,甚至骨骼断裂穿刺皮肤形成感染,临床上表现为患侧疼痛、肿胀等症状[5]。胫骨平台骨折通常伴有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等,临床一般需要进行手术复位骨折部位,保证关节的稳定性[6]。近些年来,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多样化,不同手术带来的效果存在差异性[7]。

传统手术是既往胫骨平台骨折的常用术式,其通过X 线与CT 检查结果判断骨折情况,但是不能较为直观和全面显示骨折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手术的有效性[8,9]。3D 打印技术是近些年新兴的技术,并逐渐用于骨科[10,11]。在3D 打印技术的辅助下可以在手术前明确骨折情况,通过骨折模型能够更为直观了解骨折的移位情况,并且开展模拟手术可以为患者制定更加精准的手术方案[12,13]。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3D 打印辅助膝关节镜引导下微创手术的效果确切,利用3D 打印骨折模型可以进行模拟手术,减少了手术耗时和术中出血量,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综上所述,3D 打印辅助膝关节镜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优化手术指标,改善关节活动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活动度胫骨膝关节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关节痛这样来运动
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活动度与镇痛效果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
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7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