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人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10-16 03:04徐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芬太尼受体评分

徐丹

肝脏、脾脏、胃等都是人体中十分重要的组织器官,在产生一些病变问题时,需要对部分病变位置予以切除[1,2]。该种治疗方法需要针对患者实施腹部手术,由于需要将人体皮肤切开,有效规避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疼痛的情况,降低手术造成的风险,避免患者产生因手术导致血压迅速上升、心率过速以及精神紧张等多种非特异性反应,执行手术操作前应针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但患者在完成手术以后,因为麻醉药效消失,手术切口通常会感到疼痛,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对患者实施镇痛处理,容易导致患者情绪出现波动,造成各种手术并发症的产生[3,4]。然而以往所采用的镇痛治疗不但需要分多次进行给药,而且会加大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所以,怎样进行有效镇痛已经渐渐变为临床所重视的问题。此次研究选取在本院实施腹部手术的80 例老年患者,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人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在本院实施腹部手术的80 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60~80 岁。观察组中,男26 例,女14 例;年龄61~82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术后应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急进行镇痛。患者在执行手术操作前的20 min 予以0.5 mg 阿托品和0.1 g鲁米那钠,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对其静脉进行开放,使用2~4 μg/kg 舒芬太尼、0.03~0.04 mg/kg 咪唑安定、1~2 mg/kg 异丙酚和0.1 mg/kg 维库溴铵静脉注射实施全身麻醉诱导,对患者插入气管予以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给予舒芬太尼、异氟醚、异丙酚等药物保持麻醉状态。在患者手术操作结束前的10 min 予以相应负荷量,对照组患者应用舒芬太尼1 μg/kg 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应用地佐辛0.06 mg/kg。在患者麻醉清醒以后予以4 mg 昂丹司酮静脉注射,并和持续静脉镇痛泵进行连接。镇痛泵配方:对照组予以2 μg/kg 舒芬太尼、8 mg 昂丹司酮和100 ml 生理盐水(NS)。观察组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予以0.3 mg/kg 的地佐辛。关于镇痛泵相关参数的设置:使用2 ml 自控镇痛(PCA)剂量、连续输注量为2 ml/h,并执行锁定操作,时间为15 min。患者完成手术操作以后,对静脉镇痛泵加以应用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相关生命体征予以密切监测。若患者的血氧饱和度<92%,应予以鼻导管吸氧;若心率<55 次/min,予以1 mg 阿托品静脉注射,以保证患者呼吸循环有较好的稳定性。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范围0~10 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Ramsay 镇静评分:1 分为烦躁,2分为安静,3分为嗜睡,4分为浅睡眠状态可迅速唤醒,5 分为入睡对唤醒迟钝,6 分为深度睡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2、6、12、24、36、48 h 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6、12、24、36、48 h 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地佐辛属于新型镇痛药物,是苯吗啡烷类相应的衍生物,通过激动κ、μ 受体而发挥相应的镇痛效果,具有相对较强的镇痛作用,可以快速分布于机体中并进行吸收,存在半衰期长、清除较慢和表观分布容积大等诸多特点,具有拮抗与激动μ 受体的双面作用,然而不会发生比较典型的μ 受体依赖作用,诸如恶心和呕吐等,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相对较少,产生的呼吸抑制作用较小,滥用倾向和药物依赖相对偏低,且患者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安全性高。与此同时,地佐辛对于δ 阿片受体的活性极弱,因此不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躁感[5-7]。相关研究显示,相较于以往所使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地佐辛精神和身体方面的依赖性明显偏低,然而单独应用地佐辛当作手术后的镇痛药物用量相对较大,容易导致患者产生嗜睡和头晕等不良反应[8,9]。

舒芬太尼属于比较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通常是对μ 受体进行作用,具有能够保持患者心血管功能稳定性、无组胺释放和起效较快等诸多方面的特点[10,11]。然而伴随浓度与剂量使用的加大,会给患者血压和呼吸等造成轻度的抑制作用,长期使用容易导致人体产生一定依赖性[12,13]。等效剂量的情况下,相较于芬太尼而言,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更加显著,但呼吸抑制效应要弱于芬太尼。

采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的用药方式,可以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互相补充。舒芬太尼主要使μ 受体激动,促成脊髓之上镇痛。地佐辛主要使κ 受体激动,促成脊髓镇痛效果[14,15],并且针对μ 受体存在拮抗与激动的双面效果,不但可以促成相应的脊髓之上镇痛,同时也能够降低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术后应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急进行镇痛。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2、6、12、24、36、48 h 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6、12、24、36、48 h的Ramsay 镇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可以获取更加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能够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芬太尼受体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雌激素受体α、β对C57BL/6小鼠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影响
基于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的隐私保护打分系统设计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双周最佳阵容
芬太尼,滥用才是毒品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
中枢神经突触长时程增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