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仪联合穴位按摩在剖宫产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10-16 03:04秦媚黄喜珍来晓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排气产后穴位

秦媚 黄喜珍 来晓莉

剖宫产术后,由于麻醉、术创、牵拉等刺激,常可导致产妇胃肠蠕动减慢,甚至是短暂消失。相关研究指出[1],术后切口疼痛可导致腹肌力量减弱,从而影响直肠排气;再加之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活动减少,容易出现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胃肠功能康复时间延长等并发症。目前,临床治疗多以对症处理为主,多在问题发生后方进行处理,缺乏前瞻性和实用性[2-4]。因此,应积极寻找合理有效的干预手段,以尽早恢复剖宫产产妇胃肠功能,减少肠胀气。本文选取本院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评估产后康复仪联合穴位按摩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研究组产妇年龄22~37 岁,平均年龄(28.25±4.21)岁;孕周36~41 周,平均孕周(39.05±1.68)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1~36 岁,平均年龄(28.75±4.20)岁;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9.25±1.72)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3]:①均符合剖宫产术指征,择期行剖宫产术;②均为正常单胎妊娠;③均签署同意书;④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并发症;⑤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①合并发热等感染性疾病者;②合并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③剖宫产纵切口者;④术后宫腔填塞纱布者;⑤无法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责任护士根据护理工作相关制度、排班表等开展日常护理,例如产后常规检查、遵医嘱用药、日常生活护理、突发状况处理、交接班等。

1.2.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6 h 加用产后康复仪和穴位按摩。①先行穴位按摩:护理人员掌心涂抹润滑油后搓热,使用手掌或大小鱼际肌紧贴体表做回旋推动动作,双手交替顺时针循环,按摩部位主要集中在脐周、上腹及双侧协腹,手法应保持轻柔、轻重均匀,避免引起产妇不适。之后,使用拇指指腹平压中脘(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 寸)、下脘(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2 寸)、天枢穴(位于脐中旁开2 寸)按摩,总共5 min。②采用产后康复仪(深圳市东源盛科技有限公司,型号:YS-ⅢA),将两个电极片置于肚脐旁开3 指处并固定,逐步增加治疗强度,以产妇耐受为前提,最大≤40 Hz,低频脉冲电刺激20 min 左右。2 次/d,直至产妇出院,共5 d 时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子宫复旧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及术后不适症状发生情况。不适症状包括腹胀、恶心、腹痛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术后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产妇子宫复旧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分别为(8.35±2.57)d、(16.15±3.12)d、(23.25±6.26)h、(2.15±0.60)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21±3.35)d、(20.37±4.19)d、(35.18±15.15)h、(3.02±1.1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产妇术后不适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适症状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选择性剖宫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母婴安全。当产妇存在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心脏病)、产道异常、胎儿异常(巨大胎儿)等情况时均可行择期剖宫产手术。在手术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麻醉药物、创口等,这就使得产妇会出现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机体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会相对较高[5-8]。剖宫产术中麻醉药物的应用、术后卧床时间长均可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排气排便时间延长,影响母乳分泌、子宫复旧等,不利于母婴预后。目前大部分研究均认为[9,10],将产后康复仪探头置于产妇骶骨两侧,利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可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气、排便,但由于产后麻醉反应,产后6 h 即实施康复治疗具有一定难度[11]。如何更早进行干预,避免腹胀、泌乳异常等情况发生,已成为临床新研究课题之一。

在本研究中,在产后6 h 撤掉产妇腹部沙袋的同时,将贝宁达YS-Ⅲ产后康复仪电极片置于产妇脐旁升降结肠部位。通过电极片所产生的低频脉冲电刺激,带动结肠肌肉节律运动,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12]。另外,辅以中脘、下脘、天枢穴等穴位按摩,可发挥协同作用。其中,按摩中脘穴、下脘穴可缓解胃脘痛、腹胀、消化不良,按摩天枢穴则可缓解便秘、腹胀、肠麻痹等,获得较为满意结果[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子宫复旧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分别为(8.35±2.57)d、(16.15±3.12)d、(23.25±6.26)h、(2.15±0.60)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21±3.35)d、(20.37±4.19)d、(35.18±15.15)h、(3.02±1.1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术后临床表现更好、肛门排气更快,这可能与干预后胃肠蠕动恢复更快、局部血运循环更好等因素相关。另一组数据显示,研究组产妇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术后不适症状更少,这可能与其生理功能复苏更快等因素相关。

综上所述,产后康复仪联合穴位按摩有利于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肛门排气、排便,且术后不适症状更少,保障母婴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排气产后穴位
发动机原理教材中四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的讨论
排气系统对车外加速噪声的影响分析
某车型排气消声器冰堵问题的分析及优化
夏季穴位养心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 不靠谱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How fast does a fart travel?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