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

2022-10-17 10:47欧阳前春龚自娴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美思政

欧阳前春,龚自娴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

思辨能力培养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思辨能力的研究最早由美国学者P. A. Facione于20世纪 80年代末发起,他组织了一批权威的教育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对思辨能力的定义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得出一个教育界普遍认可的、有权威性的概念: “我们把思辨能力理解为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它导致对证据类、概念类、方法类、标准类或背景类考虑因素的阐释、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而上述判断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1]根据P. A. Facione给出的定义,思辨能力既包含“认知能力”,也包含了“情感特质”。

此外,我国英语界教育家文秋芳等对思辨能力测试量展开了深入研究,探索开发出“层级理论模型”[2],见表1。 由此可见,一个具备思辨能力的人才应该保持在学习时勤学好问、知识广博、客观理性、应变灵活、思域宽广、追求真理;在为人处世时诚实正直、公平公正评价事物;在作出判断时保持沉着谨慎、思维清晰、有条不紊、理由充分。[3]

一、《英美文学》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英语课程思政对思辩能力培养提出新要求。课程思政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旨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在不同专业与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4]然而,《英美文学》中的思政元素并不是直接呈现在教材中,而是需要教师依据科学的理论指导,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之后才能很好地发掘出来。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即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才能在面对丰富多彩的英美文学素材时,保持客观理性的头脑、分析推理的能力、勤学善思的品质和忠诚爱国的情怀。

表1 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

其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教学内容有待更新。《英美文学》课程需要展示给学生大量西方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等信息,这些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对学习者的价值观产生一定冲击。因此,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选取正能量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作为教学重点内容,是实现课程思政的要求,也是培养思辨能力的基础。第二,教学方法亟需改革创新。陈旧的教学方法只引导学生掌握作品故事情节、主题和疏通语言难点,导致学生人文知识贫乏和“思辨缺席症”[5],这样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要求,甚至会有部分学生不加思考地盲目崇拜西方文明,影响中国文化传承和弘扬。

二、《英美文学》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首先,学生对《英美文学》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界开始要求英语学习者拓宽文学批评视野、树立中国文化自信,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勇于质疑求真的创新型人才。学生开始对《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抱有更高的期待,期待课程教学由“重视知识”向“重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方向转变。按照现行的教学大纲,《英美文学》课程大多是理论课和知识课。王守仁教授提出:“《英美文学》课程应该是一门素质培养课。”[6]范谊教授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目标分层细化的研究中,对其教学目标内涵进行了重新阐释,并提出“《英美文学》课程的基本定位,不该是专业理论课程,而应是一种开发思维潜能的素质教育课程[7]”。 因此,对于《英美文学》课程来讲,学生在重视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开始侧重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注重人文情怀的养成,而不是只简单地训练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字理解力。

其次,教学方式的改变为《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提供契机。第一,科技化渗透的教学方式,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渠道。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先进的科技产品来发起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探索和思辨;通过推介的文化背景资料、作家作品补充资料、思维发散训练资料来激发学生形成对作品的理性、深度理解。第二,课程思政影响下的教学方式,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引。在课程思政指导思想下,《英美文学》教学应注意中西文化并重,传承世界优秀文化,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精髓,训练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应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特质。

三、 《英美文学》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让《英美文学》教学趋向深层次和多元化,让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教学策略。

(一)批判性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理性辨别意识形态,提升学生质疑求真的认知技能

批判性教学策略主张把批判和质疑的思维植入到学生培养目标中,试图让学生通过批判和反省来实现自己的精神创造,寻求科学和理性。以《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为例,作品中透露出最主要的人物价值观就是“金钱至上”。由于这样的社会价值观过于理想化和绝对化,以及当时社会制度的局限和社会阶层的固化,“美国梦”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很难实现,而慢慢扭曲为“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真实的“美国梦”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课前自测教学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去搜集“美国梦”的初衷和带给当时社会的影响力。此时学生搜集的信息多为“理想化”和“美化”的“美国梦”,学生的理解多为浅层次的和片面的。在课中作品主题探讨环节中,给学生找出一些反映真实美国资本主义“金钱至上”价值观的作品选段,让学生研读后体会资本主义价值观,并要求学生列举作品中的实例证明,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对社会价值和意识形态真实的反映,引导学生多层面、批判性地思考“美国梦”的真实含义。最后,在巩固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对比理想化的“美国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梦”,列举中国在“中国梦”价值观指导下形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局面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组织小组讨论、交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通过对中西意识形态的区分识别、分析阐释,引导学生理性辨别意识形态,提升学生质疑求真的认知技能。

(二)多元解读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灵活解读文化意象,提升学生多维思考的认知技能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化意象是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国情各异,同一个文化意象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寓意。因此,在分析文化意象内涵时,要指导学生用多元视角解读文化意象,引申和比对不同的含义。

例如,在威廉布莱克的诗歌《虎》(Tiger)教学中,在教学导入部分,教师需要重点帮助学生解读诗中的文化意象——“虎”,并提示学生:虽然“虎”仅分布在亚洲,而“虎”这个文化意象在世界各地有着其风格迥异的内涵。例如,在中国,人与“虎”共存于一个家园,人们见到的“虎”外形强壮威猛、霸气凛然,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当作权力和力量的象征,如古代调兵遣将用的“虎符”。而在欧洲,虎并没有真实存在于欧洲人的生活视野中,欧洲人对虎的认知基本源自对东方文化的感染和想象。虎作为东方元素之一,多被欧洲人认为是浪漫和性感的象征,如德国画家鲁本斯的画中,虎形象被融合进一个浪漫的、充满情欲的性感场景。另外,虎在非洲文化传统中却是一种与原始大自然激烈抗争以求生存的形象,是浪漫主义激情的化身,我们可以在欧仁·德拉克洛瓦的画作《猎虎》中看到人与虎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在其他异国风情中,虎还可以是机警和敏锐的象征、野生和原始力量的象征等。

通过不同文化中“虎”意象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各国各洲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让学生在教学中时刻保持思维的灵活度,提升学生多维思考的认知技能。

(三)类比融合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类比关联中外作品,培育学生思维关联的认知技能

社会与语言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社会影响语言,语言又能反作用于社会。相似的历史背景,会让部分文学家拥有相似的社会经历,并产生相似的情愫、语言表达和作品风格。例如,在保家卫国的民族战争背景下,总会涌现出一些情操高尚、才华横溢、催人奋进的优秀文学家。典型代表有美国浪漫主义民族诗人沃尔特·惠特曼,他开创了自由体诗歌,用诗歌去传递热切的家国情怀和对自由民主的渴望。

(四)多样化评价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辩证应用等效翻译,培育学生思维发散的认知技能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名言名句翻译必不可少。翻译是一种交际,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如果不对学生的翻译进行多样化评价,而只追求译文的“忠实性”“对等性”,那么这种交际和文化传播是不完整的。因此,搭建中英文学作品之间的等效翻译,避免翻译的单一化和刻板化,挖掘中国文化中能产生共情的名言名句来意译英语名句,既能让学生更真实生动地感受到原文的意境之美、文字之美、思想之美,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学作品时,不忘中国文学作品的精妙。

例如,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Sonnet 18)的难句解读教学环节中,教师会要求学生翻译名句:“And every fair form fair sometimes decline,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教师在跟学生一起疏通字词之后,可以将诗句直译为:“美好的事物总是难免凋零,或因为天道不测,或因为自然变迁。”此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我们中国诗歌中有没有类似的表达用来意译这两行诗?由此引出一些同意义的中国诗歌名句,如“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青灯古卷,美人迟暮,千古出一辙”。给出多样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思维发散,辩证应用等效翻译,培育学生思维发散的认知技能。

(五)自主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激发学生爱国自信的情感特质

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自由、独立与个性化学习,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中的主人翁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孤独而又屡经失败,但他英勇无畏、渴望成功,是一个典型的西方文化里的硬汉形象。学生在阅读中会自主构建自己心目中的老人形象。此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想在中国文化中类似的人物形象和时代精神,并鼓励学生把英语语言和中国故事进行自主建构,尝试用英语传颂中国传统故事。此后,提示学生“老人”和“愚公”相似品质的英语表达,鼓励学生在学习老人与海之后,用英语讲述《愚公移山》的中国故事,激发学生爱国自信的情感特质。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英美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张英美:授人以渔共同致富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