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红,何 鹏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高校青年教师是指 40 周岁以下(含 40 周岁) 在高校第一线专门从事教学、科研及教辅管理工作的教师群体。[1]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比例不断增加,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更与学校综合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教师考核标准提升、高校自身发展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职业压力,包括职业发展、教学任务、教科研考核、职称评聘、人际关系等。近年来,一些媒体报道和相关研究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幸福感体验极低,不同程度存在焦虑、压抑、睡眠障碍等问题,职业工作压力成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职业压力”一词是随着对压力的研究,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开始出现的。大部分学者对于职业压力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定义:一个是从自身超负荷方面,另一个是从事物无法满足自身需要的缺乏状态。许小东等认为,职业压力是指个体在工作环境中,工作行为长时间受到压力源的威胁,由此产生一系列包含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受到个体特征和应对行为方式的影响。[2]教师职业压力是指“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觉知到工作状况对其自尊、幸福、健康构成威胁而诱发的心理不稳定状态和消极情感体验”。[3]基于先行学者的研究成果,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指该群体在工作过程中,知觉个人资源难以应对工作环境及要求而产生的消极情绪,造成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负面状态反应过程。
心理资本最早出现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Luthans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此后国内外研究均采用此定义。[4]Luthans继而提出心理资本由“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4种积极心理状态构成。根据先行研究,职业压力与心理资本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心理资本可以调节个体的压力状态,即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职业压力相对越小。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近年重要的研究领域。我国学者主要从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两个角度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深入分析。苗元江对主观幸福感概念的界定在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及各方面的全面评价,由此产生的积极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5]
随着我国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者开始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带来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长期的压力会对包括心脏和血管在内的所有重要器官产生严重有害影响,诱发多种生理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消极影响。[6]同时,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当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较高时,可以有效降低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此,分析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提升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路径。
1.研究对象。为了更好地研究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这一群体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随机选取了吉林省内7所普通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2.研究工具。研究中选取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量表主要借鉴了李驹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测试量表,包括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生活保障、工作负荷、社会与自我期待、职称评聘、组织管理7个维度,共30个问项,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7]分量表信度为0.92。心理资本量表选用由Luthans、Youssef和 Avolio 编制,国内学者李超平翻译和修订的版本,包括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共24个问项,采用李克特6级评分。[8]分量表信度为0.93。主观幸福感量表选用了Diener开发的生活满意度量表,保留了8个问项,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9]分量表信度为0.90。各个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均较高,可靠性良好。
3.研究程序。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问卷调查主要通过问卷星完成,共发放问卷24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207份,有效率达84.5%。将所获数据录入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
1.相关分析。变量之间存在关联性是回归分析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首先采用皮尔逊法对职业压力、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进行相关关系分析。通过表1的分析结果可知,职业压力、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职业压力和心理资本存在显著负相关,职业压力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职业压力越大,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
表1 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
2.回归分析。为分析职业压力、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资本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果见表2。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2可知,职业压力的回归方程F值为12.076,p值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职业压力这一变量具有显著性意义,且调整后的R2为0.041,小于0.1,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差,回归系数为-0.107,t值为-3.609,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职业压力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心理资本回归方程的F值为8.223,p值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心理资本变量具有显著性意义,且调整后的R2为0.027,小于0.1,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差,回归系数为-0.106,t值为-3.017,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职业压力对心理资本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幸福感回归方程的F值为89.590,p值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主观幸福感变量具有显著性意义,且调整后的R2为0.397,接近0.5,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中等,职业压力的回归系数为-0.055,t值为-2.110,在5%水平下显著,心理资本的回归系数为0.509,t值为12.017,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职业压力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
3.中介效应分析。根据温忠麟等人的研究,中介变量必须与自变量、因变量均存在显著相关。[10]为进一步验证3个变量的关系,将职业压力作为自变量,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主观幸福感作为因变量,检验心理资本在职业压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得到结果见表3。
表3 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3结果可知,a、b、c’均在5%水平下显著,且a*b与c’回归系数符号相同,可知整个模型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由于a*b的95% Boot CI区间数值为-0.194 ~ -0.023,不包含数字0,可知中介效应显著,即心理资本在职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52.391%。
1.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大,主观幸福感总体偏低。高校青年教师面对自身职业发展、工作负荷、职称评聘等现实问题带来较大的竞争与职业压力感,社会及自身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期待较高,但较大的工作负荷和压力,可能导致工作成就感和价值感不高,主观幸福感水平也因此降低。
2.职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资本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相关,且心理资本在职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近年在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和教育改革深入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工作考核指标提高也形成了较大压力。职业压力越大,对积极心理资本的消极影响越大,主观幸福感体验越差。但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对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就越大。因此,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的积极心理,增强心理资本,对提升主观幸福感至关重要。
为更好地提升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使之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水平,主要从学校和个人两方面提出建议。
1.规范管理。为更好地发展青年教师的重要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学校应规范管理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保障薪酬制度公平合理,有效激励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2.设置压力疏导专项工作。学校应重视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设立压力调试与心理援助专门管理部门及经费,有针对性地开设幸福感提升讲座,包括人际关系处理、工作压力疏解、职业生涯规划等,帮助青年教师正确面对职业压力,有能力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法面对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主观幸福感提升。
1.培养正确认知。当过大的压力导致情绪低落等问题时,青年教师要能够反观情绪背后隐藏的不合理认知,通过培养正确认知,在自我调节中获得心理平衡。
2.积极表达情绪。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个体面对压力时,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如果负性情绪不能及时有效疏解,则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身体健康问题。高校青年教师需要学会体察情绪,关照身心,借助不良情绪反观自己的职业规划与生活状态,有效管理压力事件,使职业压力转化为职业发展动力。
3.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面对较大的职业压力和繁重的工作任务,高校青年教师应养成运动、休闲的生活习惯,同时认同自我价值,与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学习,如职业技能培训、兴趣专长学习、个人成长等,提高自身素质,获取和培养积极心理资源,以饱满健康的身心状态面对教学及科研工作,获得家人及朋友支持,提升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