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十年课程改革之路

2022-10-19 06:08文/牛
体育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研修重庆市教研

文/牛 晓

2022年,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迈过了又一个十年。十年来,重庆市中小学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积极从政策落地、教研转型、教学改革、科研引领等方面实施了改革。

一、顶层设计,政策落地

重庆市相继出台了《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举措》《重庆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及评价标准》《重庆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水平考试实施指导意见》《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健康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从多样化、现代化、科学化角度,宏观引领和微观指导相结合,力求使课改富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教研转型,优化课堂

重庆市邀请《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组核心专家来渝指导讲学,积极参与了教育部课程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相关研究项目,为广大一线教师树立了课程意识和课程育人观念。“引进来、走出去”改变了重庆市体育教研、教学的面貌。

(一)转换方式,激发活力

在加强常态研究的同时,组织骨干教师开展示范课活动,以模拟上课、说课、评课等方式,创设智慧体育课堂,激发教师主动广泛参与,并运用大数据对比分析教学效果,开展两年一届的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比赛,适时的体育微课比赛为教师搭建平台,促进其发展。

(二)精准帮扶,统筹发展

依据大城市大农村的实情,组织送教送培活动,推进教育振兴,组织城乡教师同课异构,开展指导和交流活动。以领雁工程、课程基地、精品课程等项目,推进课改工作,形成了全市各个区县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三)研修一体,共谋发展

全市建立了“1+3+M+N”的研究团队模式,“1”即市级教研核心团队,“3”即学科名师团队+课程基地教研团队+校长研修团队,“M”即各区县教研员研修团队,“N”即各学校教研团队。形成了校本、区域、市内外研修和跨区域跨省市多层次多渠道的团队研修方式,促进了重庆市课程改革的发展。

(四)课堂转型,落实成果

为了把教研成果落实到课堂上,我们积极推动课堂转型。运用《KDL体育与健康课程》等优质资源,开展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课堂教学实验,建立了重庆课程改革实验基地,为课堂转型提供保障。

(五)灵动创融,趣味促学

本市提出了“灵·动·创·融”的渝派体育教学主张。“灵”即课堂有趣味,有灵气,教法、学法灵活多样。“动”即体现学科本质特点,把时间空间真正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中大强度的运动负荷。“创”即注重体育高阶思维的培养;注重“教”的方式的改变,创设真实场景,强调在游戏中“教”,在比赛中“练”,在“练”中学会;注重教学内容的重组创新;注重贴近生活,注重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的创新;注重场地器材的创造性构建。“融”即注重跨学科、跨项目、跨内容、跨形式、跨方式、跨素养。以“渝派体育”教学主张为抓手,提出了课堂教学三个75%的基本要求,即喜爱体育课的学生达75%,群体运动密度达75%,器材使用率达75%。

(六)活动转型,丰富文化

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本特色活动、体能创新素质操等融入一小时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并实现校外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目标。创建了“渝派体育”微信公众号,创设了符合各所学校实情的体育家庭作业锻炼资源包,为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了内容支撑。其中,空中游戏课堂、体能锻炼课堂、亲子活动游戏、奥运会项目及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介绍等备受关注。

(七)科研引领,专业发展

通过“重大社科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大数据平台研究”“聚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青少年体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研究”等课题研究,把科研与培训结合在一起,促进了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共同发展,有效提升了广大一线教师的研究能力。

十年课程改革,不少区县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全市区域课程改革的典范。学生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目标引领下,体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健康良性循环。体育教师积极转型,不断提升自己。现有体育学科带头人3名,体育正高级教师11名,特级教师13名,学科名师20余名,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体育教师,成为重庆市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生力量。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重庆市将继续带领全市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不断深化改革,为本市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研修重庆市教研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