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甲状腺相关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2022-10-25 07:57周建匡媛江苏省东海县中医院江苏连云港2223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缺血性阳性抗体

周建,匡媛(江苏省东海县中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30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高,一旦发病会引起脑神经及细胞损伤、凋亡,严重时影响到相关局部功能,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已证实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多种高危因素和相关机制有关,早期明确卒中发生及发展的相关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可以降低或减少卒中的发生风险[1]。脑卒中患者必然存在一些机体病理生理反应,通过分析各类生化指标的改变,可以评估患者的发病初始状态。近年来,有学者发现与健康人群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抗体会呈现一定变化,这种内在的生理改变提示其可能参与卒中的发生[2]。目前,关于甲状腺相关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为进一步验证,该研究选取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非脑卒中人群,分析血清甲状腺相关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该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遵循我院医学伦理道德的标准。共计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于我院就诊并明确诊断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7例(研究组),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收集患者资料,男性41例,女性26例,年龄51-76岁,轻度21例,中度19例,重度27例;并选取同一时期于我院体检的非脑卒中人群60例(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8-74岁。纳入标准:①“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参照WHO制定的诊断要点,通过MRI或CT影像学明确诊断;②患者有完整的资料,并完成相关检查;③入组患者均明确此次研究内容,签订入组协议;④入组患者意识清楚,无生命危险。排除标准:①已明确诊断的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结节或采用甲状腺治疗药物者;②存在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外伤等危重疾病者;③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甲状腺相关检查者;④由于各种原因转院、自行离院及死亡者。

1.2研究方法 由2名研究人员负责制定《基础状况采集量表》,通过查阅资料,或直接联系本人及家属,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平均年龄、基础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长期吸烟史(平均每天10支及以上,持续5年)、长期饮酒史(平均每天10ml,持续5年),同时记录患者各项生化检测指标,包括血脂、血糖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经实验室常规处理后,离心分离上层血清,及时上机检测。应用化学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水平。

1.3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水平,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1.4统计方法 收集所有数据,录入SPSS22.0系统软件,计量资料进行t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分析,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进行二分类Logistic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水平 由表1可见,对照组和研究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POAb阳性率8.33%低于研究组的29.85%,TGAb阳性率11.67%低于研究组的26.8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的水平对比

2.2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由表2可见,将单因素指标纳入二分类Logistic分析,并进行矫正和赋值,结果显示:TPOAb阳性和TGAb阳性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TPOAb阳性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是非TPOAb阳性的2.145倍,TGAb阳性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是非TGAb阳性的1.456倍。而血清fT3、tT3、tT4、fT4并不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

表2 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老年人中多见,据报道60岁以上人群约半数会出现卒中表现,指南中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措施十分完善,可以挽救生命,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医学管理模式的转变,医学界更加重视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策略,依据卒中发生的相关高危因素,进行早期防治或制定相关干预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卒中的防控效果。

临床上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报道很多,甲状腺作为体内一种代谢性器官,其代谢物质可以参与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动物实验也证实,外源性的甲状腺激素与中枢神经代谢及修复、再生有一定关联[3]。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甲状腺疾病是卒中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合并甲状腺疾病者,其预后差,病情控制也更加困难[4]。有学者认为卒中的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内皮损伤和过氧化等有一定关联,甲状腺激素及抗体可以诱导上述作用机制,从而加重病情,这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及抗体参与卒中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关于甲状腺激素及抗体与卒中患者的关联研究结论不一,张利贞[5]等人分析卒中合并颈血管狭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认为TPOAb过度表达与血管狭窄有关,而甲状腺激素并无关联。徐婧涵[6]等人的研究发现fT3表达低与卒中溶栓患者的结局相关,而抗体并不是卒中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本次结果显示:血清fT3、tT3、tT4、fT4与卒中的发生无相关,并且对照组TPOAb阳性率8.33%低于研究组的29.85%,TGAb阳性率11.67%低于研究组的26.87%,可见甲状腺抗体是卒中发生的促进因子。另外进一步Logistic分析,TPOAb阳性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是非TPOAb阳性的2.145倍,TGAb阳性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是非TGAb阳性的1.456倍,这提示着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甲状腺抗体异常,TPOAb和TGAb过表达进一步加重了卒中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血清TPOAb、TGAb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TPOAb、TGAb阳性则提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高,对于此类高危人群,临床需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缺血性阳性抗体
早期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与思考
免疫性因素对常见血型意外抗体产生的影响探讨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全国唯一人源化抗体小鼠 进入药物开发应用阶段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一种用于抗体快速分离的嗜硫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