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山区破损山体造林技术研究

2022-10-26 11:49侯培军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根苗辽东保存率

侯培军

(新宾满族自市县自然资源发展中心,辽宁 新宾 113200)

辽东山区包括抚顺、本溪、丹东3市,森林资源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较高,石质山体和荒山面积较小。近年来,由于非法矿山的开采及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山体裸露破损,生态功能十分脆弱,一直是辽东山区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破损山体治理造林成功率较低,经常需进行2~3次补植才能达到合格标准。为了实现造林成活率高、投入资金见效的目标,政府为青山工程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宾县林业部门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有效解决了辽东山区破损山体造林技术等问题,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互生共荣。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地理坐标为124°15′~125°27′E,41°14′~41°58′N。该地区处于辽宁省东北部,与吉林省通化市接壤,属于中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拔492 m,北温带季风性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750~850 mm,无霜期150 d左右。试验区位于新宾县旺清门镇旺汉村2林班3小班,面积2.5 hm2,木奇镇东韩家村7林班14小班,面积1.5 hm2,对照区各0.5 hm2。试验区和对照区破损山体均为自然灾害引起的裸露山体,均为15°~20°阳坡,土壤为沙壤,同时土壤出现板结现象,对普通造林条件不利。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选择具有抗旱、耐瘠薄较好的3年生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1年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I级优质营养杯苗及裸根苗、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种子、草籽。试验工具:水泵2台,蓄水罐,输水管,小型挂钩机。

2.2 试验方法

2.2.1 造林整地

辽东山区破损山体多存在坡度大、土层薄、稳定性差、岩石裸露等特点,生态治理首先要进行降坡、边坡加固、岩石清理、土地平整、排水等前期工程,为栽植乔灌木、播撒草籽等植被恢复工作提供基础条件。造林整地是保障造林成活率和苗木正常生长的重要一环[1-2],整地的目的是提高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及蓄水、增肥能力[3]。本试验根据现地条件,用小型钩机进行现地岩石清理、平整土地等前期工作,再采用机械和人工整地相结合的穴状整地、不规则鱼鳞坑整地方法,整地规格分别为0.8 m×0.6 m×0.6 m,0.5 m×0.4 m×0.4 m。由于辽东山区客土困难,造林条件非常差的地方采取就近造林和河流清理相结合的客土原则,采用少量客土造林,因地制宜进行整地。坑内的土壤应置于坑外下方,以方便栽植时回填。

2.2.2造林时间

造林选用春季造林和雨季造林。春季造林时间为早春顶浆造林,树液尚未流动、芽苞未萌动时最佳;雨季造林时间为7-8月,此时雨水充沛,有助于苗木的成活和生长。本试验分别于2019年4月15日、8月10日进行造林。

2.2.3 造林方法

本试验采用营造樟子松、刺槐混交林的方法,株行距为2 m×2 m,行混模式。为提高破损山体生态治理效果,裸露岩石外株行间播种紫穗槐种子,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方播撒草籽。造林时需撤掉营养杯,把苗放置于坑中心点,回填土,并踩实。对照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裸根苗蘸保湿剂栽植,一部分裸根苗未蘸保湿剂栽植,同时播撒紫穗槐种子及草籽。

2.2.4 水分管理

营养杯樟子松和刺槐苗起苗前应浇足水,运输时要求不失水、不散土、不破袋、不挤压,减少根系损伤[4]。一部分对照区裸根苗栽植前,应蘸保湿剂,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根系水分充足。所有苗木运输到现地后立即栽植,减少苗木水分流失,避免阳光暴晒。栽植后,如遇极端干旱天气,采取蓄水罐、输水管等就近取水浇灌措施,以供应苗木生长所需水分。

2.2.5 后期管护

禁止使用无检疫证明的苗木。造林后,多观察幼苗成活状况,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病虫害防治[5]。做好普查、监测、预测工作,如有病虫害发生,采取科学有效的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同时,采取围栏等封育措施,加大护林员巡护力度,最大限度减少人畜等破坏,造林地不需人为进行幼林抚育,形成近自然培育模式。

2.2.6 调查统计

每个试验区选取2个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地,面积均为1 000 m2。2019年6月调查春季造林成活率及出苗率,9月调查雨季造林成活率及出苗率;2020年10月调查造林保存率。

本试验播种紫穗槐及草籽属于辅助植被恢复,不在本次成活率的调查范围内。

3 结果与分析

2019 年降水量为749.2 mm,2020年降水量为813.8 mm(数据源于新宾县气象局),均属于辽东山区降水量正常年份。

从表1、2看出:春季造林樟子松营养杯苗的造林成活率比裸根苗提高13.1%~20.3%,刺槐营养杯苗比裸根苗提高14.4%~23.7%;雨季造林樟子松营养杯苗的造林成活率比裸根苗提高18.8%~20.5%,刺槐营养杯苗比裸根苗提高6.8%~9.9%;采用营养杯苗春季造林比雨季造林成活率提高3.0%~9.7%。

从表1、2还可以看出:破损山体造林采用营养杯造林现状均已成林,裸根苗造林均未成林,有待补植。

表1 旺清门镇不同时间及地点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表2 木奇镇不同时间及地点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4 结论

通过2年的试验观察,从造林成活率(出苗率)及现地保存状况看,采用营养杯造林技术,可大大提高破损山体治理中的造林成活率,有效避免了土质条件和自然干旱灾害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同时,春季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雨季造林,裸根造林成活率蘸保湿剂明显高于不蘸保湿剂。采用营养杯造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破损山体治理中的造林保存率,即使在辽东山区,降雨量充足,由于土质条件和自然干旱灾害等原因,裸根造林保存率均在41%~79%,仍需要进行补植。同时,春季造林保存率明显高于雨季造林,裸根蘸保湿剂造林保存率明显高于不蘸保湿剂。

采用樟子松和刺槐苗营养杯混交造林模式,同时播种紫穗槐和草籽,形成乔、灌、草三层立体针阔混交模式,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对辽东山区破损山体治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根苗辽东保存率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杉木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对比分析
塞罕坝人工林迹地更新方式及适宜树种分析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心向辽东
浅谈裸根苗造林的优势
不同移栽苗对甜叶菊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明末辽东沿海一带的“海上势力”
人人培育“克己”根苗撑起法治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