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AMPK/PPARα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2-10-27 02:41舒华宋钊锐郭磊磊付蓉许滔余银翎金爱林杨炼孙安会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阳550000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000贵州中医药大学贵阳550000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贵州开阳55000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衰抑制剂通路

★ 舒华 宋钊锐 郭磊磊 付蓉 许滔 余银翎 金爱林 杨炼 孙安会(.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贵阳 550000;.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 遵义 56000;.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阳 550000;.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贵州 开阳 55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以运动为主的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指南[1-3]推荐心脏康复可在稳定期慢性心衰的患者中使用,其益处已经得到大量研究支持。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CHF重要的机制之一,临床上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及手段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能量稳态的重要通路之一,通过激活AMPK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调节能量代谢信号因子,可有效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从而延缓心衰进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通过建立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衰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及AMPK/PPARα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以期证实运动对AMPK/PPARα信号通路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为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衰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2个月龄,体重(110±10)g,由湖南省长沙市天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编号:SCXK(湘)2014-0011。实验期间将动物分笼饲养于贵州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常规饲养。饲养1周后进行实验。

1.2 试药

盐酸阿霉素(北京索莱宝公司,货号:D8740);AMPK抑制剂Compound C(MCE,货号:HY-13418A);盐酸曲美他嗪片(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

1.3 主要仪器

动物跑台(江苏赛昂斯,型号:SA101B);超声仪(日本Fuji film ,型号:Visual Sonics Vevo 2100);荧光定量RCP仪(Thermo公司,型号:PIKO REAL 96);荧光PCR板(Thermo公司,型号:SPL0960);水平琼脂糖电泳槽(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YCP-31DN)。

1.4 主要抗体

AMPK(美国CST),P-AMPK(Santa Cruz),PPARα(Novus),以上抗体来源为 Rabbit;β-actin(美国proteintech),抗体来源为Mouse。

1.5 分组、造模及干预

5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0只大鼠参考文献[4]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造模。将阿霉素配成2 mg/mL溶液,经腹腔注射建模,剂量1.5 mg/kg,共注射6周,每周2次。将存活且建模成功的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CHF模型对照组9只、曲美他嗪组9只、运动组9只和运动+AMPK抑制剂组9只。

1.6 干预方案

运动训练于第7周开始进行,运动组、运动+AMPK抑制剂组大鼠每天在跑台上进行5 min的适应性训练(坡度为0°,速度为5 m/min),随后采用中强度运动训练,即将跑台调整为5°,20 m/min(根据 Bedford经验公式[5],相当于60%最大摄氧量)。运动各组大鼠第1天运动20 min,第2天运动30 min,第3天运动40 min,此后运动量保持坡度5°,速度20 m/min,时间40 min,每周5 d,连续运动训练8周。各组干预方式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实验干预方案

1.7 观察指标

1.7.1 各组大鼠的死亡率及一般情况 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及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包括精神状态、活动、反应、皮毛、水肿、大便、进食、运动等。

1.7.2 心脏超声检查 于第6周末行心脏超声检查,按大鼠体重3 mg/kg剂量腹腔注10%水合氯醛溶液麻醉大鼠后由专业超声科医师操作。测量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于14周末,再次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指标:LVEF、LV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Dd)。

1.7.3 Western Blot检 测 心 肌 AMPK、P-AMPK、PPARα蛋白表达水平 取出大鼠心脏,取心肌组织,加裂解液,裂解细胞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剪取0.025 g心肌组织后用预冷的PBS冲洗,匀浆器中加入250 μL RIPA裂解液后反复研磨组织。研磨好的组织置于冰上10 min后,4 ℃、12 0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后取上清。上清液按BCA蛋白定量试剂盒(Wellbio)的指示测定蛋白质浓度,作为WB检测的参考。经电泳→转膜→封闭→一抗孵育→二抗孵育→显色曝光后,得出结果。

1.7.4 Real-time PCR法检测心肌AMPK mRNA、PPARα mRNA表达水平 每只大鼠取0.2 g心肌组织研磨混匀,Trizol法提取组织总RNA,经离心、沉淀、电泳后,以细胞总mRNA为模板,逆转录cDNA。扩增体系为30 μL,扩增程序为95 ℃预变性10 min、95 ℃变性15 min、60 ℃退火60 s,40个循环。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成,AMPK引物序列为上游GACCTCGGTCAAGTGTCG,下游TGGGTTATCAACGGGCTA,引物长度为177 bp;PPARα引物序列 为上游ATCCACGAAGCCTACCTGA,下游CCTTGGCAAATTCCGTGAGC,引物长度为250 bp;GAPDH引物序列为上游 CAGCAACAGGGTGGTGGAC,下游TTTGAGGGTGCAGCGAACTT,引物长度为252 bp。每个样本设3个复孔,采用SYBR法计算基因相对表达量。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鼠死亡率及一般情况

正常对照组无大鼠死亡,建模组大鼠死亡13只,死亡率26%,36只建模成功,1只未成功。在后期干预过程中,正常对照组、曲美他嗪组大鼠无死亡,其余3组大鼠各死亡1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实验过程中精神、健康状况良好,反应敏捷。各实验组大鼠在建模开始后陆续出现精神差,反应迟钝,进食减少,体重下降,四肢和或阴部和或腹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至14周末模型对照组大鼠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曲美他嗪组及运动干预各组症状均较前减轻。

2.2 6周后各组大鼠LVEF和LVFS变化

建模6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VEF和LVFS下降(P<0.05),说明造模成功。见表2。

表2 6 周后各组大鼠LVEF和LVFS变化() %

表2 6 周后各组大鼠LVEF和LVFS变化() %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LVEF LVFS正常对照组 10 93.57±2.25 68.68±2.25模型组 36 73.09±2.06* 44.44±2.29*

2.3 14周后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变化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各组LVEF和LVFS均下降,LVDd、LVDs均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干预各组LVEF、LVFS均升高(P<0.05),运动组 LVDd、LVDs下降(P<0.05),曲美他嗪组、运动+AMPK抑制剂组LVDs下降(P<0.05),LV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运动组LVEF、LVFS升高(P<0.05)、LVDd、LV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AMPK抑制剂组LVEF、LVFS下降、LVDs升高(P<0.05),LV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运动组比较,运动+AMPK抑制剂组LVEF、LVFS下降(P<0.05),LVDs升高(P<0.05),LV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14周后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变化()

表3 14周后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变化()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P<0.05;与运动组比较,&P<0.05。

组别 n LVEF/% LVFS/% LVDd/mm LVDs/mm正常对照组 10 91.37±0.35 60.15±1.46 5.16±0.18 2.38±0.27模型对照组 8 66.89±1.00* 40.74±0.14* 6.86±0.88* 4.07±0.18*曲美他嗪组 9 75.21±0.30*△ 48.73±2.25*△ 6.26±0.49* 2.98±0.12*△运动组 8 82.89±0.39*△# 51.76±1.10*△# 6.03±0.07*△ 2.84±0.10*△运动 +AMPK 组 8 72.64±2.02*△#& 42.50±0.86*#& 6.48±0.51* 3.51±0.12*△#&

2.4 各组大鼠心肌AMPK、P-AMPK、PPARα蛋白表达水平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AMPK蛋白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P-AMPK均升高(P<0.05)、运动组PPARα蛋白表达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PPARα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曲美他嗪组P-AMPK下降(P<0.05),PPARα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 P-AMPK、PPARα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运动+AMPK抑制剂组P-AMPK、PPARα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运动各组P-AMPK蛋白表达升高P<0.05),PPARα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运动组比较,运动+AMPK抑制剂组P-AMPK蛋白表达下降(P<0.05),PPARα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图 1。

表4 各组大鼠AMPK、P-AMPK、PPARα蛋白表达()

表4 各组大鼠AMPK、P-AMPK、PPARα蛋白表达()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P<0.05;与运动组比较,&P<0.05。

组别 n AMPK P-AMPK PPARα正常对照组 10 0.59±0.03 0.10±0.02 0.49±0.14模型对照组 8 0.59±0.03 0.25±0.03* 0.15±0.04*曲美他嗪组 9 0.59±0.06 0.13±0.01△ 0.29±0.07*运动组 8 0.61±0.09 0.39±0.04*△# 0.38±0.12△运动+AMPK抑制剂组 8 0.65±0.08 0.28±0.04*#& 0.24±0.08*

图1 各组大鼠心肌AMPK、P-AMPK、PPARα蛋白表达条带情况

2.5 各组大鼠心肌AMPK mRNA、PPARαmRNA表达水平

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AMPK mRNA、PPARα mRNA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运动+MPK抑制剂组AMPK mRNA、PPARα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AMPK mRNA、PPARαmRNA明显升高(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运动组AMPK mRNA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ARαmRNA升高(P<0.05),运动+AMPK抑制剂组AMPK mRNA下降(P<0.05),PPARαmRNA表达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运动组比较,运动+AMPK抑制剂组AMPK mRNA、PPARαmRNA表达下降(P<0.05)。见表 5。

表5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AMPK mRNA、PPARαmRNA的表达情况()

表5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AMPK mRNA、PPARαmRNA的表达情况()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P<0.05;与运动组比较,&P<0.05。

组别 n AMPK mRNA PPARαmRNA正常对照组 10 2.63±0.25 1.00±0.04模型对照组 8 0.96±0.08* 0.28±0.06*曲美他嗪组 9 1.87±0.20*△ 0.60±0.13*△运动组 8 2.03±0.26*△ 0.80±0.12*△#运动+AMPK抑制剂组 8 1.37±0.27*#& 0.44±0.10*&

3 结论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CHF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AMPK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低血糖、剧烈运动、缺氧和缺血均可激活AMPK,从而调节糖脂代谢[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是AMPK的下游靶分子,二者形成AMPK/PPARα信号通路,在维持心肌能量代谢的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7]。许多研究表明,运动训练是预防及延缓心衰进程的重要方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心肌AMPK来实现的。本实验结果表明,经8周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后,运动组可明显改善CHF模型大鼠心功能,且P-AMPK、PPAR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证实了运动可激活AMPK/PPARα通路,并通过激活该通路改善CHF模型大鼠心功能;而运动+AMPK抑制剂组PPARα蛋白表达水平较运动前升高,这可能与PPARα蛋白存在多个上游因子有关;结果中存在蛋白及mRNA有表达不一致情况,考虑与mRNA翻译受很多因素调控有关。综上,本实验证实了运动训练能够通过激活AMPK/PPARα通路,从而调节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衰症状,延缓心衰进展。但本实验仅对AMPK/PPARα通路上两个重要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后续将完善该通路其他蛋白的检测,以期揭示运动调控AMPK/PPARα通路的更多机制,为运动防治心衰提供更多实验依据。

猜你喜欢
心衰抑制剂通路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中草药来源的Ⅰ类HDAC抑制剂筛选
凋亡抑制剂Z-VAD-FMK在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通路快建林翰:对重模式应有再认识
磷酸二酯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