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在妇人情志病中的应用进展

2022-10-29 06:49杨铠莲张雯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5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情志疾病

杨铠莲,张雯婷

(1.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2.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妇科,福建 厦门 361000)

0 引言

情志病的病名首见于明代张介宾的《类经》,是指因七情内伤而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疾病。情志病的范围广泛,涉及疾病较多,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含义界定。吕直[1]认为情志疾病是指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疾病。包括心身疾病、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神经疾病及一切功能性疾病。既包括情志变异导致的疾病,又包含因疾病而表现出异常的情感。叶锦先[2]在《情志疾病学》中较为明确的界定了情志病范围,具体包括:1)因情志内伤所致的以神志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如郁证、脏躁、痫病、癫狂、心悸、 不寐、奔豚等;2)因情志内伤所致的以形体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如哮喘、阳痿、噎嗝等,即为现代医学所描述的心身疾病;3)情志病还包括由于形体病变所致的以神志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当某疾病以神志症状为的主要临床表观时,则归属于情志病的范畴,如恶性肿瘤、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肝胆疾病等。

1 女性的生理特点及情志病特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阴阳者,气血之男女也”,《本草纲目·妇人月水》曰:“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均是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结果,就人体性别而言,男为阳,女为阴,女性以阴血为用,性格相较男性具有温柔、宁静的特点,情绪上也更多情,更容易抑郁悲伤,具有以情绪为先导的独特性。

《灵枢·五音五味》:“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指出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为女性的生理特征。《临证指南医案》曰:“女子以肝为先天也”。女性以阴血为本,以气为用,若血气充沛、调畅,则五脏安和,冲任通盛,经、孕、产、乳正常。女性独特的经、孕、产、乳生理特点,皆需消耗血,故常有余于气而不足于血。《证治汇补》:“七情不快,郁久成病”,《医心方》:“病忧患泣哭,以令阴阳结气不和,故月水时少时多”,《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受到工作环境恶劣、家庭关系紧张、睡眠障碍、社会认同感低、不良生活习惯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多情内守的女性特质使女性更容易陷入焦虑烦躁、悲观抑郁的不良精神状态,若女性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异常负面情绪中,会导致七情过度的情志失调,肝气失于疏泄而郁结。肝体阴而用阳,主藏血,为经血之源,主疏泄,调畅气机,调和情志。肝之阴阳调和,则女性经血调和、情绪稳定。女子血易耗,气易结,故调经必先调肝,调肝必先理气,肝气条达,血脉流通,经可自调。

《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则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肾中精气的盛衰关系着女性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整个过程。“脑为髓海,主神明”,“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肾主蛰,封藏之本”,“精以养神,神藏于精”,心主脑,肾藏精,精生髓而充于脑并化生血液,而精血为人精神思维意识活动的物质条件,故肾精充沛,髓海充盈,心神得养,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方能健康。肝肾同源,肾藏精属水,肝疏泄属木,水生木,藏泄共用调畅情志,共为女子先天之本。在长期的异常负面情绪刺激下,肾精亏虚,肝失疏泄,气机郁结,精血亏耗,导致心神失养,加重情志病变而发病。故女性情志病与心、肝、肾关系密切,以肝郁肾虚,心神失养为主要病机[3]。

2 现代医学对音乐疗法的认识

音乐疗法是一种集医学、音乐美学、心理学以及物理学等多种不同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医疗技术[4-5],是通过音乐活动,运用音乐的特质协助患者达到生理、心理及情志的平衡,从而起到消除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的作用[6]。现代医学的音乐疗法起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音乐可以很好的改善人们的行为认识和健康这一观点。我国对音乐疗法的研究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的刘邦瑞教授的学术成果,随后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就建立了音乐治疗研究中心[7]。

现代医学认为音乐振动的频率、强度、节奏若与患者体内的生理节奏相适应,就会产生生理共振。故认为选择适宜的音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肌肉伸缩以及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相关研究发现音乐能从多方面刺激大脑皮层,使患者对外界感觉减弱,减轻患者躯体疼痛感。有相关研究表明给正在施行麻醉的手术病人聆听音乐,其所注射的麻醉药物剂量通常比未聆听音乐的手术病人减少一半。音乐还可以直接促进人类情绪的发泄,唤起愉快的回忆和情感,暂时忘却所置身的环境,帮助患者排除各种感情困扰,能有效治疗神经官能症[8]、焦虑[9]、抑郁症状[10-13]以及精神分裂症[14-17]。音乐疗法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刺激褪黑素的产生起到镇静、催眠的生理作用,从而对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症状起到治疗作用[18-19]。此外,音乐还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自主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进而起到调节免疫[20-22]、心血管[23-25]、呼吸、消化系统[26-28]。

3 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的理论依据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音乐是人内心世界和物质世界具象于外在的表现。孔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认为音乐月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改变人的习性和行为。《春秋左传·昭公元年医和论乐》:“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繁手淫声,滔湮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韬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色,淫生六疾。”认为演奏音乐、听音乐都必须有选择、有节制,否则对身心有害。

中医对五音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五行大论》:“东方生风,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南方生热,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心,在音为徵,在志为喜;中央生湿,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脏为脾,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西方生燥,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脏为肺,在音为商,在志为忧;北方生寒,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脏为肾,在音为羽,在志为恐。”“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五脏生成论》云:“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通过五行将五脏、五音、七情相联系,通过不同声波对五脏及其所属经络的激活作用,调节脏腑气血,起到治疗作用,为后人研究五行音乐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子午流注,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所谓子午流注疗法是以“天人相应”的观点为理论基础,是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分别对应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结合人体十二经脉气血的循环流注(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肺)、五腧穴的开合、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以及经脉气血盛衰有时的理论,认为人体一切活动与变化均受到自然界气候变化以及时日的影响,并具有一定的规律。结合《灵枢》:“肝为牡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日甲乙……肾为牝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通过五脏将五音与天干、地支相对应,明确五音所属时间,因时施乐,达到治疗作用。

中医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就是利用上述理论,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理论为媒介,脏腑辩证为核心,以五行生克规律以及“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等理论为依据演变而成。根据五行将音乐分为角(木)、徵(火)、宫(土)、商(金)、羽(水)五个调式,然后根据五行所对应的五脏以及五脏所对应的时间对患者进行辩证择时施乐,从而起到调节气血津液运行、改善人体脏腑功能、条畅情志的作用。具体五行、五脏、五音、七情、五化、子午流注时间以及五音对气机的作用、主要的功效及对应曲调和代表曲目等相互对应关系,详见表1。

表1 事物属性五行归类表

4 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妇人情志病现代应用进展

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在许多种疾病中均得到了应用,且目前为止疗效均较为理想。选乐上大多数学长采用中国音乐治疗协会推荐的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五行音乐(正调式)》,共有5碟CD,分别记录了角(木)、徵(火)、宫(土)、商(金)、羽(水)五个调式的乐曲,每个调式共两首乐曲。该音乐是由郝万山教授作为中医顾问,石峰作曲,朱毅编配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民团演奏。治疗上以脏腑辩证为核心,以五行生克规律以及“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等理论为指导,因人、因季、因时辩证择时施乐。经过阅读查找大量文献,现就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在妇人情志病中的应用作一总结,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叙述如下:

4.1 抑郁症

女性独特的经、孕、产、乳生理特点及多情内守的性格特质,导致女性抑郁症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现已成为抑郁症的主要人群。王玉新[29]、陈建荣[30]、于姚[31]等人研究表明,治疗上联合使用五行音乐疗法对比单纯使用抗抑郁药,更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及睡眠质量,且对比抗抑郁药副作用低,操作安全、方便、可持续,患者接受度较高。孙艳群[32]、蔡一剑[33]、梁绮敏[34]研究表明对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患者五行音乐疗法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4.2 失眠症

失眠是患者的一种主观体验,具体指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睡眠潜伏期延长等,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的疾病。相关研究表明,五行音乐疗法能切实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周辰[35]等人研究发现失眠音乐调理的关建在于“证-乐”匹配,高匹配度音乐可增强副交感神经强度,加深睡眠,改善失眠者的睡眠质量。梁小利[36]等通过研究发现对比常规药物疗法,中医五行音乐特色疗法改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的疗效更佳。金颖[37]等人研究发现五行音乐配合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失眠的疗效优于小剂量艾司唑仑,疗效安全可靠。[38]赵颖子等人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五行音乐疗法或子午流注择时音乐疗法进行治疗,通过8周的实验得出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对于改善患者失眠疗效优于五行音乐疗法,且随时间的增加疗效愈佳。

4.3 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是一种反复在黄体期 (月经周期第14-28天)出现的以周期性精神、躯体、行为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1999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对严重型经前期综合征定义为经前焦虑障碍。王帅菊[39]等人研究发现对于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情志异常采用五行音乐之角调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烦躁易怒、悲伤啼哭、失眠等相关症状。

4.4 孕产妇抑郁患者五行音乐疗法在改善孕产妇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受孕率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刘昱磊等[40]研究表明对于习惯性流产的患者五行音乐疗法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李艳华等[41]研究表明中药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可缩短小鼠的动情周期,提高动情期小鼠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促进小鼠子宫血液供应及子宫内膜腺体增生,改善小鼠卵巢功能,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结合窦纪梁等[42]临床研究结果认为中药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可提高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周期排卵率,缓解患者精神压力。汪成书[43]、刘文慧[44]等认为,对于产后抑郁的患者,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可显著改善孕产妇围产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促进产后康复。

4.5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储备功能与激素水平波动或衰退,引起的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及躯体的不良症候群,具体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盗汗、心悸、胸闷、睡眠障碍、情绪变化、性欲减退等。此年龄段的女性更容易受到工作环境恶劣、家庭关系紧张、睡眠障碍、社会认同感低、不良生活习惯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比围绝经期前、后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精神状态[45-46],且症状更为严重。对于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患者,五行音乐疗法改善患者失眠情况,提高患者睡眠质量[47]。赵川丽[48]、李林[49]等研究发现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缓解患者围绝经期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平稳度过。

4.6 妇科恶性肿瘤

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疏导及辅助治疗。吴忠芳等[50]、石大菊等[51]等研究表明,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对于改善肿瘤患者负性心理,减少日间疲劳,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疾病的治疗及恢复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对于术后化疗的患者,姜亮亮等[52]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宫颈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Cx)、焦虑自评量表(SAS)前后积分变化,发现子午流注择时五音疗法能提高宫颈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方晓等等[53]、温明华等[54]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可显著改善卵巢癌及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恶性呕吐程度,降低患者SDS、SAS、HAMA评分,提高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经过多次化疗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伍津正等[55]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和CD4+/CD8+,发现耳穴压豆配合五音疗法对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期的免疫功能有绝对的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的干预,对包括乳腺癌在内妇科恶性肿瘤均能够起到舒畅情志,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5 总结与展望

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和当前所推崇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一致,在治疗妇人情志病方面相较于现代医学普遍采用的精神类药物及开导劝慰的心理疗法,具有简便廉验、无创且可持续的优势,患者依从性及接受度较高,能够尽早的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且无相关不良反应,有利于长期治疗。与中药汤剂、针灸等其他多种多样中医特色治疗方式结合,可最大程度调理脏腑、气机,提高治疗效果。但是目前对于妇人情志病无明确而详细的界定,对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研究的学者较少,部分关于五行音乐疗法的研究未使用子午流注择时,对于时间把控较差,未明确指导患者施乐时间及方法。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要不断提高、规范科研设计的严谨性以及论文撰写的规范性,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以促进传统医学的临床实践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为提高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妇人情志病的临床疗效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未来中医在治疗妇人情志病或预防妇科疾病上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情志疾病
初春山羊疾病早预防
艾灸、穴位贴敷联合五行音乐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久坐可致多种疾病
音乐疗法或有助于治疗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