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郁型功能性腹痛的临床观察

2022-10-29 06:49袁媛高立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5期
关键词:疏肝柴胡腹痛

袁媛,高立珍

(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湖北 武汉430061;2.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湖北 十堰 422000 )

0 引言

功能性腹痛也称之为特发性腹痛或慢性腹痛。临床上多以持续性腹痛、胃肠功能未见实质性病变,发作时产生一些列的自身不适,从而影响自身情绪,降低生活质量为主要表现。[1]西药的治疗方法多种,但效果一般且容易反复。随着中医传统思维与理论普及,中医治疗效果显著。肝郁型的功能性腹痛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胀闷、痛无定处,反酸、嗳气,喜叹息,易燥,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或弦涩等。其治疗总则为疏肝理气,柔肝止痛。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为了进一步研究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郁型功能性腹痛的临床效果,现将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择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中医消化内科门诊的肝郁气滞型功能性腹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20-68(39.90±10.56)岁;病情时间在6个月-3年,平均(1.73±0.73)年。研究组中男性患者 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20-68(40.40±10.03)岁;病情时间在5个月-3.5年,平均(1.71±0.85)年。两组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研究对比。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都知晓该研究的内容同时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腹痛胀闷、嗳气、反酸、易怒、喜叹息,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或弦细。其他症状:不寐,口干口苦,舌底有瘀。上述症状中满足三个主症及一个其他症状则证型明确。

1.2.2 西医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罗马Ⅲ诊断标准,同时入院后均确诊为功能性腹痛,并且存在复发性。也排除以下标准:①无其他消化系统疾病;②无其他器官功能疾病或障碍者;③无抑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患者;④无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⑤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⑥无对该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⑦无中途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给予黛力新1片 口服 日二次(早晨及中午各一片),持续服用14天。

研究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为主方,药方组成如下:柴胡15g,芍药15g,川芎12g,枳壳10g,陈皮10g,甘草9g,香附10g,若患者临床上腹痛程度严重,芍药加量至30g,若气虚严重者加党参10g,若阴虚血旺加麦冬10g养阴生津,若反酸、嗳气严重者,加半夏10g,生姜10g;若患者诉食欲差,不欲饮食,加焦山楂10g,若大便粘,腹胀严重者,加白术10g。上述方药均通过清水清洗后,浸泡15min后放入400mL水中,随后用大火烧开煮至沸腾状态,再转文火煎30min。如此过程重复一遍后,将两次所煎药汁混合在一起,分三次饭后半小时温服。

1.4 临床观察指标

①从中医临床症状角度评分:比较对照组及研究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涉及症状以下几个为主:腹痛、腹胀、反酸、嗳气。以此四项症状为评分,每项分为5个等级: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轻度;2分表示中等;3分表示严重;4分表示无法耐受。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越严重。

②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参照QOL评分标准来实施,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治疗后的生活水平越高。

③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参照汉密尔顿抑郁及焦虑量表评分标准来实施: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总分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总分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总分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总分如果小于6分,则病人没有焦虑。

④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效果:疗效标准参照《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2]以治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稳定(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趋势)为评分标准来实施。

1.5 统计学处理

2 统计结果及分析

2.1 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腹痛、嗳气及腹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腹痛、嗳气及腹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 ±s)

组别 时间 腹痛 腹胀 反酸 嗳气对照组 治疗前 3.87±0.23 3.13±0.29 1.97±0.35 1.67±0.44 n=20 治疗后 1.23±0.29 0.93±0.24 0.63±0.19 0.73±0.25研究组 治疗前 3.97±0.22 2.87±0.33 2.10±0.34 1.33±0.34 N=20 治疗后 0.77±0.20 0.50±0.13 0.40±0.11 0.43±0.12 t/P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 -0.314/0.737 0.582/0.568 -0.272/0.865 0.606/0.412 t/P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 1.320/0.031 1.557/0.007 1.060/0.011 1.063/0.028

2.2 抑郁焦虑症状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及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对照组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及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及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s)

组别 列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30 30.03±1.80 6.26±1.21 13.619 0.000研究组 30 28.73±1.77 13.13±1.81 8.279 0.000 t 0.514 -3.150 P 0.922 0.042

2.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组别 列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30 37.39±1.77 53.56±2.50 -4.822 0.000研究组 30 37.23±1.78 62.75±1.72 -8.872 0.000·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t 0.062 -3.008 P 0.820 0.038

2.4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14d,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功能腹痛在最新的“罗马Ⅳ”中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PS)被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CAPS)所取代[3]。有研究表明[4]内脏敏感度提高、肠脑功能异常交流、社会、精神、情绪因素等是功能性腹痛发病的主要机制。针对这类患者,临床上大多数会选择使用黛力新这类药物以改善患者因焦虑、抑郁等症状而引起的功能性腹痛。该药为混合剂:主要由四甲蒽丙胺和二盐酸三氟噻吨 组合而成。有研究表明[5],这两者药物能够使中枢神经系统里的突触前膜多巴胺的中的自身调节系统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实现临床上患者躯体上的症状改变。但由于临床上该病的病因机制过于复杂,使用该类药物往往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反复发作。

功能性腹痛在中医中没有明确的疾病名称,但将其归属于“腹痛”的范畴。有研究表明[6]中医疾病从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出发,疾病的诊断及依据同步率比西医临床诊断上偏高。腹痛的病位在脾胃,其病因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种:①外邪入侵;②饮食不节;③情志不畅;④素体阳虚。从临床诊疗过程中了解到,功能性腹痛的患者在其进展期的过程中,精神状态的改变显著,而且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在后期产生的一系列焦虑、抑郁等症状会加重患者自身腹痛、腹泻等临床表现。西医治疗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治疗方式主要通过明确药物机理,从而给予药物干预治疗[7]。从中医的角度分析,由于此类腹痛的临床表现特异性,结合过往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分析可见,肝郁型腹痛比例较多。针对肝郁型的腹痛,与其相关的脏腑为肝、脾、胃。主要的病机落脚点在“郁”,“郁”则“瘀”。不通则痛,不容则痛。血瘀则导致腹痛。柴胡疏肝散出自于《景岳全书》,用于治疗肝郁不畅之证。临床症状多以善太息,胸胁满痛,精神情志抑郁,喜怒,或喜嗳气、腹痛胀满不适,脉多为弦也。《内经》曰“木郁达之”,肝主疏泄,若情志不畅,肝失其达,则郁结于内。肝郁型的腹痛不能思考局限在肝上,有学者认为[8]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导致脾气行滞,从而人体的升降失司,肝脾相互影响后致体内气机运行不利。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主君,发挥主要的疏肝解郁之效,香附、川芎为臣,活血行气以达通郁止痛之果;陈皮、枳壳行滞;芍药、甘草柔肝缓痛。从西医药理学的角度分析,有学者认为柴胡疏肝散中的药物中含有白芍提取物、柴胡皂苷等化学成分,这些药物成分具有一定的镇静、镇痛的疗效[9]。其中最主要的几味药物发挥巨大的作用:方中的柴胡在如今的最新药理研究中显示:它具有抗抑郁、抗感染、杀菌及退热等多重效果[10],有学者[11]在临床研究中使用该药为主药,自配成方治疗抑郁相关疾病,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况,显著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方中的白芍中的化学成分芍药苷及芍药内脂苷具有镇静的作用。有研究表明[12],该药的化学成分可以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亢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焦虑的作用。在临床上,患者往往在其肝郁证型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则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四诊合参后,给予个性化的方药治疗。如辩证中患者肝火旺盛伤及阴,则加麦冬以养阴生津;反酸、嗳气严重者加半夏、生姜以降逆止呕;大便粘,湿气重者加以白术健脾益气;食欲不振者加以焦山楂以健脾行气。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能够使胃肠收缩具有一定的节律性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平衡状态[13]。

本研究中,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的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水平评分及抑郁焦虑评分较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从这四个方面角度表明,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郁型功能性腹痛,效果明显。

总结:针对肝郁型的功能性腹痛,从此类患者的临床角度思考,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能够明显的得到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适,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甚至消失,进一步地调节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水平,同时使患者更好地从中医角度中正确认识该疾病,采取更加合适、恰当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值得更加广泛地在临床上传播和使用。

猜你喜欢
疏肝柴胡腹痛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请收下这份腹痛指南!!!
基于柴胡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本草”说养生
针药并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56例
高手过招
柴胡疏肝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35例
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8例
治好了30年的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