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外籍员工积极拥抱全媒体 讲好中国故事

2022-11-01 00:52姜雪丽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10期
关键词:迪克外籍新华社

文/姜雪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新华社始终重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自开始对外广播以来,也有一批又一批的外籍人士,加入新华社队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方式和中国同事一起讲述中国故事,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近年来,面对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新课题,新华社外籍员工在做好传统报道的编辑、改稿工作的同时,积极顺应新发展趋势,不仅走到镜头前,还深度参与采访调研,以自己的语言优势和亲身采访经历,让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更加生动鲜活。

从“幕后”到“台前”

新华社体育部外籍员工迪克逊来自英国,是个滑雪高手,在中国待了四年,会说一点中文,对中国拥有十足的好奇心。他身高2米的高大外形和在镜头前顺畅又不失风趣的表达,已经成为体育部对外视频报道的一张代表性面孔。

“我必须承认,当我最开始出镜的时候,我在视频制作方面并没有多少经验。我原本是坐在办公桌前,从事撰写和编辑稿件工作,现在要被推到一个我完全不熟悉的摄像机前。”刚开始做视频报道时,迪克逊心里并没有底。奥运会前,新华社体育部开设了“‘洋记者’带你探冬奥”融媒体栏目,栏目请外籍员工参与专题纪录片拍摄,充分调动了外籍员工的积极性。半年多后,迪克逊已经成了很多英文体育视频中的“熟脸”,特别是关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备的视频。“‘洋记者’带你探冬奥”系列融媒体产品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播发后,平均浏览量超过25万次,有些产品浏览量甚至超过100万次,并被《米兰体育报》等国际知名体育媒体网站在突出位置予以展示。

迪克逊(右)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上做出镜报道

李柯(左)和中国同事一起在北京国贸做出镜报道

迪克逊的经历反映了新华社大多数外籍员工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体验。哈莱,来自埃及,在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及总社共工作了26年。20多年来,哈莱的主要工作是在电脑前翻译润色稿件。近几年,随着媒体行业的高速发展,哈莱也开始积极适应现场采访的报道形式。哈莱说,现在世界一直在改变,外籍员工也要随着新华社的发展一起发展。在2019年中阿博览会上,哈莱第一次接触媒体报道。在小视频中,哈莱用母语介绍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农业、能源、金融、文旅等重点领域中的广泛合作,对共建“一带一路”、深化经贸合作进行了深度解读,圆满完成了第一次的出镜任务。哈莱参与出镜的小视频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被广泛转发,引起了良好反响。网友们还给哈莱起了个亲切的名字:新华社埃及小姐姐。哈莱说:“我很高兴他们给我起的这个名字,我觉得我做得不够好,但他们的话鼓励我以后要做得更好。”

从编辑到记者

走到镜头前,是新华社外籍员工适应新媒体时代迈出的第一步。新华社充分发挥外籍员工作为第一外籍受众的作用,创造机会让他们到新闻第一现场,参与到采访调研中,完成了从编辑到记者的转换。

海伦来自英国,已在新华社工作7年。海伦是新华社首位在前方参与党代会、国庆大典、全国“两会”报道的外籍记者。作为一名“洋记者”,她参加过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共十九大等重大报道,用母语优势和外籍视角,把中国故事讲给海外受众。这位外籍记者还首次走进了井冈山干部学院,参观各种教学设施,参与学院讨论。在《新华社记者说丨“洋记者”走进井冈山干部学院》中,海伦以体验式报道的形式,探寻中国共产党如何教育培养党员干部,视频角度新颖、逻辑清晰,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网友留言说,“感谢新华社让我看到神秘的党校是怎么培训党员的”。

以“‘洋记者’带你探冬奥”栏目为例,栏目让外籍员工参与到专题纪录片拍摄和采访中。通过让外籍员工采访具有国际认知度的运动员、采访在中国工作的外籍人士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虽然在参与“‘洋记者’带你探冬奥”系列视频拍摄前,迪克逊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随着拍摄经验的积累,他主动参与采访,并提出一些冬奥观察的“洋角度”,贡献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金句,比如在崇礼一期中,他提供了当地有售卖雪具的加油站这一线索,并感叹这才是“Ski Mad”(滑雪热),这部分被纳入了视频故事中,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从语言家到策划人

外籍员工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本身就是不同的外国受众,从前期主要发挥语言优势,到逐步参与到采访中,更多的工作体验也激发了他们更多的积极性和潜能,以他们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丰富讲好中国故事的形式。

《病毒往事》是新华社编辑与外籍员工进行“头脑风暴”策划后推出的动画短视频。策划中,外籍员工发挥其国际化和专业化的能力,从海外受众的视角提出建议。视频通过兵马俑、自由女神、比萨斜塔等动画形象,让海外受众在欢笑中了解了有关新冠病毒的事实真相,巧用幽默,让严肃的新闻话题“活”了起来。《病毒往事》播发后在海外彻底火爆,不仅在社交媒体平台获得全球网友广泛关注和正面评价,还被CNN、路透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西方主流媒体转引报道,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新华社新西兰籍员工爱华加入新华社时的主要工作也是润色编辑稿件。随着日常报道形式的多元化,爱华有了更多机会参与稿件采访和策划中。2021年12月,新华社面向全球推出重磅英文纪录片《真实中国:民主自由人权探索之旅》。作为该片的主创人员之一,爱华与新华社记者和三位美籍专家历时45天跨越大半个中国,抵达13个城市7个乡镇10个村庄,采访90名普通民众,亲历了中国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宗教信仰自由、抗疫成效、各民族文化保护和老百姓热气腾腾的日子等中国故事。在纪录片的采访和拍摄中,爱华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切身感受,以自己的外国受众视角,提出建议和想法,参与策划,为纪录片拍摄贡献了外籍员工智慧和力量。纪录片推出后,获得海内外高度关注,引发巨大社会反响。

从亲历者到讲述者

外籍员工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深入体验中国老百姓生活、目睹中国快速发展、游览中国大好河山。他们利用新媒体,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分享给海外网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塞尔希奥去北京怀柔区采访,现场体验驾驶农用三轮车

古巴籍员工塞尔希奥从他亲身经历的点滴细节入手,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向海外网友讲述一个拉美人在中国生活工作的所见所感,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塞尔希奥利用其来自拉丁美洲、母语为西班牙语的地域和文化优势,以拉美网友易理解、好接受的表达方式讲中国故事。比如运用当地人心领神会的文化隐喻、历史典故、幽默玩笑等;另一方面,坚持“接地气”的风格,保持真诚质朴,怀抱理解善意,触及拉美网友心灵。

他的“中国烟火气”系列直播颇受网友欢迎。这一栏目聚焦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从街头小吃到经典名菜,从摩天大楼到传统胡同,从移动支付到共享经济……一场场直播让海外网友深入了解现代中国,互动热烈。在“深夜骑电瓶车穿梭北京”直播中,网友纷纷点赞中国社会治安;“陕西小吃”直播让网友赞叹中国扫码点餐、移动支付的便捷。网友评论称:“这是拉美人了解中国非常棒的一个窗口”“感谢以这种方式让我们了解中国的一切”。

夏末初秋,新华社美籍员工李柯与他的中国同事来到美丽的内蒙古。他们在农家小院感受乡村振兴,在蒙古族刺绣车间了解特色扶贫,在草原体验民族文化,在森林感受生态变化。在《新华社记者说丨“洋记者”在最美的季节“遇见”内蒙古》的视频中,他在草原骑马,在山林徒步,在村落探访,带给大家身临其境的“在场感”的同时,呈现出一个拥有丰富多彩物质文化遗产的草原文化,将天蓝、山青、水碧、土净的内蒙古,将这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画卷和可信、可爱、可敬的新时代中国形象传递给全世界。视频在海内外新媒体和社交平台播出后反响热烈,被多家媒体转发。

迪克逊、哈莱、海伦、爱华、塞尔希奥、李柯等,他们追求新闻梦想的故事是新华社外籍员工群体的缩影。实际上,自1937年在延安的马海德来到新华社协助翻译工作起,先后有近千名外籍员工加入新华社,共同见证和记录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

时代在变,新闻的传播方式在变,不变的是新华人讲好中国故事的执着追求。今天,越来越多的新华社外籍员工积极拥抱传媒领域新发展,用更加丰富多样的全媒体表达方式记录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他们讲述的中国故事,必将更加立体和全面;他们的努力,必将进一步拉近中国和世界的距离。同样,他们的故事也必将作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记录在新华社对外传播史上。未来,新华社也将鼓励外籍员工继续发挥专长,推动传统报道和新媒体报道融合发展,真实立体全面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迪克外籍新华社
上万外籍儿童没在日本就学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