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2022-11-01 01:56陈德超王世禹孔锶漫李亚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47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量表精神分裂症

陈德超,王世禹 ,孔锶漫,李亚南

(宜宾乐龄精神病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病因至今不明,发病后会表现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损害[1]。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抗精神病药物的干预,达到稳定病情,缓解症状的目的[2]。但是临床大量研究实践证实,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仅局限于药物干预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容易反复发作,且容易引发一定的副作用[3],须配合相应的康复性干预手段。团体治疗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可起到良好的效果,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的同时,对患者自知力和依从性的改善也有重要的作用[4]。纵观临床对于精神分裂患者的研究来看,关于综合性康复训练相关报道比较少,其对慢性期精神分裂症干预效果如何仍值得探究。为此,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期精神分裂患者,对综合性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在临床应用价值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110例进行研究,根据数字序号卡片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25例,女30例;年龄23-65岁,平均(42.16±3.65)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46±1.37)年。对照组:男23例,女32例;年龄21-64岁,平均(41.85±3.60)岁;病程4-9年,平均病程(5.12±1.34)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2)发病后首次治疗,病程10年以内,且未服用相关抗精神病药物;(3)均服用利培酮口崩片抗精神病治疗,且剂量稳定至少2周,PANSS总分>60分;(4)初中及以上文化;(5)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配合完成治疗疗程;(6)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官(心、肝、肾等)功能障碍;(2)合并精神发育迟滞或酒精、药物依赖成瘾者;(3)依从性较差,伴有严重攻击行为或自杀行为;(4)既往发病及近一月接受过MECT治疗;(5)不能有效进行沟通者;(6)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给予患者服用利培酮口崩片(齐鲁制药,1mg/片),初始剂量1-2mg/d,最大剂量不超过6mg/d,同时给予用药指导、支持性心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除了给予对照组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外,还予以综合性康复训练。符合本研究纳入条件并且以纳入研究后2个月(8周)为1个干预疗程。

1.2.2 综合性康复训练方式

(1)团体治疗:以团体治疗形式开展,每个团体由10人组成,每周两次(每周二、五下午15:00-15:40),每次40min,共16次。由两名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带团,按照我院标准化的团体治疗手册开展。具体操作如下:①入组后第1-2周:建立治疗关系,了解各成员病情、家庭情况,同时团体成员间相互认识,各自讲述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治疗师积极寻找和记录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本期治疗主要目标为建立治疗关系,熟悉团体成员,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②入组后第3-4周:治疗师基于第一次接触的信息有针对性的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康复训练和预后等,用于纠正患者的认识偏差,重塑患者的认知;但是对患者错误的认知予以“假设”,布置作业,让患者在住院生活中去尝试求证;本期治疗中穿插训练其社交技能,指导在院康复活动,辅以部分游戏环节。本期治疗目标主要是诱导患者去认识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努力帮助其去重建疾病认知。③入组后第5-6周:治疗师对患者重新建立起来的认知进行强化并进行行为训练,并让患者察觉其精神疾病带给自己的不合理理念,让患者意识到自己重新建立起来的认知,对自身的健康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中,患者之间相互分享自己在这一环节的经验并成功的案例,辅以团体游戏以增进团体治疗成员间的信任感。本期目标主要为强化患者疾病认知,提高其对疾病及治疗认识能力,树立正确疾病治疗观。④入组后第7-8周:团体治疗组予以总结,并相互分享此次治疗的收获与感受,并让患者在今后生活中不断去运用上述团体中相关知识或技术,在实践中去检验,结束本轮团体。团体治疗中,结合我科康复训练模式及下述康复训练,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安排相应康复训练,在实际康复训练中去进一步检验自己的认知,以此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效果。

(2)康复训练:由参与团体治疗的两名治疗师及病区康复治疗师负责,采取针对性的评估与训练,本训练贯穿于其日常住院生活中并依托我科现有康复训练体系,训练时间为两月(8周,入组后即开始),与上述团体治疗开展时间同步,开展类型主要为工娱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训练及社会实践训练。治疗师基于患者的评估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重视其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训练,并叮嘱护理人员监督患者的行为举止,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开展形式包括:以病室为单位进行寝室单元内务整理包括起床洗漱、叠被、寝室清洁等(每天按照住院作息时间开展);安排患者参与相应的社交团体训练,增进患者之间及医患之间信任感和关系,协助其克服其自卑心理(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由治疗师负责);每天根据患者情况安排至少一小时娱疗时间,项目包括手工训练、书法、绘画、运动、舞蹈等;同时根据康复评估情况安排职业康复训练,基于院内的定岗职业康复训练岗位,予以安排相应的岗位训练,在相应的岗位训练患者职业能力、职业价值感,为患者回归社会做准备,最后基于前述的训练后,予以安排一次社会实践训练;每周按照医院职业治疗部康复管理方案给予参与上述康复训练的患者相应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支持与鼓励。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心理状态。

(1)疗效判定:根据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6](PANSS)评分对疗效进行判定--评分较干预前减少75%及以上表示治愈,评分较干预前减少50%-74%表示显效,评分较干预前减少25%-49%及以下表示有效,评分较干预前减少25%以下者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该量表信效度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87。

(2)心理状态采取心理状态评估量表[7](MSSNS)进行评价,涉及到焦虑、抑郁、愤怒、孤独等维度总共38个小项,每个小项采用4分法计分:1分表示没有或极少有,2分表示偶尔有,3分表示经常有,4分表示几乎都有。总分0-152分,分数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该量表信效度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95。

(3)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8](NOSIE)评分,该量表包括30项目7个因子,包括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行5级评分,前3个因子是积极因素,后4个因子是消极因素,积极因素评分越高,消极因素评分越低,患者康复情况越好。该量表信效度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9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予以干预治疗2月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中阳性症状量表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及PANS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予以相应干预治疗2月后,干预组PANSS量表中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评分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阳性症状评分减少程度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图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的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的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P<0.05。

2.2 两组心理状态的对比

在焦虑、抑郁、愤怒、孤独以及总体心理状况评分方面,研究组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对比(,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对比(,分)

续表3

2.3 两组患者NOSIE评分的比较

两组在干预前NOSIE量表各因子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的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等方面,研究组干预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NOSIE评分的比较(,分)

表4 两组干预前后NOSIE评分的比较(,分)

续表4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并不明确,但多数研究认为与遗传、心理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9]。鉴于精神分裂症多个纬度的症状表现及对个体多个层面的功能损害[10],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起到针对患者的疾病认知、情绪改善、治疗依从性及社会功能恢复等方面的治疗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常将康复训练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在急性期治疗后尽早介入康复训练,对其症状控制、功能恢复均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以团体治疗联合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训练、娱乐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康复训练体系,旨在基于“全面全程康复理念”基础上更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团体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和系统的认知指导和疾病健康教育,鼓励患者表达及患者之间的交流,达到逐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改善其社交能力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的目的,对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11]。诸多研究表明,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认知水平,促进受损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自理等社会功能得以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复发率,提高其服药依从性[12];樊学文等[13]研究报道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除了药物外,康复训练也必不可少,项目包括:居家生活技能训练、社会职业技能训练、学习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

本研究中纳入的均为慢性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结果显示,无论是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还是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对患者精神症状均有改善作用。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两组的阳性症状改善对比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本身对阳性症状较强的治疗效应相关,但对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等干预组改善作用更明显。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国内如张伟红等[14]研究报道,综合康复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心理状况,提高其内在活性,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王勇建等[15]研究中将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显示,总体有效率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2.5%,上述研究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中通过综合性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在NOISE各个评分项目上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实验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在心理状态改善方面,于焦虑、抑郁、愤怒、孤独以及总体心理状况方面,研究组在干预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论原因可能与本项目中在以介入团体治疗同时联合其他康复训练包括娱疗、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及职业康复训练等形式,使患者在个人生活自理、社交、职业恢复上有更多参与训练的可能,更能让其得到全面康复。

综上,对慢性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及心理状态,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回归社会。但鉴于本研究仅针对患者在院期间的干预处理及评估,对于出院后疗效是否维持或改善有待后续进一步随访研究。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量表精神分裂症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