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 背景下浙江外贸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以知识产权为研究视角

2022-11-02 13:01韩冰石
商业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进出口浙江知识产权

韩冰石

(华南理工大学 法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2021 年4 月15 日,中国向东盟秘书长正式交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书。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完成RCEP 核准程序。RCEP 致力于构建一个高质量的经济合作框架。其中在知识产权领域方面,RCEP 采取了与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条约不同的做法,将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方式及标准置于整个经贸框架下,提升了各类承诺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同时其知识产权章节内容更是涵盖较多,涉及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外观设计、地理标志等各方面,为外贸企业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制度保障。

RCEP 的签署迫切要求企业要进一步改变发展战略,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在贸易局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缺乏知识产权运营的战略意识与能力,尤其是缺乏知识产权整合运用能力和全球化获取利益能力,将使外贸企业出口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从RCEP 知识产权条款给浙江外贸企业带来的新机遇入手,客观地分析了RCEP 推动贸易格局的改变,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一、RCEP 给浙江外贸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宁波海关统计,2021 年1-7 月浙江省对东盟进出口3062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27.9%;其中,对东盟出口1915.5 亿元,增长21.6%,自东盟进口1146.5 亿元,增长39.9%。民营企业为主要进出口企业,进出口2189.5 亿元,增长24.8%,占同期浙江省对东盟进出口总额的71.5%。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为进出口额前三国家,分别进出口647.9 亿元、623.5 亿元和537.2亿元,分别增长32.6%、41.9%和20.3%,三者合计占同期浙江省对东盟进出口总额的59.1%。可见随着RCEP 条约的签署,我省对东盟的进出口增幅明显,这为浙江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

(一)RCEP 兼顾不同国家发展水平,为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提供了更为平等的发展机会

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等协定相比,RCEP 并非由发达国家主导,而是由东盟10 国发起。因此,RCEP 在追求自贸区内零关税等基本目标的同时,兼顾成员国中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及制度现状,平等性是RCEP 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二)RCEP 强调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成员国发展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新经济领域的“催化剂”

RCEP 知识产权章在第1 节明确了知识产权目标:一方面通过有效和充分的创造、运用、保护和实施知识产权权利来深化经济一体化和合作,以减少对贸易和投资的扭曲和阻碍;另一方面要考虑缔约方之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以及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要平衡知识产权权利持有人的权利和知识产权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上述系列条款的规定,不仅会激励发达成员国加速发展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对欠发达的成员国也同样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实现区域内新经济新业态的交互融合与协作共赢。

(三)RCEP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RCEP 第十四章中小企业章节中规定:中小企业是参与创新活动的主力军,提高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RCEP 成员国要在提高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识、理解和有效使用方面加强合作。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尤其是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严重冲击,浙江外贸迎难而上,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份额再创新高,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据海关统计,2020年,浙江省全年进出口总值3.38 万亿元,较上年(下同)增长9.6%(全国增长1.9%,下同),其中,出口2.52 万亿元,增长 9.1%(4.0%),进口 8627.9 亿元,增长 11.2%(下降0.7%);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占全国总值的10.5%、14.0%和6.1%,进出口份额首次突破10%,年度出口和进口份额也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拉动全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长0.9、1.2 和0.6 个百分点,对全国进出口、出口的增长贡献率居各省市区首位。2020 年,全省民营企业出口2.07 万亿元,增长12.3%,进口4947.1 亿元,增长18.3%,分别占全省总值的 82.1%、57.3%,分别提升 2.3 和3.4 个百分点。浙江正是典型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省份,中小企业对于推动浙江外贸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RCEP 条约的签署,将为浙江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RCEP 知识产权条款给浙江外贸企业带来的挑战

(一)国内中小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呈现出新态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的产品与服务深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理念愈发得到人们的认可。国内各行各业依托“互联网+”技术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大竞争优势,国内民营经济企业发展呈现出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一方面,工业4.0 的推进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从集权式制造到分布式制造的转变,不仅意味着企业在人员和管理制度上需要发生变动,重要的是要求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以平台经济企业为首的新兴产业形态快速崛起,持续冲击着传统企业的发展。浙江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在新经济态势下如何通过互联网、信息经济等相关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二)RCEP 推动贸易格局的改变,企业发展面临挑战

商业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业态影响着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局势变化,RCEP 的签署更是需要企业进一步改变企业发展战略,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在贸易局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缺乏知识产权运营的战略意识与能力,尤其是缺乏知识产权整合运用能力和全球化获取利益能力。一方面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已经从操作层面上升到了战略层面,这一转变要求企业不仅要建立促进创新、提高工作效率的准则规范,更要考虑通过调整组织的结构、决策体系和战略部署等以适应长期、动荡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目前浙江民营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运营方式大多为追求知识产权的产品化、品牌化,通过知识产权申请获取政府补贴等,但是在知识产权的交易、授权以及与相关组织合作推进技术应用等方面则有待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相比较国外企业较小。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在RCEP 生效之后,民营企业更加需要注重知识产权资源的运营,思考如何通过多样化、多模式、多渠道的运营策略在万千企业的竞争中寻求长期的、高效的经营优势。

(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战略竞争”,知识产权领域遭遇挑战

从入世以来,我国企业就遭遇了海外知识产权的严峻挑战,技术创新的缺乏使得国内企业发展如履薄冰。尤其是这几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强了知识产权壁垒,限制国内企业的发展,阻碍技术的进步,典型如中兴公司被美国商务部制裁,被禁止使用美国公司的芯片及软件,此事导致中兴公司业务停摆三个月,在付出了10亿美元罚款、4 亿美元托管金及公司重组之后才被解除制裁,损失惨重。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浙江在发展过程中就不得不面对西方势力知识产权方面的围追堵截。因此,提高技术创新意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就是我们当下企业发展的关键。

(四)企业知识产权诉求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需加强

2020 年,浙江法院共新收一审、二审、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6594 件,审结27377 件。其中,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24327 件和25053 件,民事二审案件1653 件和1736 件,民事再审案件(含申诉)72 件和61 件。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474 件和463件,对818 人作出有罪判决并生效。新收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32 件,审结24 件,同时审查执结了一批涉知识产权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从案件数量来看,民事案件收案量连续第二年出现负增长,刑事、行政案件收案量持续增长。从民事案件类型看,著作权案件占比仍最大,特许经营案件同比升幅最高;从刑事案件类型看,涉商标类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占绝对多数;从行政案件类型看,知识产权行政案件主要集中在涉商标及专利两类。

三、推动浙江外贸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企业战略思维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宽知识产权价值链增值空间

战略思维转变和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浙江企业多以制造业为主,相关高新技术产业较少,而且宁波现有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相对隔离,从事生产性服务的企业业务能力普遍不强,业务方式比较单一;经济增长疲软的背后就在于企业战略思维转变不积极,对“互联网+、知识产权经济”的新态势认识不够深刻。因此,有必要加强完善企业战略规划,注入知识产权新活力,寻找企业知识产权价值链增值空间。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强化企业创新意识。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意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并加强研发创新主观能动性;第二,坚持以整个产业价值链增值为导向,通过知识产权的创新、运营、保护等流程为企业增加新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提升对政策的敏感性,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注意资源整合运用,通过授权许可、技术交易等形式盘活现有的知识产权资产,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多资源、创造有利条件。

(二)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完善相关知识产权制度

首先,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管理制度体系,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一方面从企业内部自身条件出发,制定技术创新投入和管理相关规定,确定实现技术创新项目的预期目标,将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各要素各板块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建立与技术创新配套的管理制度,如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统筹知识产权管理事项等;其次,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制度体系建设。通过制定相关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确保创新—盈利—再创新良性循环通道的形成,多角度、多模式地运用知识产权获得竞争优势;最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风险预警机制。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单单限于专利,还有商标、版权等各板块,必须明晰各板块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根据企业特点制定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同时,企业及其相关人员必须加强法律意识,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预防企业侵权及被侵权情况的发生。

(三)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积极应对国外风险挑战

企业知识产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面对海外知识产权的各种挑战,更需要政府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第一,知识产权部门应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出海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支持。由于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在知识产权相关信息获取能力上的不足导致企业遭受到国外各种“卡脖子”式的手段,因此需要政府相关知识产权信息化部门和知识产权审查协作部门提供包括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知识产权语境咨询等在内的知识产权服务,比如建立相关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平台,对各个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合作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信息予以跟踪通知,针对相关行业提供知识产权导航和预警分析;第二,建立知识产权援助制度,为宁波企业的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提供援助。企业在对外发展的过程势必会遇到相关的知识产权诉讼,突如其来的纠纷使得企业极容易陷入被动,即便是大企业也常常手足无措。因此,相关部门可联合知识产权协会、援助机构等建立知识产权援助机制,畅通海外维权途径,为企业提供支持与帮助;第三,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构建合作协调机制。依托浙江自贸区建设,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知识产权条款,强化面向“一带一路”开放引领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全球竞争;探索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跨国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分享机制。

(四)加快推进“严大快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针对企业知识产权诉求日益增多的情况,必须尽快推进“严大快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的实现,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首先,强化知识产权“严保护”导向。加快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加强对源头侵权、重复侵权和规模侵权的惩处力度,面向关键领域、关键环节、重点市场、重点群体,深入开展常态化专项保护行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加强新业态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互联网领域打击侵权假冒执法联动机制;其次,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加强跨部门知识产权合作保护,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建立宁波市知识产权法院;另外,健全知识产权“快保护”体系。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办案协作,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对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实现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机制。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建立重点关注名录库,在电子商务平台、展会、进出口、专业市场等关键领域和环节构建快速维权渠道,培育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规划化市场;最后,优化知识产权“同保护”环境。坚持依法平等保护,积极回应权利人关切,同时完善自贸区知识产权同保护机制,统筹进出口双向监管,建立完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快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宁波分中心建设,完善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与援助机制。

综上,只有加快推进浙江企业战略思维和商业模式更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强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以及加快提高知识产权的服务和保护水平,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处理好知识产权领域可能出现的新挑战,利用知识产权转型升级,不断创新发展,实现浙江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

猜你喜欢
进出口浙江知识产权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Mother
Task 2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2018年1至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2017全年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