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情境教学实践*

2022-11-03 08:59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26期
关键词:培育核心创设

张 萍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各学科相继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并已成为学术界和实践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不同方面,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基于校本化特色探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和策略,已成为国内中小学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情境教学研究在国内外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无论李吉林视情境教育的核心为一切从儿童出发的观点,还是让·莱夫和爱丁纳·温格提出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旨在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的、融合的状态”的主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学习环境中“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等理论,都共同描述了情境教学具有体验性、主体性、参与性等特点,适用于历史问题探究的学习环境创设,有利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情境教学实践探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价值意蕴。

一、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情境教学内涵特征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情境教学,具有体验性、导向性、系统性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发挥了导向性的核心作用,为历史情境教学品质提升奠定了基础。

(一)真实性情境中的体验学习

情境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缩短历史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走进历史、理解历史,让历史学习更有时代感、现实感。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情境教学,将情境教学与历史学科的要求相结合,主要包括:(1)倡导真实性情境的创设,提倡合理、科学的教学情境设计,引导虚拟的历史情境教学遵循历史学科求真求实的本质。(2)通过任务驱动、多元协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严谨的历史思维方式隐含在历史情境中。(3)通过开放多元的动态生成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提升素养,深化对学科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知识迁移中达成深度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重构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情境教学,其教育价值取向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即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下进行教学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等一系列情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情境教学的实施路径,包括五个步骤:(1)素养导向。理解教学内容所对应的素养培育目标,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根据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课程标准要求,精心解读教材,准确把握素养培育目标,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2)立意先行。教学立意是决定一节课品质高低的关键,教学立意要综合考虑本课素养培育要求、教材内容、具体学情等因素,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3)情境创设。在明确的学科素养、科学的教学立意基础上,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具备目标指向明确、逻辑清晰、贴近学情等特点,更符合学科育人要求。(4)体验探究。学生在真实性情境中开展体验学习、问题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敏锐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积累与发展。(5)评价提升。教师根据素养培育目标,设计教学评价,并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应用,以诊断目标达成情况,提升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检测评价的结果,从素养培育目标的把握是否准确、教学立意是否合适、情境创设是否科学、教与学的活动开展是否充分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三)系统设计的教学资源开发

1.做好系统的内容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大概念,素养落地需要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分解细化。教师通过对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材等文本的学习、研究,将学科核心素养分解到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中,表达为具体、可操作的单元教学目标。在单元整体教学建构的前提下,将单元教学目标细化到每一课的学习中。在细化后的教学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整合教学内容,结合情境创设,形成系统的教学资源。

2.进行系统的情境设计

历史情境教学经常以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现场考察情境、表演情境、史料研读情境等形式呈现,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情境再现形式,进行教学实践和创造,形成系列化的情境教学案例。如历史人物故事情境系列,教师通过介绍岳飞的生平故事,创设基于家国情怀培育的问题探究情境;通过光绪帝一生的经历,创设近代以来各阶级救国图存运动的问题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利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的思维方式。

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情境教学实践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情境教学应用,遵循着“素养导向—立意先行—情境创设—体验探究—评价提升”的路径,一般要经历“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反思提升”的多轮循环实践过程。以七年级历史《宋元的科技文化》为例,笔者和同行们一起开展了深入研究,经历三轮研讨后,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践应用案例。三轮设计过程如下:

(一)注重史料学习,整体创设故事情境

历史教学要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史料是历史教学情境创设不可或缺的资源,注重史料学习,是情境教学的必经途径。七年级备课组在第一轮集体备课时,注重运用丰富的史料,整体创设故事情境,以缩短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时空距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整节课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见闻为主线,创设了“中国发明成长相册”故事情境。主人公马可·波罗于元朝忽必烈时期来到中国,他看到元朝有许多欧洲没有的新鲜事物,如木活字印刷术、广泛用于航海的罗盘针、威力无穷的火铳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马可·波罗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考察的方式,开始了对中国文明的研究。在马可·波罗的“中国发明成长相册”情境中,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部分学习内容分别以丰富的史料形式呈现。马可·波罗的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1)变“活”的印刷术。学生结合史料,讲述《大藏经》雕版印刷的故事和《梦溪笔谈》中关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总结活字印刷术的优点,归纳印刷术从雕版印刷到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印刷术演变的过程,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2)“司南”成“针”。学生阅读史料,了解传说中黄帝发明指南车的故事,观察战国时期司南、宋朝手持指南针的陶俑、元朝罗盘三幅图片,讲述元朝航海罗盘“前世今生”的故事,理解中国发明漫长的经验积累过程及其对世界航海的贡献。(3)威力无比的“火铳”。史料呈现炼丹炉的爆炸声、宋元大战中的突火枪两则故事,学生从故事中感受火药的爆炸威力;通过图文互证学习,完成史实连线任务,了解火药在中外军事上的应用,理解火药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设计完成后,由备课组长率先开设观摩课进行实践检验。观摩课上,教师按照教学预设逐步展开教学过程,学生认真参与课堂学习,整节课按部就班、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后,备课组进行了及时研讨,认为运用历史史料创设故事情境,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本节课中,仍存在一些遗憾,如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显得比较被动,课堂学习中没有出现精彩的动态生成资源,等等。备课组经过两天的思考和研讨,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的方案,重点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索:

1.情境创设要基于对学情的充分了解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要具有发展性,情境创设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马可·波罗“中国发明成长相册”的情境创设,注意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对于初中生来讲,略显得简单。三部分内容呈现的史料,以史实类知识为主,对于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四大发明的初中生来讲,学习容量偏少。课后,笔者对开课班级的48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对本课内容中的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等知识多数学生已有初步了解,“非常熟悉”的有31人,“比较熟悉”的有12人,“略有知晓”的有5人。这些数据说明,情境教学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的发展性未能充分体现,以致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显得比较被动、情绪不高。

2.情境教学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其中心问题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负责观察教师提问的反馈数据显示:整节课教师个别提问10次,提问内容包括历史发明的时间、人物(6次),发明的意义(4次);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中都可以很快找到。负责观察学生活动的记录显示,教师整节课讲述的总时长为32分钟,学生看书时间3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学生全班表达交流总时长7分钟。备课组在汇总观察数据后,发现本节课教学设计带来的学习方式改变还不够充分,学生的学习行为多为浅层次的学习,深度的思考、个性化的表达较少,自然无法生成精彩的动态资源。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还须下功夫。

3.情境教学的落脚点是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其根本是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深度挖掘和落实,是情境教学品质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五者相互联系、不可割裂。设计课时目标时,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素养培育目标。教师在本课备课时,将家国情怀素养作为培育目标,通过史实传授、故事渲染等方式,让学生在了解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发明成就的同时,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但家国情怀不能简单理解为爱国主义,且家国情怀与其他素养之间存在相容互通的关系,教学设计的思路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或单一素养目标。备课组一致认为:本课教学设计对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内涵深度解读不够,教学活动停留在“情动—体验—理解—迁移”体系的第一步“情动”阶段,缺少了史料实证中的深化体验、价值判断,忽视了认知冲突中的主动迁移、价值实践,学生自我内化建构的学习目标自然难以达成。因此,情境设计不能仅仅关注表面的热闹,更要触及内里的情感体验、知识迁移,进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以上分析,备课组教师达成共识:注重史料学习是情境教学迈出的第一步,而基于学情、素养立意、促进学习方式转变是教与学变革的更高要求。

(二)促进多元学习,创设问题探究情境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情境教学,提倡深度学习。问题化学习是历史学科深度学习的重要形式。第二轮集体备课时,教师们就创设探究情境、选择探究主题、设计探究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最终确定以“我看四大发明”为教学主线,进行整体情境设计,情境教学以问题探究形式展开;学生在课前根据学习任务单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并完成课前小检测;学生在课前查找中国古代文明成就的资料。课堂探究共分为五个篇章,每个篇章设计一个探究任务,各篇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过程如下:

1.基于具体问题的情境导入

教师呈现两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一阐述了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材料二认为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远不止“四大发明”,那么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项“大发明”,什么样的发明才能称为“大发明”?教师利用材料中不尽相同的观点,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带领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走进中国古代发明,领略科技魅力,以期最终形成学生们自己的判断和看法。

2.问题情境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基于问题情境,该节课共分为五个篇章。第一篇章为回首千年辉煌——找寻中国古代重大发明。在该篇章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学习成果,展示自己找寻到的古代发明相关资料,组内成员找寻的发明一起汇总在小组题板上。第二篇章为感知先民智慧——了解中国古代重大发明。教师以印刷术为例,示范介绍主要史实。学生尝试向全班同学介绍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其他古代发明成就。第三篇章为迸发思辨灵感——探究中国古代重大发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本组题板上的发明项目进行热烈讨论、逐一取舍,最后剩下四个发明,成为“我组心中之四大发明”。在题板上写好本组的最终选择。各小组进行比赛,向全班同学阐明本组的选择和理由,力争其他小组的支持。小组之间集思广益,最终评选出“本课之四大发明”。第四篇章为汲取千年精华——传承中国古代重大发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同学们刚刚从中国人的角度来探究了许多伟大发明的影响。学生结合史料,全面分析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学生从中任选一项发明成就,尝试撰写50字的推荐词,并在组内发表演讲。第五篇章为科技之“困惑”——回首中国古代重大发明。四大发明在欧洲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在中国,四大发明发挥的作用却远远不及欧洲,这是为什么?教师播放视频,提出问题: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韩国表演的印刷术视频,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课堂教学实施中,整体设计的问题情境体现了较高的教学立意,问题情境的五个篇章环环相扣,相得益彰。整节课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整节课的教学立意,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融合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当学生对世界范围内同一历史时空下的文明成就做比较时,对中国古代文明成就的深度认同自然产生;当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古代文明成就的影响时,便会认识到“四大发明”在人类发展长河中的伟大意义;当学生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方式评价历史观点时,方能发现中国古代文明之绚烂远远不止“四大发明”,形成独特的历史解释,从而实现家国情怀培育之迁移、融合。

整体设计的问题情境,关注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设计以问题情境教学作为整体框架,以中国古代文明作为探究的领域,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既具有思维培养的渐进性,却又自成一体,师生共同融入问题情境中,教与学的活动得以充分开展。教师将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为前置学习来处理,通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通过学前检测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情况,为课堂教学提供精准的学情分析;课堂中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问题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学习在真正意义上发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科素养在问题情境教学中悄然提升。

(三)细化素养目标评价,检验情境教学效果

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的发展。情境课堂上的精彩纷呈,是否给学习者带来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收获?如何监测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这是情境教学改革要面对的问题。指向学科素养培育的情境教学,学习评价是基于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分解、落实,这是对教师基本功的考验。第二轮集体研讨时,七年级备课组针对本校学生情况、学校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素养目标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基于本校学生具备前置学习能力和可能条件,但不善表达自己不同观点、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现状,提出的目标有利于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带着研究的意识,开展教学设计,注重评价手段的应用,是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情境教学研究的高阶要求。它既需要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也需要专家学者的学术指导。为更好地判断、跟踪素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检验教学效果,第三轮集体备课时,备课组请来了心理学专家。备课组在心理学专家指导下,编制了批判性思维问卷。教师在课前、课后分别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初测和再测,从数据对比中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同时,备课组精心编制了两道材料分析题,以检验学生历史解释的多样性、史料实证能力的发展情况。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和关键点。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价,将具体的教学目标转化为科学的评价内容,综合运用心理学测量工具和历史学科评价方法,努力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量化指标表现出来,提高教学诊断的准确性,为课堂教学改革指明方向、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培育核心创设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