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践研究

2022-11-04 02:15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实验小学江小梅
华夏教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减识字汉字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江小梅

语文识字教学是贯穿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因此在我国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是重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着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也关乎着我国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教育文化水平程度。无论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当中,还是在高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就是错别字现象。

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引用儿歌、童话、故事等,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当联系生活实际,提高低年级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轻松阅读的基础。因此,加强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双减政策

2021 年7 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为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该政策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语文作为我国的第一大基础学科,识字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学生成长、求职过程当中,识字能力伴随着学生的一生。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开拓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将游戏、讲故事等教学内容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教师运用生动、直观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丰富学生识字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不同色彩的与生字相适应的图片。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识字教学风格应当契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功利化,只为提高学生的分数而教,而是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识字能力。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在双减政策提出之前,小学语文识字任务较为繁重,从低年级语文识字课堂教学过程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单方传输知识为主,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这样的识字课堂教学是枯燥的、乏味的,学生很难对识字学习有很大的兴趣,也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学新模式,着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针对低年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历程来看,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整个低年级识字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挖掘学生个性,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其认知能力和识字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应结合教情和学情,充分结合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识字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引入游戏、寓言故事以及阅读等形式,让学生能够乐于识字,进而充分地参与到识字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激发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识字学习的能力。

三、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部分老师对于识字教学的认知不够深刻,并没有重视其教学的价值,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的重视。但事实上,识字教学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能够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出发,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识字教学的作用。但是部分老师直接在课堂当中就进行文字的解说,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老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不够普遍,部分学生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因此导致其识字能力停滞不前。在教材当中,学生能够学习到的汉字比较有限,所以老师要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以打开学生的视野,但是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完全以教材为载体,忽视了对生活课堂的构建,并没有重视识字和生活之间的联系,直接以学生对于文字的掌握情况来进行考察,教学的趣味性比较低。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识字学习最终要运用于生活当中,只是用简单枯燥的方式让学生去不断的默写和记忆,并且用听写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这种方式极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将识字和生活割裂开来,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比较低。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识字的认知比较浅显,影响到其后续的写字学习。

四、双减政策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特点

“双减”政策的提出,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课后作业负担以及日常的课堂学习时长。因此,教师应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管理机制。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着手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提高自身的识字学习效率。同时,“双减”政策的提出,有利于改善学校的课后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协同发力,助推低年级课堂教学高质量、高水平地发展。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是学生识字学习的第一阵营。教师的教学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识字学习能力为主。同时,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标的教学标准以及教材的要求,针对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采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将传统的单向灌输知识改变为师生之间互动、共同促进的教学模式方式,让学生在识字学习过程当中,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以及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针对“双减”政策降低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的要求,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减少课后作业内容,以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为主,关注学生识字学习的品质,真正做到“提质增效”。

五、双减政策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一)基于游戏模式,开创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教师可以将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培养学生识字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有所收获。在识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游戏平台,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的游戏教学模式。让学生牢牢掌握生词的部首、笔画、读音甚至是字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学于乐,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在识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游戏与识字教学充分结合,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提高识字能力。

例如,在《操场上》这一教学内容当中,教师不能只是以单向灌输知识为主,而要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为了确保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可以开展竞赛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该课文时,能够充分接触到课文当中的文字。教师让每一组学生派出一个代表来完成组词任务,根据部首来填写另一半构成可读的汉字。在比赛过程中,教师主要看哪组成员组词较多,哪个小组组成的汉字较多,哪个小组就获胜。在这种游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帮助学生构建识字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小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团队合作意识。针对课文当中的一些生词,如:操、场、拔、踢、跑、拍、打、热、闹、锻、炼,让学生能够根据偏旁部首来写出另一半,构成新的字。例如,根据足字旁,可以写出跑、踢、跳等;根据提手旁,能够写出操、拔、拍、打、摸、拴等。利用这一方法,将汉字分类,帮助学生构建识字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二)借助媒体设备,开创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具有重要意义。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践过程当中,通过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视频或教学图片等,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加强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授《画杨桃》这一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形象直观的杨桃图片,让学生对杨桃有一定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普及杨桃这两个字词的由来。“杨”这一词最早始于西周金文,其本意是指一切有关杨柳科类的植物,而“桃”是指桃树或者桃树成熟时所结下的果实。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系统接触与“木”偏旁有关的汉字,例如“柳”“树”“森”,这些都是与树木和木科类植物相关的汉字,帮助学生构建字词积累的知识体系。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打破传统的、枯燥的、死板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巩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此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识字过程当中,理解其由来和含义。此外,教师可以在进行汉字讲解的过程当中,插入自己设计或者他人设计的图片或者视频等,生动直观地提高学生生词的积累能力,保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联系课外实践,开创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双减”政策要求将学生实践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应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识字能力,还应将识字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文字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通过适当增加课外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汉字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文字运用效率。

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或者一些课上时间,为学生推荐带有拼音的阅读书籍,或者一些配有插图的具有趣味性的课外读物。教师应当组织学生阅读,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课外阅读时间,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外阅读当中,学会辨识更多的文字,并且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在交流和探讨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文字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对文字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所学的汉字,增强学生对汉字学习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提高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开展课外汉字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更多的汉字,并将其运用到课外时间和生活当中,避免与生活脱轨。

例如,教师在教授与食物相关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来探寻美食,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家庭聚餐或者吃饭时间仔细观察家庭人员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能够针对家人的一系列状态和动作来深切体会这些汉字的实际运用方式,并且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这些汉字都是与嘴巴相关的,也就是与“口”相关的文字。只有加强文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才能够让学生深有体会,让学生主动地观察汉字的用法和汉字记忆的规律,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突出学生主体,开创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双减”政策的提出,就是要保证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文字学习特点,激发学生文字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应借助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文字,用趣味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小青蛙》这一课文时,儿歌里有许多长得很像的生字,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可以把发言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讲解,采用有效的“儿歌串字法”“小游戏我问你答”等多种方法识记。这样既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能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妙趣横生。

(五)创设教学情境,开创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双减”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不应当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课参与率,真正做到以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牢牢掌握学生爱玩的天性,创设与课本教材相关的教学情景和生活情景,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教师在教授《太空生活趣事多》时,可以播放太空视频,结合图片向学生进行宇航员们在太空生活的文字讲解,将学生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文字的学习,如“航”这一个字,通过讲解偏旁部首以及笔顺,让学生加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讲述完故事之后,还应当向学生询问:“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有关航空的故事吗?”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说:“想要了解更多的故事,那就需要学会认识更多的文字来学习有趣的故事。”教师创设这一教学情景,学生对汉字学习更有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以及文字接受能力来开展识字教学活动。教师只有以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翁,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字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只有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双减识字汉字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