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2022-11-04 07:29田城辉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田城辉

(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已全面渗透于中小学教育中,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已改变了传统的唯成绩论的弊端,开始重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大量研究数据显示,有效的中小体育课堂教学在促进中小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提升的同时,还有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关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明确其在中小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通过开展一些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来提升中小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中小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就当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目的不明确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小学提高了对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可进一步通过制定合理的课目标、创新教学方法、转换体育教师角色等策略来提升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更新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背景下,首先,要求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转变传统的以体育教师为主体的理念,树立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坚持“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将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与快乐成长放在首要位置,以提高中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其次,应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美育等相关内容,让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能够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真正实现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作用。最后,应将“终身体育”理念融入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意识理念、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会使其受益终身。健康的体魄是一个人工作、学习的基础,而科学的体育锻炼是促进人体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以科学的理念指导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从而提升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中小学体育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以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兴趣与发展综合能力为根本来制定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在明确了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之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才能有理可据,有效避免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随意性与盲目性。中小学生通过系统地参加体育教师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能够促进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学期的开始阶段,应制定帮助中小学生掌握相关技能的学习目标,在中小学生掌握了基本运动技能之后,再通过竞赛、游戏等形式来促进中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坚韧不拔等品质的培养。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是循序渐进的,要根据中小学生发展的需求适时地进行调整。

3 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指导中小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首先,应结合教材的内容设置,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锻炼内容;其次,应关注中小学生的需求,以中小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来设计具有趣味性及娱乐性的教学活动,使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项目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再加上中小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活泼好动的特点,体育教师应综合体育运动与中小学生的特点,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方式。例如,游戏能使沉闷的运动技能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组织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但体育教师在运用游戏法开展教学时需要注意,切不可反复多次地使用同一种游戏,应变换不同的游戏类型,灵活多变、充满新意的游戏才能吸引中小学生。除结合游戏开展教学之外,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的方式,让中小学生沉浸在体育教师设计的课堂氛围中,从而全身心地投入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让中小学生更直观地观看技术动作的分解与组合动作,帮助中小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技术要领。总之,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必须新颖有趣,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变,这样才能够吸引中小学生,才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转换体育教师的角色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理念下,要求体育教师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中小学生,体育教师需要做好课堂主导者的角色。新时代的体育教师不再仅仅是扮演好中小学生答疑解惑的“师者”角色,更应该是中小学生的朋友,体育教师应走进中小学生,多融入中小学生群体,拉近同中小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轻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如此这般,才能让中小学生消除对体育教师的距离感。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还应是一名优秀的设计者,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去创新课堂,设计出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课堂。在课堂设计时,体育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趣味性、教育性与健康性,要结合中小学生的需求、贴近中小学生的生活。同时,体育教师要始终将“终身体育”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中小学生可真实地体会到这些知识与技能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的,从而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应从一名“教学匠”转变为一名研究者,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用研究者的视角去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对这些不足加以改进。以研究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课堂,能更直观地发现问题,激发自己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 加强课外体育锻炼

体育课堂区别于其他文化类课堂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其活动场地的不同,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通常是在户外环境开展的,针对这一特征,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适当地转变教学模式,加强课外体育锻炼。在课余时间组织竞赛活动的形式,不但能够调动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可在中小学生心中树立起一种随时随地都能参加体育活动的思想,在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同时,还有助于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基于此,中小学应重视学校体育社团的建设,鼓励并支持学校体育社团的建立,为学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资金支持,并安排专业的体育教师去指导社团活动,使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也能得到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从而提高其课外锻炼的积极性。

6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体育课堂,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时,通常采取先教后学的方式,通过讲解示范的方式将自己教学计划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氛围通常较为沉闷,缺乏趣味。就中小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活泼好动,这种固定化的教学不适合中小学生兴趣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条件的不同,营造趣味性课堂,在课堂上时刻关注中小学生的情绪状态,引导中小学生主动探索学习。例如,在投掷实心球的教学中,投掷角度的把握是一个教学难点,尽管体育教师反复强调出手时需抬头,但效果却不是很好,在中小学生多次练习仍没有进步的情况下会打击其自信心。此时,体育教师需要关注中小学生的情绪状态,可结合户外教学场地的特点,帮助中小学生找一个合适的参照物,参照物可以是一棵树,也可以是旗杆,以此来固定中小学生的条件反射;体育教师可安排中小学生逐个练习,等待的中小学生观察练习同学的练习情况,相互监督,找出对方存在的问题,这样还能够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7 强化体能训练

任何体育项目的开展,体能训练都是十分关键的。通过体能训练来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能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课堂实践教学的相关技能,并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体能是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中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则应结合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中小学生的体能训练。首先,在授课之前,体育教师应对班上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体质状况情况,将学生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体能训练计划,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能都能得到科学提高。在强化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必须为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深入讲解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讲解体能训练对自身健康的影响,让中小学生能够主动、认真地去对待体育教师为其量身定做的体能训练要求。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可通过体能训练来培养中小学生的团队精神,帮助中小学生学会用团队的力量去弥补自身的不足,这一品质的培养可使其受益终身。

8 结 语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应通过更新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等策略来提高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健康性,让中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学习,以提升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基层消防员体能训练现状研究及对策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少儿冰球运动员“敏感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